三峡 课件+教案+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峡 课件+教案+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19 10:42:34

文档简介

三峡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并达到熟读成诵。
利用工具书熟练掌握生字,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利用导学案和微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利用信息化教学设备开展教学,处理好学生查阅资料和文本解读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进一步了解三峡的历史与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情分析
《三峡》是长春版七年级下册的一篇很重要的文言文,这篇课文以凝炼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壮丽的景色。作者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进行了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此文文质兼美,不但能加强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如何使枯燥单调的文言文教学让学生得到文学素养的提高和美感的熏陶?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规定:“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要注重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语感”,我确定了如下教学重难点: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为了突破这个重难点,我利用导学案和微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力争课堂高效。
我们的学生学习此文,首先遇到的问题不是对文言词句的理解掌握,而是能否做到涵咏文字的内在实质,投入情感地体会出三峡的美。鉴于本班学生都没有去过三峡,都没有领略过三峡的美景,我让学生在网上找了很多三峡的图片,自由欣赏三峡风光,构建对三峡的初步印象,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能主动参与进来,亲历课文意境,加强对景象的意韵把握,体会作者的感情。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正确、流畅、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2.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教学难点:
1.处理好学生查阅资料与文本解读的关系。
2.开展有关三峡文化的研究性学习。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三峡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相信同学们一定很熟知吧!这首诗作于李白遇赦东归途中,因永王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旋即畅游三峡,挥毫泼墨,留下千载名篇。可以说,这是描写三峡最著名的诗。今天,就让我们沿着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的足迹,一起走进三峡,学习这篇描写三峡最著名的散文《三峡》。
活动2【讲授】三峡
一、资料展示激发兴趣
1.三峡四季风光图片20余幅。
2.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关于三峡:长江三峡是万里长江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它西起重庆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的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全长191公里。三峡两岸悬崖绝壁,江中滩峡相间,水流湍急,它是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滩多水急的西陵峡:西陵峡是三峡中最长的一个峡,东起宜昌南津关,西至秭归香溪河口。峡谷内,两岸怪石嶙峋,险崖峭立,猿猴难攀。滩多流急,以“险”出名,以“奇”著称,“奇”、“险”化为西陵峡的壮美。
幽深秀丽的巫峡:巫峡自巫山县城东大宁河起,至巴东县官渡口止,全长46公里,有大峡之称,以幽深秀丽擅奇于天下。巫峡两岸群峰,以十二峰为奇,它们各具特色,尤以神女峰最为纤丽奇俏。
三峡之首瞿塘峡:瞿塘峡雄踞长江三峡之首,西起白帝城,东至巫山大溪镇,全长8公里,以其雄伟壮观而著称。瞿塘峡在三峡中虽然最短,却是一幅神奇的自然画卷和文化艺术走廊。
(本环节分别由两名学生搜集并制作成幻灯片,配以精彩的解说,达到师生双方能够合理运用信息化教学设备的目的,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教材自学知识链接
1.关于作者
郦(lì)道元(约470—527)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著《水经注》四十卷。
2.关于《水经注》
是郦道元给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水经》作的注,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述,这部书文字优美生动,描写委婉曲折,文字峻洁明丽,文学上也有较高成就,也可以说是一部文学著作。 (本环节的相关资料以幻灯片投影形式呈现,介绍作者和作品,对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有帮助,同时还可拓展学生的视野)
三、诵读课文培养语感
听视频朗读,学生散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诵读中初步形成语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丰富其文学素养。
(本环节通过视频朗读和学生多角度朗读,纠正错误的字音、断句等,培养语感,使课堂充满琅琅的读书声,语文的味道浓郁)
四、合作互学疏通文意
师生一起做导学案中的书下注释和补充注释两部分,落实重点文言词汇,疏通文意。
(本环节体现研究性学习,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利用多媒体课件显示课文翻译)
五、提出问题整体感知
1.课文是以怎样的顺序描写三峡的?
明确:作者先写三峡的山,再按照夏、春冬、秋的季节顺序来写三峡的水。
2.《水经注》是为江水做作注,为何作者写三峡,却从山写起?
明确:因为山势决定水势,从山势写起,既能揭示水速的原因,又能使急流和峻岭形成一幅险峻壮丽的图画。
(本环节设计目的是探讨文章的内容,即文章写了什么,大屏幕显示问题和答案)
六、微课助学成果展示
微课实录: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描写三峡的诗句,那么,三峡何以让人们这样钟情呢?下面,让我们来品味三峡四季风光的特点。
先看三峡的山,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的呢?一、从山本身的状态“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二、以天和日来衬其高“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三、特定条件下的情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所以,三峡山的特点可概括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
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先写夏季景色?作者为江水作注,重点写水,而夏季水势最盛,最能代表三峡水势的特点,所以先写夏水。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从正面写出了水量之大,“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运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从侧面写出了三峡水流之急。所以,三峡夏季江水特点可概括为:水涨流急,交通阻断。
第三自然段是春冬之景,因江水的状况比较接近,故春冬二季合在一起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两句写俯视所见,突出江水之清澈。而“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三句则从仰视角度写景,动静结合,山水相映。其中“绝巘多生怪柏”一句道出了当地的自然特征,在这个怪柏身上,我们看到了顽强的生命力。最后,作者以极为精炼的四个字“清荣峻茂”,写出了四种景物。由此,三峡春冬之景可概括为:水退潭清,风景秀丽。
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抓住山野寂静、猿声凄切的特点,表现秋景的凄清、萧瑟。那么,结尾引用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有什么作用呢?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我们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从本段看,是对前文景物描写的补充,进一步渲染秋天悲凉的气氛。二是从全文看,与第二自然段的“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相照应,为了生计,渔民终年在凶险的惊涛骇浪中挣扎、搏斗,苦不堪言,自然景物尽管让人赏心悦目,却给劳动人民增加了苦难。所以,这两句也抒发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三峡之秋可概括为:水枯气寒,猿鸣悲凉。
综上所述,我们总结三峡四季风光的特点:文章先写山,再写水,写山突出了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突出了不同季节水的不同特点。夏季水流急速,交通阻断。春冬水退潭清,风景秀丽。秋季水枯气寒,猿鸣悲凉。所以,学习这篇文章,我们要学会运用景物的特点描写的方法,你学会了吗?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难怪古人有诗云: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结合微课“品味三峡四季风光的特点”,完成下列问题。
1.三峡的“山”有什么特点?
明确:连绵不断,遮天蔽日。
2.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先写夏季景色?
明确:作者为江水作注,重点写水,而夏季水势最盛,最能代表三峡水势的特点,所以先写夏水。
3.三峡“水”在不同季节有什么特点?
明确:夏:水涨流急交通阻断春冬:水退潭清风景秀丽秋:水枯气寒猿鸣悲凉
4.文章结尾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一是从本段看,是对前文写景的补充,进一步渲染秋天悲凉的气氛。
二是从全文看,结尾引用渔歌,与前文的“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相照应,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5.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本环节设计的目的是利用微课突破教学难点,微课的录制体现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深度融合,数字教育资源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数字教育资源有效促进了重难点突破)
七、标书设计反思总结
板书设计 三峡四季风光的特点
山: 连绵不断 遮天蔽日
夏水: 水流急速交通阻断
春冬水:水退潭清风景秀丽
秋水: 水枯气寒猿鸣悲凉
总结:同学们,我们利用导学案和微课,共同学习了《三峡》一课的内容、写法和主旨,这篇文章用彩笔描绘了三峡的地貌,再写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作者融情入景,展示了中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无限壮观的景象。过去,三峡带给我们壮美风光的同时,自然灾害也如影随形。现在,我们完成了举世瞩目的三峡截流工程,三峡继续造福于人类。将来,三峡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三峡在变,但不变的是我们对三峡的热爱,对祖国的赤诚!
活动3【活动】三峡
对比阅读。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你能说出它和本文之间的某些联系吗?
(本环节设计的目的是巩固课内文言文基础知识,同时运用对比阅读,提升难度,合理拓展知识,达到背诵全文的目的)
活动4【练习】三峡
按原文语句填空。
1.总写山势连绵不断的语句是 , , 。
2.描写三峡夏季江水暴涨、水势浩大的语句是 , 。
3.写三峡水清的语句是 , 。
4.作者认为春冬之时三峡环境总的特点是 。
5.引用渔歌来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语句是 , 。
活动5【测试】三峡
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之上,尝试着当堂背诵。
活动6【作业】三峡
继续拓展延伸。
我当导游写三峡。
三峡景色优美,引得中外友人向往不已,如果你是导游,该如何向别人介绍呢?发挥你的聪明才智,根据刚学的文章看谁能用优美的语言吸引朋友前去观光旅游。
课件18张PPT。三 峡郦道元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郦(lì)道元(约470—527)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著《水经注》四十卷。《水经注》
是郦道元给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水经》作的注,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述,这部书文字优美生动,描写委婉曲折,文字峻洁明丽,文学上也有较高成就,也可以说是一部文学著作。 诵到极致是说话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空缺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遮蔽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都阻隔断了。(如)有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则)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是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山献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山石林木的倒影。极高的山峰上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挂着的泉水瀑布从它们中间飞泻冲荡下来。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每逢秋雨初晴或降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里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一些高处的猿猴拉长了声音鸣叫,叫声连续不断,音调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里传来了猿猴的鸣叫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所以渔歌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整体感知:1.课文是以怎样的顺序描写三峡的? 先总写三峡的山,再按照夏、春冬、秋的季节顺序来写三峡的水。 2.《水经注》是为江水作注,为何作者写三峡,却从山写起? 因为山势决定了水势。从山势写起,既能揭示水速的原因,又能使急流和峻岭形成一幅险峻壮丽的图画。 (或:借山高岭连的山势,为下文写水作铺垫。) 水连绵不断 遮天蔽日夏:水涨流急 交通阻断水退潭清 风景秀丽水枯气寒 猿鸣悲凉春冬:秋:三峡四季风光的特点山
主 旨
本文作者以凝练生动的语言,描写出了三峡的壮丽景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热爱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关于三峡的诗文《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你能说出它和本文之间的某些联系吗? 文章的第二段与这首诗的 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 ;文章第四段与诗 相对应,都是写 文章第一段和诗中的“ ”相应。一、二、四速度极快 第三句 连续不断的猿啼 万重山 我当导游写三峡 三峡景色优美,引得中外友人向往不已,如果你是导游,该如何向别人介绍呢?发挥你的聪明才智,根据刚学的文章看谁能用优美的语言吸引朋友前去观光旅游. 郦道元用文笔妆点三峡,再现三峡的奇异风光。我们用求知走进三峡,感受它的山美水美。虽然郦道元笔下的三峡已成为美好的回忆,但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在坐的你们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生命中的美丽的“三峡”。 课堂寄语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