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 元二次方程-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2025九上·游仙期中) 一元二次方程x2-x=0的一个根是( )
A.x=-1 B.x=0 C.x=2 D.x=3
【答案】B
【知识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
∴,
∴或,
∴,
∴各选项中符合的答案为B,
故选:B.
【分析】利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然后逐项判断即可.
2.(2025九上·丰南月考)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将它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是 (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原方程为,
根据因式分解法,若两数乘积为0,则至少有一个数为0,
∴,
故选:C
【分析】根据因式分解法解方程即可求出答案.
3.(2024九上·五华期中)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长是4,另一直角边的长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则该三角形的面积是( )
A. B.4或 C.8或 D.4
【答案】A
【知识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三角形的面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解方程得:(舍),
∴该直角三角形的另一条直角边长是,
故该三角形的面积.
故答案为:A.
【分析】先求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再利用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出算式求解即可.
4.(2021九上·宜兴月考)三角形两边的长是3和4,第三边的长是方程的根,则该三角形的周长为( )
A.14 B.12 C.12或14 D.以上都不对
【答案】B
【知识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三角形三边关系
【解析】【解答】解:解方程x2 12x+35=0
得x=5或x=7,
又3+4=7,
故长度为3,4,7的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
∴x=7不合题意,
∴三角形的周长为3+4+5=12.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因式分解法求出方程的解,然后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确定出三角形的三边长,据此可得周长.
5.(2024九上·青秀开学考)已知 是一元二次方程 的一个根,则m的值为( )
A. B.3或 C.3 D.或1
【答案】C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把代入得,
,
,
解得:,,
,
,
,
,
故答案为:C.
【分析】把代入解方程可得,,再结合一元二次方程定义即可求出的值.
6.(2024九上·乐山期末)定义一种新运算,其中,当时,的值为( )
A. B.4 C.4和 D.3
【答案】B
【知识点】二次根式有无意义的条件;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定义新运算
【解析】【解答】解:
,即
解得
故答案为:B
【分析】先根据定义新运算得到,进而结合题意解一元二次方程,再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即可求解。
7.(2024九上·衡阳期末)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是,则的值是( )
A.或 B. C. D.
【答案】B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是0,
∴+2k-3=0,且k+3≠0,
∴k=1或k=-3, 且k+3≠0。
∴k=1,
故答案为:B.
【分析】把x=0代入原方程建立k的方程,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即可。注意k+3≠0.
8.(2025九上·广州月考)定义:已知是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数根,若,且,则称这个方程为“友好方程”.如: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为,且,所以一元二次方程为“友好方程”.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下列两个结论:①当时,该方程是“友好方程”;②若该方程是“友好方程”,则有且仅有个整数满足要求.对于这两个结论判断正确的是( )
A.①②都正确 B.①②都错误
C.①正确,②错误 D.①错误,②正确
【答案】A
【知识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①当时,方程为,
解得,
∴,
∵符合,且,
∴该方程是“友好方程”,故①正确;
②,
∴,
解得或,
∵该方程是“友好方程”,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
∴,
当时,,且,
,且,
∵为整数,
此时的值不存在;
当时,,且,
,且,
∴,
是整数,
∴或,故②正确;
综上,①②都正确,
故选:.
【分析】①将代入方程,再解方程,再根据“友好方程”定义进行判断即可求出答案;②根据因式分解法解方程,根据“友好方程”定义可得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判别式,则,再根据题意分类同类即可求出答案.
二、填空题
9.(2024九上·张掖期中)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 ;
【答案】x1=1,x2=2
【知识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x-1)(x-2)=0,
∴x-1=0或x-2=0,
∴x1=1,x2=2.
【分析】
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根据方程的特点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求解是解题关键.
观察方程:根据因式分解法中的十字相乘法可得:(x-1)(x-2)=0,令每一个因式=0可得:x-1=0或x-2=0,解得:x1=1,x2=2,由此可得出答案.
10.(2025九上·温州开学考)一元二次方程3x(x-1)=x-1的解是 .
【答案】x1=1,x2=
【知识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
或x-1=0
解得: 或x=1
故答案为: 或x=1.
【分析】利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
11.(2021九上·马关期末)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是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则这个菱形的周长 .
【答案】20
【知识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菱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
则x1=6,x2=8,即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6和8,
则菱形的边长为,
故菱形的周长为5×4=20,
故答案为20
【分析】先求出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6和8,再利用勾股定理和菱形的周长求解即可。
12.(2024九上·衡阳期中)定义:若两个一元二次方程有且只有一个相同的实数根,我们就称这两个方程为“同伴方程”.例如和有且仅有一个相同的实数根,所以这两个方程为“同伴方程”.若关于x的方程的参数同时满足和,且该方程与互为“同伴方程”,则 .
【答案】1或2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同时满足和,
∴关于x的方程两个实数根为,,
∵,
∴或,
∴的根为或,
∵与互为“同伴方程”,
∴或,
故答案为:1或2.
【分析】由和,可得关于x的方程两个实数根为,,由,可得的根为或,根据与互为“同伴方程”,即得或.
13.(2023九上·大厂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的坐标为,称关于x的方程为点P的对应方程.如图,点,点,点.
给出下面三个结论:
①点A的对应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②在图示网格中,若点(均为整数)的对应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满足条件的点P有3个;
③线段上任意点的对应方程都没有实数根.
上述结论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答案】①②③
【知识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点的坐标;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解析】【解答】解:∵,
∴点A的对应方程为,
解得,,
∴点A的对应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故①正确;
若点(均为整数)的对应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即,
∵m、n均为整数,
∴当时,,符合条件,
当时,,符合条件,
∴在图示网格中,满足条件的点P有3个,故②正确;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设直线上的任意一点为,
∴这个点的对应方程为,
∵
∵,
∴,即,
∴线段上任意点的对应方程都没有实数根,故③正确,
故答案为:①②③.
【分析】根据点A的对应方程进行求解即可判断①;再根据点P的对应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可得,即可判断②;求得直线的解析式为,设直线上的任意一点为,可得这个点的对应方程为,再利用判别式即可判断③.
三、计算题
14.(2024九上·确山期中)解方程
(1);
(2).
【答案】(1)解:,,
,,
∴,;
(2)解:,
移项,得,
配方,得,即,
开方,得,
即,.
【知识点】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分析】(1)利用因式分解法解诶一元二次方程即可;
(2)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
(1)解:,
,
,,
∴,;
(2)解:,
移项,得,
配方,得,即,
开方,得,
即,.
15.(2025九上·红桥月考)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1);
(2).
【答案】(1)解:原方程化为
解得,
(2)解:原方程化为,可得,,,
∴
∴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由求根公式可得,,
解得,
【知识点】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分析】(1)先将方程变为一般式,再利用因式分解可得,求解即可;
(2)先将方程变为一般式,利用根的判别式的值大于0,代入求根公式即可求解.
四、解答题
16.(2022九上·卢龙期中)解方程:嘉嘉与淇淇两位同学解方程的过程如下:
嘉嘉: 两边同除以,得 , 则. 淇淇: 移项,得, 提取公因式,得. 则或, 解得,.
(1)嘉嘉的解法 ___________;淇淇的解法 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2)请你选择合适的方法尝试解一元二次方程.
【答案】(1)不正确,不正确
(2)(2)解:方法1:当即,方程成立;
当即时,
两边同除以,得,则,
∴,.
方法2:移项,得,
提取公因式,得,
则或,
解得,.
【知识点】等式的基本性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1)解:嘉嘉的解法中忽略的情况,淇淇的解法中应为,符号错误,故两人的解法都不正确,
故答案为:不正确,不正确;
【分析】(1)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嘉嘉的解法中忽略的情况,淇淇的解法中提取公因式中符号错误,进而可作出判断;
(2)可根据两人的方法选择求解即可.本题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和步骤,根据方程特点灵活选用并正确求解是解答的关键.
(1)解:嘉嘉的解法中忽略的情况,淇淇的解法中应为,符号错误,故两人的解法都不正确,
故答案为:不正确,不正确;
(2)解:方法1:当即,方程成立;
当即时,
两边同除以,得,则,
∴,.
方法2:移项,得,
提取公因式,得,
则或,
解得,.
17.数学活动课上,小云和小王在讨论张老师出示的一道代数式求值问题:
已知实数a,b同时满足 求代数式 的值.
结合他们的对话,请解答下列问题:
(1)当a=b时,a 的值是 .
(2)当a≠b时,代数式 的值是 .
【答案】(1)-2或1
(2)7
【知识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1)当a=b时,a2+2a-a-2=0即a2+a-2=0,
∴(a+2)(a-1)=0
解之:a1=-2,a2=1.
故答案为:-2或1。
(2)∵ 实数a,b同时满足
∴a2+2a-b-2=0①,b2+2b-a-2=0②
由①+②得
a2+b2+a+b-4=0即(a+b)2-2ab+a+b-4=0,
由①-②得
a2-b2+3(a-b)=0,
∴(a-b)(a+b+3)=0
∵a≠b,
∴a+b+3=0
解之:a+b=-3,
∴9-2ab-3-4=0
解之:ab=1,
∴原式=.
故答案为:7.
【分析】(1)将a=b代入方程,可得到关于a的一元二次方程,再利用因式分解法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a的值.
(2)将两个方程转化为a2+2a-b-2=0①,b2+2b-a-2=0②,由①+②可得到(a+b)2-2ab+a+b-4=0,由①-②可得到(a-b)(a+b+3)=0,根据a≠b,可求出a+b的值,再求出ab的值,然后将分式化简后代入求值.
18.(2023九上·南昌月考)已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其中,,分别是三边的长.
(1)若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试判断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若是等边三角形,请求出该方程的实数根.
【答案】(1)解:是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
∴,
∴,
∴是直角三角形;
(2)解:当是等边三角形时,,
原方程可化为,
∴,
∴,
解得:,.
【知识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解析】【分析】(1)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是常数,且a≠0)”中,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b2-4ac<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据此结合题意可得方程,继而再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2)根据等边三角形的三边相等可得,继而可将方程化简为x2+x=0,再利用因式分解法进行求解即可.
(1)解:是直角三角形,
理由如下: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
∴,
∴,
∴是直角三角形;
(2)解:当是等边三角形时,,
原方程可化为,
∴,
∴,
解得:,.
19.(2024九上·金堂期中)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如果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且其中一个根为另一个根的2倍,则称这样的一元二次方程为“倍根方程”.
(1)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是“倍根方程”,请用含m的式子表示n;
(2)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是“倍根方程”,两根之和为3,求代数式的值.
【答案】(1)解:∵一元二次方程,
∴,
∵一元二次方程是“倍根方程”,
∴或,
∴或,
解得:;
(2)解:∵
∴x-2a=0或x-b=0,
∴x1=2a,x2=b,
∵一元二次方程是“倍根方程”,
∴或,
∵一元二次方方程两根之和为3,
∴,
∴或,
解得:或,
∴或,
故或.
【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其他应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分析】(1)利用求根公式“”求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根据倍根方程的定义,得到两根间关系,化简得到结果;
(2)利用因式分解法求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为和b,根据倍根方程的定义得到或,结合条件,求得a,b,进而再将a、b的值代入待求式子计算得到结果.
(1)解:∵一元二次方程,
∴,
∵一元二次方程是“倍根方程”,
∴或,
∴或,
解得:;
(2)解:∵一元二次方程是“倍根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根:和b,
且或,
∵一元二次方方程两根之和为3,
∴,
∴或,
解得:或,
∴或,
故或.
20.(2023九上·太原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应的任务:
课堂上,老师让同学们复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种解法,在讨论这些解法之间的关系时,小组同学发言如下:
小彬:分解因式法可以解特殊结构的一元二次方程,基本思路是通过分解因式将方程变形为的形式(其中m,p均不为零),这样就可以将原方程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或 ,依据是____,进而得到原方程的根为,. 小文:既然能用分解因式法求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那么,能否运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将多项式分解因式呢 小颖:可以!例如时,如果方程的两个根为,,逆推回去可得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是或,则原方程即可表示为,这样就可得到多项式分解因式的结果为! 例如:已知方程的两根为,,则分解因式为; 已知方程的两根为,.则分解因式为.
任务:
(1)上述材料中“▲”处的依据为 (填写字母序号即可);
:若或,则.
:若,则或.
(2)已知方程的两个根为,,则多项式分解因式的结果为 ;
(3)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我选择 ▲ 题.
:根据材料中的思路,直接写出多项式分解因式的结果.
:根据材料中的思路,直接写出多项式分解因式的结果.
【答案】(1)B
(2)
(3)A:
B:
【知识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定义新运算
【解析】【解答】解:(1)根据题意可得:若,则或.
故答案为:B.
(2)∵方程的两个根为,,
∴=,
故答案为:;
(3)A、=;
B、=.
【分析】参照题干中的计算方法,利用十字相乘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
1 / 12.4 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 元二次方程-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2025九上·游仙期中) 一元二次方程x2-x=0的一个根是( )
A.x=-1 B.x=0 C.x=2 D.x=3
2.(2025九上·丰南月考)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将它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是 ( )
A., B.,
C., D.,
3.(2024九上·五华期中)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长是4,另一直角边的长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则该三角形的面积是( )
A. B.4或 C.8或 D.4
4.(2021九上·宜兴月考)三角形两边的长是3和4,第三边的长是方程的根,则该三角形的周长为( )
A.14 B.12 C.12或14 D.以上都不对
5.(2024九上·青秀开学考)已知 是一元二次方程 的一个根,则m的值为( )
A. B.3或 C.3 D.或1
6.(2024九上·乐山期末)定义一种新运算,其中,当时,的值为( )
A. B.4 C.4和 D.3
7.(2024九上·衡阳期末)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是,则的值是( )
A.或 B. C. D.
8.(2025九上·广州月考)定义:已知是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数根,若,且,则称这个方程为“友好方程”.如: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为,且,所以一元二次方程为“友好方程”.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下列两个结论:①当时,该方程是“友好方程”;②若该方程是“友好方程”,则有且仅有个整数满足要求.对于这两个结论判断正确的是( )
A.①②都正确 B.①②都错误
C.①正确,②错误 D.①错误,②正确
二、填空题
9.(2024九上·张掖期中)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 ;
10.(2025九上·温州开学考)一元二次方程3x(x-1)=x-1的解是 .
11.(2021九上·马关期末)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是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则这个菱形的周长 .
12.(2024九上·衡阳期中)定义:若两个一元二次方程有且只有一个相同的实数根,我们就称这两个方程为“同伴方程”.例如和有且仅有一个相同的实数根,所以这两个方程为“同伴方程”.若关于x的方程的参数同时满足和,且该方程与互为“同伴方程”,则 .
13.(2023九上·大厂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的坐标为,称关于x的方程为点P的对应方程.如图,点,点,点.
给出下面三个结论:
①点A的对应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②在图示网格中,若点(均为整数)的对应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满足条件的点P有3个;
③线段上任意点的对应方程都没有实数根.
上述结论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三、计算题
14.(2024九上·确山期中)解方程
(1);
(2).
15.(2025九上·红桥月考)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1);
(2).
四、解答题
16.(2022九上·卢龙期中)解方程:嘉嘉与淇淇两位同学解方程的过程如下:
嘉嘉: 两边同除以,得 , 则. 淇淇: 移项,得, 提取公因式,得. 则或, 解得,.
(1)嘉嘉的解法 ___________;淇淇的解法 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2)请你选择合适的方法尝试解一元二次方程.
17.数学活动课上,小云和小王在讨论张老师出示的一道代数式求值问题:
已知实数a,b同时满足 求代数式 的值.
结合他们的对话,请解答下列问题:
(1)当a=b时,a 的值是 .
(2)当a≠b时,代数式 的值是 .
18.(2023九上·南昌月考)已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其中,,分别是三边的长.
(1)若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试判断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若是等边三角形,请求出该方程的实数根.
19.(2024九上·金堂期中)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如果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且其中一个根为另一个根的2倍,则称这样的一元二次方程为“倍根方程”.
(1)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是“倍根方程”,请用含m的式子表示n;
(2)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是“倍根方程”,两根之和为3,求代数式的值.
20.(2023九上·太原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应的任务:
课堂上,老师让同学们复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种解法,在讨论这些解法之间的关系时,小组同学发言如下:
小彬:分解因式法可以解特殊结构的一元二次方程,基本思路是通过分解因式将方程变形为的形式(其中m,p均不为零),这样就可以将原方程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或 ,依据是____,进而得到原方程的根为,. 小文:既然能用分解因式法求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那么,能否运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将多项式分解因式呢 小颖:可以!例如时,如果方程的两个根为,,逆推回去可得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是或,则原方程即可表示为,这样就可得到多项式分解因式的结果为! 例如:已知方程的两根为,,则分解因式为; 已知方程的两根为,.则分解因式为.
任务:
(1)上述材料中“▲”处的依据为 (填写字母序号即可);
:若或,则.
:若,则或.
(2)已知方程的两个根为,,则多项式分解因式的结果为 ;
(3)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我选择 ▲ 题.
:根据材料中的思路,直接写出多项式分解因式的结果.
:根据材料中的思路,直接写出多项式分解因式的结果.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
∴,
∴或,
∴,
∴各选项中符合的答案为B,
故选:B.
【分析】利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然后逐项判断即可.
2.【答案】C
【知识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原方程为,
根据因式分解法,若两数乘积为0,则至少有一个数为0,
∴,
故选:C
【分析】根据因式分解法解方程即可求出答案.
3.【答案】A
【知识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三角形的面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解方程得:(舍),
∴该直角三角形的另一条直角边长是,
故该三角形的面积.
故答案为:A.
【分析】先求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再利用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出算式求解即可.
4.【答案】B
【知识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三角形三边关系
【解析】【解答】解:解方程x2 12x+35=0
得x=5或x=7,
又3+4=7,
故长度为3,4,7的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
∴x=7不合题意,
∴三角形的周长为3+4+5=12.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因式分解法求出方程的解,然后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确定出三角形的三边长,据此可得周长.
5.【答案】C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把代入得,
,
,
解得:,,
,
,
,
,
故答案为:C.
【分析】把代入解方程可得,,再结合一元二次方程定义即可求出的值.
6.【答案】B
【知识点】二次根式有无意义的条件;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定义新运算
【解析】【解答】解:
,即
解得
故答案为:B
【分析】先根据定义新运算得到,进而结合题意解一元二次方程,再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即可求解。
7.【答案】B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是0,
∴+2k-3=0,且k+3≠0,
∴k=1或k=-3, 且k+3≠0。
∴k=1,
故答案为:B.
【分析】把x=0代入原方程建立k的方程,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即可。注意k+3≠0.
8.【答案】A
【知识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①当时,方程为,
解得,
∴,
∵符合,且,
∴该方程是“友好方程”,故①正确;
②,
∴,
解得或,
∵该方程是“友好方程”,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
∴,
当时,,且,
,且,
∵为整数,
此时的值不存在;
当时,,且,
,且,
∴,
是整数,
∴或,故②正确;
综上,①②都正确,
故选:.
【分析】①将代入方程,再解方程,再根据“友好方程”定义进行判断即可求出答案;②根据因式分解法解方程,根据“友好方程”定义可得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判别式,则,再根据题意分类同类即可求出答案.
9.【答案】x1=1,x2=2
【知识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x-1)(x-2)=0,
∴x-1=0或x-2=0,
∴x1=1,x2=2.
【分析】
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根据方程的特点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求解是解题关键.
观察方程:根据因式分解法中的十字相乘法可得:(x-1)(x-2)=0,令每一个因式=0可得:x-1=0或x-2=0,解得:x1=1,x2=2,由此可得出答案.
10.【答案】x1=1,x2=
【知识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
或x-1=0
解得: 或x=1
故答案为: 或x=1.
【分析】利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
11.【答案】20
【知识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菱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
则x1=6,x2=8,即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6和8,
则菱形的边长为,
故菱形的周长为5×4=20,
故答案为20
【分析】先求出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6和8,再利用勾股定理和菱形的周长求解即可。
12.【答案】1或2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同时满足和,
∴关于x的方程两个实数根为,,
∵,
∴或,
∴的根为或,
∵与互为“同伴方程”,
∴或,
故答案为:1或2.
【分析】由和,可得关于x的方程两个实数根为,,由,可得的根为或,根据与互为“同伴方程”,即得或.
13.【答案】①②③
【知识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点的坐标;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解析】【解答】解:∵,
∴点A的对应方程为,
解得,,
∴点A的对应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故①正确;
若点(均为整数)的对应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即,
∵m、n均为整数,
∴当时,,符合条件,
当时,,符合条件,
∴在图示网格中,满足条件的点P有3个,故②正确;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设直线上的任意一点为,
∴这个点的对应方程为,
∵
∵,
∴,即,
∴线段上任意点的对应方程都没有实数根,故③正确,
故答案为:①②③.
【分析】根据点A的对应方程进行求解即可判断①;再根据点P的对应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可得,即可判断②;求得直线的解析式为,设直线上的任意一点为,可得这个点的对应方程为,再利用判别式即可判断③.
14.【答案】(1)解:,,
,,
∴,;
(2)解:,
移项,得,
配方,得,即,
开方,得,
即,.
【知识点】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分析】(1)利用因式分解法解诶一元二次方程即可;
(2)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
(1)解:,
,
,,
∴,;
(2)解:,
移项,得,
配方,得,即,
开方,得,
即,.
15.【答案】(1)解:原方程化为
解得,
(2)解:原方程化为,可得,,,
∴
∴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由求根公式可得,,
解得,
【知识点】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分析】(1)先将方程变为一般式,再利用因式分解可得,求解即可;
(2)先将方程变为一般式,利用根的判别式的值大于0,代入求根公式即可求解.
16.【答案】(1)不正确,不正确
(2)(2)解:方法1:当即,方程成立;
当即时,
两边同除以,得,则,
∴,.
方法2:移项,得,
提取公因式,得,
则或,
解得,.
【知识点】等式的基本性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1)解:嘉嘉的解法中忽略的情况,淇淇的解法中应为,符号错误,故两人的解法都不正确,
故答案为:不正确,不正确;
【分析】(1)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嘉嘉的解法中忽略的情况,淇淇的解法中提取公因式中符号错误,进而可作出判断;
(2)可根据两人的方法选择求解即可.本题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和步骤,根据方程特点灵活选用并正确求解是解答的关键.
(1)解:嘉嘉的解法中忽略的情况,淇淇的解法中应为,符号错误,故两人的解法都不正确,
故答案为:不正确,不正确;
(2)解:方法1:当即,方程成立;
当即时,
两边同除以,得,则,
∴,.
方法2:移项,得,
提取公因式,得,
则或,
解得,.
17.【答案】(1)-2或1
(2)7
【知识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1)当a=b时,a2+2a-a-2=0即a2+a-2=0,
∴(a+2)(a-1)=0
解之:a1=-2,a2=1.
故答案为:-2或1。
(2)∵ 实数a,b同时满足
∴a2+2a-b-2=0①,b2+2b-a-2=0②
由①+②得
a2+b2+a+b-4=0即(a+b)2-2ab+a+b-4=0,
由①-②得
a2-b2+3(a-b)=0,
∴(a-b)(a+b+3)=0
∵a≠b,
∴a+b+3=0
解之:a+b=-3,
∴9-2ab-3-4=0
解之:ab=1,
∴原式=.
故答案为:7.
【分析】(1)将a=b代入方程,可得到关于a的一元二次方程,再利用因式分解法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a的值.
(2)将两个方程转化为a2+2a-b-2=0①,b2+2b-a-2=0②,由①+②可得到(a+b)2-2ab+a+b-4=0,由①-②可得到(a-b)(a+b+3)=0,根据a≠b,可求出a+b的值,再求出ab的值,然后将分式化简后代入求值.
18.【答案】(1)解:是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
∴,
∴,
∴是直角三角形;
(2)解:当是等边三角形时,,
原方程可化为,
∴,
∴,
解得:,.
【知识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解析】【分析】(1)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是常数,且a≠0)”中,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b2-4ac<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据此结合题意可得方程,继而再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2)根据等边三角形的三边相等可得,继而可将方程化简为x2+x=0,再利用因式分解法进行求解即可.
(1)解:是直角三角形,
理由如下: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
∴,
∴,
∴是直角三角形;
(2)解:当是等边三角形时,,
原方程可化为,
∴,
∴,
解得:,.
19.【答案】(1)解:∵一元二次方程,
∴,
∵一元二次方程是“倍根方程”,
∴或,
∴或,
解得:;
(2)解:∵
∴x-2a=0或x-b=0,
∴x1=2a,x2=b,
∵一元二次方程是“倍根方程”,
∴或,
∵一元二次方方程两根之和为3,
∴,
∴或,
解得:或,
∴或,
故或.
【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其他应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分析】(1)利用求根公式“”求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根据倍根方程的定义,得到两根间关系,化简得到结果;
(2)利用因式分解法求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为和b,根据倍根方程的定义得到或,结合条件,求得a,b,进而再将a、b的值代入待求式子计算得到结果.
(1)解:∵一元二次方程,
∴,
∵一元二次方程是“倍根方程”,
∴或,
∴或,
解得:;
(2)解:∵一元二次方程是“倍根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根:和b,
且或,
∵一元二次方方程两根之和为3,
∴,
∴或,
解得:或,
∴或,
故或.
20.【答案】(1)B
(2)
(3)A:
B:
【知识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定义新运算
【解析】【解答】解:(1)根据题意可得:若,则或.
故答案为:B.
(2)∵方程的两个根为,,
∴=,
故答案为:;
(3)A、=;
B、=.
【分析】参照题干中的计算方法,利用十字相乘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