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19课《三峡》精品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19课《三峡》精品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19 12:33: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峡》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背诵并默写课文,
2、 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方法。
3、
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学习课时:两课时
【知识储备】
文题解读:
“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位于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文章以三峡为标题,点出了文章的写作对象,简洁、明快,不失为一篇很好的古代写景散文。
走近作者: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涿鹿人。做过州刺史、御史中尉等官职,治政严整,执法峻刻,为权豪所惮。他生性好学,历览群书,撰《水经注》40卷,是为魏晋时代无名氏所著的《水经》一书所作的注释。
3、相关资料:
⑴《水经注》:是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记录得非常简略。郦道元收集了有关全国水道的记载以及自己游历各地跋涉山川的见闻为《水经》作注释,对《水经》中的记载加以详细阐明和补充,引书达四百多种。它叙述了两岸各地的地理古迹、神话传说和风俗习惯,对各地秀丽的山川作了生动的描绘,文笔简洁精美,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课文所选《三峡》节选自《水经注》的《江水注》,是《水经注》中最著名的一篇。
⑵三峡简介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南津关,全长193公里,自西向东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长江三峡为万里长江上游最为雄伟壮丽的峡谷,被游人誉为“山水画廊”。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自主学习)
(一)请学生自由诵读课文,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阙(
)
叠嶂(
)
曦(
)月
襄(
)陵
沿溯(
)
素湍(
)
绝巘(
)
飞漱(

长啸(
)
属(
)引
哀转(
)
(二)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参考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略无阙处: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都是活用词语,指出其用法并解释:
(1)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2)虽乘奔御风:
(3)回清倒影:
(4)清荣峻茂:
(5)每至晴初霜旦:
(6)素湍绿潭:
3.下面加点词语都是古今异义词,请指出它们在句子中的含义。
(1)自非亭午夜分:
(2)或王命急宣:
(3)良多趣味:
(4)至于夏水襄陵:
(5)虽乘奔御风:
4、一词多义
【绝】
(1)绝巘多生怪柏:
(2)哀转久绝:
(3)沿溯阻绝:
【故】
(1)故渔者歌曰:
(2)温故而知新:
【以】
(1)不以疾也:
(2)何不试之以足
【自】
(1)自三峡七百里中


(2)自非亭午夜分


(三)结合课下注释翻译下列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四)整体感知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
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课文导学)
1.作者通过描写三峡的哪些景观,来表现三峡的壮丽风光的?
2.文中用了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三峡的山和水的?并概括其特点。
3.作者运用哪些语句来描写三峡春冬的景色的?观察角度有何不同?
4.作者描绘三峡秋天的景象时选取了怎样的时间和事物?请用两个词语概括其特点。
5.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写水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6、文章结尾引用渔人之歌,有什么作用?
7.拓展延伸
(1)描绘四季风光
《三峡》一文抓住了三峡特征,描绘了四季景色,请你就本地特色,从春、夏、秋、冬中选择一季,用简练的文字描绘一下家乡的自然风光。
我的描绘:我写的是
(2)《三峡》一文中有“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两句,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起李白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请在下面默写出来。
【课后练习】
【一】基础积累: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沿溯阻绝
(2)每至晴除霜旦
(3)属引凄异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用课文原句填空:
(1)文中描写水势凶险的句子是:
(2)动静结合,描写春冬之景的句子是:
(3)总写三峡的句子是:
(4)描写春冬山林涧水的句子是:
【二】语段阅读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良多趣味
(2)
林寒涧肃
(3)属引凄异
(4)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译文:
3.填空:文中用“
”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
”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文中依次写出了夏季的三峡呈现奔放美;春冬的三峡显示出清幽美;而秋季的三峡却展示着凄婉美。
B.第三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的静景,也描写了“回清倒影”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C.第四段中写“高猿长啸”突出了秋天三峡的凄冷。
D.文章第四段中作者引用渔歌歌谣,是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5.
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导游词:
【学习反思】
1、学习本文后我的收获是:
15.《三
峡》导学案(教师用)
郦道元
一、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背诵并默写课文,
2、 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方法。
3、
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学习课时:两课时
【知识储备】
文题解读:
“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位于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文章以三峡为标题,点出了文章的写作对象,简洁、明快,不失为一篇很好的古代写景散文。
走近作者: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涿鹿人。做过州刺史、御史中尉等官职,治政严整,执法峻刻,为权豪所惮。他生性好学,历览群书,撰《水经注》40卷,是为魏晋时代无名氏所著的《水经》一书所作的注释。
3、相关资料:
⑴《水经注》:是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记录得非常简略。郦道元收集了有关全国水道的记载以及自己游历各地跋涉山川的见闻为《水经》作注释,对《水经》中的记载加以详细阐明和补充,引书达四百多种。它叙述了两岸各地的地理古迹、神话传说和风俗习惯,对各地秀丽的山川作了生动的描绘,文笔简洁精美,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课文所选《三峡》节选自《水经注》的《江水注》,是《水经注》中最著名的一篇。
⑵三峡简介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南津关,全长193公里,自西向东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长江三峡为万里长江上游最为雄伟壮丽的峡谷,被游人誉为“山水画廊”。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自主学习)
(一)请学生自由诵读课文,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阙(quē
)
叠嶂(zhàng
)
曦(xī
)月
襄(xiāng
)陵
沿溯(sù
)
素湍(tuān
)
绝?(yǎn
)
飞漱(Shù

长啸(xiào
)
属(zhǔ
)引
哀转(zhuǎn
)
(二)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参考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略无阙处:“阙”同“缺”,断缺。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都是活用词语,指出其用法并解释:
(1)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名词用作状语,在早晨,在傍晚。
(2)虽乘奔御风: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
(3)回清倒影: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4)清荣峻茂:都是形容词用作名词,水清,树荣,山峻,草茂(清澈的水,茂盛的树,险峻的山,茂盛的草)。
(5)每至晴初霜旦:名词用作动词,降霜。
(6)素湍绿潭:
形容词用作名词,激流的水
3.下面加点词语都是古今异义词,请指出它们在句子中的含义。
(1)自非亭午夜分:如果,假如
(2)或王命急宣:有时
(3)良多趣味:确实,实在
(4)至于夏水襄陵:到了。动词“至”和介词“于”组成的虚词复合词。
(5)虽乘奔御风:即使
4、一词多义
【绝】
(1)绝巘多生怪柏:极,最,非常
(2)哀转久绝:断绝,消失
(3)沿溯阻绝:)断绝,隔绝,隔断
【故】
(1)故渔者歌曰:因此,所以
(2)温故而知新:旧,指学过的知识
【以】
(1)不以疾也:相当于“如此”“这么”。
(2)何不试之以足:用
【自】
(1)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2)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三)结合课下注释翻译下列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或者半夜,是不能看到太阳或者月亮的。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土山,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路都被阻断了。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着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
(4)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在春冬季节,就有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水,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四)整体感知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三峡》先写了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三峡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写出了三峡的奔放美和凄婉美。
2.
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描写三峡壮美风光,表现作者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
第二课时(课文导学)
1.作者通过描写三峡的哪些景观,来表现三峡的壮丽风光的?
文中描写了三峡的山、夏水、春冬景色、秋天景象。
2.文中用了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三峡的山和水的?并概括其特点。
山:山高峡深;句子有“连绵不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夏水:大而急;句子有“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写水大,“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写水的急。
春冬景色:特点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句子有“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写潭水的清澈和动荡之态,“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写山崖奔泉的变化美。
秋季山林:凄清寂静,高猿悲鸣;句子有“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飞漱其间”。
3.作者运用哪些语句来描写三峡春冬的景色的?观察角度有何不同?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白浪、绿潭、青山、花草……………………
色彩艳丽
“清”
“荣”
“峻”
“茂”………………
一字一景
4.作者描绘三峡秋天的景象时选取了怎样的时间和事物?
时间:晴初霜旦
事物:林、涧、猿啸、回声
5.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写水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因为“峡”的意思就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三峡的水又是最有特色的,所以接着写水。写水先写夏水,后写春冬之水,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具特点。最后描写三峡之秋的悲凉气氛。
6.文章结尾引用渔人之歌,有什么作用?
总结上句内容,强调了猿啼的凄厉哀转,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表现力。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渲染了一种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
7.拓展延伸
(1)描绘四季风光
《三峡》一文抓住了三峡特征,描绘了四季景色,请你就本地特色,从春、夏、秋、冬中选择一季,用简练的文字描绘一下家乡的自然风光。
我的描绘:我写的是
(2)《三峡》一文中有“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两句,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起李白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请在下面默写出来。
【课后练习】
【一】基础积累: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沿溯阻绝:逆流而上
(2)每至晴除霜旦:早晨
(3)属引凄异:连缀、连续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驰的快马,快
2、用课文原句填空:
(1)文中描写水势凶险的句子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动静结合,描写春冬之景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总写三峡的句子是: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
(4)描写春冬山林涧水的句子是: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期间
【二】语段阅读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良多趣味:实在
(2)
林寒涧肃:寂静(3)属引凄异:连续
(4)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快
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译文: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3.填空:文中用“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
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作者在文中依次写出了夏季的三峡呈现奔放美;春冬的三峡显示出清幽美;而秋季的三峡却展示着凄婉美。
B.第三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的静景,也描写了“回清倒影”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C.第四段中写“高猿长啸”突出了秋天三峡的凄冷。
D.文章第四段中作者引用渔歌歌谣,是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5.
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导游词:示例:各位旅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
景风格迥异。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桔;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
【学习反思】
1、学习本文后我的收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