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 课件 (2)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心亭看雪 课件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19 12:4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湖心亭看雪“太白骑鲸 采石江边捞夜月”“眉公跨鹿 钱塘县里打秋风” 张岱(1597--1679) 明末清初文学家。浙江绍兴人。一生写下大量描写西湖的作品,被周作人称为“都市作家”。出生于书香世家,不但善文工诗,而且精通戏曲、音乐、园林、书法纂刻以及美食茶道。祖上历代为官,早年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鲜衣、好骏马、好华灯、好梨园、好古董等等。后家道中落,布衣蔬食,常至断炊,著书已终。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作者简介湖心亭的由来
位于杭州西湖之中,据说是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是西湖三岛之一(三潭印月、阮公墩),后于山上建成亭阁,叫湖心亭。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范读 欣赏崇祯
是日更定
毳衣炉火
雾凇沆砀
铺毡对坐
焉得更有此人
余强饮三大白
长堤试读,正音(chóng zhēn)(gēng)(cuì)(sōng) (hàng) (dàng)(zhān)(gèng)(qiǎng)(dī)实词积累湖中人鸟声俱绝
拥毳衣炉火
惟长堤一痕
与余舟一芥
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全,都) (消失)(穿着)(只)(小草,这里形容船小)(痴迷)(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 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湖心亭看雪白描手法; 白描是一种描写方法。它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描写方法,是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白描手法用于写人的范例:
“一个凸颧(quán )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的眼前,两手搭在髀(bì )间,没有系(jì )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鲁迅《故乡》中的杨二嫂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 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湖心亭看雪整体感知 1 .本文在写景时,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2. 作者采用了什么顺序写景?
3. 作者写景时,又抒发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在肃杀、冷寂的雪夜观赏西湖,你认为文中哪个字最能体现他的这一行为?
这是对张岱最确切的评价。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趣。惟如此,才能化解心中对故国思念的愁绪。
痴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