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运动的描述和快慢(含解析)2025--2026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2024】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2 运动的描述和快慢(含解析)2025--2026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2024】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11-07 19:54: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02 运动的描述和快慢
4大高频考点概览
考点01 判断参照物的选择
考点02 机械运动的相对性和不同参照物下描述运动
考点03 根据图像比较物体的运动情况
考点04 速度的计算
一、单选题
1.(24-25八年级上·广东韶关·期中)巴黎奥运会女子双人10m跳板决赛中,我国选手全红婵和陈芋汐凭着几乎完全同步的动作,一路领先,最终夺得此项比赛的金牌。如图所示是比赛的情景,若说全红婵是静止的,则参照物是(  )
A.跳板 B.陈芋汐 C.现场观众 D.水池
2.(24-25八年级上·广东佛山·期中)如图所示,是运油-20飞机给战斗机空中加油的场景,如果认为运油-20飞机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可能是 (  )
A.地面的建筑 B.空中的云朵
C.受油的战斗机 D.航行中的舰船
3.(24-25八年级上·广东梅州·期中)2024年4月25日,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如图所示,在火箭上升过程中,若说航天员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太阳 B.地面 C.火箭 D.卫星发射塔
4.(24-25八年级上·广东深圳·期中)小明和小华周末结伴到社区公园跑步,运动时小明感觉绿道旁的树木在不断向后跑,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小明自己 B.另一棵树 C.地面 D.路边的椅子
5.(24-25八年级上·广东佛山·期中)图为机器狗“绝影”在田径场上运输铁饼跑向裁判员的情景。若认为机器狗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地面 B.裁判员
C.旁边的看台 D.铁饼
6.(24-25八年级上·广东江门·期中)如图,几位乘客站立搭乘手扶电梯上楼,当选择( )为参照物时,甲乘客是运动的。
A.乙乘客 B.其他乘客 C.手扶电梯的台阶 D.大楼的天花板
7.(24-25八年级上·广东惠州·期中)2024年4月26日早上,搭载了我国三名宇航员的“神舟十八号”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对接。如图所示是它们对接后在空中运行的情景。若“神舟十八号”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太阳 B.空间站组合体 C.地球 D.月球
8.(24-25八年级上·广东深圳·期中)2023年5月28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国产大型客机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顺利完成首次商业载客飞行,如图所示,大型客机准备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在登机的过程中,若要说客机上就坐的乘客是运动,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地面 B.旁边跑到滑行的飞机
C.座椅 D.塔台
二、填空题
9.(24-25八年级上·广东韶关·期中)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成功,并成功实现与空间站对接,对接完成后两者在太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选填“相同”或“不同”),此时,以神舟十八号飞船为参照物,空间站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以地面为参照物,空间站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一、单选题
1.(24-25八年级上·广东深圳·期中)下列几项描述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春天,百花齐放,万物生长
B.夏夜,深南大道旁霓虹灯闪烁
C.秋天,校园里桂花香气袭人
D.冬天,枯黄的树叶落向地面
2.(24-25八年级上·广东深圳·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猎豹飞奔、地壳运动使珠峰高度变化都是机械运动
B.测量科学课本的长度时,若“0”刻度线没有对准课本一端,测量结果一定会偏大
C.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就能使误差消失
D.用钢直尺在冬天和夏天分别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时,则夏天的测量值比冬天要大
3.(24-25八年级上·广东广州·期中)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向右运动,乙车可能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4.(24-25八年级上·广东揭阳·期中)2020年6月,随着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定点于地球同步轨道,中国建成世界领先的“北斗”导航系统,这里的“同步”是指卫星相对于(  ) 静止。
A.地球 B.太阳 C.月球 D.火星
5.(24-25八年级上·广东广州·期中)如图所示,图甲为某时刻物体A、B以及建筑物M的位置,5分钟后它们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下列有关物体A、B以及建筑物M的运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若以物体A作为参照物,物体B向东运动
B.若以物体B作为参照物,物体A向东运动
C.若以物体B作为参照物,建筑物M向东运动
D.无论以物体A还是物体B作为参照物,建筑物M都是静止的
6.(24-25八年级上·广东惠州·期中)如图,枝繁叶茂的大榕树矗立在广场上,见证了一中百年辉煌的历史。相对大榕树静止的是(  )
A.飞行的客机 B.南湖中戏水的鸭子
C.两边的教学楼 D.操场上跑步的同学
7.(24-25八年级上·广东惠州·期中)关于“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两句词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青山为参照物,两岸是运动的 B.以青山为参照物,竹排是运动的
C.以竹排为参照物,两岸是静止的 D.以竹排为参照物,青山是静止的
8.(24-25八年级上·广东深圳·期中)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以地面为参照物,水流向下运动
B.诗句“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运动是以岸边的树为参照物
C.歌词“巍巍青山两岸走”,“青山走”是以河流为参照物
D.歌词“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以云朵为参照物,月亮是静止的
9.(24-25八年级上·广东中山·期中)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白云在月亮中穿行”是以月亮为参照物,白云是静止的
B.“神舟十六号”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飞船相对于核心舱是运动的
C.汽车在马路上行驶,以司机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
D.小船顺流而下,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二、填空题
10.(24-25八年级上·广东广州·期中)某商场外墙上悬挂着一条巨型条幅,从上到下写着“广州荔湾欢迎您”,小昕在对面的观光电梯中,先后对着条幅拍了两张照片,如图甲、乙所示。以观光电梯为参照物,小昕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以地面为参照物,观光电梯在向 运动;以观光电梯为参照物,条幅在向 (后两空均选填“上”或“下”)运动。
11.(24-25八年级上·广东佛山·期中)如图加油机正在和战斗机进行空中加油的情景,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 的,以战斗机为参照物,地面上的人是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这现象说明物体的运动与静止具有 性。
12.(24-25八年级上·广东深圳·期中)2024年1月我国载人航天首发成功——天舟七号为“天宫”送去“年货大礼包”。天舟七号升空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天舟七号是 。如图所示,天舟七号货运飞船距离天和核心舱19m,正以相对核心舱0.2m/s的速度向核心舱匀速直线运行。以天舟七号为参照物,天和核心舱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13.(24-25八年级上·广东河源·期中)如图是我国空军战机实施空中加油的情景,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则加油机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能描述这种运动状况的成语是 (选填“背道而驰”或“并驾齐驱”);如果所选参照物不同,结论可能是不同的,所以说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的。
三、科普阅读题
14.(24-25八年级上·广东揭阳·期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中国高铁引领“中国速度”
高铁,这张靓丽的国家“名片”,不仅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更成为了增进国家间交流的重要纽带。我国自主创新研发的“复兴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高铁正在用创新和突破引领“中国速度”。“复兴号”动车组以350km/h的速度运行,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为了测试“复兴号”高速运行时的稳定性,乘客小全在窗边放置了一些随身物品,如图甲所示,观察到这些物品在如图乙所示的速度下运行时依然“纹丝不动”。
(1)以列车为参照物,硬币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以窗外的树木为参照物,硬币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这说明运动和静止具有 性;
(2)一元硬币的直径和厚度该如何测量?人在车厢行走的时间如何测量?
①小全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一元硬币的直径,该一元硬币的直径为 cm;
②小全想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下列方法中精确度较高的是 ;
A.用刻度尺仔细测量硬币的厚度一次
B.用刻度尺仔细测量同一枚硬币的厚度多次,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枚1元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出10枚1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得到一枚1元硬币的厚度,重复几次测量,求平均值
一、单选题
1.(24-25八年级上·广东广州·期中)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四个坐标图象中,能正确反映上述特征的图象是(  )
A. B. C. D.
2.(24-25八年级上·广东广州·期中)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根据公式可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大小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B.甲和乙的速度相等
C.第5s时,甲和丙相距10m
D.丙的速度30m/s
3.(24-25八年级上·广东深圳·期中)5G无人配送车可以实现非接触“安心送”,在很多城市已经大显身手。图甲所示为一辆5G无人配送车满载送货的情景,此次配送车的运动路线可看作直线,其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8~9min内配送车的行驶的速度大于1~5min内的行驶速度
B.5~8min内配送车做匀速运动
C.3~9min配送车行驶的路程为0.6km
D.0~5min内配送车的平均速度为0.08km/h
4.(24-25八年级上·广东广州·期中)甲、乙两同学同时从家中步行到学校,刚好在学校大门口相遇,他们的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在0~12min,乙同学上学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0.8m/s
B.在10~12min时,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
C.在整个上学过程中,甲的速度一直大于乙的速度
D.在整个上学过程中,甲乙两同学的平均速度相等
5.(24-25八年级上·广东韶关·期中)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同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B.内,乙的平均速度为
C.第时,甲、乙的速度相等 D.内,甲、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6.(24-25八年级上·广东揭阳·期中)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
A.甲车的速度最快,丙车最慢
B.甲车在5s内运动的路程为20m
C.甲车为参照物,则乙车是静止的
D.甲车做变速直线运动,乙车和丙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7.(24-25八年级上·广东佛山·期中)甲、乙两车的路程与时间关系的s-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为曲线,乙为直线,在t=5s时两线相交,则由图像可知(  )
A.甲车做曲线运动,乙车做直线运动
B.甲、乙两车都做匀速运动
C.前5s内乙车的平均速度等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D.第5s时甲车与乙车一定相遇
二、填空题
8.(24-25八年级上·广东梅州·期中)汽车在公路上以10m/s的速度匀速直线前进,司机发现前方路口信号灯变为红灯,经过0.5s的反应时间后开始刹车,汽车速度v随时间t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在反应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 m,则开始刹车后第0.5s时,汽车速度为 m/s。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物理量是 。
9.(24-25八年级上·广东广州·期中)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它们同时从同一起点向同一方向运动,两者运动的s-t图像如图(a)所示,则:
(1)5s~10s内甲物体 ;(选填:做匀速直线运动、保持静止或做变速运动)
(2)两物体0~10s的平均速度v甲 v乙;(选填:>、<或=)
(3)在图(b)中画出物体乙的v-t图像。
10.(24-25八年级上·广东珠海·期中)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速度较小的是 同学;在第8s末,甲、乙两同学运动的 (选填“路程”“速度”或“时间”)相等;0-8s内,甲的平均速度为 m/s。
11.(24-25八年级上·广东韶关·期中)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两小车是 ;若乙和丙运动的路程之比是1∶3,则乙和丙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乙车6s经过的路程是 m。
三、计算题
12.(24-25八年级上·广东佛山·期中)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路程(s)与时间(t)图象如图所示。求:
(1)2~4分钟乙的运动状态是 ;
(2)0~2s内乙物体运动的速度是多少
(3)甲物体匀速运动至第6s时距离乙有多远 ?
13.(24-25八年级上·广东佛山·期中)张强从家中出发到广州动物公园,其中一段路程步行,一段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
(1)张强在0-22分钟是做 (填:“匀速”或“变速”)运动,在22-25分钟的运动状态是 ;
(2)张强在22-30分钟内所走的路程是多少;
(3)张强骑车的速度是多少米每秒;
(4)张强从家到广州动物公园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每秒?
14.(24-25八年级上·广东深圳·期中)如图甲所示是当今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
(1)桥头有如图乙所示的交通标志牌,甲汽车24min通过了大桥。请通过计算,判断是否超速?
(2)乙汽车由静止开始驶入大桥,经2min行驶1.5km后,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丙所示,求:
①乙汽车2~6min内行驶的路程;
②乙汽车0~6min行驶的平均速度。
15.(24-25八年级上·广东江门·期中)如图甲所示,当今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被称为“中国奇迹”的“超级工程”,全长55km,汽车限速100km/h。
(1)一辆小客车匀速通过大桥用时40min,该小客车是否超速。
(2)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驶入大桥。假设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经15s行驶315m后,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求在这30s整个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一、单选题
1.(24-25八年级上·广东广州·期中)某段时间内,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的运动过程如图所示。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C.乙车在前900m的平均速度是30m/s
D.前2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小于乙车运动的路程
2.(24-25八年级上·广东深圳·期中)下列描述中,你认为合理的是(  )
A.正在进站的和谐号动车可近似的看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3.(24-25八年级上·广东珠海·期中)匀速直线运动中,由速度公式可知(  )
A.路程越大,其速度越大
B.时间越长,速度越小
C.时间一定时,路程越大,速度越大
D.速度的大小随时间或路程的变化而变化
4.(24-25八年级上·广东深圳·期中)小侨参加100米赛跑,以10m/s的速度通过前半程,接着又以6m/s的速度通过后半程,求小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7.5m/s B.8m/s C.6.25m/s D.3.75m/s
二、填空题
5.(24-25八年级上·广东佛山·期中)图是D7176次列车组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列车由广州东站驶往汕头站的时间为 h,平均速度为 km/h。该列火车长200m,以20m/s的速度匀速通过一个长为1800m的隧道,当火车完全处在隧道中时,乘客将接收不到手机信号,则手机没有信号的时间为 s。
时间 广州东站 汕头站
到站时间 11∶45
发车时间 09∶15 11∶50
里程/km 0 300
6.(24-25八年级上·广东揭阳·期中)一列长为100m的火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该车速度为 m/s,此时火车上的坐着的乘客相对于道路两旁的树木是 的(选填:运动 / 静止);火车全部通过1000m长的铁路桥 s。
7.(24-25八年级上·广东广州·期中)206班谢翁同学在我校运动会60米决赛中打破八年级校纪录。测得他在30m处的速度是8m/s,8s末冲过终点时的速度为10m/s,则他全程内的平均速度约为 m/s。
8.(24-25八年级上·广东佛山·期中)研究物体运动时常利用“频闪摄影”的方法,即在暗室中采用闪光灯每隔相等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此时物体运动的位置。如图是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甲、乙竖直下落时的频闪照片,据此记录,两球均从a处下落到b处时,则甲下落的路程 乙下落的路程;则甲下落的时间 乙下落的时间;属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前二空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后一空填:“甲”或“乙”)
9.(24-25八年级上·广东惠州·期中)一列长为360m的火车匀速通过1800m长的隧道,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72s,则火车的速度是 m/s,合 km/h,整列火车在隧道内运行需要的时间是 s。
10.(24-25八年级上·广东佛山·期中)如图所示,小明连续拍了两张远景照片,间隔2秒。以地面为参照物,骑车的小孩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小轿车比卡车 (选填“快”或“慢”);这段路限速50 km/h,若每两棵树之间相距10米,可以推算小汽车 (选填“有”或“没有”)超速。
三、计算题
11.(24-25八年级上·广东中山·期中)东起深圳,西至中山,全长24公里,行车限速100km/h,“桥、岛、隧、水下互通”为一体的超大型跨海工程的深中通道,在2024年6月30日开通。建成后从深圳到中山的车程可由原来的2小时缩减至20分钟。求:
(1)汽车的平均速度;
(2)假设汽车的平均速度不变,建成前汽车从深圳到中山的路程。
12.(24-25八年级下·广东东莞·期中)小明一家从广州出发去珠海机场观看航展,下表为所乘坐的列车换乘时刻表,其中标明了从出发站到各个站点的时刻:
站名 到时 发时 停留
广州南站 ---- 7︰20 ----
珠海站 8︰20 9︰00
机场站 9︰30 ---- 终点站
(1)求小明一家从广州南站乘车到珠海站的时间;
(2)已知从广州南站到珠海站路程116km,求这段路程列车的平均速度;
(3)列车从珠海站开出,若速度是,求从珠海站到机场站的路程。
13.(24-25八年级上·广东珠海·期中)如图所示是某高速路上的一个区间测速的相关标识,区间测速的基本原理:通过监控摄像头获取车辆到达区间测速起点的时间、车辆到达区间测速终点的时间,结合区间距离计算平均车速,用来判定车辆是否超速。假设某车辆以70km/h的速度进入如图所示的区间测速路段,行驶了一段距离后,又以100km/h的速度行驶了0.2h,然后再以70km/h的速度继续行驶直至离开该区间测速路段,求:
(1)汽车以100km/h的速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km;
(2)汽车前后以70km/h的速度行驶的总时间是多少h;
(3)通过计算说明在该区间测速路段,该车辆的平均速度有没有超出限定速度。
14.(24-25八年级上·广东揭阳·期中)如图所示,这是小明骑自行车上学的情景。某天早晨,小明先以6m/s的速度匀速骑行了50s,后3min内骑行路程为的850m,求
(1)小明前50s内骑行的路程;
(2)小明在后3min内骑行自行车的平均速度(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小明从家到学校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
15.(24-25八年级上·广东佛山·期中)如图所示,是某段高速公路上的区间测速提示牌。
(1)该测速区间限速多少?
(2)求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通过该测速区间的最短时间;
(3)甲、乙两车都以60km/h的速度同时进入该区间,乙车全程匀速行驶;甲车行驶到半程时,因司机接听电话停车1分钟,求:
①乙车1分钟通过的路程;
②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甲车能否在该区间内追上乙车?(忽略甲停车、启动所需的时间)
专题02 运动的描述和快慢
4大高频考点概览
考点01 判断参照物的选择
考点02 机械运动的相对性和不同参照物下描述运动
考点03 根据图像比较物体的运动情况
考点04 速度的计算
一、单选题
1.(24-25八年级上·广东韶关·期中)巴黎奥运会女子双人10m跳板决赛中,我国选手全红婵和陈芋汐凭着几乎完全同步的动作,一路领先,最终夺得此项比赛的金牌。如图所示是比赛的情景,若说全红婵是静止的,则参照物是(  )
A.跳板 B.陈芋汐 C.现场观众 D.水池
【答案】B
【详解】A.若以跳板为参照物,全红婵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全红婵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
B.若以陈芋汐为参照物,全红婵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全红婵是静止的,故B符合题意;
C.若以现场观众为参照物,全红婵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全红婵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
D.若以水池为参照物,全红婵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全红婵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4-25八年级上·广东佛山·期中)如图所示,是运油-20飞机给战斗机空中加油的场景,如果认为运油-20飞机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可能是 (  )
A.地面的建筑 B.空中的云朵
C.受油的战斗机 D.航行中的舰船
【答案】C
【详解】A.以地面的建筑为参照物,运油﹣20飞机相对于它的位置发生改变,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
B.以空中的云朵为参照物,运油﹣20飞机相对于它的位置发生改变,是运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
C.以受油的战斗机为参照物,运油﹣20飞机相对于它的位置不变,是静止的,故C符合题意;
D.以航行中的舰船为参照物,运油﹣20飞机相对于它的位置发生改变,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4-25八年级上·广东梅州·期中)2024年4月25日,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如图所示,在火箭上升过程中,若说航天员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太阳 B.地面 C.火箭 D.卫星发射塔
【答案】C
【详解】ABD.火箭升空过程中,航天员相对于地面、太阳、卫星发射塔的位置发生了改变,以地面、太阳、卫星发射塔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故ABD不符合题意;
C.火箭升空过程中,火箭相对与航天员没有位置的变化,以火箭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4.(24-25八年级上·广东深圳·期中)小明和小华周末结伴到社区公园跑步,运动时小明感觉绿道旁的树木在不断向后跑,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小明自己 B.另一棵树 C.地面 D.路边的椅子
【答案】A
【详解】小明在社区公园跑步时,他与绿道旁树木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以小明为参照物,树木是运动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24-25八年级上·广东佛山·期中)图为机器狗“绝影”在田径场上运输铁饼跑向裁判员的情景。若认为机器狗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地面 B.裁判员
C.旁边的看台 D.铁饼
【答案】D
【详解】A.以地面为参照物,机器狗的位置在不断变化,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
B.以裁判员为参照物,机器狗的位置在不断变化,是运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
C.以旁边的看台为参照物,机器狗的位置在不断变化,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
D.以铁饼为参照物,机器狗相对于铁饼的位置不变,是静止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24-25八年级上·广东江门·期中)如图,几位乘客站立搭乘手扶电梯上楼,当选择( )为参照物时,甲乘客是运动的。
A.乙乘客 B.其他乘客 C.手扶电梯的台阶 D.大楼的天花板
【答案】D
【详解】A.几位乘客站立搭乘手扶电梯上楼,以乙乘客为参照物,甲乘客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甲乘客是静止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几位乘客站立搭乘手扶电梯上楼,以其他乘客为参照物,甲乘客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甲乘客是静止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几位乘客站立搭乘手扶电梯上楼,以手扶电梯的台阶为参照物,甲乘客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甲乘客是静止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几位乘客站立搭乘手扶电梯上楼,以大楼的天花板为参照物,甲乘客的位置发生改变,甲乘客是运动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24-25八年级上·广东惠州·期中)2024年4月26日早上,搭载了我国三名宇航员的“神舟十八号”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对接。如图所示是它们对接后在空中运行的情景。若“神舟十八号”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太阳 B.空间站组合体 C.地球 D.月球
【答案】B
【详解】运动具有相对性,参照物选择太阳、地球或月球时,“神舟十八号”都会有位置的改变,即有相对运动,而参照物选择空间站组合体时,二者没有位置的改变,则是静止的。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8.(24-25八年级上·广东深圳·期中)2023年5月28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国产大型客机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顺利完成首次商业载客飞行,如图所示,大型客机准备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在登机的过程中,若要说客机上就坐的乘客是运动,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地面 B.旁边跑到滑行的飞机
C.座椅 D.塔台
【答案】B
【详解】大型客机准备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在登机的过程中,若要说客机上就坐的乘客是运动,则选择的参照物是旁边跑到滑行的飞机,因为就坐的乘客相对旁边跑到滑行的飞机有位置的变化,所以是运动的,而相对于地面、座椅和塔台都没有相对位置的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
9.(24-25八年级上·广东韶关·期中)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成功,并成功实现与空间站对接,对接完成后两者在太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选填“相同”或“不同”),此时,以神舟十八号飞船为参照物,空间站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以地面为参照物,空间站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答案】 相同 静止 运动
【详解】[1]对接完成后,两者成为了一个整体,在太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相同。
[2]以神舟十八号飞船为参照物,空间站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空间站是静止的。
[3]以地面为参照物,空间站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空间站是运动的。
一、单选题
1.(24-25八年级上·广东深圳·期中)下列几项描述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春天,百花齐放,万物生长
B.夏夜,深南大道旁霓虹灯闪烁
C.秋天,校园里桂花香气袭人
D.冬天,枯黄的树叶落向地面
【答案】D
【详解】机械运动是指物体随时间位置发生改变;
A.春天,百花齐放,万物生长,物体的位置未发生改变,不属于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夏夜,深南大道旁霓虹灯闪烁,物体的位置未发生改变,不属于机械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秋天,校园里桂花香气袭人,物体的位置未发生改变,不属于机械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冬天,枯黄的树叶落向地面,物体的位置发生改变,属于机械运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24-25八年级上·广东深圳·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猎豹飞奔、地壳运动使珠峰高度变化都是机械运动
B.测量科学课本的长度时,若“0”刻度线没有对准课本一端,测量结果一定会偏大
C.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就能使误差消失
D.用钢直尺在冬天和夏天分别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时,则夏天的测量值比冬天要大
【答案】A
【详解】A.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或者一个物体的某些部分相对于其他部分的位置,随着时间而变化的过程叫做机械运动,所以猎豹飞奔、地壳运动使珠峰高度变化都属于机械运动,故A正确;
B.测量科学课本的长度时,若“0”刻度线没有对准课本一端,因为不确定“0”刻度线在课本的前面还是后面,所以可能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也可能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故B错误;
C.误差只能减小,不能完全避免或消失,故C错误;
D.钢尺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夏天温度较高,钢尺受热膨胀,分度值变大,冬天钢尺分度值变小,所以冬天测得的长度更大,夏天测得的长度更小,故D错误。
故选A。
3.(24-25八年级上·广东广州·期中)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向右运动,乙车可能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答案】D
【详解】由图中的信息可知,房子的烟向左飘,所以风是向左吹,所以甲车运动状态有三种可能:①向右运动 ;②静止 ;③向左运动,但运动速度小于风速;因为乙车上的小旗向右飘,所以乙车只能向左运动,且速度要大于风的速度。
故选D。
4.(24-25八年级上·广东揭阳·期中)2020年6月,随着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定点于地球同步轨道,中国建成世界领先的“北斗”导航系统,这里的“同步”是指卫星相对于(  ) 静止。
A.地球 B.太阳 C.月球 D.火星
【答案】A
【详解】卫星成功定点于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公转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静止,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24-25八年级上·广东广州·期中)如图所示,图甲为某时刻物体A、B以及建筑物M的位置,5分钟后它们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下列有关物体A、B以及建筑物M的运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若以物体A作为参照物,物体B向东运动
B.若以物体B作为参照物,物体A向东运动
C.若以物体B作为参照物,建筑物M向东运动
D.无论以物体A还是物体B作为参照物,建筑物M都是静止的
【答案】B
【详解】A.甲图中的B在A的东边,而乙图中的B在A的西边,所以若以物体A作为参照物,物体B向西运动,故A错误;
B.甲图中的A在B的西边,而乙图中的A在B的东边,所以若以物体B作为参照物,物体A向东运动,故B正确;
CD.无论以物体A还是物体B作为参照物,建筑物M相对于A和B的位置都向西发生了变化,所以建筑物都是向西运动的,故CD错误。
故选B。
6.(24-25八年级上·广东惠州·期中)如图,枝繁叶茂的大榕树矗立在广场上,见证了一中百年辉煌的历史。相对大榕树静止的是(  )
A.飞行的客机 B.南湖中戏水的鸭子
C.两边的教学楼 D.操场上跑步的同学
【答案】C
【详解】A.飞行的客机相对于大榕树位置在改变,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南湖中戏水的鸭子相对于大榕树位置在改变,是运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
C.两边的教学楼相对于大榕树位置不变,是静止的,故C符合题意;
D.操场上跑步的同学相对于大榕树位置在改变,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24-25八年级上·广东惠州·期中)关于“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两句词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青山为参照物,两岸是运动的 B.以青山为参照物,竹排是运动的
C.以竹排为参照物,两岸是静止的 D.以竹排为参照物,青山是静止的
【答案】B
【详解】A.以青山为参照物,两岸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因此两岸是静止的,故A错误;
B.以青山为参照物,竹排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竹排是运动的,故B正确;
C.以竹排为参照物,两岸的位置不断变化,两岸的运动的,故C错误;
D.以竹排为参照物,山的位置不断变化,青山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B。
8.(24-25八年级上·广东深圳·期中)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以地面为参照物,水流向下运动
B.诗句“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运动是以岸边的树为参照物
C.歌词“巍巍青山两岸走”,“青山走”是以河流为参照物
D.歌词“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以云朵为参照物,月亮是静止的
【答案】D
【详解】A.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以地面为参照物,水流的相对位置改变,是向下运动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诗句“轻舟已过万重山”,以岸边的树为参照物,轻舟的相对位置改变,轻舟是运动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以河流为参照物,青山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以云朵为参照物,月亮的相对位置改变,是运动的,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9.(24-25八年级上·广东中山·期中)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白云在月亮中穿行”是以月亮为参照物,白云是静止的
B.“神舟十六号”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飞船相对于核心舱是运动的
C.汽车在马路上行驶,以司机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
D.小船顺流而下,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答案】C
【详解】A.白云与月亮之间的相对位置在发生变化,以月亮为参照物,白云是运动的,故A错误;
B.“神舟十六号”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将不再发生变化,所以飞船相对于核心舱是静止的,故B错误;
C.司机与汽车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司机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故C正确;
D.河岸与船之间的相对位置在发生变化,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10.(24-25八年级上·广东广州·期中)某商场外墙上悬挂着一条巨型条幅,从上到下写着“广州荔湾欢迎您”,小昕在对面的观光电梯中,先后对着条幅拍了两张照片,如图甲、乙所示。以观光电梯为参照物,小昕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以地面为参照物,观光电梯在向 运动;以观光电梯为参照物,条幅在向 (后两空均选填“上”或“下”)运动。
【答案】 静止 上 下
【详解】[1]以观光电梯为参照物,小昕的位置未发生改变,是静止的。
[2]由图可知,小昕拍照时,先拍到条幅下面的字,后拍到条幅上面的字,以地面为参照物,观光电梯在地面的上方,且距地面距离变大,因此是向上运动的。
[3]由图可知,小昕拍照时,先拍到条幅下面的字,后拍到条幅上面的字,以条幅为参照物,观光电梯向上运动,故以观光电梯为参照物,条幅在向下运动。
11.(24-25八年级上·广东佛山·期中)如图加油机正在和战斗机进行空中加油的情景,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 的,以战斗机为参照物,地面上的人是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这现象说明物体的运动与静止具有 性。
【答案】 静止 运动 相对
【详解】[1][2][3]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的位置未发生改变,是静止的;以战斗机为参照物,地面上的人的位置发生改变,是运动的;据上述分析可知,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12.(24-25八年级上·广东深圳·期中)2024年1月我国载人航天首发成功——天舟七号为“天宫”送去“年货大礼包”。天舟七号升空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天舟七号是 。如图所示,天舟七号货运飞船距离天和核心舱19m,正以相对核心舱0.2m/s的速度向核心舱匀速直线运行。以天舟七号为参照物,天和核心舱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答案】 运动 运动
【详解】[1]由于天舟七号在升空时相对于地面发生位置变化,因此,以地面为参照物,天舟七号是运动的。
[2]以天舟七号为参照物,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七号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天和核心舱是运动的。
13.(24-25八年级上·广东河源·期中)如图是我国空军战机实施空中加油的情景,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则加油机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能描述这种运动状况的成语是 (选填“背道而驰”或“并驾齐驱”);如果所选参照物不同,结论可能是不同的,所以说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的。
【答案】 静止 并驾齐驱 相对
【详解】[1][2]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相对于受油机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加油机是静止的,背道而驰是朝着相反的方向跑,并驾齐驱表示物体之间相对静止,能描述这种运动状况的成语是并驾齐驱。
[3]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是静止的。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如果所选参照物不同,结论一般是不同的,这就是说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三、科普阅读题
14.(24-25八年级上·广东揭阳·期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中国高铁引领“中国速度”
高铁,这张靓丽的国家“名片”,不仅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更成为了增进国家间交流的重要纽带。我国自主创新研发的“复兴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高铁正在用创新和突破引领“中国速度”。“复兴号”动车组以350km/h的速度运行,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为了测试“复兴号”高速运行时的稳定性,乘客小全在窗边放置了一些随身物品,如图甲所示,观察到这些物品在如图乙所示的速度下运行时依然“纹丝不动”。
(1)以列车为参照物,硬币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以窗外的树木为参照物,硬币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这说明运动和静止具有 性;
(2)一元硬币的直径和厚度该如何测量?人在车厢行走的时间如何测量?
①小全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一元硬币的直径,该一元硬币的直径为 cm;
②小全想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下列方法中精确度较高的是 ;
A.用刻度尺仔细测量硬币的厚度一次
B.用刻度尺仔细测量同一枚硬币的厚度多次,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枚1元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出10枚1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得到一枚1元硬币的厚度,重复几次测量,求平均值
【答案】(1) 静止 运动 相对
(2) 2.50 D
【详解】(1)[1][2][3]以列车为参照物,硬币的位置没有改变,硬币是静止的;以窗外的树木为参照物,硬币的位置发生改变,硬币是运动的,说明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2)[1]由图可知,此刻度尺1cm间有10个小格,分度值为1mm,本次测量起始端从2.00cm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4.50cm,硬币的直径为
4.50cm-2.00cm=2.50cm
[2]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1个硬币的厚度,由于一枚硬币的厚度很小,不易直接测量,若直接测量则误差会很大,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刻度尺多次测1个硬币的厚度,再求平均值,不是最佳方案,因为一枚硬币的厚度很小,不易直接测量,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元硬币的厚度,再求平均值,不是最佳方案,因为一枚硬币的厚度很小,不易直接测量,故C不符合题意;
D.用刻度尺测出10个1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是最佳方案,采取累积法,总厚度较大,易测长度,误差较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一、单选题
1.(24-25八年级上·广东广州·期中)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四个坐标图象中,能正确反映上述特征的图象是(  )
A. B. C. D.
【答案】D
【详解】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可知,相同时间内乙运动的路程较大,由可知乙的速度较大。
AB.随着时间的增加,甲、乙的路程不变,故甲、乙静止,故AB不符合题意;
C.在v-t图中,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C不符合题意;
D.在v-t图中,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24-25八年级上·广东广州·期中)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根据公式可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大小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B.甲和乙的速度相等
C.第5s时,甲和丙相距10m
D.丙的速度30m/s
【答案】C
【详解】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是一定值,速度大小与路程和时间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甲的速度
乙的速度为6m/s,甲和乙的速度不相等,故B不符合题意;
C.5s内,甲所走的路程为20m,丙所走的路程为30m,则第5s时,甲和丙相距
30m-20m=10m
故C符合题意;
D.丙的速度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4-25八年级上·广东深圳·期中)5G无人配送车可以实现非接触“安心送”,在很多城市已经大显身手。图甲所示为一辆5G无人配送车满载送货的情景,此次配送车的运动路线可看作直线,其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8~9min内配送车的行驶的速度大于1~5min内的行驶速度
B.5~8min内配送车做匀速运动
C.3~9min配送车行驶的路程为0.6km
D.0~5min内配送车的平均速度为0.08km/h
【答案】A
【详解】A.由图像可知,8~9min内的路程为
s=0.9km-0.6km=0.3km
时间为
t=9min-8min=1min
速度为
1~5min内的路程为
s'=0.6km-0.15km=0.45km
时间为
t'=5min-1min=4min
速度为
由此可知,8~9min内配送车的行驶的速度大于1~5min内的行驶速度,故A正确;
B.由图像可知,在5~8min内,配送车运动的路程为零,其速度为0,所以配送车处于静止状态,故B错误;
C.3~9min配送车行驶的路程约为
0.9km-0.37km=0.53km
故C错误;
D.0~5min内配送车的平均速度为
故D错误。
故选A。
4.(24-25八年级上·广东广州·期中)甲、乙两同学同时从家中步行到学校,刚好在学校大门口相遇,他们的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在0~12min,乙同学上学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0.8m/s
B.在10~12min时,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
C.在整个上学过程中,甲的速度一直大于乙的速度
D.在整个上学过程中,甲乙两同学的平均速度相等
【答案】D
【详解】A.在0~12min,乙同学上学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故A错误;
B.在10~12min时,甲乙的相对位置改变,以甲为参照物,乙是运动的,故B错误;
C.在整个上学过程中,0~12min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12~16 min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故C错误;
D.在整个上学过程中,甲乙两同学的路程、运动时间相同,由得,甲乙两同学的平均速度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5.(24-25八年级上·广东韶关·期中)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同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B.内,乙的平均速度为
C.第时,甲、乙的速度相等 D.内,甲、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答案】C
【详解】A.由图知道,甲物体在s﹣t图象中是一条倾斜直线,说明甲做匀速直线运动,故2~4s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甲的速度为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内,乙的平均速度为
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第时,甲的速度为2m/s,乙静止,速度为0,因此甲乙速度不相等,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甲做匀速直线运动,内,甲的平均速度为2m/s,由B选项可知,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则内,甲、乙的平均速度相等,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24-25八年级上·广东揭阳·期中)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
A.甲车的速度最快,丙车最慢
B.甲车在5s内运动的路程为20m
C.甲车为参照物,则乙车是静止的
D.甲车做变速直线运动,乙车和丙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B
【详解】A.由左图可知,甲车的速度为
由右图可知,乙车的速度为6m/s,丙车的速度为4m/s,故乙车的速度最快,甲和丙的速度相同,故A错误;
B.根据图像可知,甲车在5s内运动的路程为20m,故B正确;
C.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乙车的速度最快,甲和丙的速度相同,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前运动,故C错误;
D.如图甲可知,甲的路程与时间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甲车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7.(24-25八年级上·广东佛山·期中)甲、乙两车的路程与时间关系的s-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为曲线,乙为直线,在t=5s时两线相交,则由图像可知(  )
A.甲车做曲线运动,乙车做直线运动
B.甲、乙两车都做匀速运动
C.前5s内乙车的平均速度等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D.第5s时甲车与乙车一定相遇
【答案】C
【详解】AB.s-t图像描述物体运动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不能反映物体运动路线的曲直,甲车的运动图像是曲线,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乙车的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斜线,表示乙物体做匀速运动,故AB错误;
C.由图像可知,甲、乙两车在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由可知,前5秒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故C正确;
D.由于不知道两物体是不是从同一地点出发的,故不能判断第5s时甲车与乙车是否相遇,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8.(24-25八年级上·广东梅州·期中)汽车在公路上以10m/s的速度匀速直线前进,司机发现前方路口信号灯变为红灯,经过0.5s的反应时间后开始刹车,汽车速度v随时间t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在反应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 m,则开始刹车后第0.5s时,汽车速度为 m/s。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物理量是 。
【答案】 5 5 路程
【详解】[1]在反应时间内汽车的速度不变,为10m/s,则在反应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为
[2]由图可知,开始刹车后第0.5s时,汽车速度为5m/s。
[3]由 可知,图中封闭的空白部分的面积表示汽车在反应时间0.5s内行驶的路程,则可推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的是汽车在0.5~1.5s时间内行驶的路程。
9.(24-25八年级上·广东广州·期中)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它们同时从同一起点向同一方向运动,两者运动的s-t图像如图(a)所示,则:
(1)5s~10s内甲物体 ;(选填:做匀速直线运动、保持静止或做变速运动)
(2)两物体0~10s的平均速度v甲 v乙;(选填:>、<或=)
(3)在图(b)中画出物体乙的v-t图像。
【答案】(1)保持静止 (2)= (3)
【详解】(1)由图(a)可知,5s~10s内,甲物体的路程为10m保持不变,因此5s~10s内甲物体是保持静止的。
(2)由图(a)可知,0~10s内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相同,由可知,两物体0~10s的平均速度。
(3)由图(a)可知,乙物体的s-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斜直线,则乙物体全程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
v-t图像如图所示:
10.(24-25八年级上·广东珠海·期中)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速度较小的是 同学;在第8s末,甲、乙两同学运动的 (选填“路程”“速度”或“时间”)相等;0-8s内,甲的平均速度为 m/s。
【答案】 乙 路程 0.625
【详解】[1]由图可知,甲在第4~12s运动了10m,则此过程中甲的速度为
乙在第0~8s运动了5m,则此过程中乙的速度为
可知,乙同学的速度小于甲同学,所以乙的速度较小。
[2]在第8s末时,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同,均为5m。
[3]0-8s内,甲同学的路程是5m,则甲同学的平均速度为
11.(24-25八年级上·广东韶关·期中)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两小车是 ;若乙和丙运动的路程之比是1∶3,则乙和丙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乙车6s经过的路程是 m。
【答案】 甲和丙 4∶3 6
【详解】[1]由左图可知,甲车的速度为
乙车的速度为
由右图可知,丙车的速度为4m/s,所以,运动速度相同的两小车是甲和丙。
[2]若乙和丙运动的路程之比是1∶3,则乙和丙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3]乙车6s经过的路程是
三、计算题
12.(24-25八年级上·广东佛山·期中)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路程(s)与时间(t)图象如图所示。求:
(1)2~4分钟乙的运动状态是 ;
(2)0~2s内乙物体运动的速度是多少
(3)甲物体匀速运动至第6s时距离乙有多远 ?
【答案】(1)静止 (2)4m/s (3)4m
【详解】(1)由图可知,2~4分钟乙始终位于距出发点8m处,所以乙的运动状态是静止。
(2)0~2s内乙物体通过的路程为8m,则它的运动的速度为
(3)由图可知,6s时,乙仍处于8m处。甲物体匀速运动的速度为
甲运动到第6s时运动的路程为
s甲=v甲t甲=2m/s×6s=12m
此时甲乙之间的距离为
Δs=s甲-s=12m-8m=4m
13.(24-25八年级上·广东佛山·期中)张强从家中出发到广州动物公园,其中一段路程步行,一段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
(1)张强在0-22分钟是做 (填:“匀速”或“变速”)运动,在22-25分钟的运动状态是 ;
(2)张强在22-30分钟内所走的路程是多少;
(3)张强骑车的速度是多少米每秒;
(4)张强从家到广州动物公园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每秒?
【答案】(1)[1][2]由路程与时间图像知,张强在0-22分钟内,小车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则小车做匀速运动。在22-25分钟内,通过的路程为0,小车处于静止状态。
(2)由路程与时间图像知,张强在第22分钟距离起点1800m,第30分钟距离起点3600m。在22-30分钟内,通过的路程为
张强在22-30分钟内所走的路程是1800m。
(3)由路程与时间图像知,张强骑车的时间为
张强骑车的路程是1800m,所以骑车的速度是
(4)由路程与时间图像知,张强从家到项王故里的全程为3600米,总时,根据得,张强从家到广州动物公园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14.(24-25八年级上·广东深圳·期中)如图甲所示是当今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
(1)桥头有如图乙所示的交通标志牌,甲汽车24min通过了大桥。请通过计算,判断是否超速?
(2)乙汽车由静止开始驶入大桥,经2min行驶1.5km后,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丙所示,求:
①乙汽车2~6min内行驶的路程;
②乙汽车0~6min行驶的平均速度。
【答案】(1)由图乙可知,港珠澳大桥的长度s=55km,甲汽车行驶的时间为
t=24min=0.4h
则甲汽车通过大桥的速度为
由图乙可知,汽车通过大桥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00km/h,而甲汽车的速度大于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所以甲汽车已经超速。
(2)①由图丙可知,乙汽车2~6min内的速度v'=90km/h,由可得,乙汽车2~6min内行驶的路程为
②已知乙车经2min行驶1.5km,则乙汽车0~6min行驶的路程为s总=1.5km+6km=7.5km
乙汽车0~6min行驶的平均速度为
15.(24-25八年级上·广东江门·期中)如图甲所示,当今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被称为“中国奇迹”的“超级工程”,全长55km,汽车限速100km/h。
(1)一辆小客车匀速通过大桥用时40min,该小客车是否超速。
(2)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驶入大桥。假设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经15s行驶315m后,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求在这30s整个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答案】(1)小客车匀速通过大桥的速度为
所以小客车没有超速。
(2)由图像可知,汽车15s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汽车匀速行驶的速度为;汽车匀速行驶的时间为
汽车匀速行驶的路程为
汽车行驶的总路程为
则在这30s整个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一、单选题
1.(24-25八年级上·广东广州·期中)某段时间内,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的运动过程如图所示。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C.乙车在前900m的平均速度是30m/s
D.前2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小于乙车运动的路程
【答案】B
【详解】A.由图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甲小车通过的路程相等,说明甲小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相同的时间内乙小车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说明乙小车在做变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由图可知,在40s内两车行驶的路程均为1200m,由可知,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故B正确;
C.由图可知,乙车行驶的路程为750m,时间时间为30s,则乙车行驶的路程为900m时,时间大于30s,由可知,乙车前900m的平均速度小于30m/s,故C错误;
D.由图象可知,前20s内,甲车行驶的路程为600m,乙车行驶的路程为450m,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故D错误。
故选B。
2.(24-25八年级上·广东深圳·期中)下列描述中,你认为合理的是(  )
A.正在进站的和谐号动车可近似的看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答案】C
【详解】A.正在进站的和谐号动车速度不断减小,不能看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的相对位置不变,是静止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不变,它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故C符合题意;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与路程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4-25八年级上·广东珠海·期中)匀速直线运动中,由速度公式可知(  )
A.路程越大,其速度越大
B.时间越长,速度越小
C.时间一定时,路程越大,速度越大
D.速度的大小随时间或路程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C
【详解】ABD.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个定值,即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个定值,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运动的时间无关,故ABD不符合题意;
C.由速度公式可知,时间一定时,路程越大,速度越大,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4.(24-25八年级上·广东深圳·期中)小侨参加100米赛跑,以10m/s的速度通过前半程,接着又以6m/s的速度通过后半程,求小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7.5m/s B.8m/s C.6.25m/s D.3.75m/s
【答案】A
【详解】由题知,全程100m,则前后半程均为50m,前半程所用时间
后半程所用时间
则小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二、填空题
5.(24-25八年级上·广东佛山·期中)图是D7176次列车组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列车由广州东站驶往汕头站的时间为 h,平均速度为 km/h。该列火车长200m,以20m/s的速度匀速通过一个长为1800m的隧道,当火车完全处在隧道中时,乘客将接收不到手机信号,则手机没有信号的时间为 s。
时间 广州东站 汕头站
到站时间 11∶45
发车时间 09∶15 11∶50
里程/km 0 300
【答案】 2.5 120 80
【详解】[1][2]列车由广州东站驶往汕头站的时间
t=11∶45-09∶15=2h30min=2.5h
列车由广州东站驶往汕头站的路程s=300km,平均速度为
[3]火车全部在隧道时通过的路程
s′=L隧道-s车=1800m-200m=1600m
手机没有信号的时间为
6.(24-25八年级上·广东揭阳·期中)一列长为100m的火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该车速度为 m/s,此时火车上的坐着的乘客相对于道路两旁的树木是 的(选填:运动 / 静止);火车全部通过1000m长的铁路桥 s。
【答案】 20 运动 55
【详解】[1]该车速度为
[2]火车上的坐着的乘客相对于道路两旁的树木位置发生了变化,故火车上的坐着的乘客相对于道路两旁的树木运动。
[3]火车全部通过1000m长的铁路桥的时间为
7.(24-25八年级上·广东广州·期中)206班谢翁同学在我校运动会60米决赛中打破八年级校纪录。测得他在30m处的速度是8m/s,8s末冲过终点时的速度为10m/s,则他全程内的平均速度约为 m/s。
【答案】7.5
【详解】由题意可知,谢翁同学跑60米用时8s,则他全程内的平均速度约为
8.(24-25八年级上·广东佛山·期中)研究物体运动时常利用“频闪摄影”的方法,即在暗室中采用闪光灯每隔相等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此时物体运动的位置。如图是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甲、乙竖直下落时的频闪照片,据此记录,两球均从a处下落到b处时,则甲下落的路程 乙下落的路程;则甲下落的时间 乙下落的时间;属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前二空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后一空填:“甲”或“乙”)
【答案】 等于 小于 乙
【详解】[1]观察频闪照片,可以看到甲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落的距离逐渐变大,说明甲球的速度在逐渐增大,因此甲球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而乙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落的距离保持不变,说明乙球的速度恒定,因此乙球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由于两球均从a处下落到b处,所以可以判断两球下落的路程相等。
[2]由于频闪摄影是每隔相等的时间闪亮一次,所以照片中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因此,从照片中可以看出甲球从a处下落到b处所经历的时间比乙球的少。所以甲下落的时间小于乙下落的时间。
[3]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可以判断乙球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甲球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9.(24-25八年级上·广东惠州·期中)一列长为360m的火车匀速通过1800m长的隧道,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72s,则火车的速度是 m/s,合 km/h,整列火车在隧道内运行需要的时间是 s。
【答案】 30 108 48
【详解】[1][2]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通过的路程
火车的速度是

[3]整列火车在隧道内运行通过的路程
整列火车在隧道内运行需要的时间是
10.(24-25八年级上·广东佛山·期中)如图所示,小明连续拍了两张远景照片,间隔2秒。以地面为参照物,骑车的小孩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小轿车比卡车 (选填“快”或“慢”);这段路限速50 km/h,若每两棵树之间相距10米,可以推算小汽车 (选填“有”或“没有”)超速。
【答案】 运动 快 有
【详解】[1]如图,汽车的小孩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骑车的小孩是运动的。
[2]如图,在相等的时间内,小轿车的路程比卡车大,所以小轿车比卡车快。
[3]如图,在2s内,小汽车运动了四个树间距,即小汽车的路程为s=4×10m=40m
所以小汽车的速度为
所以小汽车有超速。
三、计算题
11.(24-25八年级上·广东中山·期中)东起深圳,西至中山,全长24公里,行车限速100km/h,“桥、岛、隧、水下互通”为一体的超大型跨海工程的深中通道,在2024年6月30日开通。建成后从深圳到中山的车程可由原来的2小时缩减至20分钟。求:
(1)汽车的平均速度;
(2)假设汽车的平均速度不变,建成前汽车从深圳到中山的路程。
【答案】(1)72km/h
(2)144km
【详解】(1)由图可知,深中通道全长24km,从深圳到中山用时20min,则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2)建成前用时2h,假设汽车速度不变,则建成前汽车从深圳到中山的路程是
12.(24-25八年级下·广东东莞·期中)小明一家从广州出发去珠海机场观看航展,下表为所乘坐的列车换乘时刻表,其中标明了从出发站到各个站点的时刻:
站名 到时 发时 停留
广州南站 ---- 7︰20 ----
珠海站 8︰20 9︰00
机场站 9︰30 ---- 终点站
(1)求小明一家从广州南站乘车到珠海站的时间;
(2)已知从广州南站到珠海站路程116km,求这段路程列车的平均速度;
(3)列车从珠海站开出,若速度是,求从珠海站到机场站的路程。
【答案】(1)由列车时刻表可知,广州南站乘车到珠海站的时间
(2)从广州南站到珠海站路程为,这段路程列车的平均速度为
(3)从珠海站到机场站的时间为
由可得,从珠海站到机场站的路程
13.(24-25八年级上·广东珠海·期中)如图所示是某高速路上的一个区间测速的相关标识,区间测速的基本原理:通过监控摄像头获取车辆到达区间测速起点的时间、车辆到达区间测速终点的时间,结合区间距离计算平均车速,用来判定车辆是否超速。假设某车辆以70km/h的速度进入如图所示的区间测速路段,行驶了一段距离后,又以100km/h的速度行驶了0.2h,然后再以70km/h的速度继续行驶直至离开该区间测速路段,求:
(1)汽车以100km/h的速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km;
(2)汽车前后以70km/h的速度行驶的总时间是多少h;
(3)通过计算说明在该区间测速路段,该车辆的平均速度有没有超出限定速度。
【答案】(1)汽车以v1=100km/h速度行驶,由知道
(2)由标志牌区间距离s=34km,则汽车以70km/h的速度行驶的总路程
由知道,行驶的总时间
(3)汽车行驶的总时间
则汽车在测速区间的平均速度
由图可知:限定速度为80km/h,则平均速度
所以该车超速。
14.(24-25八年级上·广东揭阳·期中)如图所示,这是小明骑自行车上学的情景。某天早晨,小明先以6m/s的速度匀速骑行了50s,后3min内骑行路程为的850m,求
(1)小明前50s内骑行的路程;
(2)小明在后3min内骑行自行车的平均速度(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小明从家到学校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
【答案】(1)小明前50s内骑行的路程
(2)小明在后3min内骑行自行车的平均速度
(3)小明从家到学校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
15.(24-25八年级上·广东佛山·期中)如图所示,是某段高速公路上的区间测速提示牌。
(1)该测速区间限速多少?
(2)求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通过该测速区间的最短时间;
(3)甲、乙两车都以60km/h的速度同时进入该区间,乙车全程匀速行驶;甲车行驶到半程时,因司机接听电话停车1分钟,求:
①乙车1分钟通过的路程;
②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甲车能否在该区间内追上乙车?(忽略甲停车、启动所需的时间)
【答案】(1)在高速公路上,这样的数字通常表示的是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汽车在该路段行驶时,其速度不得超过该数值。因此,“100”的含义是汽车通过该路段的最高速度不能超过100km/h,故该测速区间限速100km/h。
(2)由图可知,该测速区间长度为8km,汽车的最高速度为100km/h,汽车通过该测速区间的最短时间为
(3)①乙车1分钟通过的路程
②甲车开始追赶时,乙车剩余路程为
乙车离开测速区间还需要的时间为
甲车后半程最短时间
因,故甲车能在该区间内追上乙车。
试卷第1页,共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