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__二__年级课时备课
课题 坐井观天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序号 2
教材分析 核心问题及问题系统
课标分析 维度 学段目标 任务群要求 学业质量标准
识字与写字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掌握常用汉字的基本笔顺和结构;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注意执笔姿势和坐姿。 认识“井、沿、答、信、际”等生字; 辨析形近字(如“沿—延”“答—搭”); 正确书写“井、口、沿、答”,注意“沿”的三点水旁和“答”的上下结构。 能借助拼音独立识字,在语境中理解字义;能规范书写所学汉字,做到笔顺正确、结构匀称;能在田字格中写得端正整洁。
阅读与鉴赏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意思;能诵读浅近的童话、寓言,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读出青蛙和小鸟的不同语气; 理解“坐井观天”“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感受寓言故事的趣味性,体会不同角色的观点差异。 能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读;能借助插图或生活经验理解关键词句;能说出自己对故事中人物的看法,初步理解寓意。
表达与交流 学说普通话,愿意与他人交谈;能完整讲述小故事;能用普通话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内容; 分角色表演对话,注意语气、表情和动作; 回答“如果你是青蛙,你会怎么做?”等问题,表达个人见解。 能清楚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能在提示下进行角色扮演;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看法,如“我觉得……因为……”。
梳理与探究 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结合语文学习观察自然和社会现象;在阅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尝试合作解决。 梳理青蛙和小鸟的观点异同; 探究“为什么他们看到的天不一样”; 联系生活举例“坐井观天”的现象(如只看手机不了解外面天气)。 能在教师引导下提出简单问题;能通过讨论、实验(如用纸筒模拟井口看天)等方式寻找答案;能初步形成“多角度看问题”的意识。
学情分析 已知经验 困难障碍 突破措施
学生已具备基本的识字能力和生活认知,对动物对话类课文兴趣浓厚,能借助拼音自主阅读。 对“坐井观天”的寓意理解较为抽象,难以体会角色心理,表达时逻辑性较弱。 通过角色扮演、纸筒模拟实验和问题引导,帮助学生直观体验、共情角色,逐步理解寓意并清晰表达。
课时目标 1.会写“答、能”2个字,会写“坐井观天、井沿”等6个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3.能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他们的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寓意。 4.能发挥想象,和同学交流青蛙跳出井口后看到的景象。 评价任务
课时驱动任务 帮助青蛙出井行动 有一天,一只小青蛙写来一封信: “你好!我住在一口深深的井里,天天抬头看天,我觉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可一只小鸟说我不对,天是‘无边无际’的。我不信!你们能告诉我,谁说得对吗?外面的世界到底什么样?” 要完成这一任务,我们要解决哪些问题呢?
教学环节 学习过程 (强化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解决问题的过程) 评价任务及标准
环节1 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复习生字:(课件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同桌相互认读,订正。 2.导入新课:读完课文,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吗?
环节2 朗读品味,读懂寓意 1.学习青蛙和小鸟的第一组对话。(课件出示第2~3自然段) (1)多种形式朗读,思考青蛙和小鸟的生活环境:①理解“一百多里”,感受天之大; ②教师范读,指导读好儿化音“哪儿”,读出问句上扬的语调;③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分角色表演读。 (2)想象青蛙和小鸟的生活环境:小鸟飞过高山,飞过大海,而青蛙始终待在井里。 2.学习青蛙和小鸟的第二组对话。(课件出示第4~5自然段) (1)同桌合作读,思考青蛙和小鸟争论的内容。 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相机板书“天有多大?”。 (2)读懂青蛙的观点,相机板书“青蛙:井口大”:①对比朗读课件出示的两个句子,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更喜欢哪个句子及其原因。②总结感叹句和反问句更能突出青蛙的自以为是。 (3)读懂小鸟的观点,相机板书“小鸟:无边无际”:①课件出示“无边无际”,巩固“际”的意思;②想象并交流小鸟还飞过哪些无边无际的地方。 (4)分角色朗读,读好对话: ①指导读好反问句,重读“别”“井口”“那么远”,语调上扬,读出青蛙不相信的语气; ②指导读好感叹句,重读“弄错”“无边无际”“大得很哪”,读出劝告的语气; ③加上神态、动作,同桌分角色朗读。 3.学习青蛙和小鸟的第三组对话。(课件出示第6~7自然段) (1)小组合作读,思考青蛙和小鸟的说法不一致的原因。 (2)指名回答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大的原因。通过纸筒模拟实验,让学生明白井壁限制了青蛙视野。 (3)小组讨论二者“笑”的不同,归纳出青蛙的“笑”是自以为是的笑,小鸟的“笑”是无奈的笑。 (4)指导朗读:重读“天天”“一……就……”“不会”等词语,读出青蛙非常自信的语气;重读“是”,读出小鸟肯定的语气。 4.整体感悟,理解寓意。 (1)交流对青蛙和小鸟的看法,小结指出 人们常用“坐井观天”来形容眼光狭小、见识短浅的人。 (2)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你有没有遇到过像青蛙一样坐井观天的人?你是怎么面对他的? (3)总结:要多学习、多阅读、多外出开拓视野,努力成为见多识广的人。 5.展开想象,续编故事:假如你是那只青蛙,当你跳出井口后,你会看到什么?想说些什么? 课件出示: 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真的跳出了井口,看见了一望无边的蓝天,他一下子惊呆了,于是对小鸟说:“我真的弄错了,天真的无边无际。”小鸟说:“是啊,你到处去看看,会发现更广阔的天地。” 评价任务:我会读 评价标准星级读的对☆音调语气☆有感情☆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课程,我们不仅学会了新的生字和词语,提升了朗读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坐井观天》的故事,明白了“眼界决定见识”的道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多学习、多阅读、多外出开拓视野,努力成为见多识广的人! 期待下一节课,我们将继续我们的精彩旅程,帮助小青蛙看到更多美丽的风景!
板书设计 坐井观天
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巩固字词书写) 一类字,一音一字两词 【发展性作业】(强化表达) 续写《坐井观天》的故事 【综合性作业】(深化思维迁移) 小组合作,表演《坐井观天》的故事
课后反思 本节课目标达成度较高,学生在识字、朗读、思辨、表达等方面均有明显进步。不足之处在于个别学生在书写“能”字时结构松散,以及部分学生在表达时语言不够完整,需在后续练习中加强个别指导和语言支架支持。今后教学中,可进一步丰富情境体验,如结合图画、视频或小剧场表演,让寓言道理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