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的图像表示及在图像中的应用 重点题型梳理 专题练 2025-2026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的图像表示及在图像中的应用 重点题型梳理 专题练 2025-2026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11-07 17:53: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的图像表示及在图像中的应用 重点题型梳理 专题练 2025-2026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
一.欧姆定律的图像表示
1.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与其描述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
A.甲图表示通过恒定电阻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之间的关系
B.乙图表示物体的质量跟它所受重力的关系
C.丙图表示液体的压强和深度之间的关系
D.丁图表示一漂浮的物体浸入液体过程中所受浮力与物体浸入液体体积的关系
2.如图所示是灯泡L与电阻R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阻R的电阻是10Ω
B.灯泡L的阻值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C.若L与R串联在5V的电源上使用时,则电路中的电流为0.4A
D.若L与R并联在电源上使用时,通过干路的电流是0.6A,则此时电源电压为2V
3.如图是电阻甲和乙的图像,小菲对图像信息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将甲和乙串联,若电流为0.3A,则它们两端的电压为3V
B.将甲和乙并联,若电压为1V,则它们的干路电流为0.6A
C.当甲两端电压为0.5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3A
D.当乙两端电压为1V,其电阻值为5Ω
4.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两个电阻的U-I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13V B.变阻器滑片在中点时,电压表V2示数为4.8V
C.图线甲是电阻R1的“U-I”关系图象 D.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30Ω
5.如图甲、乙所示,分别是探究“电流与电压”、“电流与电阻”关系时绘制的图像。关于这两个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图像表明:导体的电阻为5Ω
B.乙图像表明:电压保持1V不变
C.甲图像表明: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D.乙图像表明:在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与电流成反比
6.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R0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电压表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电路中最大电流为 A,电源电压为 V,电压表与电流表的比值最大为 Ω。
7.有两只不同材料制成的电阻和,各自的电压与电流关系图像分别为图中的A、B。若将它们串联接在电压为4.5V的电源上,则两端的电压为 V,此时的电阻是 。
8.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b点滑向a点的过程中,两个电压表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图乙中 (选填“dc”或“ec”)表示电压表的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图像;时,电压表和的示数之比为 。
9.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不变,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定值电阻R 大于5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Ω;1A”,小灯泡L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小灯泡的电阻随其两端电压的增大而 。若闭合开关S、S 接1,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电流表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电路安全的情况下,变阻器允许接入电路的最大阻值为15Ω,则电源电压为 V;若闭合开关S、S2接2,在电路安全的情况下,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最小电流的1.5倍,则电阻R1的阻值为 Ω。
10.两定值电阻甲、乙中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如图1所示。
(1)求甲的定值电阻R1和乙的定值电阻R2的大小;
(2)将两定值电阻按图2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A,求电流表A2和电压表V1、V2的示数。
二、欧姆定律在图像中的应用
1 .在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随导体的两端电压变化规律的实验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金属导体、的电流和电压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像可知两个电阻的阻值随着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B.由图像可知两个电阻的阻值不变,R1:R2=1:3
C.若两个电阻串联,则通过R1的电流大于通过R2的电流
D.若两个电阻并联,则通过R1的电流小于通过R2的电流
2.如图甲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最右端移到最左端的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R0的阻值为3Ω
B.电源电压为1.5V
C.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最右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1A
D.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至中点时,电压表示数为0.6V
3.老师给小宁一个暗箱,其表面有两个接线柱M、N,它们之间电阻值RMN恒定不变。小宁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进行实验:在开关S、S1都闭合和开关S闭合、S1断开两种情况下,改变电阻箱R1的阻值,读取电流表示数,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电流表示数I随R1变化的曲线。由上述信息可知,电源电压U为 V,RMN为 Ω,图乙中曲线 (填“A”或“B”)是根据开关S、S1都闭合时测得的实验数据绘制的。
4.盐源苹果享誉全国,如图是小明设置的水果自动筛选装置。已知:电源电压为9V,,压敏电阻R的阻值随压力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传送带上的水果经过检测点时,使压敏电阻的阻值发生变化,AB间的电压也随之发生改变,当两端电压时,机械装置启动,将质量不达标的小水果推出传送带,实现自动筛选功能。(g取)
(1)当检测点上没有水果时,电路中的电流;
(2)该装置能够剔除水果的质量;
(3)不同等级的水果筛选的质量标准是不同的,顶级的会理石榴质量应达到350g,为了达到这一标准(不改变压敏电阻),之间应该换用定值电阻的阻值。
提升练
一、单选题
1.某导体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时,电阻为0
B.该导体的电阻为0.2Ω
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时,电流为0
D.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2V时,电流为0.6A
2.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右端滑到左端的过程中R1、R2的I-U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线A是电阻R1的I-U关系图象
B.电源电压为18V
C.R1的阻值是30Ω
D.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300Ω
3.小明在探究“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导体甲的电阻为5Ω
B.导体甲的电阻小于导体乙的电阻
C.当在导体甲的两端加上2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甲的电流为0.4A
D.将甲、乙两导体并联后接到电压为3V的电源上时,干路中的电流为0.6A
4.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小军分别画出的电阻和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与两端的电压为0时,它们的电阻也为0
B.用不同的电阻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得出的结论不一样
C.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
D.的阻值小于的阻值
5.在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随导体的两端电压变化规律的实验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金属导体、的电流和电压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像可知两个电阻的阻值随着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B.由图像可知两个电阻的阻值不变,R1:R2=1:3
C.若两个电阻串联,则通过R1的电流大于通过R2的电流
D.若两个电阻并联,则通过R1的电流小于通过R2的电流
6.如图甲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最右端移到最左端的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R0的阻值为3Ω
B.电源电压为1.5V
C.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最右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1A
D.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至中点时,电压表示数为0.6V
二、填空题
7.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一端移动到另一端时,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示数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图乙中 (选填“①”或“②”)斜线是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关系图象,电源电压为 V。
8.在城市交通中,电动自行车超载行驶会严重影响行车安全。为此,学校物理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简易超载报警系统,其原理图如图所示。当通过报警器的电流达到或超过0.5A时,报警器(其电阻不计)将自动报警。电路中的电源电压为6V,定值电阻,则通过的电流为 A;已知电阻元件R的阻值与其所受压力F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元件R受到的压力F小于 N才不会触发报警。
三、计算题
9.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B端移动到A端时,测得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电源的电压U0;
(2)若把电压表的量程改为0~3V,且要求电路安全,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最小电阻。
四、综合题
10.如图,甲为一种抗压检测器电路。某次检测时将要检测的材料样品(不计质量)水平放在压力传感器上,闭合开关S,将一重物从样品正上方由静止自由释放,从重物开始下落到撞击样品并最终静止在样品上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I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压力传感器的电阻R随压力F变化如图丙所示(一次函数)。已知电源电压保持12V不变,定值电阻R0=20Ω。求:
(1)0 1s时间内,压力传感器的电阻为 Ω;
(2)图乙中I1的大小为 ;
(3)测试期间,重物与样品撞击时样品受到的最大撞击力是 N。
答案
一、欧姆定律的图像表示
1.A.甲图若表示恒定电阻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应为过原点的直线,且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图中恰恰相反,故A错误;
B.乙图若表示质量与重力的关系,理论上应为过原点的直线(G=mg),但图中图线一开始质量不为0,重力却为0,与重力公式矛盾;故B错误;
C.丙图若表示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p=ρgh),应为过原点的直线,但图中曲线显示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减小,与液体压强公式不符;故C错误;
D.丁图表示漂浮物体浸入液体时,一开始的浮力等于重力,然后浮力随浸入体积增加而增大,最终趋于稳定(当物体完全浸没后浮力不变),这与阿基米德原理完全吻合,正确反映了漂浮物体的浮力变化规律。故D正确。
故选D。
2.A.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阻R的电阻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当灯泡两端的电压分别为1V、2V、4V时,通过灯泡的电流分别为0.4A、0.6A、0.8A,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灯泡电阻分别为
所以灯泡L的阻值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L与R串联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0.4A时,灯泡两端的电压为UL=1V,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UR=4V,根据串联电路规律可得串联电路的总电压U=UL+UR=1V+4V=5V
所以L与R串联在5V的电源上使用时,通过L的电流是0.4A,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L与R并联在2V的电源上使用时,根据并联电路规律可知L与R两端的电压均为2V,由图可知通过R的电流IR=0.2A,通过L的电流IL=0.6A,由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可得干路的电流I′=IR+IL=0.2A+0.6A=0.8A
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3.A.由图像知,甲和乙串联在电路中,通过的电流为0.3A,则甲和乙两端的电压分别为1.5V和0.5V,它们两端的电压
故A错误;
B.将甲和乙并联在电路中,若电压为1V,由图像知,通过甲和乙的电流分别为0.2A和0.4A,干路的电流为
故B正确;
C.由图像知,当甲两端的电压为0.5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1A,故C错误;
D.由图像知,当乙两端的电压为1V时,通过的电流为0.4A,其电阻值
故D错误。
故选B。
4.AC.据图可知,电路为定值电阻和变阻器串联,电压表V1测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电压表V2测变阻器两端电压,当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变大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小,根据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变小,由于电源电压不变,变阻器两端电压变大,因此定值电阻两端电压随电流的减小而减小,变阻器两端电压随电流的减小而增大,因此甲图是变阻器R2两端电压和电流的变化图像;乙图是定值电阻R1两端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情况,由图像可知,当电路中电流为0.6A时,两电阻两端电压均为6V,则电源电压为
故AC错误;
BD.由图像甲可知,当电路中的电流为0.3A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最大,此时变阻器两端电压为9V,可得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由图像乙可知,此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3V,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当变阻器滑片在中点时,电路中的总电阻为
电路中的电流为
电压表V2示数为
故B错误,D正确。
故选D。
5.A.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要控制电阻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和图甲中的数据,可得导体的阻为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乙图中,图线上各点所对的电流与电阻的乘积为U=IR=0.2A×5Ω……=0.1A×10Ω=1V
所以电压保持1V不变,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甲图中,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是一个定值,说明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所以由甲图得出的结论是: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压成正比,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乙图中,电流与电阻的乘积为一定值,说明电流与电阻成反比,所以乙图可得出的结论是: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它两端的电压和流过它的电流无关,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6.实验中,定值电阻R0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
[1]由图得,当电压表的示数为0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此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为0Ω,此时电路电阻最小,电路电流最大,故电路中最大电流为0.6A。
[2]电源电压不变,由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得
由欧姆定律得

电源电压为
[3]电压表与电流表的比值最大为
7.[1][2]两只定值电阻RA和RB,若将它们串联接在电压为4.5V的电源上,因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都相等,且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由图可知,当电路中的电流为0.3A时,RA的电压为3V,RB的电压为1.5V,电源电压为3V+1.5V=4.5V
与题干相符,根据欧姆定律可得RB的电阻
8.[1]由甲图可知,R0与R串联,电压表V1测R0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b点滑向a点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小,R0两端的电压变大,所以图乙dc表示电压表V2的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图像,ec表示电压表V1的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图像。
[2]由图乙可知,当I=0.3A时,V1、V2的示数都为3V,则电压表和的示数之比为1∶1。
9.[1]由乙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增大,对应的电流的增大量一直在减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对应的电阻也在增大,所以小灯泡的电阻随其两端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2]闭合开关S、S1接1时,电路为串联电路,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在变小,所以整个电路中的阻值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大。
[3]当闭合开关S,S1接1时,小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量程为0~3V,则滑动变阻器最大分压为3V,故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最大为3V,此时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大小为
由题图乙可知,当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0.2A时,其两端的电压为1.5V,则电源电压为
[4]若闭合开关S,S1接2,当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时,电源电压可表示为……①
当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小,即阻值为零时,电路中电流最大,又由题意知,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最小电流的1.5倍,则电源电压可表示为……②
联立①②式解得R1=40Ω,故R1的阻值为40Ω。
10.(1)由图1知道,当U1=U2=3V时,I1=0.6A,I2=0.3A,由知道,两定值电阻的阻值
(2)由图2知道,R1与R2串联,电流表A1、A2均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V1测电源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R2两端的电压,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A,所以,电流表A2的示数
I2=I1=0.5A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压表V1的示数
U=IR=I(R1+R2)=0.5A×(5Ω+10Ω)=7.5V
电压表V2的示数
U2=IR2=0.5A×10Ω=5V
答:(1)甲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5Ω,乙定值电阻R2的阻值为10Ω;
(2)将两定值电阻按图2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A,则电流表A2和电压表V1、V2的示数依次为0.5A、7.5V、5V。
二、欧姆定律在图像中的应用
1.A.由图像可知,当两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也随之变化,但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变,即两导体的阻值不变,故两个电阻的阻值不随电压的变化而变化,故A错误;
B.由图像可知,R1的阻值为
R2的阻值为

故B正确;
C.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故若两个电阻串联,则通过R1的电流等于通过R2的电流,故C错误;
D.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若两个电阻并联,则两个电阻两端的电压相同,由于R1的阻值小于R2的阻值,根据可知,通过R1的电流大于通过R2的电流,故D错误。
故选B。
2.ABC.由图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的电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最右端移到最左端的过程中,由图像可知,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最右端时,电压表的示数最大为1.2V,电路中的电流为0.1A,电源电压为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左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0,电路中的电流为0.5A时,则电源电压为
联立①②,解得,
故AB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最右端时,电压表的示数最大为,电路中的电流为,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至中点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电压表示数为
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3.[1][3]据甲图可知,电路是串联的,乙图中A、B图像电流相同时,B中的R1阻值大为30Ω,说明B图像对应的是开关S、S1都闭合时,此时电路为R1单独串联,A图线是开关S闭合、S1断开时的图像,可得电源电压U为
[2]当开关S闭合、S1断开时,电路为R1和RMN串联,电路中的电流为0.2A,R1阻值大为20Ω,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为
RMN的阻值为
4.(1)当检测点上没有水果时,压力为0N,压敏电阻R的阻值为90Ω,总电阻为
电路中的电流
(2)当两端电压时,机械装置启动,将质量不达标的小水果推出传送带,则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压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压敏电阻的阻值为
此时对应的压力大小为1.5N,该装置能够剔除水果的质量
(3)顶级的会理石榴质量应达到350g,石榴对压敏电阻的压力为
对应的压敏电阻的阻值为30Ω,当两端电压时,机械装置启动,说明压敏电阻对应的电压为6V,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用定值电阻的阻值
提升练
1.C
A.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与电压、电流无关。因此,即使导体两端电压为0,电阻也不会为0,故A错误;
B.从图像中选取一组电压、电流值(如电压U=3V时,电流I=0.6A),根据欧姆定律得导体的电阻为
故B错误;
C.从图像可知,当导体两端电压为0时,对应的电流也为0(图像起点在原点),故C正确;
D.从图像中读取,当导体两端电压为2V时,对应的电流是0.4A(并非0.6A),故D错误。
故选C。
2.B
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V1测R1两端的电压,V2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A.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时,电路的总电阻最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最大,R1两端的电压最大,R2两端的电压为0,由图像可知,A为滑动变阻器R2的I-U关系图像,B为电阻R1的I-U图像,故A错误;
BCD.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的总电阻最大,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由图像可知,电路中的最小电流I=0.2A,R1两端的电压U1=4V,R2两端的电压U2=14V,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源电压U=U1+U2=14V+4V=18V
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故B正确,CD错误。
故选B。
3.D
A.从图像中可知,当导体甲两端电压U甲=2V时,通过的电流I甲=0.4A,则导体甲的电阻,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同样根据欧姆定律,从图像中取相同的电压值,比如U=2V时,I乙= 0.2A,可得
而A中已求得R甲=5Ω可得,所以R甲<R乙,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从图像中可以直接看出,当在导体甲的两端加上2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甲的电流为0.4A,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甲、乙两导体并联后接到电压为3V的电源上,根据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U甲=U乙=U=3V
从图像中可知,当U=3V时,I甲=0.6A,I乙=0.3A,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特点,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4.D
A.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两端是否有电压无关,当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不为零,故A错误;
B.用不同的电阻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得到的结论是一样的,都是“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故B错误;
C.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故C错误;
D.当 R1、R2两端的电压均为2V时,通过R1、R2的电流分别为I1=0.4A,I2=0.2A,即I1>I2,根据可知R1<R2,故D正确。
故选D。
5.B
A.由图像可知,当两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也随之变化,但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变,即两导体的阻值不变,故两个电阻的阻值不随电压的变化而变化,故A错误;
B.由图像可知,R1的阻值为
R2的阻值为

故B正确;
C.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故若两个电阻串联,则通过R1的电流等于通过R2的电流,故C错误;
D.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若两个电阻并联,则两个电阻两端的电压相同,由于R1的阻值小于R2的阻值,根据可知,通过R1的电流大于通过R2的电流,故D错误。
故选B。
6.D
ABC.由图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的电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最右端移到最左端的过程中,由图像可知,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最右端时,电压表的示数最大为1.2V,电路中的电流为0.1A,电源电压为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左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0,电路中的电流为0.5A时,则电源电压为
联立①②,解得,
故AB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最右端时,电压表的示数最大为,电路中的电流为,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至中点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电压表示数为
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7. ① 12
[1]由电路图可知,R0、R1、R2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V1测量R1、R2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量R2两端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所以电压表V1的示数始终大于或等于V2的示数。结合图乙可知,图线①为电压表V1示数随电流大小变化的图线,图线②为电压表V2示数随电流大小变化的图线。
[2]当滑片P移至最左端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为0,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小,电路中的电流最大, 根据图乙可知,电路最大电流Imax=4A,电压表V1和电压表V2的示数均为4V, 则电源电压U=4V+4A×R0------①
当滑片P移至最右端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大,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根据图乙可知,电路中最小电流Imin=1A,电压表V1的示数为10V,电压表V2的示数为1V。此时电源电压U=10V+1A×R0------②
联立①②解得U=12V。
8. 0.4 1200
[1]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
[2]根据题意可知,干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I=0.5A,由于电阻元件R与定值电阻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通过电阻元件R的电流
此时电阻元件的电阻为
根据题图可知,对应的压力大小为1200N,而电阻元件的阻值随着受到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故元件受到的压力应小于1200N才不会触发报警。
9.(1)6V
(2)10Ω
(1)由图甲可知,当P在A端时,电源电压全部加在上,此时两端的电压最大,由图乙可知为6V,电流最大,所以电源电压为6V。
(2)由图乙选择一个点,根据欧姆定律表达式的变形式计算可得的阻值
若把电压表的量程改为0~3V,且要求电路安全,分压最大为3V,因为电源电压为6V,所以分压为3V,由串联分压可知,两电阻应该一样大,此时连入电路中的最小电阻为。
答:(1)电源的电压为6V;
(2)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最小电阻为。
10.(1)100
(2)0.1A
(3)2250
(1)由图甲可知,压力传感器R与定值电阻R0串联,由图丙可知,压力传感器的电阻值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减小,0 1s时间内,电流不变且最小,说明电阻最大,则物体还没有撞击到样品,由图丙知,压力传感器的电阻为。
(2)0 1s时间内,压力传感器的电阻为,图乙中I1的大小为
(3)在测试过程中,样品受到的撞击力最大时,压敏电阻的阻值最小,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由图乙可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
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
则此时压力传感器R的阻值
由图丙可知压力传感器的电阻R随压力F关系为
当时,有
当时,有
解得
所以
当时,则有
解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