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数的认识(课本40页---41页的内容。)
教学要求:
1、回顾小学阶段所学的数,理顺各种数间的关系,构建认知网络。
2、复习体会数的扩充,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等有关概念,理解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能运用这些概念来解决有关的问题。
3、回顾生活中所见过的数,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建立知识网络,渗透复习思想。
教学难点:形成知识网络。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第三单元---(总复习)。本单元内容不仅是本册教材的一个重点,也是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内容是对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的总结和概括,同时又是中学数学知识的重要基础。为此,必须认真地学好本单元,要积极主动地搞好整理和复习,使学过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一、复习数的意义
1、举例说说,小学阶段学习了哪些数?
(1)学生回顾我们所学过的数;
(2)学生交流;
(3)请学生说出自己能用哪些方法表示出来(举例、图表、树形)
2、课件出示40页的图表。(一边看图一边说概念)
2、理解整数、自然数、0之间的关系。
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
整数、自然数、0: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比0小的数(以后学习的内容)
3、在数轴上表示数,理解的大小关系。课件出示40页的第(2)题。
4、用自己的方式整理一份系统的数的体系。
二、说一说各类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1)看第41页的2题,理解数的用处。
第一幅图,了解数量的多少,认识正整数的运用。
第二幅图,表示“没有”,理解“0”的产生。
第三幅图,表示几份中的一份,引入分数。
第四幅图,表示“零下2度”,引入负数。
(2)与同学交流自己认识的生活中的数。
(3)理清几种数间的关系;
三、课堂练习:
1、老师提问,学生快速回答。
(1)数在数轴上有几种不同的分类?(说出自己的理由,理由恰当就行。)
(2)生活中你是如何快速的区分不同类的数的?
(3)游戏:给自己的学号找归宿,看谁说得最多。(如:2是整数,是正整数,是自然数,是偶数,是质数。)
2、学生间互相提问,加强提问和判断能力。
四、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