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四校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测试卷 八年级历史(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沈阳市四校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测试卷 八年级历史(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1-08 05:19:23

文档简介

八年级期中测试卷 历史
题 号 二 总 分
得 分
(时间:50分钟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林则徐虎门销烟,关天培虎门悲壮殉国,陈化成在吴淞力竭牺牲,邓世昌黄海与战舰共存亡,三
元里人民英勇抗击英军。这反映了 ( )
A. 中国的独立主权遭到破坏 B. 农民阶级反帝救国的强烈愿望
C. 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 D. 清朝封建专制制度的腐败
2. “天兵来杀妖,全为穷乡亲。打下南京城,就把田地分。”该民谣诞生于 ( )
A.五四运动时期 B.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义和团运动时期
3. 如图漫画《外人以铁道侵略中国之危象》刊载于1908年4月 14日《神州日报》(革命党人创办)该漫画旨在 ( ) A. 倡导君主立宪 B. 主张扶清灭洋 C. 反对复辟帝制 D. 揭示民族危亡 4. “学生激扬焚贼府,商人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 春雷响。 ……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抖擞中华民众志。” 这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圆任众
宿
沪杭两
一关内外
东清铁道
n
南满铁道
老大帝国
) ( )
A. 五四运动 B. 国民革命 C. 太平天国运动 D.台儿庄大捷
5.有学者认为,1840年之后,西学输人中国,对中国的影响比较慢,对士大夫的影响长时间只停留
在表面,尤其是和日本相对比。下面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
A.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6.某学校历史社团编演了四部课本剧,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
第一部:林则徐 ·虎门销烟显意志 第二部:陈化成 · 抗英斗争展丹心
第三部:左宗棠 · 收复新疆固边防 第四部:邓世昌 · 黄海海战壮军威
A.反抗外来侵略 B. 推翻封建统治
C. 学习西方文化 D. 维护民族团结
7.在《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感激涕零”地宣布“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卖国方针,
并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这表明清政府 ( )
A. 希望与西方发展友好关系 B. 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 暂时欺骗西方列强 D. 下决心管好自己的人民,治理好国家
8.《晚清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15年有关孔子的文章篇数为70篇,到了1919年有关孔子的文 章篇数为25篇。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B.辛亥革命的推动
C.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9. 我国的近代化海军最早建立于 时期 (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 洋务运动 D. 戊戌变法
10. 与中共一大相比,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是提出了 (
A. 以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 B. 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C. 民主集中的组织与原则 D.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
11.1881年,清政府为了运输开平煤矿的煤炭,建成唐胥铁路,后来铁路两端不断延伸,到1894年
扩建成为天津至山海关铁路,弥补了北方多条水系互相平行、无法联通的缺憾。这说明( )
A. 近代军事工业开始出现 B.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 洋务运动推动了交通运输业发展 D. 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2. “佐圣主东搬闽越,西定回疆,天恩最重武乡侯,前后逾三十年,实同是鞠躬尽瘁;维贤臣生并湖
湘,位兼将相,地下若逢曾太傅,纵横已万余里,庶无负以人事君。”这副挽 联 称 颂 的 是 ( )
A.林则徐 B. 左宗棠 C. 曾国藩 D. 邓世昌
13. 下列刊物中,由严复等人主持的是 ( )
A.《时务报》 B.《国闻报》 C.《中外纪闻》 D.《湘 报 》
14.据《清实录》记载,1898年5月光绪帝将维新派人士的部分著作刊印,让京官对其可行不可行 提出意见,以此测验官员对变法的态度,其中在体现地方改革的一篇文章中,有252条意见,认 为不可行的有189条,认为可行的只有63条。这表明 ( )
A.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B. 维新变法阻力很大
C. 近代民用工业出现 D. “实业救国”成为共识
15.民主与科学使当时的青年如获至宝,中国文化界也为之气象一新。孙中山先生赞叹这是“思想 界空前之大变动”。德先生、赛先生成为中国此后10余年间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词。这反映了 新文化运动 ( )
A. 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 有利于近代教育的发展
C. 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D. 促使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
二、非选择题(本题5小题,共45分)
16.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 料 一: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捕和毒打交不 起税的人。1843 — 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迤及十几个省。
材料二:
(


)图二
材料三:太平天国运动之前,清朝的统治基础还是掌握在满洲贵族手上,在反太平天国运动中, 曾国蒋、李鸿章甚至袁世凯都是受益者,这些“汉族精英”逐渐取代“满洲贵族”的地位,成为“领 导者”。在太平天国运动之前,也有很多的反清起义,但基本上都是隔靴搔痒,太平天国运动某 种程度上的成功刺激了后人前仆后继地反清。因太平天国运动而崛起的新兵也成为后来辛亥 革命的主力。
(1)材料一中“支付战争赔款”指的是支付与英国进行的哪场战争的赔款 这场战争赔款多少 钱 (2分)
(2)根据材料一 ,概括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1分)
1.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图一文件内容为什么未能推行 它有着怎样的历史作用 图 二文件在内容上有什么特点 它为什么没有付诸实践 (4分)
(4)材料三中的太平天国运动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它失败的标志是什么 (2分)
(5)根据材料三,归纳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影响。(1分)
17.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辛亥革命大事记
时间 事件
1905年8月 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了A
1911年4月 黄花岗起义
1911年10月10日 B起义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C成立
1912年2月12日 宣统皇帝退位,标态着D统治结来
…… ……
材料二:《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任凭你像尧舜那么贤达,像秦始皇明太祖那 么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么狡猾,再要想做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
(1)请补充材料一表格中A,B,C,D 处的内容。(4分)
(2)结合材料二回答,辛亥革命后谁还想做皇帝 他于哪一年初解散国会 他废除《中华民国 临时约法》,颁布哪一法律文件,改什么制为总统制 (4分)
(3)辛亥革命的最终结果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分)
18. 体味诗词之美,回顾英雄事迹,弘扬民族精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材料二:此日没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1)分别写出两则材料对应的英雄人物。(2分)
(2)材料一对应人物主持的哪一事件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 而后,哪位皇帝以“办 理不善”为名,将他革职查办 (2分)
(3)材料二对应人物牺牲于哪一战争 (1分)
(4)上述人物的哪些精神品质值得学习 (1.分)
19.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历史。结合所学 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 探 究 一 · 开 端 】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 往 近 代 的 最 初 的 一 步 。 — —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这场战争指的是什么 这场战争开始于哪一年 (2分)
【 探 究 二 · 加 深 】
材料二: 一 场绅士的洗劫, 一把文明的大火,夺取你的美丽,也在我的脸上,烙下耻辱的印记,我 没有到过圆明园,但我感到灼伤的痛楚,我听见你在低泣。夜夜召唤我,在梦里,用你的声 音……
— — 张 晋 松 《 我 没 有 到 过 圆 明 园 》
(2)材料二对应的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这场战争指的是什么 写出在此 战争期间清政府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三例。(4分)
【探究三:挣扎】
材 料 三:19世纪中后期,中国出现边疆危机,中国南方面临多国势力的侵扰。
(3)1874年,日军进攻台湾南部。日本难以取胜,在英、美等国的“调停”下,从中国勒索白银多 少后从台湾撤兵 (1分)
(4)使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是哪场战争 哪支水师大部分军舰被击沉使得清政府被迫对法宣 战 (2分)
(5)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 (1分)
20. 历史课开展“近代化的探索”主题教育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A[ 19世纪60年代 20世纪初 □D
“自强求富” "民主科学"
近代化的探索
B[ 19世纪90年代 20世纪初 C
(
“民主共和”
)“堆新史法”
(1)在A 关键词对应的事件中,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统治的官员们
被称为什么 他们在中央以谁为代表 (2分)
(2)从B,C,D 关键词中选择两个,写出图中关键词所指向的事件名称并论述对应事件的影响, 同时谈谈这些事件给你带来的启示。(要求:史实准确,按时间顺序表述成文,字数180字 左右)(8分)
参 考 答 案
一、1.C 2.B 3.D 4.A 5.A 6.A 7.B 8.A
9.C 10.B 11.C 12.B·13!B 14.B 15.C
二、16 . (1)鸦片战争。2100万银元。
(2)清政府统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言之有 理即可)
(3)带有浓厚的空想色彩:《天朝田亩制度》反 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 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 起了积极的作用。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 等一系列主张。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
(4)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 天京陷落。
(5)严重削弱了满洲贵族的实力;壮大了汉族地 主的力量;推动了后世的反清斗争;等等。(言
之有理即可)
17.(1)A: 中国同盟会;B 武昌;C: 中华民国:
D 清朝。
(2)袁世凯。1914年。《中华民国约法》;内 阁制。
(3)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言 之有理即可)
18. (1)材料一:林则徐;材料二:邓世昌。
(2)虎门销烟,道光皇帝。
(3)甲午中日战争。
(4)不畏牺牲,顽强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等。 (言之有理即可)
19. (1)鸦片战争。1840年。
(2)第二次鸦片战争。汉口、南京、天津等。(答 出三例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3)50.万两。
(④甲午中日战争。福建水师。
(5)落后就要挨打等。(言之有理即可)
20.. (1)“洋务派”。奕诉.
(2)选择:C.和D。
论述:C 是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该事件推 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
专制制度的终结.它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 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 I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D 是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它动摇了封建 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 潮流,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 礼,对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宜传和 铺垫的作用。
综上所述,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资本主义道路 在中国行不通。
0八年级期中测试卷 历史 10.与中共一大相比,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是提出了 (
A.以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 B.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C.民主集中的组织与原则
题号 三 总 分 D.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
得分 11.1881年,清政府为了运输开平煤矿的煤炭,建成唐胥铁路,后来铁路两端不断延伸,到1894年
扩建成为天津至山海关铁路,弥补了北方多条水系互相平行、无法联通的缺憾。这说明( )
(时间:50分钟 满分:60分) A.近代军事工业开始出现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C.洋务运动推动了交通运输业发展 D.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林则徐虎门销烟,关天培虎门悲壮殉国,陈化成在吴淞力竭牺牲,邓世昌黄海与战舰共存亡,三 12.“佐圣主东找闽越,西定回疆,天恩最重武乡侯,前后逾三十年,实同是鞠躬尽瘁;维贤臣生并湖
元里人民英勇抗击英军。这反映了 ( ) 湘,位兼将相,地下若逢曾太傅,纵横已万余里,庶无负以人事君。”这副挽联称颂的是()
A.中国的独立主权遭到破坏 B.农民阶级反帝救国的强烈愿望 A.林则徐 B.左宗棠 C.曾国藩 D.邓世昌
C.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 D.清朝封建专制制度的腐败 13.下列刊物中,由严复等人主持的是 ( )
2.“天兵来杀妖,全为穷乡亲。打下南京城,就把田地分。”该民谣诞生于 ( ) A.《时务报》 B.《国闻报》 C.《中外纪闻》 D.《湘报》
A.五四运动时期 B.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14.据《清实录》记载,1898年5月光绪帝将维新派人士的部分著作刊印,让京官对其可行不可行
C.抗日战争时期 D.义和团运动时期 提出意见,以此测验官员对变法的态度,其中在体现地方改革的一篇文章中,有252条意见,认
3.如图漫画《外人以铁道侵略中国之危象》刊载于1908年4月 为不可行的有189条,认为可行的只有63条。这表明 ( )
14日《神州日报》(革命党人创办)该漫画旨在( ) A.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B.维新变法阻力很大
A.倡导君主立宪 沪杭两 C.近代民用工业出现 D.“实业救国”成为共识
B.主张扶清灭洋 15.民主与科学使当时的青年如获至宝,中国文化界也为之气象一新。孙中山先生赞叹这是“思想
C.反对复辟帝制 关内外 界空前之大变动”。德先生、赛先生成为中国此后10余年间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词。这反映了
D.揭示民族危亡 新文化运动 ( )
4.“学生激扬焚贼府,商人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东清铁遭 南满铁道 A.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有利于近代教育的发展
春雷响。 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抖擞中华民众志。” 老大帝国 C.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D.促使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
这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二、非选择题(本题5小题,共45分)
A.五四运动 B.国民革命 C.太平天国运动 D.台儿庄大捷 16.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5.有学者认为.1840年之后,西学输人中国,对中国的影响比较慢,对士大夫的影响长时间只停留 材料一: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捕和毒打交不
在表面,尤其是和日本相对比。下面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 起税的人。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迤及十几个省。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材料二: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6.某学校历史社团编演了四部课本剧,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 工工书
第一部:林则徐·虎门销烟显意志 第二部:陈化成·抗英斗争展丹心 记所岛
第三部:左宗棠·收复新疆固边防 第四部:邓世昌·黄海海战壮军威 图一 图二
A.反抗外来侵略 B.推翻封建统治
材料三:太平天国运动之前,清朝的统治基础还是掌握在满洲贵族手上,在反太平天国运动中,
C.学习西方文化 D.维护民族团结 曾国落、李鸿章甚至袁世凯都是受益者,这些“汉族精英”逐渐取代“满洲贵族”的地位,成为“领
7.在《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感激涕零”地宜布“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卖国方针,
导者”。在太平天国运动之前,也有很多的反清起义,但基本上都是隔靴搔痒,太平天国运动某
并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这表明清政府 ( )
A.希望与西方发展友好关系 B.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种程度上的成功刺激了后人前仆后继地反清。因太平天国运动而崛起的新兵也成为后来辛亥
革命的主力。
C.暂时欺骗西方列强 D.下决心管好自己的人民,治理好国家 (1)材料一中“支付战争赔款”指的是支付与英国进行的哪场战争的赔款 这场战争赔款多少
8.《晚清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15年有关孔子的文章篇数为70篇,到了1919年有关孔子的文
章篇数为25篇。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钱 (2分)( )
A.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B.辛亥革命的推动
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根据材料一,概括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1分)
9.我国的近代化海军最早建立于_______时期 (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洋务运动 D.戊戌变法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图一文件内容为什么未能推行 它有着怎样的历史作用 图 (4)上述人物的哪些精神品质值得学习 (1分)
二文件在内容上有什么特点 它为什么没有付诸实践 (4分)
19.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历史。结合所学
(4)材料三中的太平天国运动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它失败的标志是什么 (2分) 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探究一·开端】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
(5)根据材料三,归纳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影响。(1分) 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这场战争指的是什么 这场战争开始于哪一年 (2分)
17.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探究二·加深】
材料一: 辛亥革命大事记 材料二:一场绅士的洗劫,一把文明的大火,夺取你的美丽,也在我的脸上,烙下耻辱的印记,我
时间 事件 没有到过圆明因,但我感到灼伤的痛楚,我听见你在低泣。夜夜召唤我,在梦里,用你的声
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了A 音 1905年8月 ——张晋松《我没有到过圆明园》
1911年4月 黄花岗起义 (2)材料二对应的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这场战争指的是什么 写出在此
1911年10月10日 B起义 战争期间清政府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三例。(4分)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C成立 【探究三:挣扎】
1912年 2 月12日 宣统 皇帝退位,标志着D统治结束 材料三:19世纪中后期,中国出现边疆危机,中国南方面临多国势力的侵扰。(3)1874年,日军进攻台湾南部。日本难以取胜,在英、美等国的“调停”下,从中国勒索白银多
少后从台湾撤兵 (1分)
材料二:《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任凭你像尧舜那么贤达,像秦始皇明太祖那
么强基,像曾操司马懿那么狡猾,再要想做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 (4)使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是哪场战争 哪支水师大部分军舰被击沉使得清政府被迫对法宣
(1)请补充材料一表格中A,B,C,D处的内容。(4分) 战 (2分)
(5)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 (1分)
(2)结合材料二回答,辛亥革命后谁还想做皇帝 他于哪一年初解散国会 他废除《中华民国
临时约法》,颁布哪一法律文件,改什么制为总统制 (4分) 20.历史课开展“近代化的探索”主题教育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A[ 19世纪60年代 20世纪初 D
(3)辛亥革命的最终结果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分) “自强求宵” “民主科学”
近代化的探索
18.体味诗词之美,回顾英雄事迹,弘扬民族精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B 19世纪90年代 20世纪初 C
材料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堆新吏法” “民主共和”
材料二: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1)在A关键词对应的事件中,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统治的官员们
(1)分别写出两则材料对应的英雄人物。(2分) 被称为什么 他们在中央以谁为代表 (2分)
(2)材料一对应人物主持的哪一事件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 而后,哪位皇帝以“办
理不善”为名,将他革职查办 (2分) (2)从B,C,D关键词中选择两个,写出图中关键词所指向的事件名称并论述对应事件的影响,
同时谈谈这些事件给你带来的启示。(要求:史实准确,按时间顺序表述成文,字数180字
左右)(8分)
(3)材料二对应人物牺牲于哪一战争 (1分)
之有理即可) 综上所述,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资本主义道路
17.(1)A:中国同盟会;B 武昌;C:中华民国; 在中国行不通。
D 清朝。
(2)袁世凯。1914年。《中华民国约法》;内
阁制。
(3)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言
之有理即可)
18.(1)材料一:林则徐;材料二:邓世昌。
(2)虎门销烟,道光皇帝。
(3)甲午中日战争,
(4)不畏牺牲,顽强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等。
(言之有理即可)
19.(1)鸦片战争。1840年。
参考答案 (2)第二次鸦片战争。汉口、南京、天津等。(答
出三例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3)50.万两。
一、1.C 2.B 3.D 4.A 5.A 6.A 7.B 8.A (4)甲午中日战争。福建水师。
9.C 10.B 11.C 12.B 13.B 14.B 15.C (5)落后就要挨打等。(言之有理即可)
二、16.(1)鸦片战争。2100万银元。 20..(1)“洋务派”。奕近.
(2)清政府统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言之有 (2)选择:C.和D.
理即可) 论述:C是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该事件推
(3)带有浓厚的空想色彩:《天朝田亩制度》反 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
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 专制制度的终结,它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
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 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
起了积极的作用。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 I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等一系列主张。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 D是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它动摇了封建
(4)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 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
天京陷落。 潮流,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
(5)严重削弱了满洲贵族的实力;壮大了汉族地 礼,对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宜传和
主的力量;推动了后世的反清斗争;等等。(言 铺垫的作用。
0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