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栖梧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著名词人的生平,词的风格。
2、了解词的基本知识,当堂背诵课文。3、把握词的文眼,感受词作者的情感,鼓励学生从语言的角度品析词。
2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时候学生能已经接触过词,关于词的基本常识会有一定了解,所以首先引导学生回想词的基本常识,然后再强调重点,进而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分析这首词。
3重点难点
词眼赏析。
体会词表达的思想感情,认识词人面对生活与自身变化所持的态度与观念。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三种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历三种境界。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第二种境界出自柳永的《凤栖梧》不仅表达对理想事业坚定执著的态度,还表达对爱情的矢志不渝。在故事中有很多关于爱情的诗句,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请同学回答)
活动2【讲授】作者介绍
作者介绍
课前让学生预习查找有关柳永的资料,上课时请同学说说自己查找的资料。
柳永,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字耆卿,原名三变。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时,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他以白衣卿相自许。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柳永词的特色:雅俗兼擅,以俗为主,他的词作具有很深广的群众基础,形成“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局面。
活动3【活动】朗读、指导
1、听朗读,想象画面,把握情感。
2、生自由朗读。
3、生读,教师指导。
4、解决难理解的字词。
5、翻译这首词。(学生根据词语解释翻译,教师再明确译文)
活动4【练习】赏析
赏析《凤栖梧》
1、词的上片词人写了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一幅图景,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他是用什么手法把“情”与“景”联系起来的呢?
明确:
意象:危楼、细风、草色、烟光、残照、凭阑。
描绘了一幅黄昏春望图。
春愁(孤独、愁苦)
情景交融。
品味意象:.品味意象
草色残照——愁、离情别恨;
例: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淮南小山《招隐士》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古道——《饮马长城窟行》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凭阑登高——凭吊怀古、思乡怀人;
2、面对孤寂无奈,作者用什么方法来排遣心中相思的痛苦?结果如何?
明确: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
结果:“强乐还无味”。(借酒消愁愁更愁)
3、“春愁”如此痛苦难熬,作者后悔了吗?词中哪些句子说明了这个问题。
明确:
不后悔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4、“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坚贞执著,矢志不渝的精神。结合现实,这两句还可以表达什么?
明确:
对理想、学业、事业等的执著追求和坚定信念。
5、“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说说它好在哪里?
明确:
我愿意为了她而消瘦,为她而容颜憔悴。(把握句意)“不悔”体现了词人的坚贞、执著,“憔悴”体现了词人的相思之苦。(抓住关键词)本句画龙点睛,直抒胸臆,一语道破春愁难遣,为春愁憔悴无悔。(体会情
活动5【测试】堂堂清
1、填空
(1)《凤栖梧》的作者是( 北宋 )时期的( 婉约 )派词人( 柳永 )。
(2)在《凤栖梧》中既表达对爱情的坚贞又表达对理想、事业信念执著态度的句子是
( 衣带渐宽终不悔 ) ,( 为伊消得人憔悴 )。
(3)在《凤栖梧》中作者用( 情景交融 )的手法将景与情融合在一起的。
2、选择
(1)柳永的《凤栖梧》中着力描写的思想感情是(C )
A、亡国之痛 B、伤春惜时C、缠绵情思D、情场失意
(2)宋代词坛上第一个大量创作长调慢词的词人是(C )
A、秦观 B、周邦彦C、柳永D、晏殊
(3)谁是北宋词坛第一个专业词人( C )
A、晏殊 B、周邦彦C、柳永D、晏几道
(4)“杨柳岸,晓风残月。”出自柳永的( A )
A、《雨霖铃》B、《八声甘州》C、 《望海潮》D、 《凤栖梧》
3、朗读并背诵柳永的《凤栖梧》
活动6【作业】课后作业
欣赏、品味、探究:以“我欣赏(喜欢)……因为……”为格式赏析。
如:我欣赏“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因为“伫倚”意象已为全词定下思念之调,加之写“春愁”从天边长过来,表达脱俗又显得韵味无穷,为全词埋下绵绵愁思之笔。
课件22张PPT。一、导入
二、了解词人柳永
三、反复诵读,体会这首词的意境并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四、设置问题,赏析《凤栖梧》
五、对本课主题进行总结概括
六、堂堂清
七、课后作业本课结构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二、作者介绍柳永,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字耆卿,原名三变。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时,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他以白衣卿相自许。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柳永词的特色:雅俗兼擅,以俗为主,他的词作具有很深广的群众基础,形成“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局面。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凤栖梧柳永三、诵读黯黯:生:残照:会:凭:阑:图:一醉:强乐:伊:迷蒙不明渐渐生发夕阳余晖领会靠栏杆贪图痛痛快快大醉一场强颜欢笑她消得:值得字词理解:译文 我伫立高楼倚靠阑杆,和风细微极目眺望,无际春愁从遥远的天际迷蒙而生,夕阳斜照里青青草色映着烟霞的光彩,寂寞无言,谁能领会我凭栏的心意?
打算粗疏狂放图个一醉方休,对着美酒纵情高歌,强颜欢笑又毫无趣味。纵然衣带渐渐宽松也终生无悔,为了相思值得我小手憔悴。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凤栖梧柳永再次诵读四、赏析《凤栖梧》1、词的上片词人写了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一幅图景,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他是用什么手法把“情”与“景”联系起来的呢?
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草色烟光残照(凄美伤感)
黄昏春望图 情景交融春愁危楼细风凭阑意象(孤独愁苦)品味意象 草色 残照愁 离愁别恨例如: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淮南小山《招隐士》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古道。—《饮马长城窟行》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凭阑登高凭吊怀古、思乡怀人意象: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2、面对孤寂无奈,作者用什么方法来排遣心中相思的痛苦?结果如何?“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
结果: “强乐还无味”。(借酒消愁愁更愁)3、“春愁”如此痛苦难熬,作者后悔了吗?词中哪些 句子说明了这个问题。词眼“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不后悔4、“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坚贞执著,矢志不渝的精神。结合现实,这两句还可以表达什么?
对理想、学业、事业等的执著追求和坚定信念。5、“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说说它好在哪里?
(1)我愿意为了她而消瘦,为她而容颜憔悴。(把握句意)
(2)“不悔”体现了词人的坚贞、执著,“憔悴”体现了词人的相思之苦。(抓住关键词)
(3)本句画龙点睛,直抒胸臆,一语道破春愁难遣,为春愁憔悴无悔。(体会情感)五、小结 这是一首怀人词。上片以写景为主,景中含情。结尾“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两句以健笔写柔情,自愿甘誓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著的态度。六、堂堂清1、填空
(1)《凤栖梧》的作者是( )时期的( )派词人( )。
北宋 婉约柳永(2)在《凤栖梧》中既表达对爱情的坚贞又表达对理想、事业信念执著态度的句子是
( ) ,(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3)在《凤栖梧》中作者用( )的手法将景与情融合在一起的。情景交融2、选择题(1)柳永的《凤栖梧》中着力描写的思想感情是( )
A、亡国之痛 B、伤春惜时C、缠绵情思D、情场失意CA、秦观 B、周邦彦C、柳永D、晏殊C(3)谁是北宋词坛第一个专业词人( )(2)宋代词坛上第一个大量创作长调慢词的词人是( )A、晏殊 B、周邦彦C、柳永D、晏几道C(4)“杨柳岸,晓风残月。”出自柳永的( )A、《雨霖铃》B、《八声甘州》C、 《望海潮》D、 《凤栖梧》A3、朗读并背诵柳永的《凤栖梧》我要考的呦七、课后作业欣赏、品味、探究:以“我欣赏(喜欢)……因为……”为格式赏析。
如:我欣赏“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因为“伫倚”意象已为全词定下思念之调,加之写“春愁”从天边长过来,表达脱俗又显得韵味无穷,为全词埋下绵绵愁思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