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盐类水解的定义及其本质;
2、会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理解盐类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
3、初步掌握水解规律;
4、会写简单的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
5、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盐类水解及其本质,理解盐类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强酸弱碱盐和强碱弱酸盐的水解的规律。
教学仪器:点滴板、玻璃棒、PH试纸、滤纸
药品:蒸馏水、NH4Cl溶液、Na2CO3溶液、NaCl溶液、CH3COONa溶液、AlCl3溶液、KNO3溶液
教学方法:实验引导 ,启发式, 典例分析,讲练结合,双边互动
学生学法: 探究分析.归纳小结,练习巩固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思考:1、初中时我们就学习了明矾可做净水剂,明矾(KAl(SO4)2·12H2O)净水原理是什么?
2、NH4Cl溶液可用来除锈;Na2CO3溶液可用来除去油污。为什么?
3、金属镁与水反应比较困难,若加一些NH4Cl马上产生大量气体?为什么?
过渡:带着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章的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板书:盐类的水解
过渡:酸的溶液显酸性,碱的溶液显碱性,那么酸与碱反应生成的盐,其溶液一定显中性吗?
板书:一、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过渡:这有一组试剂: Na2CO3 、 NH4Cl 、NaCl 、CH3COONa、AlCl3、KNO3溶液,如何判断它们的酸碱性?
学生回答:利用指示剂或测溶液的PH。
讲解:下面我们就具体通过实验来测其酸碱性。
实验:①向NH4Cl溶液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②向Na2CO3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③学生分组测定NaCl 、CH3COONa、AlCl3、KNO3溶液的pH值。
注:对于②可以做一个对比,清水中加几滴紫色石蕊试剂,进行比较。
学生活动:判断以上溶液的酸碱性?
过渡:不同的盐溶液其酸碱性有所不同,盐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有怎样的关系呢?对上述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推理,看有无规律可循?
讨论: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有什么关系?
小结:盐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 显碱性
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 显酸性 即: 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 显中性
过渡:为什么不同类盐的水溶液酸碱性不同?下面我们一起来寻找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
板书:二、寻找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
讲述:通过前面相关的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c(H+) 与 c(OH-)的相对大小。当溶液中,c(H+) >c(OH-)时,溶液呈酸性,c(H+) <c(OH-)时,溶液呈碱性,c(H+) = c(OH-)时,溶液呈中性。
①上述各种盐溶于水后均发生了完全电离,但都不产生H+和OH- ,溶液中的H+和OH-均来自于水的电离:H2O H+ + OH-
纯水中,水电离产生的c(H+)=c(OH-),加入某些盐后,溶液的酸碱性发生变化,c(H+)≠c(OH-),说明盐电离出的离子对水的电离平衡产生了影响。
过渡:那么,到底具有怎样的影响呢?根据提示,咱们一起分析书上第55页的《思考与交流》表格中的相关内容。
(幻灯片)对比分析盐溶液的酸碱性
讲解:根据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不难判断各溶液的酸碱性,及c(H+)与c(OH-)的相对大小
过渡:我们现以强酸弱碱盐NH4Cl溶于水为例
板书:(1)强酸弱碱盐(NH4Cl)——酸性 (弱碱阳离子发生水解)
讲解:NH4Cl溶于水之后,完全电离。(因为NH4Cl是强电解质。)
板书:NH4Cl═NH4+ +Cl-
引导: 把NH4Cl溶于水之后,溶液中存在哪些电离平衡?
板书: H2O OH- + H+
讲解: 盐溶液显示出不同的酸碱性说明盐电离产生的离子对水的电离平衡产生了影响。那么,NH4Cl电离产生的NH4+ 和Cl-谁会对水的电离平衡产生影响呢
学生讨论回答:
讲解:溶液中NH4+和OH-相互结合生成弱电解质NH3·H2O,使H2O的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溶液中的c(H+) 随之增大,当达到新的平衡时,c(H+) >c(OH-),溶液呈现酸性。
板书: NH4Cl═NH4+ + Cl-
+
H2OOH- + H+
NH3·H2O 上述作用的总反应可以表示为:
板书: NH4Cl+ H2O NH3·H2O + HCl ——水解方程式
讲解:这说明NH4Cl溶于水后,反应有HCl生成,所以溶液显酸性。
学生活动:将其改写成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NH4+ + H2O NH3·H2O + H+ ——NH4Cl水解反应的实质
提问:溶液中共存的粒子有哪些?
NH4+ 、Cl- 、H+ 、OH-、H2O 、NH3·H2O
学生活动:填写幻灯片表格中的内容
过渡:同理,大家能否分析强碱弱酸盐CH3COONa溶于水的情况,并写出相关的方程式?
板书:(2)强碱弱酸盐(CH3COONa)——碱性 (弱酸阴离子发生水解)
学生活动:CH3COONa溶于水
CH3COONa ==== CH3COO- + Na+
+
H2O H+ + OH-
CH3COOH
∴ c(H+) <c(OH-) 溶液显碱性
即: CH3COONa + H2O CH3COOH + NaOH ——水解方程式
学生活动:将其改写成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CH3COO- + H2O CH3COOH + OH- ——CH3COONa 水解反应的实质
提问:溶液中共存的粒子有哪些?
CH3COO- 、 Na+ 、 OH- 、 H+ 、H2O 、CH3COOH
学生活动:填写幻灯片表格中的内容
讲解:(讲幻灯片)通过前面的讲解,我们知道NH4Cl溶液显酸性是因为NH4Cl中的NH4+与水发生了水解反应,溶液呈现酸性,其中NH4+为弱碱阳离子; CH3COONa溶液显碱性是因为CH3COONa中的CH3COO-与水发生了水解反应,溶液呈现碱性,其中CH3COO-为弱酸阴离子。那么,强酸强碱盐NaCl溶于水情况是怎样的呢?我们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板书:(3)强酸强碱盐(NaCl)——中性(溶液不水解)
回答:由于NaCl电离出的Na+和Cl-都不能与水电离出来的H+ 或 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所以强碱强酸盐不能水解,不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因此其溶液显中性。
提问:NaCl的水溶液中共存的粒子有哪些?
Na+ 、 Cl- 、 OH- 、 H+ 、H2O
讲解:综上所述,强酸弱碱盐与强碱弱酸盐溶于水时,电离产生的弱碱阳离子和弱酸阴离子可分别于水电离产生的OH-或H+生成弱电解质——弱碱或弱酸,使得溶液中的c(H+)≠c(OH-),因而,这两类盐的水溶液呈现酸性或碱性。盐与水发生的这种作用叫做盐类的水解。
板书:2、盐类水解定义:
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 或 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过渡:通过讲解我们知道盐在水中不水解的话,水电离产生的c(H+)=c(OH-),溶液呈中性,水的电离平衡没有被破坏;相应的盐在水中若发生水解的话,此时溶液中c(H+)≠c(OH-),溶液会呈现出不同的酸碱性,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了。那么盐类水解的实质是什么?
板书: 3、水解实质:弱酸根离子和弱碱根离子与水电离出的H+或OH-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破坏了水的电离。
过渡:通过上面的讲述,那么,哪些类型的盐会水解,哪些类型的盐不水解?水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什么?
板书:4、水解条件:
①弱碱阳离子:NH4+ ,Al3+,Fe3+,Cu2+ 等
②弱酸阴离子:CH3COO- ,CO32-, PO43-, S2-, SO32-, ClO-, F- 等
过渡:通过前面知识讲解,那么,为什么NH4Cl和CH3COONa能发生水解,而NaCl 却不能水解呢?
学生回答:
板书:4、水解规律:
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谁弱谁水解,都弱都水解
练习:1、下列盐溶液显中性的是
A CH3COONa溶液 B NaHCO3溶液 C Na2SO4 溶液 D (NH4) 2SO4溶液
2、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酸HA与碱BOH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是:
A. 酸性 B. 中性 C. 碱性 D. 不能确定
3、下列盐溶液是否发生水解反应,其发生水解反应的离子各是什么?
A CH3COOK B Cu(NO3)2 C Na2SO4 D (NH4)2SO4
链接思考题:
1、明矾水解产生胶体,能吸附悬浮在水中的杂质 Al3++3H2O Al(OH)3+3H+
2、 为什么NH4Cl溶液能够除锈,Na2CO3溶液可以除油?
3、金属镁与水反应比较困难,若加一些NH4Cl马上产生大量气体,为什么?Mg + 2NH4Cl === MgCl2+ 2NH3 ↑+2H2 ↑
可见,化学与生活密不可分。高考的动向也将是更接近于生活,更多的源与生活。
本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在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学习了盐类的水解及水解的本质,并且接触到了部分“水解规律”,同时会写简单的水解反应及其离子反应方程式。本节的重点是盐类水解及其本质。 下一节课我们将重点学习水解反应及其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课后作业:《世纪金榜》P55 基础自助探究(一、二)
预习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
板书设计:盐类的水解
一、找规律
二、查原因 (1)强酸弱碱盐 (NH4Cl) ——酸性
弱碱根离子 + H2O 弱电解质 + H+
(2)强碱弱酸盐的水解(CH3COONa) ——碱性
弱酸阳离子 + H2O 弱电解质 + OH-
(3)强酸强碱盐(NaCl)——中性(不水解)
1、盐类水解定义: 2、水解的实质 3、水解条件 4、水解规律
教学反思:本课时主要通过实验验证盐溶液的酸碱性,并从表观现象出发,引导学生根据溶液酸碱性与溶液中H+、OH–浓度的关系这一核心思路,综合应用第1 、2节知识,分析溶液中各种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探究盐类水解的原理,这样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有效地扩展知识,使学生发生认识上的飞跃。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明确盐类水解的原理,掌握盐类水解的规律,会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并能正确的书写简单的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PAGE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