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老人与海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海明威的生平。
2、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来把握人物形象,体会老人的永不服输的精神。
3、总结记叙文阅读的策略方法和场面描写的策略方法。
4、培养学生用场面描写的策略方法进行习作训练。
2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同学会分析小说,但理解不够透彻,因此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来把握人物形象,体会老人的永不服输的精神。此外,要通过本文的写法进行读写训练,这样才会有效进行教学
3重点难点
1、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来把握人物形象,体会老人的永不服输的精神。
2、总结记叙文阅读的策略方法和场面描写的策略方法。
3、培养学生用场面描写的策略方法进行习作训练。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2年前诺贝尔文学奖被中国人津津乐道,我们要感谢作家莫言,因为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时间向前推移60年,相继获得了1953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老人与海》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作品。
这是1957年加拿大摄影师优素福·卡希给海明威拍摄的照片,摄影家说:“我最喜欢这幅照片,因为它表现了一个历经生活磨难而战无不胜的巨人。”作者介绍。
海明威曾说过“每一位作家写的作品都有自身在其中”,他说出了作家的心声。现实版的海明威,他一生的经历就是一部传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又怎样呢?
活动2【活动】明标自学
1、了解作家海明威的生平。
2、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来把握人物形象,体会老人的永不服输的精神。
3、总结记叙文阅读的策略方法和场面描写的策略方法。
4、培养学生用场面描写的策略方法进行习作训练。
活动3【活动】导学升华
(一)解题目,整体感知课文。
方法:从重点词入手解读标题。抓住“老人”“海”这两个关键词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
老人是谁?叫什么?多大年纪?职业?身份?性格特征?老人在海上发生了什么?呆了多久?
带着这些问题请大家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对题目的疑问答疑解惑。同时为课文标清自然节序号。
(当朗读声音渐渐变小的时候)我注意到同学们读得很认真,也有很多同学做过课前预习,这是非常好的学习习惯。哪位同学愿意对刚才题目的疑问进行一下解答?
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老人圣地亚哥与大马林鱼周旋、搏斗的过程。
总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题目是对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一篇文章,其内容、结构及线索,甚至作者的思路、取材角度等无不包含在题目之中,因此,阅读文章时应注重对文章题目的分析。(明眸善睐亮全篇)
老师能否追加一个问题?大马林鱼多长?多重?什么样子?
(二)1、看到同学们惊讶的表情,不难想象老人与大马林鱼周旋、搏斗的过程是多么的艰辛,老人在捕杀大马林鱼时,是一帆风顺的吗?共同梳理情节。
鱼: 撞击---打起转---朝外兜圈子---自兜圈子---转身---拐回来---有兜一圈回来
老人:(钓索)放一些--收进—歇一下---左右转动、拉曳—坐下---收回----拉得近些
( 大马林鱼离老人越来越近,老人用他的经验极有耐力的对付大马林鱼)怀柔政策
29段:
鱼:竖直身子游开---兜圈、慢慢游走---竖直身子慢慢游开
老人:全力拉 ----- 没拉 ---拉得转过来
(当老人用力拉的时候,大鱼竖直身子,他们俩在周旋,在做拉锯战,持久战)
41段:忍痛楚,拿出剩余的力气,丧失已久的自傲(对自我经验的认可)将鱼拉到船边。
总结:与鱼周旋的过程描写的很细腻,情节并非一帆风顺,而是起起伏伏,所以要使文章引人入胜,情节的跌宕起伏不可避免。(文似看山不喜平)
2、那么选文中哪处情节让你感到最惊心动魄?并说说为什么选这段文字。(速度课文,用笔)
42、43段,老人捕杀大马林鱼的场面描写。
(42段:读这段,我脑海中浮现出老人高举的鱼叉和老人拼命刺杀鱼的情景,鱼非常大,鱼鳍都到老人的胸膛里,真为老人是否扎得住鱼而捏把汗。
老人倚在鱼叉上,为了让它扎得更深一点,用全身的重量把它压下去。那船如果控制不好,翻了,多危险!我们都替老人担心。)
(43段:这么大的鱼在水中翻腾,它激起的浪花该有多大呀!浪花如果溅了一船,那小船怕是要被浪花打翻哪。)
同学们的联想力很强。这些文字确实给我们带来了惊心动魄、身临其境的感觉。
2、你们是否想过,为什么我们会产生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受哪些词的影响?
(“倚”“踩”“扎”这些词语写出了老人奋力搏杀大马林鱼的情景,“倚”“压”,这两个词,仿佛看到老人咬着牙用着力,鱼叉一点一点地刺进大马林鱼的心脏。我甚至能看到鱼叉在老人身体上印出的深深痕迹。)
(“闹腾”,写出了大马林鱼最后的挣扎,他在海中翻滚着,企图挣脱老人的绳索,挣脱背上的鱼叉,渴望重归大海。
“悬”是从上往下竖立,大马林鱼本来是挣扎着竖立在海面的,说大马林鱼“悬”在空中,是说它给人的感觉是遮天蔽日,它对于小船来说,就是庞然大物。“悬”字,看出老人和大马林鱼的力量对比悬殊。
“掉”,1300多斤的重物掉了下来,就像一面墙轰然倒塌的感觉。)
总结:抓关键词进行赏析。海明威有着出色的语言驾驭能力,他常以最简单的词汇表达最复杂的内容,用名词、动词来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丝毫无矫揉造作之感。也感受到了字里行间作者焕发出的才华。(文采斐然展才情)
总结:这处动作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勇猛的老人、挣扎的大鱼就在眼前。尤其是动词的使用非常准确,精当。有种“呼之欲出”、“跃然纸上”、“力透纸背”“形象逼真”、“具体可感”、“给人留下想象空间”之感。
老人捕鱼的过程恰恰是一处精彩的场面描写。
活动4【讲授】场面描写训练
场面描写就是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
如何写好场面描写?
一、点面结合。
就是要把主要人物和活动写具体。“点”是指主要人物,“面”是指次要人物和景物,既要把主要人物的活动具体地写出来,又要有众多的人物和景物来烘托;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照顾全局。
二、动静相宜。
在描写事件发展,活动过程的时候,还要注意将人物的活动情况,包括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进行相应的描写。
三、画龙点睛 。
在场面描写中还要有点睛之笔——最有代表性、最能感动人、最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传神之笔。
四、营造气氛。
观察一个场面时,不要把视线只盯在一个地方,要把视线横向展开,要抓住一个场面的整体气氛,抓住了气氛,也就抓住了这个场面的特点。不同的场面有不同的特点。
(三)随着我们对文章情节的梳理,在这个特定的环境和情节中,自然、合情合理地产生了占用文章大量篇幅的一种描写?(心理描写)
著名作家雨果说过:世界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在世界文学殿坛里面,很多作家都非常关注人物的内心世界。本文就是很好的佐证。
1、本文的心理描写主要表现什么?它又起到怎样的作用?找出文中的心理描写,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谈谈你的感受理解。(学生默读课文,小组讨论,圈点勾画,教师巡视。如果勾画好了,就端正坐好,示意老师,回答问题时注意说清自然段序号。)
(7段:虽然文中用的是“他说”,但这是老人自言自语,是老人的心理活动。从这些话中能看出老人在给自己鼓励,加油。我看到了他的坚持。)
(22、23段:从这些文字能看出老人很有捕鱼经验,这么大的鱼,只有拉得极近才能制服它。从连着的三个“极近”能看出老人内心的紧张,从“千万不能”这个词能看出老人不断提醒自己,能感到当时气氛的紧张。“要沉着,要有力,老头儿”,能看出当时情况紧急,他对自己不断地叮嘱,他要制服大鱼。)
(27段:看出老人的欣喜,把鱼拉动一点就那么高兴。同时也看出老人在给自己鼓励。)
(31段:看出老人已经筋疲力尽,但他仍然不放弃,不断鼓励自己,他想战胜大鱼。)
(33段:可以看出老人对大鱼是很尊重的,他说大鱼美丽、沉着、崇高,甚至称呼它为“老弟”。老人当时是和一个强大的对手对抗,对抗的结果可能是一方会结束生命。)
(37、39、40段:从课文中得知当时老人的手已经软弱无力,眼睛也不好使,只能间歇地看清东西。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老人还要试着把大鱼拉到船边,而且是一试再试,我看到了老人战斗到最后一刻的精神。)
总结:同学们找得很仔细,而且谈出了自己的见解,老师见识了你们的实力。同学们在这些描写中读出了老人不服输的精神。(课件展示)
通过这些情节,我们可以看出老人桑地亚哥坚强、刚毅、勇敢、无畏地面对痛苦和死亡,我们还可以通过老人的内心独白发现老人在困难面前,不胆怯、勇于挑战、自信、自强、决不屈服的硬汉形象。
老人的形象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记忆中,我们要感谢作者为我们创造了“圣地亚哥”这个经典的形象。海明威曾说过“每一位作家写的作品都有自身在其中”, 海明威以他自身的经历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把他自身的痛苦化作对生活的思考,展现给读者,我们说海明威自己就是硬汉。正如他在《老人与海》中的那些精彩语句。(课件展示)
活动5【讲授】总结策略
记叙文阅读策略:
解题目——明眸善睐亮全篇
读情节——文似看山不喜平
品语言——文采斐然展才情
析形象——画龙画虎亦画骨
场面描写方法策略:1、点面结合2、动静相宜3、画龙点睛4、营造气氛
活动6【练习】巩固提高
请你在以下推荐目录中选择一个内容,也可以自己确定其他内容,写一个场面的片段。
升旗的场面 欢乐的场面 晨练的场面 游戏的场面 比赛的场面 街头的场面
课件20张PPT。海明威作家介绍 海明威(1899—1961),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
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
绘画,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
出生入死以致伤痕遍体。1954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
走完了辉煌的一生。对海明威的评价,正如美国总
统肯尼迪的唁电所说:“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欧
内斯特?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
的影响。”他称海明威为“本世纪(20世纪)最伟
大的作家之一”。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海明威的生平。
2、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来把握人物形象,体会老人的永不服输的精神。
3、总结场面描写的策略方法。
4、读写结合,用场面描写的策略方法进行写作训练。本文的主要内容 老人圣地亚哥与大马林鱼周旋、搏杀的过程。大马林鱼长吻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就是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 老人与大马林鱼
搏杀的场面动词赏析老人 “放” “踩” “举”
“扎”“倚” “压”大马林鱼“闹腾”、 “跳”
“悬” 、“掉”动词赏析展现人物形象 老人:勇猛、沉着、冷静
有经验、有智慧。
大鱼:垂死挣扎,
渴望回归。动词的作用
形象逼真
准确精当
具体可感 老人与大马林鱼
周旋的场面、 场面赏析
抓动词
赏心理抓动词 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老人:沉着、冷静、自信、理智、
有经验、有智慧。赏心理
体会人物内心世界 内心独白内容:
(1)对鱼的独白:欣赏、敬畏与尊重。
(2)对自己的独白:鼓励、忍耐痛苦。
心理独白的作用
1、借人物所见所想交代情况,以此展
开情节,并推动情节发展。
2、真实地展示主人公丰富的内心世界,突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老人的形象 老人凭借智慧、理性、自信、意志和决心,凭借坚毅、执著、刚强、永不服输、绝不言败的精神,凭借他所特有的勇敢、无畏、藐视死亡的气概,一次次的忍受痛苦,挑战生命极限,获得了生命的尊严。 场面描写的方法策略 人物活动,描写具体。
动作心理,展现形象。
铺陈渲染,凸显高潮。
既有全景,又有特写。我来露一手 请你在以下推荐目录中选择一个内容,也可以自己确定其他内容,写一个场面的片段。
升旗的场面 扫雪的场面 晨练的场面
游戏的场面 比赛的场面 课间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