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语文e
九年级期中测试
语文
得分评卷人
二、阅读(45分)
2025
题号
总分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6一11题。(15分)
得分
材料一: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
得分评卷人
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密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而乐亦无穷也。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1一4题。(8分)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梁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希野获,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实也。实
线
初三生活开始了。也许,是时候应该告别喧露的心境了。曾经的几许怒不可通的对
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等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颜然
生活的挑别(),曾经的几多“心无旁鹜”的对玩乐的追求也是财候应这如一颗残星
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
般强落风化了。你们的世界口应滚是深速而又圆润,心()智而又流通的,而不应减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最,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
不
是僵硬的口停滞的。
乐也。然而禽乌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挑别()
(2)ui()智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答
材料二:
2.语段中画浪线的句子中有错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①。明年春,水落,迁于故
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秀作变于共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
3.在语段“口”处填入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2分)】
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造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
A.:
B.,
D.,
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鹅,甚列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
或立于陂 田,或期于云表;暮则体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
4.分析语段中画横线句子,属于下列哪种复句类型(
)(2分)
(节选自苏轼《放鹤亭记》)
A.承接复句B.递进复句
C.并列复句
D.转折复句
如
【注释】①扉:门。②适:恰好。③陂:水边。④放鹩亭:在今江苏徐州市云龙山上。
5.在下面田字格中填写古诗文名句。(7分)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感受诗境美,与自然对话。温庭筠《商山早行》“槲叶落山路,(1)
(1)杂然而前陈者(
(2)明年春(
7.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不
营造出宁静、恬淡的氛围:杜甫《月夜忆舍弟》“(2)
A.草木际天/横无际涯
B.故名之曰/名之者谁
C.或立于破田/或异二者之为
D.千里一色/上下一白
边秋一雁声”,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感悟哲理美,与
8.请用“/”给材料二中画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考
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
先贤对话。美在苏轼《水调歌头》中“(3)
,月有阴晴
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号
(1)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圆缺”的豁达乐观;美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4)
的积
(2)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
名
极进取;美在李白《行路难》(其一)中“(5)》
10.材料二中从“彭城之山”至“故名之日‘放鹤亭’”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3分)
考生
十的自信昂扬。
座位序号
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