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考与选考模拟考试物理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宁波市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考与选考模拟考试物理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11-08 09:1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宁波市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考与选考模拟考试
物理试卷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
题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
在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卡上相应区域内。作图
时,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
4.可能用到的相关参数:重力加速度g均取10m/s2。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I(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用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表示功率的单位,下列表示中正确的是
A.kg m2/s2 B. kg m2/s3 C. J/s D. Nm/s
2.2025年9月22日,中国海军宣布歼-15T、歼-35和空警-600三型舰载机已成功完成在福
建舰上的首次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如图所示,则
A.研究舰载机弹射起飞过程的轨迹时,可将其视为质点
B.舰载机“翻筋斗”至最高点时,其受到的合力为0
C.舰载机在水平面内匀速转弯时,其加速度保持不变
第2题图
D.舰载机在空中下降的着舰过程中,舰载机处于失重状态
3.宁波中心大厦是浙江省第一高楼(如图),总建筑距地面高度409m,地上80层,大厦
内装有最大速度可达10m/s的超高速电梯。某次一乘客从3层搭乘该电梯直达63层仅需
40s,则
A.该电梯从地面到顶层的最短运行时间为40.9s
B.该乘客全程的平均速率约为5.0m/s
C.电梯上行过程,电梯对该乘客始终做正功
D.电梯匀速上行过程,该乘客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第3题图
物理试卷 第1页 共8页
4.如图所示,人拉绳子使小船沿水面向河岸靠近,图中绳 只 ①
上P点的速度方向符合实际的是 ② P
A.① B. ② 1T ③ ④
C.③ D.④ 第4题图
5.“彭宁离子阱”是一个可以用来储存带电粒子的装置。
该装置主要由一对左右对称的环电极和一对上下对 端电极
称的端电极构成,其内部某一截面的部分电场线和等 a
C
势线分布如图所示,则 b
A.a、b、c三点电场强度大小关系Ea>Eb>Ee 环电极 环电极
B. a、b、c三点电势高低关系φa>φb>φc
C.将一电子从a点移到b点,静电力做负功
D.将一电子从a点移到c点,电子电势能减小
6.如图所示,木块A、B分别重50N和60N,它们与水 端电极
第5题图
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B之间
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若
用25N的水平拉力F作用在木块B上,则
A.F作用前,A受到合力大小为4.5N
A B F
B. F作用前,地面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15N
C. F作用后瞬间,弹簧对A的弹力大小为25N 第6题图
D. F作用后瞬间,B的加速度大小为3m/s2
7.20世纪中叶以来,科学家一直在尝试合成超重元素。俄罗斯尤里·奥涅加相团队用Ca作
为“炮弹”,轰击靶核2Pu,得到超重元素鈇,已知鈇核FI的半衰期为2.6s,则
A.该核反应方程为Ca+"Pu→89Fl+2n
B.FI的质子数比2Pu的多45个
C. 2Pu的比结合能比F1的大
D.经过5.2s,1mol鈇核衰变了0.25mol
8.喷水池中有两个相同的水枪M、N,某同学站在正前方观察,
稳定时水枪喷出的水柱交叉形成如图所示的对称图形,图中两
条水柱的“交点”记为P,则
A.水经过P点时,加速度方向向上
B.水从喷出至落回水面过程中重力冲量为0 M N
C.仅将两水枪的喷射速度增大相同值,P点一定上升 第8题图
D.仅将两水枪喷射速度方向与水面的夹角增大相同值,P点一定上升
物理试卷 第2页 共8页
9.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壤绕月飞行的轨迹如图所示,其轨迹形似弹簧。将嫦娥五号沿近
月轨道绕月运行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嫦娥五号绕月的圆平面与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的平面可看作垂直。已知月球的轨道半径为r,月球半径为R,嫦娥五号离月面的高度为
h,且r》R,地球质量为m地,月球质量为m月,嫦娥五号 卫星轨道 月球轨道
质量为m嫦,引力常量为G,则 必
A.月球绕地球运行的线速度大小为R
月球 地球
B.嫦娥五号受到月球的万有引力大小为Gm" 第9题图
C.当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圈时,嫦娥五号绕月球运行.(+)圈
D.当嫦娥五号绕月球运行一圈时,月球沿轨道运行的长度为2IR+O
10.某智能手机具有智能切换充电模式的功能。充电时,当手机处于低电量时快速充电,高
电量时涓流补偿待机以延长电池寿命。已知该手机的电池容量为5400mA·h,整个充电
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电量从0至50 间为快充阶段,从50 80 间为恒压充电
阶段,从80 100 间为涓流充电阶段。该手机的充电功率P随充电时间t的变化
如图所示,其中快充阶段的充电电压逐渐减 P/W
小,恒压充电阶段和涓流充电阶段的充电电 60电量0 量50%
快充阶段
压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恒压充电阶段
A.快充阶段该手机获得的能量为600J
10 电量80涓流充电阶段 电量100%
B.电量至50 的充电电流约为5.4A 可 10 25 55 1/min
第10题图
C.恒压充电阶段的平均充电功率为35W
D.涓流充电阶段的充电电压约为4.6V
二、选择题Ⅱ(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
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如图所示是物理课本中的四幅插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M N P
甲 乙 丙 丁
第11题图
物理试卷 第3页 共8页
A.图甲是电子束穿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若换成动能相同的质子进行实验,衍射现象
更明显
B.图乙是光的偏振现象实验装置,若偏振片M固定不动,缓慢转动偏振片N时光屏P
上的光亮度将发生变化
C.图丙是电磁振荡实验电路,图中时刻电容器的电场能最大,此后的四分之一周期内
线圈中的磁场方向向上
D.图丁是光线在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玻璃棱镜中发生全反射的光路图,由图分析
可知该玻璃的折射率小于√2
12.图甲是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电路图。实验得到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与入射光波长λ的
关系如图乙所示,图中水平虚线为曲线的渐近线。现用大量处于某一激发态的氢原子向
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照射光电管,发现当电压表的示数为8.52V时,灵敏电流计的
示数恰好为0。氢原子能级图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n E/eV
光线光电管 Ex/eV = 0-0.54-0.85
⑥ 3· —-1.51
a_ c 2- ——-3.4b O λ
-4.54 k
E S 1 -13.6
第12题图甲 第12题图乙 第12题图丙
A.当滑片向b移动时,G表示数可能减小为0
B.当λ=0.5k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4.54eV
C.当λ=0.5k时,光电管的遏止电压为9.08V
D.大量处于该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放出10种频率的光子
13.如图所示,x轴上有两个振幅均为1cm的波源S 、S 分别位于x =0和x =5m处。已知t=0
时,S 自平衡位置开始向下振动,t =1.75s时,S第二次处于波峰位置;t3=2s时,波源
S 自平衡位置开始向下振动,较长时间后,用频闪相机连续拍摄x =3.25m处的Q点和
x4=3.75m的P点间的波形,依次获得如虚线框中所示的①、②、③、④、⑤五个波形,
且①和⑤是同一振动周期内x轴各点位移都达到最大值时拍摄的波形。下列说法正确的


A.频闪相机的频率为8Hz S Q ②⑨ P S
B.t=2.5s时,两列波相遇 0 3.25 ④ 3.75 5xm

C.t=6s时,P点经过的路程为20cm
第13题图
D. S P间(除S、P外)有7个加强点
物理试卷 第4页 共8页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8分)
14.实验题(I、Ⅱ、Ⅲ三题共14分)
14-1.(6分)如图甲所示,某实验小组用一辆改装的小车来探究做功与动能增量的关系,
其示意图如图乙所示,用一根细线通过固定在长木板上的定滑轮连接小车和钩码,
小车与滑轮间的细线与长木板平行。在钩码牵引下,载有小球的小车在长木板上
从静止开始加速运动,小车运动到固定挡条处发生碰撞,使置于小车固定平台上
的小球被水平抛出,并落在平铺在长木板上的白纸上的复写纸上。已知小车质量
为M,小球质量为m,钩码质量为mo,重力加速度为g。
小球m
神 小车M

b
口钩码mo a
长木板 挡条 复写纸+白纸
第14-1题图甲 第14-1题图乙 第14-I题图丙
(1)使小车从同一位置出发,重复多次实验,小球抛出后落在复写纸上,在白纸上留
下多个印迹,现用画圆的方法确定小球的平均落点,如图丙所示,所画的圆较合
理的是▲;
A.a B.b
(2)进一步测量得到小车在碰撞固定挡条前的位移为x,小球水平抛出后落到复写纸上
的水平位移为s,竖直位移为h,由此可以确定小车与挡条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大小
为v=▲;
A.x√品最 B.× C. s鼎 D.。
(3)为了探究重力做功与动能增量的关系,本实验▲(选填“A.需要”或“B.不
需要”)平衡阻力;实验中钩码重力做功为W=mogx,动能增量为△Ek=▲,
由以上数据分析可得两者间的关系。
A.2M2 B. (m。+M)v2 C.(m+M)2 D.(m+m。+M)v2
14-II.(6分)某实验小组为了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电
路,其中毫安表量程为5mA,内阻为156Ω,电压表量程为3V,内阻未知,滑
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50Ω。
物理试卷 第5页 共8页
待接导线
电压表
5
-a Ro 0 1I 里11 10
R 0
毫安表
第14-I题图甲 第14-IⅡ题图乙
(1)为将毫安表的量程扩大到200mA,则电阻箱
↑UIV
Ro的阻值应调到▲_Ω;
1.50 口
(2)为了减小系统误差,图甲中待接导线另一端
应与▲(选填“a”或“b”)接线柱相 1.20
连; 0.90
(3)某次测量时电压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其
0.60
读数为▲V;
(4)将实验测得的数据在图丙中的U-I图像中描点 0.30
可得电动势的测量值为▲V(结果保留三 0- 2 3 4 5 I/mA
位有效数字)、内阻的测量值为▲Ω(结 第14-IⅡ题图丙
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4-Ⅲ.(2分)关于下列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A.多用电表不使用时,应把选择开关旋转到欧姆挡的最大倍率处
B.“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大小”是一种通过测量宏观量来测量微观量的方法
C.在“制作门窗防盗报警装置”实验中,利用了干簧管“将门与门框的相对位
置这一非电学量转换为电路通断”这一功能
D.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中,某同学发现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和条
纹中心不对齐,则应左右拨动拨杆,直到对齐
15.(8分)如图甲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依次经过
p/×10Pa
状态B、C后,最后回到状态A,其中A→B为等压过程,B→C 3 B
为等容过程,C→A为等温过程。已知气体在状态A时的压强
C
pA=3×10 Pa,体积VA=200cm3,温度T =300K,在状态B时体
积VB=400cm3。 0 200 400 V/cm3
(1)在A→B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选填“增 第15题图
物理试卷 第6页 共8页
大”、“减少”或“不变”);在C→A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碰撞单位面积器壁的
分子数▲(选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2)求状态B的温度TB、状态C的压强pc;
(3)求A→B→C过程中气体与外界交换的总热量Q。
16.(11分)某轨道模型示意图如图所示,AB为弧形轨道,在B处与水平轨道平滑连接,
CDE为半径R=0.32m的圆形轨道,C、E略微错开,FG为长度Li=1.5m的传送带,GP
为长度L =5m的光滑水平面,PQ为足够长的粗糙水平面。一质量m=1kg的可视为质
点的小滑块a从距离水平轨道高h处由静止滑下,恰好能通过圆形轨道最高点D,之后
滑上以恒定速率vo=6m/s顺时针转动的传送带,a离开传送带时与置于光滑水平面GP
上、质量M=1kg、长度L =5m的长木板b发生弹性碰撞。已知滑块a与传送带间的动
摩擦因数μ=0.8、木板b与水平面PQ间的动摩擦因数也为μ=0.8,不计其他摩擦和阻力。
(1)求a下落的高度h;
(2)求a经过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Fn;
(3)a与传送带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Q;
(4)a与b碰撞后,b经时间tn停下;若a从高4h处由静止滑下,碰撞后b经时间t2
停下,则t:t 为多少。
Aa
D
h
F G b P Q
B C(E)
第16题图
17.(12分)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装置图,图中飞轮是由对称分布的4根长r=0.5m
的金属辐条和金属圆环构成,4根辐条的中间均串联有一个相同的阻值均为R=2Ω的小
灯泡,辐条一端均相接于飞轮中心O点,另一端与圆环相接。飞轮可绕过0点且垂直于
纸面的水平固定轴转动(轴的半径不计)。垂直于环面方向存在4个固定的对称分布的
顶角为60°的扇形匀强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0.2T,方向垂直环面向里。
飞轮中心O点和圆环通过电刷与外电路相连,已知电源电动势E=4V,不计其他电阻、
空气阻力和摩擦力。开始时4根辐条均静止于扇形磁场区域内,接通开关S,飞轮开始
转动
(1)接通S,判断飞轮开始转动的方向,并求出S接通时流过辐条a的电流I;
(2)求稳定后飞轮转动的角速度wo,以及在飞轮转动一圈时间内电流对辐条a上的小
灯泡所做的功W;
物理试卷 第7页 共8页
(3)若整个空间均存在垂直环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变,4根
辐条不接小灯泡,换成4根阻值均为R =0.3Ω的金属辐条,外电路电源电动势保持
不变,内阻也不计。学习小组先将改装后的飞轮的中心O点和一轻质圆盘中心O'
点固定在一根转轴上,再将一重物通过不可伸长的细线连在圆盘边缘上,如图乙
所示。接通S后,飞轮转动起来,带动圆盘转动,从而提升静置于水平面上的重
物。已知重物质量m=1kg,圆盘半径n2=0.1m。稳定后,求重物在竖直上升状态时
的速度大小v。
E
a S
60 E
X 60 S (r20 O'
r
转轴 m
第17题图甲 第17题图乙
18.(13分)如图所示,在xOy平面(纸面)内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
里的匀强磁场,垂直纸面的两块金属薄板K、A平行正对放置,两板高度均为d,间距
也为d,其中K板接地,A板与灵敏电流计相连并接地。当光照射K板右侧面时,K板
整个右侧面都能发射质量为m、电荷量为e的电子,电子的速度大小范围为0-230m,
方向与x轴正方向间的夹角范围为-90°≤θ≤90°,A板左、右两侧面均可接收电子。已
知 sin14.5°=0.25,sin37°=0.6,sin48.6°=0.75,忽略电子重力和电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1)某电子从K板上的P点以θ=53°射出后能到达A板上的Q点,P、Q两点的y坐标
相同,求该电子的速度大小;
↑y
(2)若向右平移A板到某个位置时,灵敏电流计示数恰好 K × A ×
0
减为0,求此时K、A两板的间距; θ × ×
(3)保持K、A两板之间的距离为d。设当光照射K板时, P Q
×B ×
K板立即发射电子。若某时刻起光照射K板,则经多
长时间电流计开始有电流流过;若某时刻起停止光照, 可 ⑥ x

则流过电流计的电流还能持续多长时间。 第18题图
物理试卷 第8页 共8页
宁波市2025学年第一学期选考模拟考试
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C B C D C C C D
二、选择题Ⅱ(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 12 13
BC BD AD
三、非选择题(共58分)
14-I.(1)B(1分),(2)C(2分),(3)A(1分),D(2分)
14-II.(1)4.0(1分),(2)a(1分),(3)1.16±0.02(1分)
(4)1.44±0.04(1分),2.5±0.4(2分)
14-IⅢ. BC(2分)
15.(1)增大(1分),增大(1分)
(2)A→B为等压过程
由,=立,得T =600K (1分)
B→C为等容过程
由=元,,得Pa=1.5×10Pa (1分)
(3)T =T,故A→B→C过程中气体内能增量△U=0 (1分)
A→B过程中,压强不变,气体做功
由WAB=-pA(VB-VA)
得WAB=-60 (1分)
B→C过程中,体积不变,气体对外不做功WB=0 (1分)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W+Q,得Q=60 (1分)
16.(1)滑块恰好能过圆轨道最高点,所以mg=mR
解得v=√3.2m/s (1分)
滑块从释放到D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可得mgh-mg·2R=-mv2-0
1
解得h=0.8m (1分)
(2)根据mgh= m2
解得v.=4m/ (1分)
根据向心力方程1、-mg=m尺
联立解得F =60N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60N。 (1分)
(3)由牛顿第二定律μmg=ma
解得a=μ8=8m/s2
根据v -v2=2ax;
解得x=1.25m滑块先加速后匀速,滑块加速的时间为=(1 =0255
传送带的位移x =V =1.5m
滑块与传送带的相对位移为△x=x -x =0.25m (1分)
因摩擦产生的热量Q=μmg·△x=2J (1分)
(4)第一次滑块碰前速度为vo =vo=6m/s,与长木板弹性碰撞
则mVon=Mr +m ,2m2=÷Mn2+2m2,
即交换速度,可得长木板速度为v =6m/s (1分)
第二次从高4h处滑下,v′=8m/s,滑块碰前速度为vo =√"-2aL =2√10 m/s (1分)
与木板弹性碰撞mv =Mv +mv ,2m22=Mn2+÷m2,
交换速度后长木板速度为v=2√10m/s
解法1:假设碰撞后的长木板为ve时恰好完全进入粗糙水平面
摩擦力做的总功为W=ANB2=20J
由动能定理w= M。解得e。=2√10m1/. (1分)
因本题中v 又因,木板进入MN 过程, F,=Kx=1.6x
2
所以,长木板进入MN 过程可视为为简谐运动。
即,长木板进入MN过程的时间均为简谐运动的四分之一周期,则t1:t =1:1 (1分)
解法2:长木坂的运动可以等效为水平弹簧振子运动。
长木坂的动能转化为等效弹性势能
第一次Mn2=2mx2,,解得x-3√10m第二次M2=2,解得x'=5m=L2 (1分)
因本题中x 即,长木板进入MN 过程的时间均为简谐运动的四分之一周期,则t1:l =1:1 (1分)
17.(1)S接通时,飞轮转动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1分)
由1=只,得I=2. (1分)
(2)稳定后,电源电动势和杆的感应电动势相等
得E=B@ri (2分)
得 ①。= B2=160rad/. (1分)
当a杆在磁场中时通过a杆的电流为0,当a杆在磁场外通过a杆的电流I=2A,
在飞轮转动一圈时间内电流对小灯泡所做功为
由 W=IR T (1分)
得W=30 (1分)
(3)设流过杆的电流为I
则有E- Bor2=IR. (1分)
解法1:根据能量守恒E·41=4·I2R +mgor (2分)
由上两式得@=40rad/s (1分)
解法2:根据力矩平衡4-BI=mgr2 (2分)
得の=40rad/s (1分)
稳定时重物上升的速度v=wr =4m/s (1分)
3
18.(1)电子的运动轨迹如图1所示,设半径为r。 K v A
由几何关系得 2r sinθ= (1分) 0
P
得偏转半径=§a (1分) r
由牛顿第二定律 B=m2 (1分) 图1
得发射速度 =58n (1分)
(2)沿y轴正方向发射最大速度v'的电子恰好打不到A板时,光电流为 r'
A
零,电子的运动轨迹如图2所示,设半径为r 。
由牛顿第二定律 w'B=m
得最大半径=3a (1分) 图2
可得两板间距为 43 (1分)
(3)虽然K板上电子的发射位置、速度大小和速度方向不同,但周期均相同T=2B(1分)
考虑最先到达A板的电子,该电子运动轨迹如图3所示,且取最大速度。
由a.B=m得r ="eB=3a K Vm A
由几何关系2r sinα=d (1分)
得 sina=,,根据题示α=48.6° (1分) r a r
则 电流计经1=360 =370eB开始有电流流过 (1分) 图3
考虑最迟到达A板的电子,该电子沿y轴正方向发射,且取最大速度。
其运动轨迹如图4所示。 Vm
由几何关系 r +r cosβ=d (1分) K A
得β=60°,轨迹的偏转角为240° (1分)
r β
则 流过电流计的电流还能持续时间为 2=3T=3eB (1分) r \
图4
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