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9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我要的是葫芦
副标题:—— 事物联系,不容忽视
幻灯片 2:课程导入
图片展示:左边展示一棵枝繁叶茂、葫芦挂满枝头的葫芦藤,右边展示一棵叶子枯黄、葫芦掉落的葫芦藤。
引导语:同学们,看这两张图,同样是葫芦藤,结局却大不相同。为什么会这样呢?今天,让我们走进《我要的是葫芦》这个故事,一探究竟。
幻灯片 3:故事背景与体裁介绍
文字说明:《我要的是葫芦》是一则寓言故事,通过一个简单的生活事例,蕴含深刻的道理。这类故事常常借小喻大,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现象和规律。
知识拓展:简单介绍寓言这种体裁的特点,如具有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意义,故事简短却富有哲理,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幻灯片 4: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问题引导: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1. 故事里有谁?2. 故事围绕什么展开?
答案提示:故事里有种葫芦的人;故事围绕种葫芦人想要葫芦,却不关注葫芦生长过程展开。
幻灯片 5:故事角色分析 - 种葫芦的人
图片展示:种葫芦的人站在葫芦藤前,眼睛盯着葫芦,满脸期待的样子。
性格特点:急于求成,只看重结果(葫芦),不懂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忽视了葫芦生长需要叶子等条件,固执己见,不听从邻居的善意提醒。
幻灯片 6:故事角色分析 - 邻居
图片展示:邻居手指着葫芦叶上的蚜虫,一脸焦急地和种葫芦人说话。
性格特点:善于观察,明白葫芦生长的规律,热心善良,看到种葫芦人犯错,主动上前提醒。
幻灯片 7:课文片段解析 1 - 种葫芦人的期待
原文呈现: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关键词分析:
“每天都要去看几次”:体现种葫芦人对葫芦的喜爱和期待,盼望葫芦快快长大。
“细长”“长满”“雪白”:通过对葫芦藤、叶子、小花的描写,展现葫芦生长初期生机勃勃的样子。
朗读指导:读这部分时,语气要轻快、充满期待,读出对葫芦的喜爱之情。
幻灯片 8:课文片段解析 2 - 邻居的提醒
原文呈现: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 那个人感到很奇怪,他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对话解读:邻居的话体现出他对葫芦生长的正确认知,提醒种葫芦人要重视蚜虫对叶子的危害;种葫芦人的回答则表现出他的无知和固执,认为葫芦和叶子没有关系,只要葫芦长大就行。
小组讨论:如果你是邻居,面对种葫芦人这样的态度,你还会怎么劝说他?
幻灯片 9:课文片段解析 3 - 葫芦的变化
原文呈现: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变化分析:从 “蚜虫更多了” 到 “小葫芦慢慢地变黄” 再到 “一个一个都落了”,清晰地展现出因为种葫芦人不治理蚜虫,导致葫芦逐渐走向枯萎掉落的过程。
思考提问:为什么葫芦会变黄掉落?这个结果告诉我们什么?
幻灯片 10:重点字词学习 - 盯
字形讲解:左右结构,左边 “目” 表示与眼睛有关,右边 “丁” 表读音。注意 “目” 字的最后一横要变成提,“丁” 字的竖钩要写直。
字义解释:专注地看,目不转睛地看。
例句展示:他紧紧地盯着电视屏幕,生怕错过精彩的画面。小猫盯着老鼠洞,等待老鼠出现。
幻灯片 11:重点字词学习 - 谢
字形讲解:左中右结构,中间部分 “身” 字的撇要穿插到 “讠” 的下方,右边 “寸” 字的横要写长,托住上面的部分。
字义解释:
感谢,如 “谢谢”“感谢”。
认错,道歉,如 “谢罪”。
(花或叶子)脱落,文中 “花谢以后” 取此义。
例句展示:我要感谢老师对我的帮助。他知道错了,主动向我谢罪。秋天到了,树叶纷纷凋谢。
幻灯片 12:重点字词学习 - 怪
字形讲解:左右结构,左边 “忄” 表示与心情有关,右边 “圣” 字的横画较多,要注意长短和间距。
字义解释:
奇异,不平常,如 “奇怪”“怪异”。
很,非常,如 “怪好看的”。
责备,怨,如 “责怪”。
例句展示:这件事情很奇怪,让人捉摸不透。公园里的花怪好看的。他因为迟到受到了老师的责怪。
幻灯片 13:词语积累与拓展
自言自语:自己一个人低声嘀咕。例句:他在房间里自言自语,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奇怪:跟平常的不一样;感到出乎意料,难以理解。近义词:奇异、奇特;反义词:平常、普通。例句:他的行为很奇怪,大家都不明白他在做什么。
慢慢:表示程度或数量的逐步增减。近义词:渐渐、缓缓;反义词:迅速、快速。例句:太阳慢慢升起来了。
幻灯片 14:寓意探讨
问题引导:学完《我要的是葫芦》这个故事,大家明白了什么道理?
答案总结:
事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不能只看结果,而忽视过程和其他相关因素。种葫芦人只想要葫芦,却不管叶子上的蚜虫,最终导致葫芦掉落,就是因为他没认识到叶子和葫芦的关系。
要虚心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不能固执己见。邻居提醒种葫芦人治蚜虫,他却不听,结果造成了不好的后果。
幻灯片 15:联系生活实际
举例引导: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像种葫芦人这样忽视事物联系的例子。比如,有的同学只想着考试取得好成绩,却不认真听讲、不完成作业,忽视了学习过程的重要性;有的同学想要身体健康,却不爱运动、挑食,不明白饮食和运动对健康的影响。大家还能想到哪些类似的例子?
行动倡议: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会如何关注事物之间的联系,比如学习时制定合理计划,重视每一个学习环节;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幻灯片 16:课堂互动 - 角色扮演
活动说明: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别扮演种葫芦的人、邻居和旁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表演。要求学生通过动作、表情和语气,展现出角色的性格特点,如种葫芦人的固执、邻居的热心。
评价要点:其他小组从 “角色还原度”“表情动作生动性”“台词流畅度” 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教师最后点评,鼓励学生加入自己的创意细节,让表演更精彩。
幻灯片 17:课堂互动 - 改写结局
任务布置:假如种葫芦人听了邻居的劝告,及时治理了蚜虫,葫芦会有怎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改写故事的结局。
写作提示:可以从葫芦的生长过程、种葫芦人的心情变化等方面进行创作。
分享展示:邀请几位同学分享自己改写的结局,全班共同欣赏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幻灯片 18:课堂总结
内容回顾:回顾《我要的是葫芦》的故事内容,包括种葫芦人的期待、邻居的提醒、葫芦的变化,以及重点学习的字词。
寓意强调:再次强调关注事物联系、虚心听取意见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把学到的道理运用到生活中。
收获分享:让学生用一句话说说这堂课的收获,比如 “我知道了做事情不能只看结果,要重视过程”。
幻灯片 19:作业布置
书面作业:1. 抄写本课重点生字(盯、谢、怪),每个字组 3 个词;2. 用 “自言自语”“奇怪” 各写一个句子。
拓展作业:1. 观察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记录下来,并和同学分享;2. 找一个生活中忽视事物联系的例子,写一篇短文,说说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2024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13 我要的是葫芦
第五单元 阅读
a
i
T
u
j
m
i
a
N
g
语文 二年级 上册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我要的是葫芦
13
wǒ yào de shì hú lu
任务:编写葫芦的故事
第一课时
积累素材
活动1
素材 字词大本营
1
hú lu
xiè
yǐ
dīnɡ
sài
ɡuài
葫芦
花谢了
以后
赛得过
奇怪
盯着
màn
慢慢地
词语我会认
种
棵
次
邻
生字我会写
吧
奇
怪
居
以
想
书写指导
左右等宽。左半部分的“禾”最后一笔变点;右半部分的“中”的短竖写在竖中线上。
zhònɡ
左窄右宽,左高右低。右半部分的“果”的撇、捺要舒展,注意左右穿插。
kē
竖提的竖要直、提要稍长;中间一“点”起笔略高,写在竖中线上;撇的起笔最高,穿插到竖中线左边;最后一“点”要低,保持字的平衡。
yǐ
左窄右宽,左短右长。 第五笔撇从竖中线起笔,穿插在提的下面。
cì
上长下短,“木”的末笔捺改点,“心”要略扁,第二笔是卧钩。
xiǎng
左右等宽,左高右低。“令”的第二笔捺改点;“阝”的第一笔横撇弯钩一笔写成,要写得大一些。
lín
左上包右下。“尸”的上部要小,撇要长;“古”的横伸到“尸”外。
jū
左小右大。“口”在横中线上部;“巴”与“口”的上部齐平,第三笔横在横中线上部。
bɑ
上收下放,上短下长。 “大”的捺变点;“可”横稍长,居横中线上方,最后一笔竖钩较长,位于竖中线右边。
qí
左窄右宽。右部上的“又”撇、捺舒展,右部下的“土”最后一横不宜超出撇捺的宽度。注意左右穿插。
guài
素材 故事内容
2
读课文,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人种了一棵 ,叶子上爬满 ,他也没有管,不顾 和 的关系,只盯着葫芦,最后 的故事。
叶子
果实
一个葫芦也没有得到
葫芦
蚜虫
种葫芦
课文的线索是什么?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顺序
事情的发展顺序
葫芦长势好
叶生蚜虫
变黄脱落
种下葫芦
生虫不治虫
葫芦落
线索
葫芦的生长变化
素材收集成功,准备创作!
语文 二年级 上册
第二课时
我要的是葫芦
13
wǒ yào de shì hú lu
制作剧本
活动2
故事起因
1.读课文第1自然段前三句话,说说小葫芦最开始是什么样子的,画出相关语句。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还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一棵葫芦:
一株植物,包括:藤、叶、花、果实。
种了一棵葫芦
长满了绿叶
还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挂了几个小葫芦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还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长叶
葫芦的生长顺序:
开花
花谢
挂果
看图说一说,“一棵葫芦”包含什么?
葫芦藤
葫芦叶
葫芦花
小葫芦
长势良好
葫芦生长
2.朗读第1自然段的第4、5句话。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表示赞叹、赞美
喜爱、满意
喜爱、渴望
故事经过
自由读第2自然段,思考:叶子上生了蚜虫,种葫芦的人是怎么想的?在文中画出来。
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叹号所表达的语气比陈述句更强烈一些,反映出种葫芦的人对蚜虫不屑一顾的态度。
练读句子,读出不屑一顾的语气。
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所说:对蚜虫毫不在意,热切期盼葫芦快快长大。
集中注意力看——重视葫芦
读课文第3自然段,说一说:邻居提出了什么建议?种葫芦的人是如何回应的?
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那个人感到很奇怪,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邻居的建议
种葫芦人的反应
想一想,蚜虫和葫芦真的没有联系吗?
叶子和葫芦之间是有关系的,叶子给小葫芦提供营养,叶子被蚜虫吃了,葫芦得不到养分,自然就长不好了。
蚜虫多了
叶子黄了
小葫芦落了
相互联系
故事结局
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叶上长蚜虫
葫芦脱落
原本长势极好的葫芦有了什么变化?
葫芦变黄
葫芦脱落
逐步变化
这则寓言故事对你有何启示?
要善于听取他人有益的劝告。
说一说
要认识到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考虑问题要全面, 不能孤立地看待事物。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满不在乎
肯定
惊讶
肯定
读一读,注意句子不同的语气。
读一读
眼观世界
你不知道的葫芦
葫芦可以用来制作工艺品,既可以在葫芦表面进行雕刻,也可以烙出图案,十分精美。葫芦还能用来制作乐器,古代的笙就是用葫芦做的。云南的少数民族乐器——葫芦丝也是用葫芦制成的。
练一练
一、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葫芦藤 ( )的小花
( )地说 ( )地变黄
( )的小葫芦 ( )大南瓜
自言自语
细长
雪白
慢慢
可爱
赛过
二、想象种葫芦的人看到葫芦掉光后的情景,续编他和邻居的对话。
我的葫芦怎么都掉光了,谁偷走了我的葫芦
真是太后悔了。
可能是蚜虫偷走了小葫芦吧!
棵
以 后
南 瓜
奇 怪
邻 居
治
【点拨】B 项中,“葫芦”的“葫”应读hú。
B
返回
细长的
碧绿的
雪白的
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返回
叶子和葫芦的生长有关。
【点拨】种葫芦的人最后一个葫芦也没得到,是因为蚜虫吃坏了葫芦藤,影响了葫芦的生长;他不听邻居的劝告,不重视蚜虫的危害;他不懂果实和叶子之间的关系,只关注葫芦,不关心叶子上的蚜虫。
ABD
返回
【点拨】种葫芦的人只想要葫芦,却忽视了叶子和葫芦生长的关系,这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注意事物间的联系。
B
返回
B
C
【点拨】结合植物生长的知识,向小猴子解释叶子对桃树的重要性,说明它摘掉叶子的做法是错误的,最后给出正确的建议。
示例:桃花、桃子和叶子之间是有关系的,不能只顾桃花和桃子,还要看到叶子的作用。
返回
【点拨】结合上一年种葫芦失败的原因,围绕种葫芦的人改正错误做法来写,如关注葫芦生长、听取建议、防治病虫害等,使葫芦能够健康长大。
经常去给葫芦浇水、施肥、
除草
返回
还用多种方法
清理蚜虫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