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理解关键字词。
2、理解文中“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流露出来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豪情逸兴。
3、比较阅读同类“宴序”文章,理解本序与古人作的“宴序”一类文章的不同之处,领悟李白飘逸潇洒、豪情纵横的文情诗意。
2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记宴游的小序。本文写作的具体时间大致可以知道是开元二十年(732)前后,李白“酒隐安陆”(今湖北安陆)初期所作。李白与堂弟们在春夜宴饮赋诗,并为之作此序文。作者以诗笔行文,洋溢着诗情画意。虽然是文,却和李白的诗一样飘逸俊爽。这篇小品,景、情、思融和成一种美丽的意境。作品洋溢着蓬勃旺盛的春的气息,光明洞彻,爽朗不尽,将生活升华到诗的高度。
在桃李芬芳的季节,与自己的几位堂弟一起行游于醉柳清烟的园中,映现在诗人眼中的是无限的阳春风光,大自然的景色就是最美丽的文章。众人谈笑风生,摆酒设宴,四处春花飘香,清风轻轻拂来,席间各赋新诗,作不出诗来的要罚酒三斗,一时间笑声盈盈,确是人生一大乐事。
李白的这篇序言记叙了他和堂弟们相聚桃园饮酒赋诗的情景,实际上是抒情散文,字数少篇幅短,但抒发了他清新潇洒的风格。李白擅长以骈句筑文,本文也不例外。他用流畅自然的笔触,写下了这篇千古名作。他的“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和曹操“人生几何、对酒当歌”有相似的豪迈之处,更能表现出李白特有的那种高傲蔑俗、放荡不羁的性格。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文章理解,体会文中流露出来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豪情逸兴。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同类文章,领悟李白独特的飘逸潇洒、豪情纵横的文情诗意。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古人很懂生活情趣,他们会经常呼朋引伴举行集会,共同游乐。今天我们随同李白,看看古人是怎样游乐的。
活动2【讲授】作者及背景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
写作背景:这是一篇记宴游的小序。本文写作的具体时间大致可以知道是开元二十年(732)前后,李白“酒隐安陆”(今湖北安陆)初期所作。
活动3【活动】朗读翻译课文
教师泛读,听录音,学生齐读
活动4【活动】解读课文
这篇小序只有119字,却比较全面地记叙了游赏的缘由、游赏过程、自然的景物、同游人的情况和思想情绪,其文字的凝练、结构的紧凑和艺术手法的高妙,实在令人惊叹!文章一气呵成,意绪贯通,极自然地形成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序天伦之乐事”),从两个方面说明了此次春夜宴游桃花园的缘由。
第二部分(从“群季俊秀”到结尾),集中叙述这次桃园夜宴之乐。
活动5【活动】分析课文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序天伦之乐事”),从两个方面说明了此次春夜宴游桃花园的缘由。
首先是人生短暂,韶光易逝。文章先以一个“夫”字领起,从抒发个人的感慨入手。作者认为,天地是万物暂时寄身的旅舍,光阴是制造历史的来去匆匆的过客。世间的万物不会永远存在,光阴总在快速地流逝。人活在世上就像梦幻一样漂浮无定,总共能得到多少欢乐呢!所以,他认为古人“秉烛夜游”的行为是很有根据的。这样写的用意是要说明他也有感于光阴易逝,人生莫测,所以想效法古人之秉烛夜游。
第二层:以一个“况”字衔接下文,是说不止时光的易逝、人生的暂短促使他要夜晚来宴集,况且还有春天的美景在召唤他,大自然提供的繁复、斑斓的形态和色彩在吸引他。所以,他才趁着春夜,在桃花盛开的园林中,与兄弟们团聚,尽享天伦之乐。写到这里,开头那种“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迷惘与感伤已荡然无存了!
第二部分(从“群季俊秀”到结尾),集中叙述这次桃园夜宴之乐。
从兄弟们各个都像谢惠连一样聪敏、多才,能在宴席上主客一同吟诵诗篇,这当然是“乐事”之一!
在宴席上大家不停地寻觅新颖、奇特的话题,纵情适意地高谈阔论,进而转成了辨名析理的清谈,这是“乐事”之二!
他们高兴地观赏盛开的桃花,在月光下不停地传杯递盏,这是“乐事”之三!
文章最后,写大家举杯痛饮,酒酣之后情绪达到高潮,于是就产生了艺术创作的冲动。他们相约一同赋诗抒怀,并决定依照石崇金谷园的旧例,作诗不成者,罚酒三杯,这是“乐事”之四!
活动6【练习】本文中运用的典故
本文中运用的典故很多,有的是直取其词,如“逆旅”取自《左传》,“浮生”“大块”出自《庄子》,“羽觞”源于《汉书》。有的是借用其语句,如“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就是直接援引曹丕的《与吴质书》中的话。又有用古人、古事的,如谢惠连之聪敏、谢灵运之擅诗。至于最后的“金谷酒数”则是把石崇金谷园的豪华宴会同他们弟兄的桃园夜集比并起来,随之就会让人联想到王羲之的兰亭修禊事。这样做显然能增添这篇小序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了解盛唐时期文人生活的宝贵资料。
1.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庄子·刻意》有“其生若浮,其死若休”的话,故后人常说“浮生”;又《庄子·齐物论》有庄周梦蝶的故事,表达的是:人生变幻无常,就像做梦一样。
2.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惠连,指谢惠连(397?—433),南朝宋文学家,著名诗人谢灵运的堂弟。他才思敏捷,十岁便能作文,工诗赋,深得谢灵运爱赏。世称小谢。谢灵运(385—433),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是南朝山水诗派的创始者。这几句是李白夸奖自己的堂弟才能杰出,各个都像谢惠连;而自己作诗却赶不上谢灵运。
3.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西晋石崇,官至卫尉卿。豪富甲天下,生活极端奢侈。曾在洛阳金谷涧中宴客赋诗,他写有《金谷诗序》说:“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李白所说的“金谷酒数”,即三斗。
活动7【测试】文言知识
通假字:
序天伦之乐事
序,通“叙”,叙谈。
古今异义:
1、大块假我以文章
大块:古义,大自然。今义,大的块头。
文章:古义,原指错杂的色彩、花纹。文中指大自然中各种美好的形象、色彩、声音等。今义: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
2、群季俊秀
季:古义,弟弟。今义,季节。
词类活用
1、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动词作名词,诗歌)
2、幽赏未已
(形容词作名词,幽雅的景致)
3、古人秉烛夜游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4、飞羽觞而醉月
(飞,使动用法,使……飞动)
5、高谈转清
(形容词作名词,清新的话题)
6、如诗不成
(名词作动词,写诗)
一次多义
1、
良有以也
(名词,原因)
开琼筵以坐花
(连词,用来,来。)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介词,用)
2、大块假我以文章
(动词,给予)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借助,凭借)
因求假暂归
(名词,假期)
3、良有以也
(副词,确实)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形容词,优秀)
感我此言良久立(副词,很)
良庖岁更刀,割也
(形容词,好的,高明的)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形容词,美好的)
4、万物之逆旅也
(结构助词,的)
会桃花之芳园
(补助音节,不译)
活动8【作业】背诵并默写全文
默写全文,朗诵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