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观察常见的动物》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大象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观察常见的动物》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大象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11-09 19:32: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学科 小学科学 版本 大象版
年级 一年级上册(新教材)
单元名称 第2单元《观察常见的动物》
单元主题 身边的动物朋友
课时安排 3课时
一、单元主题
身边的动物朋友
二、单元大情景
情景:“动物王国探秘之旅”
以班级创设“动物观察站”为背景,学生扮演“小小动物观察员”,通过观察、记录、分享等方式,逐步探索身边常见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及与人类的关系。
三、课程标准分析
核心概念 生命科学领域——“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学习内容 课程标准中“生物多样性”主题下的“常见动物的外形特征与生活习性”。
学段目标 (1-2年级) 一年级属于低年级学段,重点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描述、比较等方法,初步认识自然现象和生命体的基本特征,激发探究兴趣。
四、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观察兔子》、《常见的动物》和《我喜欢的动物》这3课。
第一课《观察兔子》以兔子为具体观察对象,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如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手摸等)观察兔子的外部特征(如长长的耳朵、柔软的皮毛、短尾巴等),并探究兔子的行为(如吃什么、怎样运动)。学生通过亲自观察、描绘和记录,学习如何描述动物的特征,并注重安全提示(如摸兔子时要轻柔)。本课强调亲身观察和事实验证,培养初步的探究能力。
第二课《常见的动物》扩展观察范围,引导学生认识多种常见动物(如牛、蝴蝶、蜗牛、鲫鱼等),通过观察和描述这些动物的特征(如外形、运动方式、食性等),玩动物扑克游戏,并记录科学问题存取单。学生学会比较不同动物的异同,初步形成分类意识,了解动物的多样性。本课注重从具体到一般的过渡,培养学生的比较和概括能力。
第三课《我喜欢的动物》聚焦学生的个人兴趣和情感表达,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动物,并通过猜谜、绘画、表演等方式描述动物的特征。学生收集动物资料,制作动物画册,并评选“猜谜语大王”等奖项。本课强调科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的结合,激发学生对动物的热爱和探究兴趣,培养表达和交流能力。
这三课之间存在递进和互补的关系:
1.递进关系:从具体观察(《观察兔子》)到一般认识(《常见的动物》),再到个人表达(《我喜欢的动物》),体现了从感性体验到理性认知、从知识积累到情感升华的学习路径。学生先掌握单一动物的观察方法,然后应用该方法认识多种动物,最后将所学内化为个人兴趣和态度。
2.互补关系:三课共同覆盖了科学探究的多个维度:《观察兔子》侧重探究技能训练,《常见的动物》侧重知识拓展和分类思维,《我喜欢的动物》侧重情感态度培养。三者相互支撑,帮助学生全面建构“动物的特征”这一核心概念,并达成观察能力、科学思维和态度责任的综合发展。
五、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知道常见动物的基本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科学思维 能用比较的方法发现动物的异同点。
探究实践 能通过观察、记录、描述等方式探究动物特征。
态度责任 培养爱护动物、尊重生命的态度。
六、学情分析
1.年龄特点: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心强,但注意力持续时间短。
2.认知基础:对动物有初步的生活经验,但缺乏系统观察和科学描述的能力。
七、活动设置
1.活动一:兔子的秘密(对应《观察兔子》)
(1)主题:走近兔子朋友
(2)目标:学会用多种感官观察动物,记录兔子的外形特征和行为。
(3)达成方式:
①实物/视频观察兔子,用画图+简单文字记录。
②小组讨论兔子的食性、运动方式。
③跨学科融合:语文(描述动物特征)、美术(画动物简图)。
2.活动二:动物大家族(对应《常见的动物》)
(1)主题:动物分类游戏
(2)目标:通过比较常见动物的特征,初步学习分类方法。
(3)达成方式:
①展示多种动物图片,小组合作按“会飞/会跑/会游”分类。
②制作“动物特征卡片”,用贴纸标记不同动物的特点。
3.活动三:我的动物朋友(对应《我喜欢的动物》)
(1)主题:分享与保护
(2)目标:表达对动物的喜爱,初步理解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达成方式:
①学生带来动物玩具/照片,分享“我和动物的故事”。
②角色扮演:如何正确与动物相处(如不打扰、不伤害)。
八、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以“动物观察站”贯穿单元,增强代入感。
2.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提问-记录-分享的流程自主发现。
3.游戏化教学:设计“动物特征猜谜”“分类闯关”等游戏激发兴趣。
九、学习方法
1.观察记录法:用图画、符号记录动物特征。
2.合作学习法:小组分工观察、讨论、展示成果。
3.比较归纳法:通过对比不同动物,归纳共同特征。
十、评价策略
(一)单元总体评价策略
过程性评价(观察记录、课堂参与)占60% + 成果评价(作品、汇报)占40%。
(二)分活动评价表
1.活动1:兔子的秘密
观察记录 能画出兔子1个明显特征(如长耳朵) 能记录2个特征并简单描述 能记录3个特征并描述行为
合作探究 能在提醒下参与小组观察 主动参与观察并分享1个发现 能主动帮助同伴记录,提出1个问题
2.活动2:动物大家族
分类能力 分类能力 按1种标准(如会飞/不会飞)正确分类3种动物 按2种标准(如体型大小、运动方式)分类动物
表达交流 表达交流 能说出1种动物的名称 能描述2种动物的不同特征
3.活动3:我的动物朋友
情感表达 能说出喜欢的动物名称 能说明喜欢的原因(如"可爱") 能结合生活经验表达如何保护动物
创意表现 能用简单图画表现动物 图画+1句标语(如"爱护小狗") 能设计图文结合的动物保护海报
十一、作业设计
活动1作业:兔子的秘密
基础作业
画一只兔子,标出1个身体部位 涂鸦式画出轮廓,无标注 能画出基本外形并标注1个部位(如耳朵) 外形准确、部位标注清晰且有色彩搭配
提升作业
记录兔子喜欢吃的两种食物 用图画或贴纸表示1种食物 画出2种食物并标注名称 能分类食物(如蔬菜/干粮)并简单说明
拓展作业
观察身边动物,记录一个行为 口头描述观察结果 用图画+1个关键词记录(如"跑") 能连续观察2天并对比行为变化
活动2作业:动物大家族
基础作业
剪贴3种动物按"有无羽毛"分类 正确分类2种动物 分类全部正确但无标签 分类正确并自制分类标签(如"有羽毛组")
提升作业
用颜色标出会飞/会跑的动物 能用单一颜色标注1类动物 用两种颜色区分两类动物 能添加第三种颜色标注特殊动物(如"会游泳")
拓展作业
设计动物谜语 谜语描述1个特征(如"有长鼻子") 包含2个特征且答案明确 谜语有韵律(如儿歌形式)且创意独特
活动3作业:我的动物朋友
基础作业
向家人介绍喜欢的动物 能说出动物名称和1个特征 能描述特征+模仿动物叫声或动作 能讲述与动物的真实互动经历
提升作业
画"我和动物朋友" 画出动物和自己的简单轮廓 画面有场景(如散步、喂食) 画面细节丰富且能表达情感(如笑脸)
拓展作业
制作爱护动物标语 标语包含"爱护"一词 标语有具体行为(如"不追小鸟") 能设计图文结合的标语牌并展示讲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