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东南西北》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3.2《东南西北》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7.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大象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11-09 20:27: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象版一上科学第三单元第2课《东南西北》教学设计
一、活动主题
解锁固定方向,开启寻宝新地图
二、课程标准依据
本课教学严格遵循《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物质与能量”核心概念下的学习要求。针对1-2年级学段目标“能使用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等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在学生对相对方位(前后左右)有初步认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东、南、西、北”这四个固定不变的绝对方向,建立更稳定、通用的空间参照系。
三、教材分析
本课是本单元的进阶课和关键课。教材内容在学生对“前后左右”(相对方位)有基本了解后,引入了“东南西北”(绝对方向)的概念。这一转变对学生而言是从“自我中心”到“客观参照”的思维跨越,是认知上的一个难点,也是重要发展。学生将学习如何利用参照物(如太阳)来辨别东南西北,并理解这些方向不因自身朝向改变而改变的特性。本课知识是第三课《太阳的位置》的应用基础,也是学生未来地理、天文等学科学习的基石。
四、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知道东、南、西、北是四个基本且固定的方向;初步了解利用太阳(早晨)位置判断东西方向的方法。
2.科学思维:能通过观察和推理,根据一个已知方向推断出其他三个方向。
3.探究实践:能制作并使用简易方向卡片,在教室和校园环境中初步辨别东南西北方向。
4.态度责任:培养乐于探索、勇于尝试的精神,在小组合作中体验共同解决问题的乐趣。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
2.教学难点:理解方向的固定性,并掌握在实际环境中判断方向的基本方法。
六、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含“校园寻宝”情境动画、方向儿歌、校园实景图)、大的方向指示牌(东、南、西、北)、指南针。
2.学生准备:每人一份《学习任务单》(附后)、卡纸、剪刀、彩笔、胶棒。
3.环境布置:课前在教室墙壁上(对应实际方向)预先贴上不显眼的东、南、西、北标记点。
七、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情境延续,任务升级】
教师活动:
“同学们,欢迎回到我们的‘校园寻宝奇遇记’!上节课,大家凭借‘前后左右’的密码成功打开了第一道锁,真是一群出色的‘方位小达人’!(展示课件:藏宝图展开新部分)但是,寻宝之路出现了新挑战!藏宝图上说:‘仅用前后左右,犹如雾中行船。欲达宝藏之地,须识天地四方——东、南、西、北!’同学们,你们听说过东、南、西、北吗?今天,我们就来解锁这四大‘固定方向密码’,让我们的寻宝地图变得更清晰!”
学生活动:
被新的挑战激发兴趣,产生学习“东南西北”的强烈愿望。
设计理念:无缝衔接单元大情境,通过设置新的难题,自然引出本课学习目标,保持学习连贯性和挑战性。
【新授环节一:巧手制作,初识四方】
教师活动:
“要想掌握东南西北,我们先要亲手创造我们的‘寻宝神器’——方向卡片。请大家拿出材料,跟着老师一起做。” (指导学生将卡纸对折再对折,展开后形成“十”字折痕,在四个端点分别写上“东、南、西、北”,并画上个性化图案,如太阳代表东。) “神器做好啦!但怎么用它呢?我们需要一位‘大自然的老师’来告诉我们哪个方向是东。大家猜猜这位老师是谁?(引导学生说出太阳)对!每天早上,太阳升起的方向就是——东方!(板书: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 “现在,请大家起立,举起你的方向卡,让‘东’字对准教室里有太阳光进来的方向(或教师指示的东方)。好,保持不动!现在,你的前面是东,那么你的后面就是?对,西!左手边是?北!右手边是?南!大家发现了什么?东南西北是固定不变的,不像前后左右会随着我们转身而改变哦!”
学生活动:
(1)自主学习/实践:动手制作方向卡片。
(2)探究学习:在教师指导下,利用“早晨太阳在东”的规律,初步定位东方,并据此推断出南、西、北方向,亲身体验方向的固定性。
设计理念:实践探究、做中学。制作卡片的过程加深对四个方向的直观印象。利用太阳定位是本节课的核心探究活动,将抽象概念与具体方法、实际环境相结合,有效突破难点。
【新授环节二:校园探秘,应用巩固】
教师活动:
“我们的‘寻宝神器’已经激活!现在,真正的挑战来了——校园方向探秘!请打开《学习任务单》,我们即将分组行动。” “各小组请注意你们的任务:以我们教室门口为观测点,使用方向卡,判断并记录‘国旗台’、‘大操场’、‘学校大门’分别在我们哪个方向。” “出发前,老师有个小提示:小组内要分工合作,有的同学负责拿卡定位,有的负责观察记录,有的负责汇报。看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判断得最准!安全第一,出发!” (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方向卡使用是否正确,小组合作是否有序。)
学生活动:
(1)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在校园指定地点,利用方向卡片合作完成方向判断任务。
(2)实践应用:将课堂所学应用于真实环境,巩固东南西北的辨认。
设计理念:合作学习、教学评一体化。将学习空间从教室扩展到校园,在真实任务中应用知识。小组合作形式培养协作能力,教师的巡视指导即是对学习过程和效果的即时评价。
【巩固与拓展环节】
教师活动:
“大家都完成任务回来了吗?让我们来分享一下你们的发现!(请小组代表汇报)” “听了大家的汇报,老师发现你们已经能像真正的探险家一样使用方向了!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快速反应’游戏。我喊出一个方向,你们要迅速用手指向那个方向。‘东!’ ‘南!’…… 加快速度喽!”
学生活动:
参与快速反应游戏,进一步熟练对四个方向的瞬时辨认。
设计理念:通过游戏化竞赛,增加趣味性,检验并提升学生的熟练度,实现跨学科融合(体育)。
【总结与升华环节】
教师活动:
“太精彩了!同学们,你们已经成功解锁了第二道关卡——‘固定方向密码’!(课件展示藏宝图方向坐标被点亮)” “回顾今天,我们从依靠身体的‘前后左右’,进步到能利用太阳和工具认识固定的‘东南西北’。这是不是一种巨大的进步?从古至今,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不断探索方向。你们知道吗?世界上最早发明并应用指南针的就是我们中国人!古代的司南、罗盘,帮助郑和下了西洋,帮助商队走了丝绸之路。今天,我们学习的正是这门古老而伟大的智慧。” “看,科学探索就是这样,从身边开始,却能连接古今,走向世界。希望大家永远保持这份探索的热情,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利用太阳,发现它更多的秘密!”
学生活动:
分享收获,在教师引导下感受认知成长的喜悦,了解方向知识在古今中的应用,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持续探索的科学精神。
设计理念:总结升华、立德树人。将知识学习与科技史、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升课堂格局,自然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八、作业设计(分层)
1.基础作业: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利用今天学的方法,确定你家客厅的东、南、西、北方向,并各找一个标志物(如东边是窗户)。
2.提升作业:选择一条从家到附近超市(或公园)的熟悉路线,试着用东南西北描述大致的行走方向变化。
3.拓展作业:查一查资料或问问家人,除了太阳,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如树木年轮、北斗星等)
九、教学反思
本课成功的关键在于将抽象的“固定方向”概念转化为学生可操作、可体验的活动。“制作方向卡”和“校园探秘”是两大核心环节,能有效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需特别注意在校园活动中的安全组织和纪律维护。对于方向感较弱的学生,需在小组内给予更多关照和鼓励,允许其通过模仿和同伴指导来学习。结尾的升华部分,通过讲述指南针的历史,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将科学知识的学习延伸到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中。
附:《学习任务单》
《东南西北》学习任务单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任务一:我的方向卡 (独立完成)
请画出或贴上你制作的方向卡。
[ 此处留空给学生画方向卡 ]
2.我是根据__________(填“太阳”或老师指引),先找到东方的。
任务二:校园方向探秘 (小组合作)
观测点:教室门口 请小组成员合作,用方向卡判断下列地点在观测点的哪个方向,并√出来。
国旗台
大操场
学校大门
我们的发现:东南西北是________(填“固定不变”或“会改变”)的。
☆ 课堂表现自评 ☆ (涂色)
我能认真制作方向卡: ☆☆☆
我能积极参与小组探秘: ☆☆☆
我能基本判断东南西北: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