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象版一上科学第四单元第3课《白天和夜晚》教学设计
一、活动主题
月亮姑娘的变身日记探索之旅第三站:昼夜交替的奥秘
二、课程标准依据
本课依据《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核心概念"宇宙中的地球",重点落实"知道昼夜交替现象及其对生物的影响"这一学业要求。通过对比观察昼夜现象,培养学生分类比较能力和系统观察能力,体现科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三、教材分析
1.单元收官作用:本课是在前两课观察月亮基础上的拓展和提升,将视角从月亮延伸到更广阔的昼夜现象,建立天文现象的整体认知,完成单元知识的系统建构。
2.内容特点:教材通过对比白天和夜晚的自然现象、人类活动及动物行为,引导学生发现昼夜差异,初步思考昼夜成因。特别强调多角度观察和分类比较的科学方法。
3.创新处理:我将"我演你猜"游戏深化为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表演和猜测中自然发现昼夜规律。
四、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知道白天和夜晚的自然现象不同,了解昼夜交替对人类和动植物的影响
科学思维 能通过多角度对比昼夜现象,培养观察比较和分类归纳的能力
探究实践 能通过游戏活动探究昼夜差异,初步建立天文现象的整体认知
态度责任 培养细致观察的习惯,感受自然规律的美妙,增强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多角度对比发现昼夜现象的不同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昼夜交替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六、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昼夜对比图片/视频、地球仪、手电筒(模拟太阳)、"我演你猜"游戏卡片
2.学生准备:学习任务单、彩笔、昼夜观察记录表
3.环境布置:教室设置"白天区"和"夜晚区",张贴相关图片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月亮姑娘的日与夜
教师活动:
"同学们,我们的《月亮姑娘的变身日记》迎来了最精彩的章节!前两站我们发现了月亮形状的变化规律,但月亮姑娘告诉我们,她还有一个更大的秘密——为什么她只在夜晚出现?白天她去了哪里?今天,我们就一起揭开昼夜交替的奥秘!"
学生活动:
观看昼夜交替的延时摄影视频,感受自然的神奇。
教师引导:
"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变化?白天和夜晚有什么不同?让我们当小小探索家,开始今天的发现之旅!"
设计理念:延续单元情境,从月亮自然过渡到昼夜现象,激发探究兴趣。
(二)探究发现:昼夜大不同
1. 多角度观察——发现差异
教师活动:
"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图片(出示昼夜对比图),从三个角度找找白天和夜晚的不同:自然现象、人类活动、动物行为。"
引导学生多角度发现:
(1)自然现象:光线强弱、温度高低、天空颜色
(2)人类活动:工作学习vs休息娱乐、户外活动vs室内活动
(3)动物行为:鸟类活动vs夜行动物活动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在任务单上分类记录发现。
设计理念:培养多角度观察和分类比较能力,建立系统认知。
2.游戏探究——我演你猜
教师活动:
"现在我们玩'我演你猜'游戏。请同学表演一种活动,其他同学猜是白天还是夜晚的活动,并说明理由。"
游戏示范:
教师表演"刷牙"(早晚都可能出现),引导学生思考判断依据。
学生活动:
分组游戏,表演和猜测昼夜活动。
关键引导:
"你为什么认为这是白天的活动?有什么判断依据?"
设计理念:通过游戏深化理解,培养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成因探究——为什么有白天黑夜
教师活动:
"我们用地球仪和手电筒来模拟一下。(演示地球自转)当中国面对太阳时,我们这里是——?"
学生回答:"白天!"
教师继续:"当中国转到背对太阳时呢?"
学生回答:"夜晚!"
简单总结:
"地球像陀螺一样自转,面对太阳是白天,背对太阳是夜晚。"
设计理念:通过直观演示化解抽象概念,培养空间想象力。
(三)系统建构:太阳月亮手拉手
教师活动:
"现在我们来玩'连线游戏',把特征连到对应的天体上。"
出示连线题:
(1)白天出现、很热很亮、给我们光明——太阳
(2)夜晚出现、有圆缺变化、反射太阳光——月亮
学生活动:
完成连线,分享连线理由。
教师总结:
"太阳和月亮就像好朋友,一个管白天,一个管夜晚,共同装点我们的天空。"
设计理念:通过游戏巩固知识,建立天文现象的整体认知。
(四)情感升华:中国人的时间智慧
教师活动:
"同学们,我们中国人自古就善于观察自然规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种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体现了古老的智慧。"
展示成就:
(1)"二十四节气根据太阳运行制定,指导农业生产"
(2)"传统节日如中秋节、元宵节都与月相相关"
(3)"现在中国的航天事业正在探索更远的宇宙奥秘"
升华主题:
"作为新时代的小小科学家,我们要继承这种观察自然、探索奥秘的精神,将来为祖国的科学发展贡献力量!"
设计理念:渗透传统文化和民族自豪感,培养科学志向。
八、作业设计
1.基础作业:观察记录一天中不同时间家人的活动,分析活动与时间的关系。
2.提升作业:选择一种动物,观察记录其昼夜行为差异。
3.拓展作业(跨学科融合):创作一首关于白天和夜晚的小诗或绘画,表达对自然规律的感受。
九、教学反思
本课作为单元收官之作,在知识整合和情感升华方面具有以下特色:
1.系统建构:将月亮观察延伸到昼夜认知,完成天文知识的系统建构。
2.游戏化学习:通过"我演你猜"等游戏让抽象知识具体化、趣味化。
3.文化渗透:自然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4.志向培养:联系中国航天成就,激发科学探索志向。
预计学生在理解地球自转与昼夜关系时可能存在困难,需要通过反复演示和形象比喻来化解。对于分类比较能力较弱的学生,需要提供更具体的观察指导。
附:《学习任务单》
《月亮姑娘的变身日记》第三课学习任务单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观察日期:__________
任务一:昼夜现象对比表
自然现象 例:阳光明亮 例:月光柔和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人类活动 例:上学读书 例:在家休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动物行为 例:小鸟唱歌 例:猫头鹰活动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游戏发现记录
我表演的活动:________________
同学们猜是(白天/夜晚),因为:________________
我猜对的活动有____个,我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宇宙探索小发现
太阳和月亮的不同:
太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月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昼夜交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评价表
观察细致度 发现5个以上差异 发现3-4个差异 发现不足3个
游戏参与度 主动表演和猜测 能参与游戏 较少参与
成因理解 能解释昼夜成因 能简单描述 需教师引导
表达交流 清晰表达观点 基本能表达 表达不完整
宇宙小探索家感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寄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