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3.1.2 等式的基本性质
副标题:等式变形的依据
姓名:[教师姓名]
日期:[授课日期]
幻灯片 2:复习回顾与情境导入
复习回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方程及方程的解,知道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方程的解。例如,3x + 1 = 5 是方程,x = \(\frac{4}{3}\)是它的解。方程是特殊的等式,那么等式有哪些基本性质呢?这些性质对我们解方程有什么帮助呢?
情境引入: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平衡的天平,当天平两边的物体质量相等时,天平保持平衡。如果在天平两边同时添加或去掉相同质量的物体,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如果将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天平也依然平衡。这种天平的平衡现象,其实蕴含着等式的基本性质。今天我们就来探索等式的基本性质。
幻灯片 3:等式的定义
概念阐述:用等号 “=” 表示左右两边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表达式:一般可以表示为 a = b,其中 a、b 可以是数、单项式、多项式等。
实例列举:
2 + 3 = 5
3x + 2 = 8
a + b = b + a
(x + 1)(x - 1) = x - 1
说明:等式可以是不含有未知数的(如 2 + 3 = 5),也可以是含有未知数的(如 3x + 2 = 8),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所以方程是特殊的等式。
幻灯片 4:等式的基本性质 1
性质内容: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符号表示:如果 a = b,那么 a + c = b + c,a - c = b - c(其中 c 为整式)。
关键词解析:
同时加上(或减去):等式两边的操作要一致,要么都加,要么都减。
同一个整式:两边加上或减去的必须是同一个整式,不能一边加这个整式,另一边加另一个整式。
实例分析 1:已知等式 x + 5 = 8,根据性质 1,两边同时减去 5,可得 x + 5 - 5 = 8 - 5,即 x = 3。
实例分析 2:已知等式 2a = b + 3,两边同时加上 a - 2,可得 2a + (a - 2) = b + 3 + (a - 2),即 3a - 2 = a + b + 1,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几何解释:如天平两边各有质量为 a 和 b 的物体(a = b),同时在两边各加质量为 c 的物体,天平仍平衡(a + c = b + c);同时从两边各减质量为 c 的物体,天平仍平衡(a - c = b - c)。
幻灯片 5:等式的基本性质 2
性质内容: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或整式),(除数或除式不能为 0),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符号表示:如果 a = b,那么 ac = bc;如果 a = b(c ≠ 0),那么\(\frac{a}{c}\) = \(\frac{b}{c}\)(其中 c 为数或整式,且 c ≠ 0)。
关键词解析:
同时乘(或除以):等式两边的操作要一致,要么都乘,要么都除以。
同一个数(或整式):两边乘或除以的必须是同一个数或整式。
除数或除式不能为 0:因为 0 不能作除数,所以当两边除以同一个数或整式时,这个数或整式不能为 0。
实例分析 3:已知等式 4x = 12,根据性质 2,两边同时除以 4,可得\(\frac{4x}{4}\) = \(\frac{12}{4}\),即 x = 3。
实例分析 4:已知等式 m = n,两边同时乘 3,可得 3m = 3n;两边同时除以 2(2 ≠ 0),可得\(\frac{m}{2}\) = \(\frac{n}{2}\);若两边同时除以 (x + 1),则必须满足 x + 1 ≠ 0,即 x ≠ -1 时,\(\frac{m}{x + 1}\) = \(\frac{n}{x + 1}\)才成立。
几何解释:如天平两边各有质量为 a 和 b 的物体(a = b),两边的质量同时扩大 c 倍(c > 0),天平仍平衡(ac = bc);两边的质量同时缩小到原来的\(\frac{1}{c}\)(c > 0),天平仍平衡(\(\frac{a}{c}\) = \(\frac{b}{c}\))。
幻灯片 6:等式性质的应用 —— 由等式变形
实例分析 5:利用等式的性质,把下列等式变形为 x = a 的形式。
(1)x - 5 = 12
解析:根据性质 1,两边同时加 5,x - 5 + 5 = 12 + 5,得 x = 17。
(2)\(\frac{x}{3}\) = 6
解析:根据性质 2,两边同时乘 3,\(\frac{x}{3}\)×3 = 6×3,得 x = 18。
(3)2x + 3 = 11
解析:第一步,根据性质 1,两边同时减 3,2x + 3 - 3 = 11 - 3,得 2x = 8;第二步,根据性质 2,两边同时除以 2,\(\frac{2x}{2}\) = \(\frac{8}{2}\),得 x = 4。
实例分析 6:判断下列等式变形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如果 a = b,那么 a + 2 = b + 2(正确,根据性质 1,两边同时加 2)。
(2)如果 a = b,那么 a - m = b - n(错误,两边减去的不是同一个整式)。
(3)如果 a = b,那么 3a = 3b(正确,根据性质 2,两边同时乘 3)。
(4)如果 a = b,那么\(\frac{a}{c}\) = \(\frac{b}{c}\)(错误,没有说明 c ≠ 0)。
幻灯片 7:等式性质与方程的联系
核心作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是解方程的依据,通过运用等式的性质,我们可以将方程逐步变形,最终得到未知数的值。
实例分析 7:解方程 2x - 1 = 5,利用等式性质求解。
第一步:根据性质 1,两边同时加 1,2x - 1 + 1 = 5 + 1,得 2x = 6。
第二步:根据性质 2,两边同时除以 2,\(\frac{2x}{2}\) = \(\frac{6}{2}\),得 x = 3。
检验:将 x = 3 代入原方程,左边 = 2×3 - 1 = 5,右边 = 5,左边 = 右边,所以 x = 3 是方程的解。
总结:解方程的过程就是利用等式的性质,把方程中的常数项和含未知数的项分别移到等号两边,最终化为 x = a 的形式。
幻灯片 8:课堂练习(基础巩固)
练习 1:填空,使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并说明是根据等式的哪条性质及如何变形的。
(1)如果 x - 3 = 2,那么 x = 2 + ( ),根据( )。
(2)如果 4x = 12,那么 x = 12 ÷ ( ),根据( )。
(3)如果 3x - 2 = 7,那么 3x = 7 + ( ),根据( ),得 x = ( ),根据( )。
参考答案:(1)3,等式性质 1,两边同时加 3;(2)4,等式性质 2,两边同时除以 4;(3)2,等式性质 1,两边同时加 2,3,等式性质 2,两边同时除以 3。
练习 2: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并检验。
(1)x + 4 = 9 (2)\(\frac{x}{5}\) = 3 (3)3x - 6 = 0
参考答案:(1)x = 9 - 4 = 5,检验:左边 = 5 + 4 = 9 = 右边;(2)x = 3×5 = 15,检验:左边 = 15÷5 = 3 = 右边;(3)3x = 6,x = 2,检验:左边 = 3×2 - 6 = 0 = 右边。
幻灯片 9:课堂练习(能力提升)
练习 3:已知等式 3a = 2b + 5,利用等式性质变形。
(1)两边同时( ),得 3a - 2b = 5。
(2)两边同时( ),得 6a = 4b + 10。
参考答案:(1)减 2b,根据等式性质 1;(2)乘 2,根据等式性质 2。
练习 4:能否从等式 (3a + 7) x = 4a - b 中得到 x = \(\frac{4a - b}{3a + 7}\)?为什么?反过来,能否从 x = \(\frac{4a - b}{3a + 7}\)中得到 (3a + 7) x = 4a - b?为什么?
参考答案:不能从 (3a + 7) x = 4a - b 中直接得到 x = \(\frac{4a - b}{3a + 7}\),因为当 3a + 7 = 0 时,分母为 0,无意义;能从 x = \(\frac{4a - b}{3a + 7}\)中得到 (3a + 7) x = 4a - b,因为 x = \(\frac{4a - b}{3a + 7}\)成立隐含着 3a + 7 ≠ 0,根据等式性质 2,两边同时乘 3a + 7 即可得到。
幻灯片 10:常见错误分析与规避
错误类型 1:运用性质 1 时,两边加上或减去的不是同一个整式,如由 x = 5 得 x + 2 = 5 + 3(正确应为 x + 2 = 5 + 2)。
规避方法:牢记性质 1 中 “同一个整式” 的要求,变形时确保两边操作的对象一致。
错误类型 2:运用性质 2 时,忽略除数不能为 0 的条件,如由 ax = bx 得 a = b(未考虑 x = 0 的情况)。
规避方法:在运用性质 2 进行除法变形时,必须明确说明除数不为 0,若题目中未明确,需进行分类讨论。
错误类型 3:对等式性质理解不清,混淆乘除与加减,如由 2x = 6 得 x = 6 + 2(正确应为 x = 6÷2)。
规避方法:区分性质 1(加减)和性质 2(乘除)的适用场景,根据方程特点选择正确的性质进行变形。
错误类型 4:变形过程不完整,如解方程 3x + 1 = 7 时,直接得 x = 2,未体现运用等式性质的步骤。
规避方法:解方程时,按照 “依据性质→逐步变形→得出结果” 的步骤书写,清晰展示每一步的变形依据。
幻灯片 11:课堂小结
等式的基本性质 1:两边同时加(或减)同一个整式,结果仍是等式(a = b a ± c = b ± c)。
等式的基本性质 2: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或整式)(除数不为 0),结果仍是等式(a = b ac = bc;a = b,c ≠ 0 \(\frac{a}{c}\) = \(\frac{b}{c}\))。
核心应用:等式的性质是解方程的依据,通过变形可将方程化为 x = a 的形式。
注意事项:性质 1 中 “同一个整式”,性质 2 中 “除数不为 0”。
幻灯片 12: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
课堂总结:本节课学习了等式的两个基本性质,明确了等式两边同时加、减、乘、除同一个数或整式(除数不为 0)时,等式仍然成立。这些性质是我们后续学习解方程的重要基础,只有准确理解和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才能正确地进行方程变形,求出方程的解。
作业布置:
基础作业:教材课后对应习题 [具体页码和题号],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等式变形和简单的解方程问题。
拓展作业:思考如何利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 ax + b = c(a ≠ 0)的方程,并尝试解出方程 2x + 5 = 13 和\(\frac{1}{3}\)x - 2 = 1。
2025-2026学年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3.1.2等式的基本性质
第3章 一次方程与方程组
a
i
T
u
j
m
i
a
N
g
判断:下列各式中哪些是等式?
① abc;②3a-2b;③ xy+y2-5;④3;⑤-a;⑥2+3=5;⑦3×4=12;⑧9x+10=19;⑨a+b=b+a;⑩S=πr2.
用等号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作等式.
通常用a=b表示一般的等式.
√
√
√
√
√
对于方程x+2=4,3x=6,你能用所学知识求出它们的解吗
方程是等式,解方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等式的变形过程. 为了进一步讨论解方程,我们先来看看等式有什么性质.
= b
探索新知
观察:如图,在一台天平两端的托盘中分别放置了质量为a,b的物体,天平平衡,这直观地说明 a = b.
a
b
C
C
同时加上质量为c的物体,天平还保持平衡吗
a
+c
+c
a
b
C
C
a
+c
+c
性质1 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 b
等式的基本性质
如果a=b,那么a+c=b+c,a-c=b-c.
a =
如图,天平还保持平衡吗?这又反映了怎样的数量关系呢?
b
3
3
a =
b
3
3
性质2 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0),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
如果a=b,那么ac=bc,
.
=
3
a
b
3
等式的基本性质
性质3(对称性) 如果a=b,那么b=a.
等式的基本性质
a
b
C
b
a
C
a = b
b = c
a = c
性质4(传递性) 如果a=b,b=c,那么a=c.
根据等式这一性质,将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代替,称为等量代换.
练一练
指出下列等式变形的依据.
(1)如果5x+3=7,那么5x=4;
(2)如果﹣8x=4,那么x= ;
(3)如果﹣5a=﹣5b,那么a=b;
(4)如果3x=2x+1,那么x=1;
(5)如果﹣0.25=x,那么x=﹣0.25;
(6)如果x=y,y=z,那么x=z.
【教材P96 练习 第1题】
等式的基本性质1
等式的基本性质2
等式的基本性质2
等式的基本性质1
等式的基本性质3
等式的基本性质4
例2:解方程:3x - 3 = 21.
【教材P96 例2】
解:两边都加上3,得 3x = 21+3,(性质1)
即 3x = 24.
两边同除以3,得 x = 8.(性质2)
检验:把 x = 8 代入原方程,得
左边=3×8-3=21,
右边=21,
左边=右边.
所以x=8是原方程的解.
练一练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并检验:1.8x=2.5x+1.4.
解:两边都减去2.5x,得 -0.7x = 1.4,(性质1)
两边同除以-0.7,得 x = -2.(性质2)
检验:把 x = -2 代入原方程,得
左边=1.8×(-2)=-3.6,右边=2.5×(-2)+1.4=-3.6,左边=右边.
所以x=-2是原方程的解.
随堂练习
2.下列变形中错误的是( )
A.若x=y,则x+a=y+a B.若mx=my,则x=y
C.若x+a=y+a,则x=y D.若x=y,则mx=my
B
1.由2x=-4得x=-2,变形的依据是根据等式的( )
A.基本性质1 B.基本性质2
C.基本性质3 D.基本性质4
B
3.解方程并检验.
(1)5x -7 =8;(2)27=7+4x;(3) .
【教材P96 练习 第2题】
(1)解:两边都加上7,得5x=8+7,(性质1)
即5x=15.
两边同除以5,得x=3.(性质2)
检验:把x=3代入原方程,得左边=5×3-7=8,右边=8,左边=右边.
所以x=3是原方程的解.
3.解方程并检验.
(1)5x -7 =8;(2)27=7+4x;(3) .
【教材P96 练习 第2题】
(2)解:由对称性,得7+4x=27.(性质3)
两边都减去7,得4x=27-7,(性质1)即4x=20.
两边同除以4,得x=5.(性质2)
检验:把x=5代入原方程,得左边=27,右边=7+4×5=27,左边=右边.
所以x=5是原方程的解.
3.解方程并检验.
(1)5x -7 =8;(2)27=7+4x;(3) .
【教材P96 练习 第2题】
(3)解:由对称性,得 .(性质3)
两边都加上 ,得 ,(性质1)即 .
两边同除以 ,得x=2.(性质2)
检验:把x=2代入原方程,得左边= ,右边= ,左边=右边.
所以x=2是原方程的解.
4.*已知2x2 – x=5,求多项式– 4x2 +2x – 8的值.
解:因为2x2 – x = 5,所以在等式两边都乘以– 2,得
–2(2x2 – x)=5×(–2).
化简,得 – 4x2+2x= – 10.
等式两边都减去8,得 – 4x2+2x – 8= – 10 – 8.
所以– 4x2+2x – 8 = – 18.
知识点1 等式的基本性质1
1.[知识初练]图①中的天平处于平衡状态,用等式表示是
_______;如图②,在天平两边托盘中同时加入砝码 ,天平
仍然处于平衡状态,用等式表示是_____________.
2.[2024·滁州期中]下列不属于等式的基本性质1的应用的
是( )
C
A.由得 B.由得
C. D.由得
3.(1)已知等式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两边
_________,得 ___;
(2)已知等式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两边
__________,得 ___.
同时减2
2
同时减
7
知识点2 等式的基本性质2
4.[知识初练]图①中的天平处于平衡状态,用等式表示是
_______;如图②,在天平两边托盘中同时加入相同数量的
物体,天平仍然处于平衡状态,用等式表示是_________.
5.教材改编题 下列等式变形正确的是( )
C
A.由,得 B.由,得
C.由,得 D.由,得
知识点3 等式的基本性质3、4
6.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1)如果,那么 ___;
(2)如果,,那么 ___.
4
5
知识点4 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方程
7.由得到 ,可分两步,将下面步骤补充完整:
第一步: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___,等式两边同时_____,得
到 ;
第二步: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___,等式两边同时_______,
得到 .
1
加1
2
除以2
等式的基本性质
性质2:如果a=b,那么ac=bc,
.
性质3:如果a=b,那么b=a.
性质4:如果a=b,b=c,那么a=c.
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
性质1:如果a=b,那么a+c=b+c,a-c=b-c.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