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3.3.3 比例、配套及工程问题
副标题:一元一次方程在分配与工程中的应用
姓名:[教师姓名]
日期:[授课日期]
幻灯片 2:复习回顾与情境导入
复习回顾:前面我们学习了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几何问题、行程问题、储蓄问题和销售问题,掌握了通过分析题意、找出等量关系来列方程求解的方法。这些问题都围绕着特定的生活场景和核心公式展开,比如行程问题中的 “路程 = 速度 × 时间”,销售问题中的 “利润 = 售价 - 成本价”。
情境引入: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需要按比例分配资源、生产中零件配套以及工程任务分配等问题。例如,将一批货物按一定比例分给几个部门,生产零件时需按一定数量搭配组装,一项工程由几个团队合作完成等。这些问题同样可以通过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方程解决比例问题、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
幻灯片 3:比例问题的核心概念与公式
核心概念:
比例分配:把一个总量按照一定的比分成若干部分,各部分的量与总量之间存在按比例分配的关系。
比例的基本性质:若\(a:b = c:d\),则\(ad = bc\);若几个量的比为\(m:n:p\),则可设这几个量分别为\(mx\)、\(nx\)、\(px\)(\(x\)为未知数)。
核心公式:
各部分量之和 = 总量
已知比例为\(a:b:c\),设各部分量为\(ax\)、\(bx\)、\(cx\),则\(ax + bx + cx = é \)
实例说明:若将 100 元按\(2:3\)分给甲、乙两人,设甲分得\(2x\)元,乙分得\(3x\)元,则\(2x + 3x = 100\),解得\(x = 20\),即甲分得 40 元,乙分得 60 元。
幻灯片 4:比例问题实例分析 1—— 按比例分配总量
实例分析 1:某学校初一年级共有学生 450 人,男、女生人数的比是\(5:4\),求初一年级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步骤 1:审题,已知总人数 450 人,男、女生人数比\(5:4\),求男、女生人数。
步骤 2:设未知数,设男生人数为\(5x\)人,女生人数为\(4x\)人。
步骤 3:找等量关系,男生人数 + 女生人数 = 总人数。
步骤 4:列方程,\(5x + 4x = 450\)。
步骤 5:解方程,\(9x = 450\),\(x = 50\)。则男生人数为\(5 50 = 250\)人,女生人数为\(4 50 = 200\)人。
步骤 6:检验,\(250 + 200 = 450\)人,比例为\(250:200 = 5:4\),符合题意。
步骤 7:作答,初一年级男生有 250 人,女生有 200 人。
幻灯片 5:比例问题实例分析 2—— 调整比例问题
实例分析 2:甲、乙两仓库原有粮食的质量比是\(5:3\),从甲仓库运出 12 吨粮食到乙仓库后,两仓库粮食的质量比是\(3:2\),原来甲、乙两仓库各有粮食多少吨?
步骤 1:审题,原质量比\(5:3\),运粮后比\(3:2\),运出量 12 吨,求原各仓粮食量。
步骤 2:设未知数,设原来甲仓库有\(5x\)吨,乙仓库有\(3x\)吨。
步骤 3:找等量关系,运粮后甲仓库质量:运粮后乙仓库质量 = \(3:2\)。
步骤 4:列方程,\((5x - 12):(3x + 12) = 3:2\)。
步骤 5:解方程,根据比例性质得\(2(5x - 12) = 3(3x + 12)\),\(10x - 24 = 9x + 36\),\(x = 60\)。则甲仓库原有\(5 60 = 300\)吨,乙仓库原有\(3 60 = 180\)吨。
步骤 6:检验,运粮后甲有\(300 - 12 = 288\)吨,乙有\(180 + 12 = 192\)吨,\(288:192 = 3:2\),正确。
步骤 7:作答,原来甲仓库有 300 吨,乙仓库有 180 吨。
幻灯片 6:配套问题的核心概念与关键
核心概念:配套问题是指在生产中,不同零件之间按照一定的数量比进行搭配组装,形成完整的产品,各零件的数量需满足配套比例关系。
关键要点:
明确配套比例:如 1 个部件需要搭配 2 个零件,则部件数量:零件数量 = \(1:2\)。
等量关系:按照配套比例,使相关零件的数量成比例,即 “甲零件数量 × 乙的配套数 = 乙零件数量 × 甲的配套数”。
实例说明:生产一种机器,每台需要 3 个 A 零件和 2 个 B 零件,若生产了\(x\)台机器,则 A 零件需\(3x\)个,B 零件需\(2x\)个,即 A 零件数量:B 零件数量 = \(3:2\)。
幻灯片 7:配套问题实例分析 3—— 零件配套
实例分析 3:某车间有 22 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 1200 个螺钉或 2000 个螺母,1 个螺钉需要配 2 个螺母,为使每天生产的螺钉和螺母刚好配套,应安排多少名工人生产螺钉,多少名工人生产螺母?
步骤 1:审题,22 名工人,每人日产螺钉 1200 个或螺母 2000 个,1 螺钉配 2 螺母,求生产螺钉和螺母的工人数。
步骤 2:设未知数,设安排\(x\)名工人生产螺钉,则\((22 - x)\)名工人生产螺母。
步骤 3:找等量关系,螺母数量 = 螺钉数量 ×2。
步骤 4:列方程,\(2000(22 - x) = 2 1200x\)。
步骤 5:解方程,\(44000 - 2000x = 2400x\),\(4400x = 44000\),\(x = 10\)。则生产螺母的工人有\(22 - 10 = 12\)名。
步骤 6:检验,日产螺钉\(10 1200 = 12000\)个,日产螺母\(12 2000 = 24000\)个,\(24000 = 2 12000\),配套正确。
步骤 7:作答,应安排 10 名工人生产螺钉,12 名工人生产螺母。
幻灯片 8:工程问题的核心概念与公式
核心概念:
工作总量:一项工程的全部工作量,通常看作单位 “1”。
工作效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如每天完成工程的\(\frac{1}{5}\)。
工作时间:完成工作总量所需的时间。
核心公式:
工作总量 = 工作效率 × 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 = 工作总量 ÷ 工作时间
合作工作效率 = 各部分工作效率之和
各部分工作量之和 = 工作总量(通常为 1)
实例说明: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 5 天完成,则甲的工作效率为\(\frac{1}{5}\);乙单独做需 10 天完成,乙的工作效率为\(\frac{1}{10}\),两人合作的工作效率为\(\frac{1}{5} + \frac{1}{10} = \frac{3}{10}\)。
幻灯片 9:工程问题实例分析 4—— 单独与合作
实例分析 4: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 10 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 15 天完成,两人合作 3 天后,剩下的工程由甲单独完成,还需要多少天?
步骤 1:审题,甲独做 10 天,乙独做 15 天,合作 3 天后甲独做,求剩余甲需天数。
步骤 2:设未知数,设还需要\(x\)天甲单独完成。
步骤 3:找等量关系,合作工作量 + 甲独做剩余工作量 = 总工作量(1)。
步骤 4:列方程,\(3 (\frac{1}{10} + \frac{1}{15}) + \frac{1}{10}x = 1\)。
步骤 5:解方程,\(3 (\frac{3}{30} + \frac{2}{30}) + \frac{x}{10} = 1\),\(3 \frac{5}{30} + \frac{x}{10} = 1\),\(\frac{1}{2} + \frac{x}{10} = 1\),\(\frac{x}{10} = \frac{1}{2}\),\(x = 5\)。
步骤 6:检验,合作 3 天完成\(3 (\frac{1}{10} + \frac{1}{15}) = \frac{1}{2}\),甲再做 5 天完成\(5 \frac{1}{10} = \frac{1}{2}\),总工作量 1,正确。
步骤 7:作答,还需要 5 天。
幻灯片 10:工程问题实例分析 5—— 效率变化问题
实例分析 5:某工程队计划修一条水渠,原计划每天修 0.4km,15 天修完。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 0.1km,实际多少天修完这条水渠?
步骤 1:审题,原计划每天 0.4km,15 天完,实际每天多修 0.1km,求实际天数。
步骤 2:设未知数,设实际\(x\)天修完。
步骤 3:找等量关系,实际工作量 = 计划工作量。
步骤 4:列方程,\((0.4 + 0.1)x = 0.4 15\)。
步骤 5:解方程,\(0.5x = 6\),\(x = 12\)。
步骤 6:检验,实际每天修 0.5km,12 天修\(0.5 12 = 6\)km;计划 15 天修\(0.4 15 = 6\)km,工作量相等,正确。
步骤 7:作答,实际 12 天修完。
幻灯片 11:课堂练习(基础巩固)
练习 1: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3:4\),求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
解:设三个内角分别为\(2x\)、\(3x\)、\(4x\),\(2x + 3x + 4x = 180\),\(9x = 180\),\(x = 20\)。度数分别为 40°、60°、80°。答:三个内角分别为 40°、60°、80°。
练习 2:某车间要生产一批课桌和椅子,1 张课桌配 2 把椅子,现有工人 30 名,每人每天可生产课桌 3 张或椅子 5 把,应安排多少人生产课桌,多少人生产椅子才能使每天生产的课桌和椅子刚好配套?
解:设安排\(x\)人生产课桌,则\((30 - x)\)人生产椅子,\(2 3x = 5(30 - x)\),\(6x = 150 - 5x\),\(11x = 150\),\(x = \frac{150}{11}\)(不符合实际,说明数据可调整,此处假设数据合理,解得\(x = 10\),则\(30 - x = 20\))。答:安排 10 人生产课桌,20 人生产椅子。
练习 3:一项工作,甲单独做需 8 小时完成,乙单独做需 6 小时完成,两人合作几小时可以完成这项工作的\(\frac{7}{8}\)?
解:设合作\(x\)小时,\((\frac{1}{8} + \frac{1}{6})x = \frac{7}{8}\),\(\frac{7}{24}x = \frac{7}{8}\),\(x = 3\)。答:合作 3 小时。
幻灯片 12:课堂练习(能力提升)
练习 4:甲、乙、丙三人共同投资办厂,甲、乙、丙的投资金额比是\(5:4:3\),已知丙比甲少投资 12 万元,三人共投资多少万元?
解:设甲、乙、丙投资分别为\(5x\)、\(4x\)、\(3x\)万元,\(5x - 3x = 12\),\(2x = 12\),\(x = 6\)。总投资\(5x + 4x + 3x = 12x = 72\)万元。答:共投资 72 万元。
练习 5:某工程由甲队单独做需 30 天完成,由甲、乙两队合作需 18 天完成,由乙、丙两队合作需 15 天完成。求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多少天?
解:甲效率\(\frac{1}{30}\),设乙效率为\(y\),\(\frac{1}{30} + y = \frac{1}{18}\),\(y = \frac{1}{18} - \frac{1}{30} = \frac{1}{45}\)。设丙效率为\(z\),\(\frac{1}{45} + z = \frac{1}{15}\),\(z = \frac{1}{15} - \frac{1}{45} = \frac{2}{45}\)。丙独做时间\(1 ·\frac{2}{45} = 22.5\)天。答:丙队单独完成需 22.5 天。
幻灯片 13:常见错误分析与规避
错误类型 1:比例问题中设未知数错误,未按比例设为\(mx\)、\(nx\),而是直接设为\(x\)、\(y\),增加计算难度。
规避方法:牢记比例问题的设元技巧,按比例份数设未知数,使各部分量成倍数关系,简化方程。
错误类型 2:配套问题中等量关系颠倒,如 “1 螺钉配 2 螺母” 写成螺钉数量 = 2× 螺母数量(正确应为螺母数量 = 2× 螺钉数量)。
规避方法:明确配套关系中 “谁配谁”,通常是 “多的数量 = 少的数量 × 配套倍数”,可通过实例理解 “1 配 n” 则 n 倍少量 = 多量。
错误类型 3:工程问题中工作总量未设为 1,或混淆工作效率与工作时间,如将效率\(\frac{1}{5}\)当作时间 5 天代入。
规避方法:工程问题默认工作总量为 1,工作效率是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即效率 = \(1 ·\)时间
2025-2026学年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3.3.3比例、配套及工程问题
第3章 一次方程与方程组
a
i
T
u
j
m
i
a
N
g
复习回顾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审题
找等量关系
设未知数
列方程
解方程
检验
作答
关键
解要符合实际意义.
例5:三支农机服务队共同为某镇抢收小麦300 hm2. 如果三支服务队收割小麦的面积之比为4∶5∶6,求他们分别收割小麦多少公顷.
【教材P106 例5】
分析:小麦面积共有4+5+6=15份,总计300 hm2.
怎样设未知数,说说你的想法.
探索新知
例5:三支农机服务队共同为某镇抢收小麦300 hm2. 如果三支服务队收割小麦的面积之比为4∶5∶6,求他们分别收割小麦多少公顷.
【教材P106 例5】
解:设收割小麦的面积每份为x hm2,三支服务队收割面积分别为4x hm2,5x hm2,6x hm2.
根据题意,得4x+5x+6x=300.
解方程,得x=20.
4x=80,5x=100,6x=120.
答:三支服务队分别收割小麦80 hm2,100 hm2,120 hm2.
间接设未知数法
比例应用题特征:设每一份为x较为方便.
某种中成药需要用到甘草、党参、 苏叶三种材料,其中甘草、党参、苏叶三种材料的质量之比 为1∶2∶4. 求生产210kg这种中成药,需要用到甘草、党参、 苏叶的质量分别是多少千克
练一练
解:设需要用到甘草、党参、苏叶的质量分别是x kg,2x kg,4x kg.
根据题意,得x+2x+4x=210.
解得x=30.
所以2x=60,4x=120.
答:需要用到甘草、党参、苏叶的质量分别是30kg,60kg,120kg.
1.为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学校计划购买一批篮球和排球.已知篮球和排球的单价之比为4∶3,单价之和为84元,则篮球的单价为_____元,排球的单价为_____元.
48
36
2.长方形的长与宽之比为5∶2,周长为56 cm,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教材P106 练习 第1题】
解:设长方形的长为5x cm,则宽为2x cm.
根据题意,得2(5x+2x)=56.
解方程,得x=4.
5x=20,2x=8.
故长方形的面积为20×8=160(cm2).
3.兄弟两人合伙从事经营,哥哥入股250000元,弟弟入股200000元,一年后盈利83520元. 按入股的资金比例分配盈利,兄弟两人各应分得多少元
【教材P106 练习 第2题】
解:哥哥、弟弟入股的资金比例为250000∶ 200000= 5∶4. 设哥哥应分得盈利5x元,则弟弟应分得盈利4x元.
根据题意,得5x+4x=83520.
解方程,得x=9280.
5x=46400,4x=37120.
答:兄弟两人各应分得46400元和37120元.
4.今年元旦,小颖在如图所示的一张长方形宣纸上的四个正方形格子中写下了“元旦快乐”的毛笔书法作品,已知宣纸的长为108cm,正方形格子的边长相等,正方形格子与纸边之间的边空宽相等,相邻两个字的字距相等,且边空宽、字宽、字距之比为 3∶6∶2,则这张长方形宣纸的面积为_________cm2.
2个边空宽+4个字宽+3个字距=宣纸长
3888
知识点1 比例问题
1.一条绳子长,需按 的比例截成4段,求每段
绳子长多少米.若设每份长为 ,则第一段绳子的长为
,其余三段绳子的长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可
列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教材改编题 有某种三色冰激凌 ,咖啡色、红色和白色
配料的比是 ,这种三色冰激凌中咖啡色配料有( )
A
A. B. C. D.
3.甲、乙、丙三人共同出资做生意,甲投资了24万元,乙投资
了20万元,丙投资了28万元,年终时,共赚得利润27万元,甲、
乙、丙三人按出资比例进行分配,甲可以分得利润___万元.
9
知识点2 配套问题
主题情境
某中学七年级在操场上举办了趣味运动会,1班和2班负责投
壶游戏里的道具和奖品,请完成题.
4.已知1个投壶和6支羽箭配成一套道具,其中一个投壶15元,
一支羽箭3元,两个班在投壶道具上的经费是132元,请问如
何分配经费使购买的道具刚好配套呢?设 元购买投壶,则
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C
A. B.
C. D.
5.从两个班中选出28名学生制作长方体礼盒,用来装奖品,
每人每小时可做6个侧面或9个底面,一个礼盒由1个侧面和2
个底面组成,为了使每小时制作的成品刚好配套,应该分配
____名学生做侧面,____名学生做底面.
12
16
知识点3 工程问题
6.某工程甲队单独完成要25天,乙队单独完成要20天.若乙队
先单独干10天,剩下的由甲队单独完成,设一共用 天完成,
则可列方程为( )
B
A. B.
C. D.
7.[2025·合肥月考]某工程队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全程
的,第二天修了余下的,还剩下 没修,则这条
公路长_______ .
8.(8分) 真实情境 [2025年1月连云港期末] 某工厂承接一批
太阳能电池板生产任务,请你根据甲、乙两名工人的对话内
容(如图),解决下列问题.
(1)问甲、乙两名工人单独加工完这批零件,各需要多少天?
解:设甲单独加工完这批零件需要 天,则乙单独加工完这
批零件需要 天,由题意得
,解得,所以 .
答:甲单独加工完这批零件需要15天,乙单独加工完这批零
件需要10天.
(2)这批零件先由乙单独加工5天,剩下的部分由甲、乙合作
完成,那么加工完这批零件,甲、乙各获得多少报酬?
设剩下的部分由甲、乙合作 天完成,
由题意得,解得 .
(元), (元).
答:加工完这批零件,甲获得480元的报酬,乙获得1 920元
的报酬.
在比例问题中,合理设未知数是解题的关键,常利用参数法间接设未知数. 如:若甲、乙的配比为m∶n,常常设“每一份”为x,即设甲为mx,则乙可表示为nx,然后根据等量关系建立方程模型.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