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4.4.2 角的度量与运算
副标题:掌握角的大小测量与计算方法
姓名:[教师姓名]
日期:[授课日期]
幻灯片 2:复习回顾与情境导入
复习回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角的定义和表示方法,知道角是由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并且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仅需要认识角,还需要知道角的大小,进行角的度量和相关运算。
情境导入:展示两个大小不同的角的图形,提问:这两个角哪个大?大多少?如何准确测量出一个角的大小?在几何图形中,如何计算两个角的和或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与运算。
幻灯片 3:角的度量单位
基本单位:角的度量单位是度、分、秒,分别用符号 “°”“′”“″” 表示。
单位定义:
把一个周角平均分成 360 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 1 度,记作 1°。
把 1 度的角平均分成 60 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 1 分,记作 1′。
把 1 分的角平均分成 60 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 1 秒,记作 1″。
单位换算关系:
1 周角 = 360°
1 平角 = 180°
1° = 60′
1′ = 60″
1° = 3600″
幻灯片 4:度、分、秒的换算
换算方法:
由高级单位向低级单位换算时,乘以进率 60。例如:2° = 2×60′ = 120′;3′ = 3×60″ = 180″;1.5° = 1° + 0.5×60′ = 1°30′。
由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换算时,除以进率 60。例如:120′ = 120÷60° = 2°;180″ = 180÷60′ = 3′;90″ = 90÷3600° = 0.025° 或 90″ = 1′30″。
实例分析:
例 1:将 3.25° 换算成度、分、秒的形式。
解:0.25° = 0.25×60′ = 15′,所以 3.25° = 3°15′。
例 2:将 2°30′换算成度的形式。
解:30′ = 30÷60° = 0.5°,所以 2°30′ = 2.5°。
例 3:将 1°24′36″换算成度的形式。
解:36″ = 36÷60′ = 0.6′,24.6′ = 24.6÷60° = 0.41°,所以 1°24′36″ = 1.41°。
幻灯片 5:角的度量工具与方法
度量工具:量角器,量角器的形状是半圆形,上面标有刻度,量程通常是 0° 到 180°。
度量步骤:
步骤 1: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
步骤 2:把量角器的 0° 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步骤 3: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注意事项:
读数时要注意区分量角器的内圈刻度和外圈刻度,当角的一边与内圈 0° 刻度线重合时,读内圈刻度;与外圈 0° 刻度线重合时,读外圈刻度。
度量时量角器要放正,确保中心与顶点、0° 刻度线与角的一边紧密重合。
图形示意:画出量角器度量角的示意图,标注中心、0° 刻度线、角的顶点和边以及对应的刻度。
幻灯片 6:角的大小比较
叠合法:把两个角的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观察另一条边的位置。如果另一条边也重合,那么两个角相等;如果一个角的另一条边在另一个角的内部,那么这个角小;如果在外部,那么这个角大。
度量法:用量角器分别测量出两个角的度数,然后比较度数的大小,度数大的角大,度数小的角小,度数相等则角相等。
实例分析:已知∠1 = 30°,∠2 = 45°,则∠1 < ∠2;已知∠A = 60°,∠B = 60°,则∠A = ∠B。
幻灯片 7:角的和与差运算
角的和:两个角的和是指把两个角叠合在一起,组成的一个新角的度数等于这两个角的度数之和。例如:∠AOB = ∠AOC + ∠COB。
角的差:两个角的差是指从一个角中减去另一个角,得到的一个新角的度数等于这两个角的度数之差。例如:∠AOC = ∠AOB - ∠COB(假设∠AOB > ∠COB)。
实例分析:
例 1:已知∠1 = 35°,∠2 = 45°,求∠1 + ∠2 的度数。
解:∠1 + ∠2 = 35° + 45° = 80°。
例 2:已知∠α = 120°,∠β = 50°,求∠α - ∠β 的度数。
解:∠α - ∠β = 120° - 50° = 70°。
例 3:已知∠AOB = 90°,∠BOC = 30°,求∠AOC 的度数(分两种情况:点 C 在∠AOB 内部和外部)。
解:① 当点 C 在∠AOB 内部时,∠AOC = ∠AOB - ∠BOC = 90° - 30° = 60°;② 当点 C 在∠AOB 外部时,∠AOC = ∠AOB + ∠BOC = 90° + 30° = 120°。
幻灯片 8:角的倍与分运算
角的倍:一个角的 n 倍是指这个角的度数乘以 n。例如:∠α 的 2 倍是 2∠α。
角的分:一个角的 n 等分是指把这个角的度数除以 n,每一份的度数就是这个角的 n 分之一。例如:把∠β 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是\(\frac{1}{2}\)∠β。
角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若 OC 是∠AOB 的平分线,则∠AOC = ∠COB = \(\frac{1}{2}\)∠AOB,或∠AOB = 2∠AOC = 2∠COB。
实例分析:
例 1:已知∠A = 30°,求 2∠A 的度数。
解:2∠A = 2×30° = 60°。
例 2:已知∠B = 120°,求\(\frac{1}{3}\)∠B 的度数。
解:\(\frac{1}{3}\)∠B = 120°÷3 = 40°。
例 3:OC 是∠AOB 的平分线,∠AOB = 80°,求∠AOC 的度数。
解:因为 OC 是∠AOB 的平分线,所以∠AOC = \(\frac{1}{2}\)∠AOB = \(\frac{1}{2}\times80 ° = 40 °\)。
幻灯片 9:课堂练习(基础巩固)
练习 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3° = ______′ (2)15′ = ______″ (3)240′ = ______° (4)3600″ = ______°
答案:(1)180;(2)900;(3)4;(4)1。
练习 2:用量角器测量下图中各角的度数。(展示几个不同的角的图形)
答案:根据实际测量结果填写,如∠1 = 50°,∠2 = 120° 等。
练习 3:已知∠α = 35°15′,∠β = 25°45′,求∠α + ∠β 和∠α - ∠β 的度数。
解:∠α + ∠β = 35°15′ + 25°45′ = 61°;∠α - ∠β = 35°15′ - 25°45′ = 9°30′。
幻灯片 10:课堂练习(能力提升)
练习 4:一个角的度数是它的补角的 3 倍,求这个角的度数(补角:和为 180° 的两个角互为补角)。
解:设这个角的度数为 x,则它的补角为 180° - x,由题意得 x = 3 (180° - x),解得 x = 135°。
练习 5:如图,OC 是∠AOB 的平分线,OD 是∠AOC 的平分线,已知∠AOB = 80°,求∠COD 的度数。
解:因为 OC 是∠AOB 的平分线,所以∠AOC = \(\frac{1}{2}\)∠AOB = 40°,又因为 OD 是∠AOC 的平分线,所以∠COD = \(\frac{1}{2}\)∠AOC = 20°。
练习 6:从下午 2 点到下午 2 点 30 分,钟表的分针转过的角度是多少?时针转过的角度是多少?
解:分针 30 分钟转过的角度是 30×6° = 180°(因为分针每分钟转 6°);时针 30 分钟转过的角度是 30×0.5° = 15°(因为时针每小时转 30°,每分钟转 0.5°)。
幻灯片 11:常见错误分析与规避
错误类型 1:度、分、秒换算时,进率错误,如将 1° = 100′进行换算。
规避方法:牢记度、分、秒之间是六十进制,即 1° = 60′,1′ = 60″,换算时严格按照进率计算,可通过反复练习强化记忆。
错误类型 2:使用量角器度量角时,看错内圈或外圈刻度,导致测量结果错误。
规避方法:度量时明确角的一边与量角器的哪一圈 0° 刻度线重合,读数时就读对应一圈的刻度,测量后可再检查一遍。
错误类型 3:进行角的和差运算时,单位不统一,如直接将度与分相加。
规避方法:运算前确保单位统一,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减,满 60 进 1,不够减时借 1 当 60。
错误类型 4:对角平分线的概念理解不清,认为角平分线是线段或直线。
规避方法:明确角平分线是从角的顶点出发的一条射线,它把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通过画图直观认识角平分线的特征。
幻灯片 12:知识拓展 —— 角在科学与生活中的应用
天文观测:在天文观测中,通过测量天体之间的夹角来确定它们的位置和距离,角度的精确测量对天文研究至关重要。
工程测量:在建筑、桥梁、道路等工程测量中,需要精确测量角度来确定建筑物的方向、坡度等,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军事领域:在军事瞄准、武器射击等方面,角度的测量和计算直接影响命中率,是军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幻灯片 13: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
课堂总结:本节课学习了角的度量单位度、分、秒及其换算方法,掌握了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的步骤,学习了角的和、差、倍、分运算以及角平分线的概念和应用。角的度量和运算在几何学习和实际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准确掌握这些知识是解决几何问题的基础。
作业布置:
基础作业:教材课后对应习题 [具体页码和题号],完成度、分、秒的换算和角的运算练习。
实践作业:用量角器测量生活中 5 个不同角的度数,并记录下来;画出一个角,用直尺和圆规作出它的角平分线。
拓展作业:已知一个角的余角是它的补角的\(\frac{1}{3}\),求这个角的度数(余角:和为 90° 的两个角互为余角)。
2025-2026学年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4.4.2角的度量与运算
第4章 几何图形初步
a
i
T
u
j
m
i
a
N
g
我们可以度量角吗?如果可以,那你知道角的度量单位有哪些吗?度量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1°
角的度量单位是“度、分、秒”. 把一个周角360等分,每一等份是1度的角,1度记作1°,如图.
知识点1
角的度量及换算
把1°的角60等分,每一等份是1分的角,1分记作1′;把1′的角60等分,每一等份是1秒的角,1秒记作1″. 即
1°=60′, 1′=60″
1°
解:(1)因为0.26°=60′×0.26 = 15.6′,
0.6′ =60″×0.6 = 36″,
所以30.26°=30°15′36″.
例 1 计算:
(1)用度、分、秒表示30.26°;
(2)42°18′15″等于多少度?(精确到0.001°)
例 1 计算:
(1)用度、分、秒表示30.26°;
(2)42°18′15″等于多少度?(精确到0.001°)
解:(2)因为15″ = ×15 = 0.25′,
18.25′ = ×18.25 ≈ 0.304°,
所以42°18′15″ ≈ 42.304°.
例 2 把一个周角17等分,每份是多少?(精确到1′)
解:360°÷17 = 21°+3°÷17
= 21°+180′ ÷17
≈21°11′.
方法总结:
(1)将度用度、分、秒表示的方法:先将度的小数部分化为分,再将分的小数部分化为秒.
(2)将度、分、秒用度表示的方法:先将秒化为分,再将分化为度,也可以直接将分除以60,秒除以3600,再相加.
如图,我们如何描述射线OA,射线OB表示的方向呢?
知识点2
方向角
O
A
B
东
西
北
南
30°
40°
射线OA表示北偏东30°方向
射线OB表示南偏东40°方向
O
A
B
东
西
北
南
30°
40°
射线OA表示北偏东30°方向
射线OB表示南偏东40°方向
平面测量时,通常以正北、正南方向为基准,描述物体运动的方向,这种表示方向的角叫作方向角.
注意:
(1)习惯上,把南或北写在前,把偏东或偏西的角度写在后.
(2)“东北方向”指的是北偏东45°, 西北方向、东南方向、西南方向同理.
练习
1. 填空:
15
0
52.32
【教材P155 练习 第1题】
2.计算:
(1)25°23′17′′+46°53′43″;
(2)75°23′12″-46°53′43″;
(3)19°20′24″×4;
(4)134°22′÷3.
解:(1)原式=72°17′
(2)原式=28°29′29″
(3)原式=77°21′36″
(4)原式=44°47′20″
【教材P155 练习 第2题】
1.已知∠α=18°18′,∠β=18.18°,∠γ=18.3°,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α=∠β B.∠α<∠β
C.∠α=∠γ D.∠β>∠γ
C
随堂练习
2.如图,直线AB,∠AMC=52°48′,∠BMD=74°30′,则∠CMD=__________.
52°42′
3.计算:
(1)48°39′+67°45′
(2)180°-87°19′42″.
解:(1)48°39′+67°45′
=115°84′
=116°24′.
(2)180°-87°19′42″
=179°59′60″-87°19′42″
=92°40′18″.
4. 如图,指出OA是表示什么方向的一条射线?仿照这条射线画出表示下列方向的射线:
(1)射线OB:南偏东40°;
(2)射线OC:南偏西60°;
(3)射线OD:西北方向.
解:射线OA表示北偏东40°方向.
(1)射线OB如图所示.
(2)射线OC如图所示.
(3)射线OD如图所示.
B
C
D
40°
60°
45°
知识点1 角的度量
1.用度、分、秒表示 为( )
D
A. B. C. D.
2.(1)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 ;
(3)________ .
15
3.(16分)计算下列各题.
(1) ;
解:原式 .
(2) ;
原式 .
(3) ;
解:原式
.
(4) .
原式
.
知识点2 方向角与钟面角
4.(8分)教材改编题 如图所示.
(1)射线表示____偏____ 方向;射
线 表示______方向;
北
东
西北
(2)请在图中标出南偏西 方向的射线 ,东南方向的射
线 .
解:如图.
5.[2024·广西中考]如图,2时整,钟表的时针
和分针所成的锐角为( )
C
A. B. C. D.
1°=60′ 1′=60″
度分秒的换算:
课堂小结
平面测量时,通常以正北、正南方向为基准,描述物体运动的方向,这种表示方向的角叫作方向角.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