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五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五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1-09 13:06: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五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任务一:诵读与积累——积土成山,积水成渊
1.(10分)看拼音写词语,把句子补充完整。
(1)这首小诗构思jīng qiǎo     ,但měi zhōng bù zú     的是情感表达不够细腻。
(2)家乡有句sú yǔ     :“紧走搭石慢过桥。”搭石,走得快才容易保持píng héng     ,一排排搭石lián jié     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3)这件zhēn bǎo     的完美程度令人nán yǐ zhì xìn     ,不禁让人拍手chēng zà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12分)
2.(2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白鹭(lù) 抵御(yù) 石榴(liú) 眼睑(liǎn)
B.侵略(lüè) 眸子(móu) 榨油(zhà) 便宜(pián)
C.匣子(jiá) 箩筐(luó) 垂蔓(màn) 杭州(hánɡ)
D.享受(xǎnɡ) 嫌弃(xián) 陪伴(péi) 嗜好(sì)
3.(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完壁归赵 理直气壮 攻无不克
B.同心胁力 负荆请罪 一泻汪洋
C.震天动地 金碧辉皇 人影卓卓
D.临危不惧 举世闻名 千古流芳
4.(2分)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比喻)
B.牛郎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说出来,没人听他的,可是牛咧开嘴,笑嘻嘻的,好像明白他的意思。(比喻)
C.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夸张)
D.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对偶)
5.(2分)用四字成语代替下列句子中的画线部分,正确的一项是(  )
敌人听闻自己的碉堡被我军炸毁了,鼻子都气歪了。
李军在做决定的时候,总是前怕狼后怕虎,犹豫半天。
有时候,我们与他人交流时要打开天窗说亮话,这样才能更好地沟通。
A.心高气傲 优柔寡断 快言快语
B.气急败坏 畏首畏尾 直言不讳
C.气急败坏 裹足不前 直言不讳
D.心高气傲 畏首畏尾 快言快语
6.(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落花生》中,作者借花生朴实无华,用处很多的特点来说明做人的道理。
B.读书的时候,遇到不懂的词语一定要停下来,直到弄懂了再往下读。
C.民间故事一般有固定的类型和重复的段落,这是为了在讲述中方便记忆。
D.《少年中国说)中的“少年中国”突出的重点是“中国”,“中国少年”突出的重点是“少年”。
7.(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B.这里树少,草少,土也很少,却驻扎着一群海军士兵。
C.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
D.仙女们见机会难得,就你拉我、我拉你地溜出来,一齐飞到人间。
三、填空题。
8.(15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诗韵悠长。诗中有祈盼:“    ,穿尽红丝几万条。”
(2)古往今来,出现了许多的爱国人士。梁启超描绘了少年中国的光辉前景,也让我们懂得了“    ,不在他人,    。”陆游的爱国体现在诗句“    ,    ”的遗憾中;龚自珍的爱国体现在诗句“    ,    ”的期盼中;林升的爱国体现在诗句“    ,    ”的质问中。
(3)时间就是生命。古往今来,圣哲先贤留下无数惜时名句。诗人陶渊明奉劝我们:“    ,一日难再晨。     ,岁月不待人。”医药学家葛洪也这样劝诫人们:“不饱食以终日,    。”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9.(14分)拓展训练营。
(1)请把下面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全神贯注:   
(2)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全国优秀少先队员的先进事迹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3)根据不同意思造句。
大方:①慷慨,善于将东西转赠给他人。②做事或办事不小气。
①   
②   
(4)花生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照样子,用对比的手法写一种你熟悉的事物突出它的特点)
   
(5)班级里开展了“走近中国民间故事”的主题学习活动。曲芳芳搜集的故事,不符合本次活动主题的故事是     。
A.《八仙过海》
B.《梁山伯与祝英台》
C.《牛郎织女的故事》
(6)从第5题中选一个民间故事介绍给大家。
我要介绍的民间故事是     ,这个故事吸引我的是     。
四、任务二:阅读与理解——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传统思想在创新中得以传承,传统文化在生活中得以流传。品读下面的文章,继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吧!
10.(9分)阅读小古文,借助注释,完成后面的问题。
王羲之书六角扇
王羲之①,东晋之大书法家也。尝在蕺山②见一老姥③,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④谓姥曰:“但⑤言是王右军⑥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
(选自《晋书 王羲之传》,有改动)
【注释】①王羲之: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②蕺(jí)山:古地名,在今浙江绍兴。③老姥:老妇人。④因:于是。⑤但:只要。⑥王右军:即王羲之,因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故又名王右军。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①持六角竹扇卖之。
②人竞买之。
(2)“姥初有愠色”中“愠”的意思最有可能为     (填序号),联系上下文,写一写这句话的意思:    。
A.生气,恼怒
B.疑惑,困扰
C.高兴,欢喜
D.矛盾,纠结
(3)从“    ”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人们非常喜欢王羲之的字。(用原文回答)
(4)你觉得王羲之为什么“笑而不答”?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11.(10分)阅读课外美文,完成下列各题。
夹竹桃(季羡林)
①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来说,她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②我们家大门内也有两盆,一盆是红色的,一盆是白色的。我小的时候,天天都要从这下面走出走进。红色的花朵让我想到火,白色的花朵让我想到雪。火与雪是不相容的;但是,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我顾而乐之,心灵里觉得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③我们家里一向是喜欢花的:    没有什么非常名贵的花,    常见的花却是应有尽有。每年春天,迎春花首先开出黄色的小花,报告春的消息。以后接着来的是桃花、杏花、海棠、榆叶梅、丁香等等,院子里开得花团锦簇。到了夏天,更是满院葳蕤。凤仙花、石竹花、鸡冠花、五色梅、江西腊等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夜来香的香气熏透了整个的夏夜的庭院,是我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的。一到秋天,玉簪花带来凄清的寒意,菊花则在秋风中怒放。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
④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静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⑤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⑥这样的韧性,能这样引起我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⑦我离开了家,过了许多年,走过许多地方。我曾在不同的地方看到过夹竹桃,但是都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
(1)在第③段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结合语境,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选序号)
①美不胜收:   
A.赢
B.优美的
C.能承受
D.尽
②应有尽有:   
A.完毕
B.全部用出
C.都,全
(3)文中第③段主要写的是     。作者是按照     顺序表达这个意思和情感的。
(4)读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想想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迎春花、玉簪花和菊花”,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红色的花朵让我想到火,白色的花朵让我想到雪。火与雪是不相容的;但是,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
五、任务三:回味与表达——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12.(30分) 我们身边熟悉的人各有各的特点。我的奶奶是“消防员”,因为她古道热肠,经常帮助大家解决邻里纠纷;我的妈妈是“侦探”,因为我和爸爸做错了任何事她都能发现;我的姐姐是“猎犬”,我的小动作都逃不过她的法眼……请你以“我的____是‘____’”为题,写一写你熟悉的一个人,要求:1.通过一两件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2.运用多种描写人物的方法突出人物的特点。3.字数不少于400字,书写工整,语句通顺,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五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
题号 2 3 4 5 6 7
答案 B D B B B A
一、任务一:诵读与积累——积土成山,积水成渊
1.(10分)看拼音写词语,把句子补充完整。
(1)这首小诗构思jīng qiǎo  精巧  ,但měi zhōng bù zú  美中不足  的是情感表达不够细腻。
(2)家乡有句sú yǔ  俗语  :“紧走搭石慢过桥。”搭石,走得快才容易保持píng héng  平衡  ,一排排搭石lián jié  联结  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3)这件zhēn bǎo  珍宝  的完美程度令人nán yǐ zhì xìn  难以置信  ,不禁让人拍手chēng zà  称赞  。
【解答】故答案为:
(1)精巧 美中不足;
(2)俗语 平衡 联结;
(3)珍宝 难以置信 称赞。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12分)
2.(2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白鹭(lù) 抵御(yù) 石榴(liú) 眼睑(liǎn)
B.侵略(lüè) 眸子(móu) 榨油(zhà) 便宜(pián)
C.匣子(jiá) 箩筐(luó) 垂蔓(màn) 杭州(hánɡ)
D.享受(xǎnɡ) 嫌弃(xián) 陪伴(péi) 嗜好(sì)
【解答】A.有误,“眼睑”的“睑”应读“jiǎn”。
B.正确。
C.有误,“匣子”的“匣”应读“xiá”。
D.有误,“享受”的“享”应读“xiǎng”;“嗜好”的“嗜”应读“shì”。
故选B。
3.(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完壁归赵 理直气壮 攻无不克
B.同心胁力 负荆请罪 一泻汪洋
C.震天动地 金碧辉皇 人影卓卓
D.临危不惧 举世闻名 千古流芳
【解答】A.有误,完璧归赵:意思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后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给物品的主人。故“完壁归赵”的“壁”错误。
B.有误,同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故“同心胁力”的“胁”错误。
C.有误,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比喻陈设华丽。故“金碧辉皇”的“皇”错误。人影绰绰:当视线模糊时在视觉上感觉人一个接一个并没有直接看见人本身只看见人影,形容人影多,姿态美。也可形容一个人心理烦躁时看到客观视觉中清晰的人群由于主观作用而模糊起来。故“人影卓卓”的“卓卓”错误。
D.正确。
故选:D。
4.(2分)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比喻)
B.牛郎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说出来,没人听他的,可是牛咧开嘴,笑嘻嘻的,好像明白他的意思。(比喻)
C.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夸张)
D.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对偶)
【解答】A、C、D都正确。
B、句子赋予了“老牛”人的特征,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老牛的憨厚可爱,仿佛通人性,形象地说明了老牛和牛郎感情深厚、关系密切。
故选:B。
5.(2分)用四字成语代替下列句子中的画线部分,正确的一项是(  )
敌人听闻自己的碉堡被我军炸毁了,鼻子都气歪了。
李军在做决定的时候,总是前怕狼后怕虎,犹豫半天。
有时候,我们与他人交流时要打开天窗说亮话,这样才能更好地沟通。
A.心高气傲 优柔寡断 快言快语
B.气急败坏 畏首畏尾 直言不讳
C.气急败坏 裹足不前 直言不讳
D.心高气傲 畏首畏尾 快言快语
【解答】“鼻子都气歪”可以用“气急败坏”代替。
“前怕狼后怕虎”可以用“畏首畏尾”代替。
“打开天窗说亮话”可以用“直言不讳”代替。
故选:B。
6.(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落花生》中,作者借花生朴实无华,用处很多的特点来说明做人的道理。
B.读书的时候,遇到不懂的词语一定要停下来,直到弄懂了再往下读。
C.民间故事一般有固定的类型和重复的段落,这是为了在讲述中方便记忆。
D.《少年中国说)中的“少年中国”突出的重点是“中国”,“中国少年”突出的重点是“少年”。
【解答】A、C、D正确。
B.有误,为了提高阅读速度,遇到不懂的词语我们可以运用猜读和跳读的方法。
故选:B。
7.(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B.这里树少,草少,土也很少,却驻扎着一群海军士兵。
C.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
D.仙女们见机会难得,就你拉我、我拉你地溜出来,一齐飞到人间。
【解答】A.有误,并列词语间的一般停顿用顿号,如: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B、C、D正确。
故选:A。
三、填空题。
8.(15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诗韵悠长。诗中有祈盼:“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2)古往今来,出现了许多的爱国人士。梁启超描绘了少年中国的光辉前景,也让我们懂得了“ 故今日之责任  ,不在他人, 而全在我少年  。”陆游的爱国体现在诗句“ 死去元知万事空  , 但悲不见九州同  ”的遗憾中;龚自珍的爱国体现在诗句“ 落红不是无情物  , 化作春泥更护花  ”的期盼中;林升的爱国体现在诗句“ 暖风熏得游人醉  , 直把杭州作汴州  ”的质问中。
(3)时间就是生命。古往今来,圣哲先贤留下无数惜时名句。诗人陶渊明奉劝我们:“ 盛年不重来  ,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  ,岁月不待人。”医药学家葛洪也这样劝诫人们:“不饱食以终日, 不弃功于寸阴  。”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解答】(1)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出自唐代林杰的《乞巧》译文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2)“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出自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是陆游《示儿》中的诗句。陆游一生渴望收复失地,统一国家。“元知万事空”表明他知道人死后一切皆空,但“但悲不见九州同”则强烈地表达出他至死都为没能看到国家统一而感到悲伤,体现出深沉的爱国情怀和遗憾。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其五》。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是林升《题临安邸》中的句子。“暖风”既指自然界的春风,也暗指当时临安城(南宋都城,今杭州)的靡靡之风。“游人”在这里主要指那些南宋的达官贵人,他们在杭州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竟然把杭州当成了曾经的都城汴州(北宋都城,今开封),诗人通过这句诗,辛辣地讽刺了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不思收复失地的腐朽本质,表达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担忧。
(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是陶渊明的惜时名言。“盛年”指人生中精力充沛的壮年时期,“盛年不重来”说明美好的青春岁月一旦过去就不会再回来;“一日难再晨”以一天中早晨的时光一去不复返,类比时间的宝贵。所以诗人劝诫人们要及时努力,因为岁月是不会等待人的,强调了珍惜时间、抓紧时间奋斗的重要性。“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是葛洪的话。意思是不要整天吃饱喝足却不做正事,不要放弃每一寸光阴的努力,倡导人们珍惜时间,勤奋做事。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论语》。“罔”是迷惑、无所得的意思,“殆“是疑惑、有害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强调了学习和思考要相结合的重要性。“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也出自《论语》。曾子说自己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谋划事情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守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体现了儒家重视自我反省、注重品德修养和学习巩固的思想。
故答案为:
(1)家家乞巧望秋月;
(2)故今日之责任 而全在我少年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3)盛年不重来 及时当勉励 不弃功于寸阴;
(4)思而不学则殆 为人谋而不忠乎 传不习乎。
9.(14分)拓展训练营。
(1)请把下面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全神贯注: 教室里,小明正坐在书桌前,眼睛紧紧地盯着书本,手中的笔不停地在本子上做着记录,周围同学们的喧闹声仿佛都被他屏蔽了,他完全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 
(2)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全国优秀少先队员的先进事迹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3)根据不同意思造句。
大方:①慷慨,善于将东西转赠给他人。②做事或办事不小气。
① 小红很大方,她把自己新买的彩笔分享给了全班同学。 
② 爸爸在给贫困山区捐款时非常大方,一下子捐了好几千元。 
(4)花生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照样子,用对比的手法写一种你熟悉的事物突出它的特点)
 竹子的枝干修长挺拔,不像杨树那样粗壮高大,给人一种威风凛凛的感觉。竹子总是成群生长,相互依偎,展现出一种团结的气质,让人不禁心生敬佩。 
(5)班级里开展了“走近中国民间故事”的主题学习活动。曲芳芳搜集的故事,不符合本次活动主题的故事是  A  。
A.《八仙过海》
B.《梁山伯与祝英台》
C.《牛郎织女的故事》
(6)从第5题中选一个民间故事介绍给大家。
我要介绍的民间故事是  《牛郎织女的故事》  ,这个故事吸引我的是  牛郎和织女之间坚贞不渝的爱情,以及他们每年只能在七夕通过鹊桥相见的浪漫又略带伤感的情节  。
【解答】(1)此题答案不唯一。用具体的情景把成语“全神贯注”表现出来即可。示例:教室里静得出奇,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小明坐在书桌前,双手捧着一本科学绘本,眼睛紧紧盯着书页上的宇宙星系图,连同桌轻轻碰他胳膊想借橡皮,他都完全没有察觉,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他和书中的星辰大海。
(2)原句存在搭配不当问题,“先进事迹”(事物)不能与“榜样”(指值得学习的人)搭配,删除“的先进事迹”后,主语“全国优秀少先队员”与宾语“好榜样”搭配合理。
(3)①每次班级组织爱心捐赠,小美都会大方地把自己的课外书和新文具捐给山区的小朋友。②这次班级文艺汇演,小雨大方地走上舞台,声情并茂地朗诵了一首诗歌,赢得了全班掌声。
(4)此题答案不唯一。示例:竹子的枝干挺拔坚韧,不像杨树、梧桐那样,一到秋天就落叶凋零,露出光秃秃的枝干。即便寒风呼啸,竹子依旧带着翠绿的叶片挺立在庭院中,用倔强的姿态展现着生命力。
(5)A.不符合,《八仙过海》属于中国神话故事,核心围绕神仙的奇幻经历展开;
B、C、D符合。
故选:A。
(6)我要介绍的民间故事是《牛郎织女的故事》。这个故事吸引我的是牛郎和织女跨越仙凡界限的真挚爱情,即便被王母娘娘用天河分隔,他们依然坚守初心,最终获得每年七夕鹊桥相会的机会,既充满浪漫色彩,也传递出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坚守。
故答案为:
(1)教室里,小明正坐在书桌前,眼睛紧紧地盯着书本,手中的笔不停地在本子上做着记录,周围同学们的喧闹声仿佛都被他屏蔽了,他完全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
(2)全国优秀少先队员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3)①小红很大方,她把自己新买的彩笔分享给了全班同学。
②爸爸在给贫困山区捐款时非常大方,一下子捐了好几千元。
(4)竹子的枝干修长挺拔,不像杨树那样粗壮高大,给人一种威风凛凛的感觉。竹子总是成群生长,相互依偎,展现出一种团结的气质,让人不禁心生敬佩。
(5)A;
(6)《牛郎织女的故事》牛郎和织女之间坚贞不渝的爱情,以及他们每年只能在七夕通过鹊桥相见的浪漫又略带伤感的情节。
四、任务二:阅读与理解——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传统思想在创新中得以传承,传统文化在生活中得以流传。品读下面的文章,继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吧!
10.(9分)阅读小古文,借助注释,完成后面的问题。
王羲之书六角扇
王羲之①,东晋之大书法家也。尝在蕺山②见一老姥③,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④谓姥曰:“但⑤言是王右军⑥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
(选自《晋书 王羲之传》,有改动)
【注释】①王羲之: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②蕺(jí)山:古地名,在今浙江绍兴。③老姥:老妇人。④因:于是。⑤但:只要。⑥王右军:即王羲之,因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故又名王右军。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①持六角竹扇卖之。
②人竞买之。
(2)“姥初有愠色”中“愠”的意思最有可能为  A  (填序号),联系上下文,写一写这句话的意思: 妇人一开始脸上露出了生气的神色  。
A.生气,恼怒
B.疑惑,困扰
C.高兴,欢喜
D.矛盾,纠结
(3)从“ 人竞买之  ”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人们非常喜欢王羲之的字。(用原文回答)
(4)你觉得王羲之为什么“笑而不答”?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解答】(1)考查文言断句。①“持六角竹扇卖之”的意思是拿着六角形的竹扇子去卖它。“持”是“拿着”的意思,“六角竹扇”是拿着的物品,“卖之”表示“卖(六角竹扇)”这个动作。按照意思的表达,应在表示动作和物品的词语之间停顿。故正确停顿为:持六角竹扇/卖之。②“人竞买之”的意思是人们争着购买它(六角竹扇)。“人”是句子的主语,“竞买之”是谓语和宾语,表达“争着买(六角竹扇)”的行为。通常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停顿,这样能清晰地划分句子的结构和语义。故正确停顿为:人/竞买之。
(2)考查句子翻译。“姥初有愠色”:联系上下文可知,王羲之在老姥的六角竹扇上写字,一开始老姥不太高兴,所以“愠”在这里是“生气,恼怒”的意思,故选①。“姥初有愠色”的意思是老妇人一开始脸上露出了生气的神色。
(3)考查内容理解。文章中,王羲之在老姥的六角竹扇上题字,并让老姥称是王右军所书就能卖百钱。“人竞买之”表明老姥按王羲之所说去做后,人们争着买这些扇子。这说明人们知道是王羲之的字后,对这些扇子极为追捧,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对王羲之书法作品的喜爱程度极高。
(4)考查形象分析。结合“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可知,王羲之“笑而不答”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觉得老妇人再次来让他写字有些贪心,或者他已经不想再为老妇人写字了。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机智、幽默且不拘小节的人,他不会直接拒绝老妇人的请求,而是用微笑来回应,表现出他的风度和智慧。
故答案为:
(1)①持六角竹扇/卖之。②人/竞买之。
(2)A老妇人一开始脸上露出了生气的神色。
(3)人竞买之。
(4)因为他觉得老妇人再次来让他写字有些贪心,或者他已经不想再为老妇人写字了。
机智、幽默且不拘小节的人,他不会直接拒绝老妇人的请求,而是用微笑来回应,表现出他的风度和智慧。
11.(10分)阅读课外美文,完成下列各题。
夹竹桃(季羡林)
①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来说,她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②我们家大门内也有两盆,一盆是红色的,一盆是白色的。我小的时候,天天都要从这下面走出走进。红色的花朵让我想到火,白色的花朵让我想到雪。火与雪是不相容的;但是,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我顾而乐之,心灵里觉得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③我们家里一向是喜欢花的: 虽然  没有什么非常名贵的花, 但是  常见的花却是应有尽有。每年春天,迎春花首先开出黄色的小花,报告春的消息。以后接着来的是桃花、杏花、海棠、榆叶梅、丁香等等,院子里开得花团锦簇。到了夏天,更是满院葳蕤。凤仙花、石竹花、鸡冠花、五色梅、江西腊等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夜来香的香气熏透了整个的夏夜的庭院,是我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的。一到秋天,玉簪花带来凄清的寒意,菊花则在秋风中怒放。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
④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静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⑤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⑥这样的韧性,能这样引起我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⑦我离开了家,过了许多年,走过许多地方。我曾在不同的地方看到过夹竹桃,但是都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
(1)在第③段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结合语境,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选序号)
①美不胜收: D 
A.赢
B.优美的
C.能承受
D.尽
②应有尽有: C 
A.完毕
B.全部用出
C.都,全
(3)文中第③段主要写的是  院子里的花多  。作者是按照  时间  顺序表达这个意思和情感的。
(4)读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想想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迎春花、玉簪花和菊花”,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红色的花朵让我想到火,白色的花朵让我想到雪。火与雪是不相容的;但是,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
【解答】(1)考查关联词。结合句子“没有什么非常名贵的花”“常见的花却是应有尽有”存在句意上的转折关系,故可选择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填入。关联词“虽然……但是……”表转折关系,结合句子语境可填入句中。
(2)考查字词理解与赏析。根据“凤仙花、石竹花、鸡冠花、五色梅、江西腊等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理解词语“美不胜收”意思是美好的东西非常多,但是一时看不过来。“胜”的意思为:尽、完全。“美不胜收”的意思是:美好的东西很多,不能全部尽收眼底。故选:D。结合句子“虽然没有什么非常名贵的花,但是常见的花却是应有尽有”中词语“应有尽有”意思为:应该有的全都有了,表示一切齐备。“尽”的意思是全、都。故选:C。
(3)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我们家里一向是喜欢花的,虽然没有什么非常名贵的花,但是常见的花却是应有尽有。每年春……秋风中怒放。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写了院子里的各种各样的花,即花多。根据词语:春天、夏天、秋天,可知是按时间顺序的表达的。可据此作答。
(4)考查句子的理解与赏析、体会思想感情。“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夹竹桃一朵接着一朵,常开不败、乐此不疲。我们可以感受到夹竹桃默默无闻、毫不张扬的品质。“无日不迎风弄姿”“无不奉陪”等词句突出了夹竹桃花期长、有韧性的特点。故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是:夹竹桃默默无闻、毫不张扬的品质,夹竹桃花期长、有韧性的特点。作者写“迎春花、玉簪花和菊花”,是为了突出夹竹桃有韧性、默默无闻、毫不张扬的品质。故这样写的好处是:①体会到夹竹桃花期长,韧性可贵突出了对夹竹桃的喜爱和赞美之情。②用对比的手法突出夹竹桃花期长,有韧性的特点。
(5)考查句子的理解与赏析。“红色的花朵让我想到火,白色的花朵让我想到雪。火与雪是不相容的;但是,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可这样理解:“我”喜爱夹竹桃,一是因为红白两盆花融洽的开在一起;二是因为花从春天一直开到秋天;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图,是水中的荇藻,是一幅墨竹。通过对夹竹桃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默默无闻、兢兢业业的品格的赞美,也寄寓了作者的趣味和追求。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溢于言表,同时作者也是托物言志,借充满韧劲且有着无限情趣的夹竹桃表达自己的做人志向和高尚思想。
故答案为:
(1)虽然 但是;
(2)D C;
(3)院子里的花多 时间;
(4)夹竹桃花期长、有韧性。作者写“迎春花、玉簪花和菊花”,是为了突出夹竹桃有韧性、默默无闻、毫不张扬的品质。好处:①体会到夹竹桃花期长,韧性可贵突出了对夹竹桃的喜爱和赞美之情。②用对比的手法突出夹竹桃花期长,有韧性的特点;
(5)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同时作者也是托物言志,借充满韧劲且有着无限情趣的夹竹桃表达自己的做人志向和高尚思想。
五、任务三:回味与表达——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12.(30分) 我们身边熟悉的人各有各的特点。我的奶奶是“消防员”,因为她古道热肠,经常帮助大家解决邻里纠纷;我的妈妈是“侦探”,因为我和爸爸做错了任何事她都能发现;我的姐姐是“猎犬”,我的小动作都逃不过她的法眼……请你以“我的____是‘____’”为题,写一写你熟悉的一个人,要求:1.通过一两件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2.运用多种描写人物的方法突出人物的特点。3.字数不少于400字,书写工整,语句通顺,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解答】范文:
我的爸爸是“工作狂”
叮铃铃闹钟响了,新的一天开始了。
妈妈做好了早餐,疲惫不堪的爸爸说:“让我多睡一会儿,昨天因为工作只睡了两小时。”说完爸爸又开始呼呼大睡了。
“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伴随着好听的音乐,爸爸的老板打来了电话,他起床去工作了。我的爸爸,他是一名货车司机,有时候为了赶货,要连夜开车,几乎常年在外奔波。
一天早上,我刚背好书包准备去上学,突然,一个人闯入了家中,只见他黑眼圈,像只大熊猫,皮肤黝黑,我疑惑地问妈妈:“这个人是谁啊?”“这是你的爸爸呀。”啊?爸爸怎么变成这个样子啦?紧接着,爸爸饭都没吃,脸也没洗,一股脑跑到床上,3、2、1,呼……巨大的鼾声像咆哮的狮子,爸爸这是多少天没睡觉呀。6小时、12小时、24小时,爸爸还在睡。
终于过了一天半的时候,爸爸醒了,他揉了揉睡眼惺忪的眼睛,挠了挠快要飞上天的头发,接着随便扒拉了几口饭,又奔向他的工作岗位了,留下的只有他那忙碌的背影。
望着爸爸的背影,我陷入了沉思。爸爸工作这么疯狂,其实是为了这个家,为了省钱,他只能吃点咸菜,煮点泡面凑活,每天不分昼夜地穿梭于公路上,睡觉时间很少,而且经常黑白颠倒。
我的爸爸,他就是个“工作狂”。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