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五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
1.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嫉妒(hù)呕心沥(lì)血
B.教诲(wǔ)玲珑剔(tī)透
C.防御(xiè)间(jiàn)隔
D.眼睑(jiǎn) 如履(lǚ)薄冰
2.读拼音,规范地写词语。
fēn fù chēng zàn yǐn bì dīng zhǔ hǎo dǎi
3.填一填。
(1)“匣”共 笔,第二笔是 。
(2)“试”共 笔,第四笔是 。
4.比一比,再组词。
汛 谎 陷
迅 慌 馅
5.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相 为命 难以置 文嚼字
6.按要求改写句子。
(1)人们纪念海力布。(扩句)
(2)我们不要把时间白白地徒然浪费掉。(修改病句)
(3)根据“漂亮”的不同含义写句子。
①出色:
②好看,美观:
7.根据内容填空。
(1) ,岁月不待人。
(2)王师北定中原日, 。
(3)指点江山, , 万户侯。
(4) 归青冢, 绕黑山。
(5)龚自珍对死气沉沉、缺乏生机的社会现状深感痛心的诗句: , 。
(6)有同学得过且过,整天无所事事,请你用葛洪的诗句来劝勉他: , 。
二、阅读积累
8.根据阅读。(在答题卡上正确涂√,错误涂×)
(1)《八仙过海》中,八仙一起驾云去参加神仙聚会,路过东海。铁拐李第一个过海。
(2)我国食品界把三国刘备尊为馒头、包子业的祖师爷。
(3)“一过家门听哭骂,二过家门闻笑声,三过家门捎口信,治好洪水转家门!”这四句话与舜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有关。
(4)油条的本名叫“油炸桧”,据说最早是由南宋的临安人做出来的。
9.我最喜欢的民间故事是:
因为:
10.课内阅读。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的门客们可看不顺眼了,对蔺相如说:“您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门客们说:“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请罪,连忙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选文中有三个问句,前两个是 ,第三个是 。请将第三个问句换个说法,使句意不变: 。
(2)请用一个成语概括画“ ”的句子: 。
(3)用“ ”画出“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中“往回赶”的原因。
(4)读了这个语段,你认为廉颇是个怎样的人?蔺相如呢?
11.阅读。
我不能忘掉祖国
1908年,宋庆龄15岁,就进了佐治亚洲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她是个文静而又喜欢思考的女孩子。她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就更加勤奋地学习。
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向的问题,她认真地(搜 收) 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
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她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
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
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起身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温和 柔和) 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绝不会永远睡下去。总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 振动) 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着(坚 艰) 苦卓绝的斗争!”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
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掉祖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1)用“√”选择括号里正确的字词。
(2)宋庆龄为什么说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3)大家为什么对宋庆龄的发言“交口称赞”?
A.因为宋庆龄是中国人,她很有才。
B.因为宋庆龄不仅说得好,以理服人,而且说的话很有力量。
(4)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受?
12.
孟姜女哭长城(节选)
丈夫被抓走之后,孟姜女实在放心不下,就一连几夜为丈夫赶做寒衣,要亲自去长城寻找丈夫。她的爹娘看她那执拗的样子,拦也拦不住,就答应了。
孟姜女打点了行装,辞别了二老,踏上了寻夫的行程。饿了,啃口干粮;渴了,喝口凉水;累了,坐在路边歇歇脚。有一天,她问一位打柴的白发老伯伯:“老伯伯,这儿离长城还有多远?”老伯伯说:“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是幽州,长城还在幽州的北面。”孟姜女心想:就是长城远在天边,我也要走到天边找我的丈夫!
孟姜女刮着风也走,下着雨也走。一天,她走得筋疲力尽,浑身发冷。她刚想歇歇脚,谁知竟一下子昏倒了。她苏醒过来,才发觉自己是躺在老大娘家的热炕上。老大娘给她熬红糖姜水,她千恩万谢,感激不尽。她出了点汗,觉得身子轻了一点,就挣扎着起来继续赶路。老大娘含着泪花拉住她说:“我知道你找丈夫心切,可你身上热得像火炭一样,我能忍心让你走吗?你再看看你的脚,都成血疙瘩了,哪还是脚呀!”孟姜女一看自己的脚,都成了血疙瘩了。她在老大娘家又住了两天,病没好利索就又动身了。老大娘一边掉泪,一边嘴里说着:“这是多好的媳妇呀!老天爷呀,你行行好,让天下的夫妻都团聚吧!”历经千辛万苦,孟姜女终于到了丈夫修长城的地方。
(1)《孟姜女哭长城》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下列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的是 。
A.《牛郎织女》
B.《梁山伯与祝英台》
C.《白蛇传》
D.《孔雀东南飞》
(2)从哪句话可以看出孟姜女寻找丈夫的意志很坚定?书写出来。
(3)找出孟姜女苏醒后老大娘说的话并书写出来。从老大娘的话里你明白了什么?
(4)用一句话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5)你觉得孟姜女是个什么样的人?
13.交际应用。
五年级一班正在讨论制定班级公约。一组的三位同学针对学习展开了讨论:
甲:我认为大家早晨来了就应该早读,不该打闹。我建议写上:一日之计在于晨,入室就读书。
乙:
丙:
三、习作天地
14.请在下面提供的两个习作中任意选择一个,写一篇习作。
(1)漫画里的人物,特点非常突出,所以往往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请试着给班上的某个同学用文字来“画”一幅“漫画”吧!通过一两件事来突显他(她)的特点。
要求:题目自拟。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学校和姓名。
(2)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多年后,会发生哪些事呢?请从“五年后的机器人”“十五年后的家乡”“一百年后的地球”“三十年后的我”四个题目中任选其中一个,展开想象,完成习作。
要求:有正能量,分段叙述,突出重点,书写工整。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学校和姓名。
2024-202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五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小题)
题号 1
答案 D
一、基础知识
1.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嫉妒(hù)呕心沥(lì)血
B.教诲(wǔ)玲珑剔(tī)透
C.防御(xiè)间(jiàn)隔
D.眼睑(jiǎn) 如履(lǚ)薄冰
【解答】A.有误,“嫉妒”的“妒”应读“dù”。
B.有误,“教诲”的“诲”应读“huì”。
C.有误,“防御”的“御”应读“yù”。
D.正确。
故选:D。
2.读拼音,规范地写词语。
fēn fù 吩咐 chēng zàn 称赞 yǐn bì 隐蔽 dīng zhǔ 叮嘱 hǎo dǎi 好歹
【解答】故答案为:
吩咐 称赞 隐蔽 叮嘱 好歹
3.填一填。
(1)“匣”共 7 笔,第二笔是 竖 。
(2)“试”共 8 笔,第四笔是 横 。
【解答】(1)“匣”共七笔,笔顺是:,第二笔是竖。
(2)“试”共八笔,笔顺是:,第四笔是横。
故答案为:
(1)7 竖;
(2)8 横。
4.比一比,再组词。
汛 汛期 谎 谎话 陷 陷进
迅 迅速 慌 慌乱 馅 肉馅
【解答】区分“汛(三点水)”和“迅”的音、形、义,汛:读音是 xùn(第四声),迅:读音也是 xùn(第四声)读音相同。
字形:汛:部首是“氵(三点水)”,右侧是“卂”,总笔画6画。字形关联“水”,和水情有关。
迅:部首是“辶(走之底)”,左侧是“卂”,总笔画6画。字形关联“行走、动作”,和速度有关。
汛(xùn)本义指江河定期的涨水,核心义与“水”相关。
组词:潮汛:指一年中定期的大潮(如钱塘江潮汛);
防汛:指在江河涨水的时期采取措施,防止洪水泛滥。
迅(xùn):本义指速度快,核心义与“快速”相关。
组词:迅速(速度高、动作快)、迅猛(又快又猛)。
据此分析每组的字,并组词。
故答案为:
汛期 谎话 陷进
迅速 慌乱 肉馅
5.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相 依 为命 难以置 信 咬 文嚼字
【解答】相依为命:互相依靠着过日子或生活,多形容人际间依赖关系密切。
难以置信:难以相信,表示对某事或某种情况感到难以置信。
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常形容死抠字眼,不注重整体理解。
故答案为:
依 信 咬
6.按要求改写句子。
(1)人们纪念海力布。(扩句)
(2)我们不要把时间白白地徒然浪费掉。(修改病句)
(3)根据“漂亮”的不同含义写句子。
①出色: 他打了一套漂亮的太极拳。
②好看,美观: 她的新裙子很漂亮。
【解答】(1)扩句,就是通过添加词语把简单的句子,扩充为具体、生动、形象的句子。我们知道,一般句子会包括主要成分,即:谁(或什么)、干什么(或怎么样或是什么)。如果在主要成分上添加附加成分,对原来的句子加以修饰、限制或补充,就是在进行扩句。
可在“人们”前加修饰语善良的、所有的等;
可在“海力布”前加修饰语英勇无畏的、热心善良的、舍己为人的等;
示例:所有的人们纪念英勇无畏的海力布。
(2)原句“我们不要把时间白白地徒然浪费掉”中,“白白地”和“徒然”都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即不必要的、无意义的,因此这两个词在这里是重复的。我们可以去掉其中一个冗余的词语。
修改后的句子是:我们不要把时间白白地浪费掉。或者:我们不要把时间徒然浪费掉。
(3)要想写出好句子,必须要理解自己所运用的词语,能够准确理解所要运用词语的含义,包括其词性和感彩,才能够更加明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注意本题需要用“漂亮”的两个意思进行造句。“漂亮”指出色时可造句为:王团长带领战士们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仗。“漂亮”指好看,美观时可造句为:这花真漂亮啊!
故答案为:
(1)人们世世代代纪念猎人海力布。
(2)我们不要把时间白白地浪费掉。或:我们不要把时间徒然浪费掉。
(3)①他打了一套漂亮的太极拳。
②她的新裙子很漂亮。
7.根据内容填空。
(1) 及时当勉励 ,岁月不待人。
(2)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
(3)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 粪土当年 万户侯。
(4) 三春白雪 归青冢, 万里黄河 绕黑山。
(5)龚自珍对死气沉沉、缺乏生机的社会现状深感痛心的诗句: 九州生气恃风雷 , 万马齐喑究可哀 。
(6)有同学得过且过,整天无所事事,请你用葛洪的诗句来劝勉他: 不饱食以终日 , 不弃功于寸阴 。
【解答】(1)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是陶渊明的诗.出自魏晋陶渊明的《杂诗》,意思是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努力奋斗,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书写时注意“勉”“励”的正确写法。
(2)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古诗作品《示儿》。书写时注意“祭”“翁”的正确写法。
(3)出自《沁园春 长沙》。书写时注意“激”“粪”的正确写法。
(4)出自唐代诗人柳中庸的《征人怨》。书写时注意“春”“黄”的正确写法。
(5)“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的意思是只有依靠疾风迅雷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诗中的“风雷”象征着新兴的社会力量和尖锐的改革,而“万马齐喑”则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死气沉沉和缺乏生机的现状 ,诗句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和对社会变革的迫切期望。书写时注意“恃”“喑”“哀”的正确写法。
(6)“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出自东晋著名医药学家葛洪的《抱朴子 外篇》,意思是不要整天吃饱喝足却无所事事,不要放弃在每一寸光阴里努力做事(学习)。书写时注意“终”“弃”的正确写法。
故答案为:
(1)及时当勉励;
(2)家祭无忘告乃翁;
(3)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
(4)三春白雪 万里黄河;
(5)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6)不饱食以终日 不弃功于寸阴。
二、阅读积累
8.根据阅读。(在答题卡上正确涂√,错误涂×)
(1)《八仙过海》中,八仙一起驾云去参加神仙聚会,路过东海。铁拐李第一个过海。 ×
(2)我国食品界把三国刘备尊为馒头、包子业的祖师爷。 ×
(3)“一过家门听哭骂,二过家门闻笑声,三过家门捎口信,治好洪水转家门!”这四句话与舜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有关。 ×
(4)油条的本名叫“油炸桧”,据说最早是由南宋的临安人做出来的。 √
【解答】(1)《八仙过海》的故事是八仙各显神通渡东海,并非一起驾云去参加神仙聚会时路过东海,所以该表述错误。
(2)据传统说法,包子和馒头是由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发明的。当时他为了安抚受灾百姓和消除部队在渡河时的恐惧,用面团包裹肉馅,仿制成形如人头的食物,用以祭祀和充饥,这就是包子和馒头的起源。故本题判断错误。
(3)“一过家门听哭骂,二过家门闻笑声,三过家门捎口信,治好洪水转家门!”这四句话与大禹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有关。故本题判断错误。
(4)油条,一种长条形中空的油炸面食,油条的本名叫“油炸桧”,起源于南宋临安。相传在南宋时期,奸臣秦桧迫害岳飞,并将其害死在风波亭。当地的老百姓对此深恶痛绝,纷纷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对秦桧的愤恨。其中,一位姓丁的厨子就创造了一种新的油炸面食,并将之命名为“油炸桧”,寓意着要“油炸秦桧”。这一创新很快在临安城内流传开来,并逐渐演变为现在人们熟知并喜爱的油条。故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
(2)×;
(3)×;
(4)√。
9.我最喜欢的民间故事是: 《田螺姑娘》
因为: 田螺姑娘善良勤劳,默默为恩人付出,她的形象美好且充满温情,故事充满奇幻色彩,展现了人性善良与美好的一面,让人心中满是温暖与感动。
【解答】作答时首先选择一个自己印象最深刻、最有感触的民间故事,然后思考这个故事吸引你的点,比如人物的性格、情节的精彩程度、故事蕴含的道理等。
例:我最喜欢的民间故事是:《牛郎织女》。
因为:这个故事里牛郎的勤劳善良和织女的心灵手巧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且故事情节充满浪漫色彩,他们的爱情跨越天地却矢志不渝,同时也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由爱情的向往和追求,情节生动,寓意深刻。
故答案为:
《田螺姑娘》
田螺姑娘善良勤劳,默默为恩人付出,她的形象美好且充满温情,故事充满奇幻色彩,展现了人性善良与美好的一面,让人心中满是温暖与感动。
10.课内阅读。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的门客们可看不顺眼了,对蔺相如说:“您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门客们说:“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请罪,连忙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选文中有三个问句,前两个是 疑问句 ,第三个是 反问句 。请将第三个问句换个说法,使句意不变: 秦王我都不怕,更不会怕廉将军 。
(2)请用一个成语概括画“ ”的句子: 负荆请罪 。
(3)用“ ”画出“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中“往回赶”的原因。
(4)读了这个语段,你认为廉颇是个怎样的人?蔺相如呢?
【解答】(1)考查了对句式的理解。从“您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可知,这是疑问句,表疑问。从“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可知,这个句子答案就在句子中,是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秦王我都不怕,更不会怕廉将军。
(2)考查了对句子意思的理解。读“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可知,成语是“负荆请罪”。
(3)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对选文信息的提取。由“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可知“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的原因。
(4)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人物形象人可以通过人物描写和具体事件来体现。由语段中对廉颇、蔺相如进行人物描写的语句及“负荆请罪”这一故事可知,廉颇是一个直率勇敢、热爱国家、知错就改的人;蔺相如是一个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人。
故答案为:
(1)疑问句 反问句 秦王我都不怕,更不会怕廉将军;
(2)负荆请罪;
(3)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4)廉颇:直率勇敢、热爱国家、知错就改的人。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人。
11.阅读。
我不能忘掉祖国
1908年,宋庆龄15岁,就进了佐治亚洲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她是个文静而又喜欢思考的女孩子。她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就更加勤奋地学习。
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向的问题,她认真地(搜 收) 搜 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
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她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
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
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起身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温和 柔和) 柔和 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绝不会永远睡下去。总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 振动) 震动 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着(坚 艰) 艰 苦卓绝的斗争!”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
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掉祖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1)用“√”选择括号里正确的字词。
(2)宋庆龄为什么说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3)大家为什么对宋庆龄的发言“交口称赞”? B
A.因为宋庆龄是中国人,她很有才。
B.因为宋庆龄不仅说得好,以理服人,而且说的话很有力量。
(4)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受?
【解答】(1)考查了对字词的辨析。
搜集:到处寻找(事物)并聚集在一起。故选“搜”。
柔软:软和;不坚硬。
柔和:温和;温柔。
结合语境选“柔和”。震动:震惊,惊动。
振动:物体经过平衡位置而往复运动的过程。结合语境选“震动”。
艰苦:艰难困苦。结合语境选“艰”。
(2)考查了学生按要求画句子的能力。认真读宋庆龄驳斥美国学生的话可知,宋庆龄认为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的理由是:因为她有广阔的土地,有勤劳的人民,有悠久的历史,有富饶的物产,有无数的志士为了她的振兴而奋斗。
(3)考查了学生的对内容的理解。结合“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这些话可知选B。
(4)学生的对主题的理解。本文主要表达了宋庆龄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的爱国情怀。结合宋庆龄的“爱国情怀”及自己的实际说说自己的感受。
故答案为:
(1)搜 柔和 震动 艰;
(2)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
(3)B;
(4)我要向宋庆龄学习,心系祖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2.
孟姜女哭长城(节选)
丈夫被抓走之后,孟姜女实在放心不下,就一连几夜为丈夫赶做寒衣,要亲自去长城寻找丈夫。她的爹娘看她那执拗的样子,拦也拦不住,就答应了。
孟姜女打点了行装,辞别了二老,踏上了寻夫的行程。饿了,啃口干粮;渴了,喝口凉水;累了,坐在路边歇歇脚。有一天,她问一位打柴的白发老伯伯:“老伯伯,这儿离长城还有多远?”老伯伯说:“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是幽州,长城还在幽州的北面。”孟姜女心想:就是长城远在天边,我也要走到天边找我的丈夫!
孟姜女刮着风也走,下着雨也走。一天,她走得筋疲力尽,浑身发冷。她刚想歇歇脚,谁知竟一下子昏倒了。她苏醒过来,才发觉自己是躺在老大娘家的热炕上。老大娘给她熬红糖姜水,她千恩万谢,感激不尽。她出了点汗,觉得身子轻了一点,就挣扎着起来继续赶路。老大娘含着泪花拉住她说:“我知道你找丈夫心切,可你身上热得像火炭一样,我能忍心让你走吗?你再看看你的脚,都成血疙瘩了,哪还是脚呀!”孟姜女一看自己的脚,都成了血疙瘩了。她在老大娘家又住了两天,病没好利索就又动身了。老大娘一边掉泪,一边嘴里说着:“这是多好的媳妇呀!老天爷呀,你行行好,让天下的夫妻都团聚吧!”历经千辛万苦,孟姜女终于到了丈夫修长城的地方。
(1)《孟姜女哭长城》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下列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的是 D 。
A.《牛郎织女》
B.《梁山伯与祝英台》
C.《白蛇传》
D.《孔雀东南飞》
(2)从哪句话可以看出孟姜女寻找丈夫的意志很坚定?书写出来。
(3)找出孟姜女苏醒后老大娘说的话并书写出来。从老大娘的话里你明白了什么?
(4)用一句话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5)你觉得孟姜女是个什么样的人?
【解答】(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是《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孟姜女心想:就是长城远在天边,我也要走到天边找我的丈夫”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孟姜女寻找丈夫的意志很坚定。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最后一自然段可知,老大娘说的话是:“我知道你找丈夫心切,可你身上热得像火炭一样,我能忍心让你走吗?你再看看你的脚,都成血疙瘩了,哪还是脚呀!”从中可以体会到孟姜女不顾自己的身体,一心寻夫,吃了很多苦。据此作答即可,答案不唯一。
(4)本题考查理解概括的能力。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根据主要人物的活动,从“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这个方面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本语段主要讲了孟姜女不辞辛苦去长城寻夫。
(5)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长城远在天边,孟姜女也要去寻找,即使昏倒了也要继续前往长城,说明她为了丈夫不顾一切。
故答案为:
(1)D;
(2)就是长城远在天边,我也要走到天边找我的丈夫!
(3)我知道你找丈夫心切,可你身上热得像火炭一样,我能忍心让你走吗?你再看看你的脚,都成血疙瘩了,哪还是脚呀!我明白了孟姜女找丈夫心切,一路上吃了很多苦。
(4)姜女不辞辛苦去长城寻夫。
(5)孟姜女是一个为了寻夫不顾一切的人。
13.交际应用。
五年级一班正在讨论制定班级公约。一组的三位同学针对学习展开了讨论:
甲:我认为大家早晨来了就应该早读,不该打闹。我建议写上:一日之计在于晨,入室就读书。
乙: 我认为大家一定要珍惜时间,好好读书。我建议写上: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丙: 我认为大家每天都要边读边思考,特别是对读过的书要反复去品读。我建议写上: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解答】作答时要从制定班级公约的要求和内容上去感想。讨论的内容,要紧扣话题。仿照甲说的例句,可运用上名言。回答要点是:制定公约的原因+公约内容。语言要简洁,点到即可。
如:我认为大家在课堂上专心听讲,我建议写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故答案为:
我认为大家一定要珍惜时间,好好读书。我建议写上: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我认为大家每天都要边读边思考,特别是对读过的书要反复去品读。我建议写上: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三、习作天地
14.请在下面提供的两个习作中任意选择一个,写一篇习作。
(1)漫画里的人物,特点非常突出,所以往往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请试着给班上的某个同学用文字来“画”一幅“漫画”吧!通过一两件事来突显他(她)的特点。
要求:题目自拟。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学校和姓名。
(2)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多年后,会发生哪些事呢?请从“五年后的机器人”“十五年后的家乡”“一百年后的地球”“三十年后的我”四个题目中任选其中一个,展开想象,完成习作。
要求:有正能量,分段叙述,突出重点,书写工整。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学校和姓名。
【解答】范文(1):
“幽默大师”小辉
在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叫小辉,他可是我们班的“幽默大师”,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乐。
小辉长得虎头虎脑,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这篇习作围绕“记忆中最温暖的微笑”展开,主题明确且感人。开篇点明老师的微笑如星辰照亮自己前行的路,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主体部分详细描述演讲比赛前自己的紧张,以及老师微笑给予的力量,通过细腻的心理和动作描写,让读者能深切感受到当时的氛围。演讲过程中老师微笑带来的积极影响,以及演讲成功后老师的肯定,都生动地展现出微笑的重要意义。结尾总结全文,强调微笑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深化了主题。整体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篇优秀的习作。,笑起来脸上还有两个小酒窝,十分可爱。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幽默,无论何时何地,他总能用他的幽默让大家开怀大笑。
记得有一次上语文课,老师正在讲一篇非常严肃的课文,同学们都听得很认真。突然,小辉举起了手,老师问他有什么问题。小辉一本正经地说:“老师,我觉得这篇课文里的主人公有点像我家的小狗,都是那么勇敢。”同学们听了,先是一愣,然后哄堂大笑。老师也被他的话逗笑了,但还是忍住笑说:“小辉,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要乱联想。”小辉调皮地吐了吐舌头,坐了下来。
还有一次,课间休息的时候,大家都在教室里聊天。一个同学不小心把另一个同学的文具盒碰到了地上,两个同学开始争吵起来。这时,小辉走了过来,他不慌不忙地说:“哎呀,你们别吵了,不就是一个文具盒嘛。你们看,这个文具盒就像一个受伤的小战士,它在地上哭泣呢。你们快把它扶起来,给它道个歉吧。”两个同学听了小辉的话,都不好意思地笑了,然后一起把文具盒捡了起来,互相道了歉。
小辉就是这样一个幽默的同学,他用他的幽默给我们带来了快乐,也让我们的班级更加和谐。我真希望他能一直保持这份幽默,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欢笑。
范文(2):
十五年后的家乡
时光飞逝,转眼间十五年过去了。我已经从一个懵懂的少年成长为一个成熟的青年。怀着对家乡的思念,我踏上了归乡的旅程。
当我走出机场,眼前的景象让我惊呆了。十五年前那个破旧的小县城已经变成了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立交桥纵横交错,道路宽敞平坦,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我来到了小时候经常玩耍的公园。这里已经变成了一个大型的生态公园,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空气清新。公园里有许多智能健身器材,人们可以通过手机连接器材,实时监测自己的运动数据。还有一个巨大的音乐喷泉,随着音乐的节奏,喷泉变幻出各种美丽的形状,让人陶醉其中。
我又来到了曾经的母校。母校的变化更是让我惊叹不已。校园里到处都是智能化的设备,教室宽敞明亮,桌椅都是高科技产品,可以根据学生的身高和坐姿自动调整。老师们也都用上了智能教学系统,可以更加生动地讲解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操场上有一个巨大的太阳能顶棚,可以为学生们提供遮阳和防雨的功能。
十五年后的家乡,不仅环境优美,科技发达,人们的生活也更加幸福。社区里有各种便民设施,如智能超市、医疗服务站、文化活动中心等。人们可以通过手机预约各种服务,方便快捷。家乡的人们也更加注重环保和健康,垃圾分类已经成为每个人的习惯,大家都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和文化活动,生活充满了阳光和活力。
看着十五年后的家乡,我心中充满了自豪和喜悦。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家乡的未来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