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凝幽居 课件+教案+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题李凝幽居 课件+教案+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19 15:45:09

文档简介

题李凝幽居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结合背景资料和文下注释,读懂诗的内容,感受诗人的情感。
2、能结合诗内容,作一点浅显的赏析,体会诗人的艺术风格。
3、准确背诵,默写这首诗。
2学情分析
八年级教材的一二单元是古代诗歌,在教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为古代诗歌的语言简练、诗的形象抽象和诗的意境优美,而且诗歌在表达的主题和感情上往往显得丰富而含蓄。八年级学生对诗歌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对语言文字的鉴赏水平较低,是对诗歌意意境的分析能力相对较弱,因而常会导致对诗歌主题和感情的把握不够准确,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多注重在赏析能力放方面的培养。
3重点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结合背景资料和文下注释,读懂诗的内容,感受诗人的情,并背诵古诗。
难点:能结合诗内容,作一点浅显的赏析,体会诗人的艺术风格。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一起做个游戏,“我做动作你来猜”。师做“推”、“敲”的动作引出“推敲”一词,
师:同学们知道”推敲“一词的来历吗?播放《推敲故事》视频,同学们到视频中找答案。
师:用一句话概括“推敲”的来历。引出课题并板书。
活动2【讲授】了解作者
贾岛(779~843),字浪仙,号无本,唐代(中唐)诗人,范阳(今河北涿[zhuō] 州)人。曾出家为僧,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元和六年(811),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文宗时任长江主簿[bù],世称“长江”。武宗会昌三年(843)卒于普州。贾岛擅长五律,苦吟成癖, 世称“苦吟诗人”,与孟郊齐名,世称“郊寒岛瘦”。贾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著有《长江集》10卷。
活动3【讲授】解题
题:写
李凝:贾岛的朋友
幽居:幽静的居所
活动4【活动】诵读古诗
通过朗读诗文,整体感知诗文内容。
1、学生大声朗读,读准字音。
2、学生朗读,注意节奏。
3、听名家朗读,学生模仿。
4、学生齐读,读出情感和韵味。
活动5【活动】赏析诗句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首联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暗示了李凝怎样的身份? 首联属于环境描写,开篇点题(诗题中的“幽居”二字):一条野草丛生的小径通向荒芜不治的小园;附近也没有别的人家。白描勾勒环境的幽深僻静,语言洗练,暗示出李凝是一位隐士。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谁能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这两句诗?
月色皎洁,池水潋滟,池边浓绿的树林里闪动着斑驳的月光,鸟儿在树上栖宿。在这万籁俱寂的荒园里,一个僧人轻轻敲门,其声笃笃,俨然一幅有声有色的图画。 诗人在这里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幽静的气氛。运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以动衬静。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这两句诗主要写了什么?你认为这句诗写景是真是幻?
颈联写回归路上所见。诗人走过一条小桥,但见月光照耀下的原野,色彩斑斓;晚风轻拂,云脚(雾)飘散,仿佛山石在移动。这一联以幻写真,亦真亦幻,更显出月色的 迷离,环境的清幽,造化的神奇。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尾联是抒情,点明全篇主旨(卒章显志)。诗人面对友人幽居周围的幽美迷人景色,对隐逸生活无比神往。他在心里说,我暂且离去,不久当会重来,一定不负共同归隐的相约。 纵观全诗,整首诗是围绕哪一个字写的呢?
活动6【活动】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自己总结,师补充,并板书。
活动7【练习】拓展
作者访友并题诗是白天还是晚上?写到月亮就一定是晚上吗?反复品读本诗说说你的意见.
活动8【测试】背诵
谁能试着背诵这首诗?
活动9【作业】默写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课件10张PPT。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朗 读 诗 歌题 李 凝 幽 居
贾岛 首联属于环境描写,开篇点题(诗题中的“幽居”二字):一条野草丛生的小径通向荒芜不治的小园;附近也没有别的人家。白描勾勒环境的幽深僻静,语言洗练,暗示出李凝是一位隐士。首联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暗示了李凝怎样的身份? 品味文本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品味文本谁能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这两句诗? 月色皎洁,池水潋滟,池边浓绿的树林里闪动着斑驳的月光,鸟儿在树上栖宿。在这万籁俱寂的荒园里,一个僧人轻轻敲门,其声笃笃,俨然一幅有声有色的图画。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颈联写回归路上所见。诗人走过一条小桥,但见月光照耀下的原野,色彩斑斓;晚风轻拂,云脚(雾)飘散,仿佛山石在移动。这一联以幻写真,亦真亦幻,更显出月色的
迷离,环境的清幽,造化的神奇。
品味文本这两句诗主要写了什么?你认为这句诗写景是真是幻?尾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现作者对李凝怎样的期望? 尾联是抒情,点明全篇主旨(卒章显志)。诗人面对友人幽居周围的幽美迷人景色,对隐逸生活无比神往。他在心里说,我暂且离去,不久当会重来,一定不负共同归隐的相约。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品味文本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朗 读 诗 歌题 李 凝 幽 居
贾岛作业布置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