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李商隐及其代表作品。
2、理解“相见时难别亦难”中两个“难”的含义以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本意和今天人们常用它来表达的感情。
2重点难点
1、重点词:亦、晓镜、云鬓、蓬山、青鸟、探看、殷勤
2、双关: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3、真正的“题”是什么?
3教学过程
一、初步了解
1、由李白、杜甫的诗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说出唐朝有“小李杜”之称的是李商隐和杜牧,从而导入本课。
2、作家、作品简介:李商隐,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诗风与杜甫更为接近。李商隐与李贺,都是唐室宗亲,但因年代久远,家境已十分贫寒;他从小颖悟,十六岁即以《才论》、《圣论》两篇古文“出诸公间”,并受东都(洛阳)留守令狐楚赏识,令狐楚是当时骈文章奏高手,李商隐得他悉心指点,很快青出于蓝,这一技之长成为他后来谋生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种技能。
3、在自由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看课文,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及含义。
二、具体讲解。
大致理解古代女子在悲伤与痛苦的爱情之中仍然富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以及感受到作者李商隐的诗歌常以清词丽句构造优美的形象,寄情深微,意蕴幽隐具有朦胧婉曲之美。
1、了解学生朗读诗歌后的大概情况。根据现有资料读懂了什么?
a.学生互相合作,了解学习的信息。
b.全班交流,教师随机指导。
指导要点:
1、重点词:亦、晓镜、云鬓、蓬山、青鸟、探看、殷勤
2、双关: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3、真正的“题”是什么?
4、如何“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本意?(“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双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思念不止,表现眷恋之深,但却又表明相会无期。可是,虽然相会无期,却至死靡它,一辈子都要眷恋着。所以,这两句,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着与追求。现在可以引用在哪些事物上,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5、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这句诗中的两个“难”的含义。(“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
6、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纷谢,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人力对此是无可奈何的。抒情主人公既已伤怀如此,恰又面对着暮春景物,当然更使她悲怀难遣。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灵的创痛,也同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因为美的事物受到摧残,岂不令人兴起无穷的怅惘与惋惜!这种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写,在李商隐的笔底是常见的。
7、三、四句写的是诗人自己。下两句就转到对方身上,想象着对方别后的可怜生活。当她早晨起来,照镜子的时候,也许觉得镜中人的秀发已经不同于往常,容颜憔悴了。
8、末两句表明诗人并未放弃。尽管蓬莱仙山,凡人进不去,但毕竟不遥远,我可以请求青鸟使者替我传递消息。虽然青鸟使者是幻象,但可以猜想:她并不遥远,只是强大的政治阻力拦在中间。不屈的意志,爱情的哀歌!
三、欣赏歌曲《相见时难别亦难》,感受意境。
四、背诵全诗并要求会默写。
附:
聚首多么不易,离别更是难舍难分;暮春作别,恰似东风力尽百花凋残。春蚕至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儿吐尽;红烛自焚殆尽,满腔热泪方才涸干。清晨对镜晓妆,唯恐如云双鬓改色;夜阑对月自吟,该会觉得太过凄惨。蓬莱仙境距离这里,没有多少路程,殷勤的青鸟信使,多劳您为我探看。
课件12张PPT。《望月怀远》作者: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无题李商隐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子,一生政治上很不得意。是晚唐骈文的代表作家。其骈文属对工整,用事精切,疏密相间,气韵自然。他的无题诗很有名,都有很美的意境。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一首,是一首抒离别相思的爱情诗,写难以经受的离恨、终生不渝的回忆及重见无期的哀伤。 是李商隐“无题”诗中最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意境朦胧,感情深沉,极富艺术感染力。学 习 目 标知识目标
1、学习声情并茂地朗诵。
2、理解和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能力目标
学习作者以清词丽句构造优美的形象,寄情深微,意蕴幽隐具有朦胧婉曲之美的表现方法。
情感目标
理解古代女子在悲伤与痛苦的爱情之中仍然富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无 题 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听读:思考:诗所表达的感情?整体感知 理清文脉1、全诗的“眼”是哪个字?
“多情自古伤离别”思考交流:相见难啊离别更难,何况正值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凋残,此情此景,人何以堪?2、你是如何理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的?
“丝”即“思”,泪也因思而落。以春蚕、蜡炬为喻,说明我对你的爱和思念至死不变。
赠别(杜牧)多情却是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名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现在人们赋予了它是什么意思?原意:比喻恋人别后相思之苦 新意:比喻人们为某种理想而执着追求。重病期间,周总理仍旧坚持工作,在他身上,我们可以领悟到什么叫“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3、“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中“晓
镜”(早晨起来梳妆)的
是谁?“夜吟”的又是谁?
女主人公愁的是什么?
诗人为何会觉“月寒”?蓬山原指西王母的住处,为什么作者会说“此去无多路”?“青鸟”又借指什么呢?
双方住地相距不远,今后虽难相见,但总可以互通音讯。这是诗人的自我安慰。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欣赏歌曲《别亦难》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无 题李商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