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联想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训练其联想和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的朗读、教师的引导点拨,让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师生共同鉴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走进苏轼,体会他豪放的词风,
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2学情分析
《明月几时有》选自初中长春版八年级下册一首词。本单元词曲五首形式不同,风格各异。都是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名篇。古代诗词是我国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在中学阶段对学生进行诗词学习,可以使学生学习和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并能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体会诗歌所表达的真挚感情。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能受到思想教育。
3重点难点
重点:1、训练朗读能力,借助联想和想象在古诗词间运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2、积累名句,增强语言感悟能力,丰富语言宝库逐步提高欣赏品位。
难点:1、深刻体会作品传递的情感,理解诗人胸襟抱负。2、借助想象感悟意境。
4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复习《渔家傲·秋思》
2、“一切景语皆情语”,大自然的万物在作家笔下都是一首浪漫的歌、一首美丽的诗。团圆之中秋佳节、浩瀚深蓝天空中那轮明月本就牵动无数文人墨客的情怀。赏月玩月便成了人们久谈不衰的话题,有诗道:明月四时有,何时喜中秋。为何人们独独钟情于中秋赏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领略苏轼的怀秋思绪吧。
二.颂读课文 初步感知
1. 自由朗读,要读得流畅,读准字音和节奏。
2. 齐读体会情感。
3. 配和读 男生读上阙,女生读下阙。
三.整体把握 深入理解
(先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看法。)
思考探究
1、词前小序有什么作用?
2、开头两句有何意蕴?
3、“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只是赞美月夜吗?
4、“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写出了诗人怎样的矛盾心理?
5、“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如何理解?
6、苏轼原在朝廷做官,由于党派相争受到排挤,背贬为地方官,加上与其弟分别六年之久,面对中秋圆月他的心情会怎样?,
7、作者多想离开令他伤心的尘世,飞向美丽的月宫,他的思想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标志苏轼思想起伏变化的关键词有那些?
老师小结:高处不胜寒内涵非常丰富,确实表达了作者禁不住朝廷党派之争相互排挤的打击,害怕回去没有立身之地的思想感情。但在人间也不错,做个地方官,逍遥自在。同样可以为国家效力,为百姓造福。于是苏轼化解了心中的苦闷,抑郁之情。翩翩起舞。
8、哪几句由望月过渡到怀人?
9、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一句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
10、讨论对待政治上的失意,作者如此豁达、襟胸坦荡,皓月当空,但骨肉分离。作者如何看待这件事的?
11、结尾两句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
12、全班齐读:归纳作者心理变化的过程。老师板书
讨论明确:(苦闷——矛盾——豁达——祝愿)
四、品位赏析
1播放王菲的歌曲《明月几时有》
2同学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提示学身生从思想内容、修辞表达及词语内涵等多角度去发现、品位。)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词、唱词。
五、拓展延伸
1、你们生活中是不是也遇到过遗憾无法解决的事,你是怎样做的,心情如何?说来大家听听。
2人生太多不如意,学了这首词后从中受到哪些启发?谈谈自己看法?
(学生畅所语言,各抒己见)
小结
六、布置作业
1、熟读成诵
2、课外阅读李白的《把酒问月》和《月下独酌》与课文诗句比较,你能发现什么?
七、板书设计
上阕——望月
下阕——思亲
主题:表达词人豪迈的胸襟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课件20张PPT。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以及作品的写作背景。
2、在预习的基础上,借助注释通过质疑,熟读本词。小组互动学习,了解本词的内容。
3、体会作者豁达的心境。
水 调 歌 头 苏 轼(公元1037--公元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时 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我国“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 与父亲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因直谏得罪王安石,遂被贬黄州,曾写下《记承天寺夜游》,41岁时又被贬山东,中秋夜写下《水调歌头》,怀念七年未见的弟弟。
———词 牌 名知识长廊一、给标出的字注音:宫阙( ) 琼楼( ) 绮户( )
婵娟( ) quèqióngqǐchán juān二、解释下列词语:把: 朱阁:
不胜寒: 绮户:
无眠:
何似:
婵娟:持。 朱红的楼阁。
禁不住。雕花的窗户。难以成眠的人,这里指作者。
哪里象是。
月宫里的嫦娥,这里指明月。
水 调 歌 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小 序交代写词的时间及缘由 诵读全词并根据课下注释讨论理解诗词大意。讨论理解质疑一:结合整首词,回答问题。 1、词的上下片写了什么内容?上片:望月(写景)
下片:怀人(抒情)讨论理解质疑二:读下片,回答问题。 明月是什么时候有的,我端起酒杯来问苍天。在这里此人把天想象成能与之对话的对象,他不把天看成是高于自己的主宰一切的神圣,表现了苏轼的豪放与浪漫
2、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表现了诗人内心怎么样的情感?
讨论理解质疑一、读上片,回答问题。 “欲”、“恐”两字,表示想去月中宫殿,但终因害怕那里的寒苦,所以打消了念头。3、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句中那几个字集中写出了词人的矛盾思想?讨论理解质疑一:读上片,回答问题。 对着自己的影子翩翩起舞,当时没有别人,表达了失意、孤独和离愁,涌上心头,使词人难以成眠。何似在人间是不如在人间,表现诗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满足现实,安于现状。
4、“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表达作者怎样的心情?讨论理解质疑二:读下片,回答问题。 夜已深了,失意和离愁,涌上心头,使词人难以成眠。1、“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为何无眠?讨论理解质疑二:读下片,回答问题。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现作者对月亮的埋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对与弟弟天各一方的遗憾和无奈。所以他用人的悲欢离合、月的阴晴圆缺这一自然现象来自我安慰、释怀。这种胸怀不是一般人能有的。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讨论理解质疑二:读下片,回答问题。 表达作者的一种美好的愿望,祝愿兄弟俩的情谊天长地久,同时从另一侧面也反映出对弟弟的思念之情。当然,这句不仅仅表示对弟弟的思念之情,而且推而广之,表示对天下所有与自己有类似情况的人的一种美好祝愿。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讨论理解质疑二:读下片,回答问题。 由怨月 , 到感悟人生 , ,
最后又说 ,
以共赏人间美景作结。表现诗人的 和对亲人的怀念。 3、词中作者的感情有哪些变化?不应有恨 人有悲欢离合何事长向别时圆?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豁达小 结 : 《水调歌头》这首词的上阕把酒颂月,抒写了由幻想超尘到复归现实的思想过程;下阕对月怀人,阐发月有 ,人有 的人生哲理。全词意境清远,笔调深婉,表现出作者 。 阴晴圆缺悲欢离合豁达的胸襟和对亲人的思念 请欣赏一段歌曲,展开联想、想象,品味词的意境。
轻松片刻: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你能举出哪些有关“月”的诗词?李白《床前明月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思 乡孤 寂怀 人孤 寂陶渊明《归园田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安 适练 习请在《水调歌头》中找出:
●想象天上之景的句子:____________
●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_____________
●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
● 表达作者美好祝愿的句子:____________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