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短文两篇
柳敬亭说书(张岱)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ff8080815726747d015726855a94022b )教案
教学目标
1
阅读选文,理解译意,继续。
2
把握柳敬亭的性格特征,在脑海中构筑人物形象。
3
掌握传记写作中事件的选择、材料的组织安排的技巧;欣赏、分析部分精彩的细节,体会细节在表现人物个性中的独特作用。
4
学以致用,让学生在以后的写作中注意材料的剪辑,并自觉运用细节描写的技巧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
2学情分析
1.班级基本概况。
本班学生共67人,学生都是附近农村的,父母虽然都在身边,但是农村基础教育薄弱,几乎没有家庭辅导.
2.通过与学生接触,以及平时学生上课的表现与作业情况的观察,发现此班学生学习习惯一般,特别优异的学生很少,有一小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
3.大部分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比较淡溥,主动学习习惯还没有真正养成。
3重点难点
1.文言积累
2.体会细节
3.掌握传记写作中事件的选择、材料的组织安排的技巧;欣赏、分析部分精彩的细节,体会细节在表现人物个性中的独特作用。
4
.学以致用,让学生在以后的写作中注意材料的剪辑,并自觉运用细节描写的技巧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
4教学过程
4.1
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1
阅读选文,理解译意,继续。
2
把握柳敬亭的性格特征,在脑海中构筑人物形象。
4.1.2学时重点
1.文言积累
2.体会细节
4.1.3学时难点
1.文言积累
2.体会细节
4.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当一个人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当作一项事业来做的时候,那会是怎样的情形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明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张岱所写的《柳敬亭说书》,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他笔下的说书艺人柳敬亭的非凡风采吧!
板书课题:柳敬亭说书
活动2【讲授】文学介绍
1.张岱:
1597——1679,字宗子、石公,号陶庵、六休居士。浙江山阴人。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史学家,以散文见长,著有《陶庵梦忆》、《西湖寻梦》等。张岱出身于仕宦家庭,有家学渊源,他交游广泛,喜好山水,通晓音乐,淡泊名利。明亡后隐居剡溪,纵情山水,一生未仕。
张岱是晚明小品文创作的集大成者,其作品取材广泛,描写深入细腻,自然成趣,其名篇《湖心亭看雪》《西湖七月半》写自然景色、写人文景观无不意蕴高妙。
2.
柳敬亭:
本姓曹,名逢春,明末说书艺人,今江苏泰州人。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评话大师。柳敬亭是其艺名,乃是以江边柳树为姓,以安徽的敬亭山为名。
柳敬亭早年曾投身于南明爱国将领左良玉麾下,在政治、军事上起过一定的作用。明亡入清后,他以讲古为由,仍身着明朝服饰,留头发,显示了艺人特有的气节。
活动3【活动】朗读课文,疏通字词
1
听读课文,辨准字音
lí
háī
pà
háng
guàn
chì
zhà
黧
黑
形
骸
书
帕
行
情
口勃
夬
叱
咤
gū
bó
pì
chè
bì
kuǎn
zé
luán
沽
酒
謈
空
甓
呫
哔
欵
欵
齚
舌
婉
娈
2
自读课文,读准句读。
3
自由朗读,圈画疑难。
4
疏通疑难:
黧黑:面色黄黑。
悠悠忽忽:行动随随便便。
筋节:指情节关键处。
活动4【活动】赏析
《柳敬亭说书》全文可分为五个段落,首言柳麻子的外形长相,续言柳麻子说书的行情,接著举实例说明柳麻子说书的景况,再以其他说书人的羞愧说明柳麻子之好,最后则是总结他有好行情的原因.
第一段
介
绍柳麻子的外貌,从「南京柳麻子」到「土木形骸」.古代称呼他人时,习惯将他人的省籍或是郡望放在姓名前,柳麻子为江苏泰州人,南京在江苏西南部,泰州则
在江苏中部,此处的南京应是指柳麻子生活所居的地方,即柳麻子在南京一带说书,而非他的省籍.接著介绍他的外貌,从皮肤的颜色,到脸部皮肤凹凸小瘤,将整
个人集中焦点到他的脸部.接著又将注意力转到柳麻子的性格以及行为表现,描述他性格率真不做作,表现在行为上予人一种放荡不羁的感觉.从外表写到脸部,再
放大叙写他整个人的外显行为表现,文字精简,笔力分明,写得很有层次.
第二段
从「善说书」到「王月生,柳麻子是也.」主要介绍柳麻子的才
能,并从时空两个向度说明柳麻子的行情.本文篇名为〈柳敬亭说书〉,可知柳敬亭(柳麻子)的才能即是说得一口好书,一天的价钱定为一两,「十日前先送书帕
下定,常不得空」,这是从时间方面来谈,说明了柳麻子的炙手可热;又说到「南京一时有两行情人,王月生,柳麻子是也.」南京是当时长江流域繁荣的文化城
市,说书人必定不少,这里从空间方面点出柳麻子是说书界的佼佼者,再度突显了柳麻子的独特之处.
4.2
第二学时
4.2.1教学目标
1..掌握传记写作中事件的选择、材料的组织安排的技巧;欣赏、分析部分精彩的细节,体会细节在表现人物个性中的独特作用。
2.
.学以致用,让学生在以后的写作中注意材料的剪辑,并自觉运用细节描写的技巧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
4.2.2学时重点
1..掌握传记写作中事件的选择、材料的组织安排的技巧;欣赏、分析部分精彩的细节,体会细节在表现人物个性中的独特作用。
2.
.学以致用,让学生在以后的写作中注意材料的剪辑,并自觉运用细节描写的技巧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
4.2.3学时难点
学以致用,让学生在以后的写作中注意材料的剪辑,并自觉运用细节描写的技巧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
4.2.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温故而知新
回顾一二段
活动2【导入】赏析3-5
第三段
从
「余听其说『景阳冈武松打虎』白文」到「入筋入骨」.主要说明柳麻子说书时的景况,此段又可分为两部分:前段举说「武松打虎」白文的实例,后段则是描述他
说书的习惯以及语调的转换.作者透过柳麻子说书的片段,描写他说书时对人物动作的细致刻划,「找截干净,并不唠叨」说明了恰到好处的拿揑工夫.「哱力
夬声如巨钟」和「叱咜叫喊,汹汹崩屋」两句,将刚脆的声音,叫喊的气势作出生动的譬喻.柳麻子说武松故事,就把武松本人的精神样貌清晰的呈现.作者为了加
深对柳麻子说书的陈述,特地举了武松到店里买酒一段为例,武松大吼一声导致店内酒缸,墙壁震动作响,展现武松的气魄,这般文字虽寥寥数语,却将柳麻子说书
时模拟武松威武的形态,表露无遗;非柳麻子不能尽情刻划武松沽酒时的神情,不是作者不能尽情刻划柳麻子说书时的神态,从这一段文字,读者彷佛真在听柳麻子
说书,好像真见到武松在面前喝酒,柳麻子之口,张岱之笔,均称神妙.
第三段后半部则是从柳麻子说书的习惯讲起.柳麻子只要发现有人交头接耳,或是
伸懒腰出现疲倦的样子,就停止说书,这看出了柳麻子对说书艺术的某种坚持.即使说书说到半夜,配合有气氛的油灯,白色淡雅的瓷杯,表现了柳麻子说书的从容
自若;至于他说书的语调速度,快慢轻重,配合著文气的起伏以及自己的呼吸吐纳.作者将柳麻子说书的精彩程度,以「入情入理,入筋入骨」八个字呈现.
第四段
从「摘世上说书之耳」到「不怕其齰舌死也」.此段从其他说书人对比柳麻子说书的功力,是一种「借宾显主」的写法.说来有些夸张,但正以此表示柳麻子说书的技巧是其他人望尘莫及的,因而突显了柳麻子高妙的说书艺术.
最后一段
从
「柳麻子貌奇丑」到「固其行情正等」.虽然他的样貌极丑,但因为口齿伶俐,眼神活跃,而在当时艺苑占有一席之地.本段总结全文,回应首段柳麻子的容貌不
佳,也照应第二段的「南京一时有两行情人」,王月生是有美貌的秦淮名妓,让许多公卿为之迷恋:柳麻子是容貌丑陋,因为本身的口艺技巧高妙而得名,是故得以
走红而有好的行情.
活动3【导入】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柳敬亭说书艺术的纯练,受肯定之处不在外貌(外在),而在技巧的精湛,描述了一段柳敬亭说书的实际情形,文章中宛如见到柳敬亭说书时的精神气势,也见到作者陈述笔力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