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五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拼音写词我能行。
(1)虽然太空会失重,但不妨碍航天员做实验。王亚平将泡腾片放入水球,球中产生了bù jì qí shù 的气泡,且气泡始终没有离开水球。此外,还有其他实验,都让地球上tiān nán hǎi běi 的同学们惊叹不已。
(2)在全校举行的“中华诗词大会”颁奖仪式上,优优高高举起ɡuàn jūn 奖杯。他dǒng dé 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靠的是每天jiān chí 学习,她也格外感激爸爸妈妈每天的陪伴和在xún cháng 生活中给予的鼓励。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眼睑(liǎn)堡垒(lěi)
B.匣子(jiá) 擅长(shàn)
C.划分(huà)客卿(qīnɡ)
D.垂蔓(màn) 半亩(mǒu )
3.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同心协力 无价之宝 众星拱月
B.承家立业 相依为命 难以置信
C.金壁辉煌 完璧归赵 无穷无尽
D.理直气壮 一泻汪洋 人影卓卓
4.下列情景与成语意思不匹配的一项是( )
A.生着病的妹妹哭着要吃冰淇淋,给他吃吧,她生着病呢;不给她吃吧,她又哭个不停,一时之间我竟不知如何是好。(左右为难)
B.在“阳光少年,励志青春”演讲比赛中,小曾结合实际,畅谈对青春的认识,她富有感染力的演讲,赢得了现场热烈的掌声。(喋喋不休)
C.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悠然自得)
D.为了抢救落水儿童,他不顾自身安危,跳入滚滚洪流。(奋不顾身)
5.对下列句子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桂花树与梅树作比较,突出了桂花树粗壮的特点。
B.“有的流星体运动的最大速度能达到25万千米每小时,是火箭运动最大速度的6倍多。”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流星体运动速度很快。
C.“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人托物言志,借此以蝉比喻自身,寄托自己心中的志向,体现了诗人身上所流露出来的致远才情、高洁的品格性情与高风亮节的情怀。
D.“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句话说明圆明园的毁灭损失之大,表达了作者无比痛惜之情。
6.提高阅读的速度有诀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要集中注意力,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更不要回读。
B.带着问题读,也可以加快阅读的速度。遇到不懂的词语,停下来弄明白了再往下读。
C.读书要做到一边读一边想,圈画出关键词句,才能及时捕捉有用的信息。
D.俗话说:“熟能生巧。”只要我们不断练习,一定能做到眼睛看得快,脑子想得快。
7.下面这段话主要介绍了什么?( )
珊瑚岛、礁是人类和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领地。这些礁、岛、滩主要分布在世界热带海区,仅分布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各类珊瑚岛、礁就有几百个,其中很多都是人类长期居住和人类生产的基地,如:我国的海南诸岛。这些珊瑚礁养育出的动物有不少是世界和国家的一、二类保护物种。
A.珊瑚岛礁是人类和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领地。
B.珊瑚礁、岛、滩主要分布在世界热带海区。
C.我国的海南诸岛是人类长期居住和人类生产的基地。
D.珊瑚礁养育出的动物有不少是世界和国家的一、二类保护物种。
8.根据积累,完成填空。
(1)读了《牛郎织女》的故事后,到了每年的七夕节,你会吟出古诗名句:“家家乞巧望秋月, 。”
(2)向他人介绍白鹭时,你会说:“白鹭是 散文诗。”介绍花生时,你会表达自己的志向:“要做一个 的人。”
(3)古往今来,出现了许多的爱国人士。陆游临终前没有看到祖国统一,饱含遗憾、悲愤之情,写出了“ , ”的悲怆之言;梁启超先生则用“美哉, , !壮哉, , !”表达了对少年中国与天齐寿的祝福和对中国少年与国家共命运的呼唤。
9.按要求,写词句。
(1)根据要求用“包袱”写句子。
用布包起来的包儿:
比喻某种负担:
(2)把“喋喋不休”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10.修改下面一段话。
追逐太空,不负年华。在轨飞行6个月,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被称为《最忙乘组》。他们迎来了问天、梦天实验舱,与神舟十五号乘组在太空胜利会师,一起在“太空家园”留下足以载入史册的一张合影。3次出舱,1次太空受课,活动丰富多彩。183个日夜,4392个小时,在地面工作人员的精心保障与支持下,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就!
第一处修改:将“ ”改为“ ”
第二处修改:将“ ”和“ ”对调
第三处修改:将“ ”改为“ ”
第四处修改:将“ ”和“ ”对调
第五处修改:将“ ”改为“ ”
二、阅读与理解
11.整本书阅读。
(1)《白蛇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传说,下列哪个情节是发生在这个传说里的?
A.十八相送
B.哭倒长城
C.断桥相会
D.槐树做媒
(2)《八仙过海》中,八位神仙要过的海是
A.东海
B.西海
C.南海
D.北海
(3)《非洲民间故事》中,财狼、豹子常常象征着
A.有勇有谋
B.狡猾和忘恩负义
C.智慧
D.邪恶
(4)下列不是民间故事的一项是
A.《守株待兔》
B.《田螺姑娘》
C.《八仙过海》
D.《聪明的牧羊人》
12.阅读百花园。
搭石(节选)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请你用“____”画出选段的总起句。
(2)选段中画“﹏﹏﹏”的句子把“嗒嗒的声音”比作“ ”,表现了走搭石的 美;把“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的景象比作“ ”,表现了走搭石的 美。
(3)读了选段,请你说一说为什么要紧走搭石。
1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食物 消化所用时间 例1 例2
水果 30分钟—1小时 西瓜、苹果、桔子 香蕉时间最长
蔬菜 45分钟—2小时 瓜类蔬菜(冬瓜)所需时间最短 芋头时间最长
谷物 1小时30分—3小时 流质或半流质的谷物食品时间短 发酵食品消化率高,达98%
蛋白质 1小时30分—4小时 牛奶、豆浆比较容易消化 牛肉等完全消化需要4小时
脂肪类 2—4小时 植物油比动物油更容易消化 脂肪与谷物或蛋白质类食物共同摄入会延长后者的消化时间
(1)从以上得出,最易消化的食物是 ,最难消化的食物是 。
(2)小红下午2点要参加学校举行的运动会,赛前不宜吃太饱,不宜吃难消化类食物,她吃什么比较合适?
A.猪肉、面包、牛肉
B.香蕉、牛肉、鸡蛋
C.芋头、猪肉、豆浆
D.苹果、牛奶、面包
(3)小明在睡前有吃东西的习惯,从消化时间看,吃什么比较合适?
A.香蕉
B.牛奶
C.牛肉
D.猪油煎鸡蛋
14.文学性阅读。
放猪
①现在的猪都圈养了,一辈子都没有出去_______过,甚至没有见过阳光。我童年时候的猪大多不是这样喂养的,是放养。
②春夏时节,一早晨,孩子们就打开了猪圈门,饿了一夜的猪急吼吼地冲出去,奔向它们熟悉的地方:河堆、田埂。那里又长了一夜的嫩草肥菜,含着露珠,映着朝阳,看上去干净、新鲜。各家各户大大小小的猪贪婪地吃着嫩草肥菜,吮吸晶莹的露水,咀嚼着,显出满足而享受的样子。
③吃足的大猪悠闲地_______,不紧不慢,像个稳重的中年人。有时候到河边喝两口水,不知是漱嘴还是润肠;有时候也会到浅水处寻些河螺、小鱼、小虾,打打牙祭。小猪呢,也不恋着它们的妈妈,它们会四处闲逛或撒欢,像百米冲刺一样,却又会陡然打住,猛地往回跑,或者_______转,发出欢快的叫声。有时候你还能看到精力过剩的猪崽调皮,成群地挤在一起,你挤我,我挤你,叽叽哇哇,好不热闹。最有趣的是看小猪打架玩:彼此拉开架势,低着头,噘着嘴,冲向对方,攒足劲,拱敌方的头、肚子,相持,转圈,想把对方掀倒。
④秋天放猪就不会选这样的地方了,而是把猪赶到收了庄稼的庄稼地。主要是玉米地、水稻田、山芋地。
⑤玉米地一定得是玉米秆还没有被砍掉。那上面会有漏收的玉米棒,或者是结了两个,而第二个结得瘦小,玉米粒很少,庄稼人也就弃而不收了。你不用担心猪会在大片的玉米地里走失,因为猪是围绕你转的。为什么呀?那是因为猪可够不着长在高处的玉米,只有靠你给它再吃的。这时候主人最忙碌,你得瞪大眼睛去搜寻漏收的玉米,大小的猪跟着你哼哼叽叽的,仰着头,望着你,亲热地打招呼,整个一个猪八戒。
⑥到水稻田和山芋地最轻松,一片旷野,基本没有遮挡。水稻收割后,总会多多少少掉下稻穗。猪在旷野里,你任它走,任它吃,只要不超出你的视野就行。挖过的山芋地看上去像是耕过的田地,但是这骗不了猪,它不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它可以嗅出山芋的气息。
⑦太阳要落山的时候,你要追逐、吆喝,这样可以将你的猪领回它们的家。你会觉得自己是首领或财主,虽然很忙碌,但是很幸福。
(1)文中横线上,应当填写的语句是
A.兜圈 踱步 溜达
B.溜达 踱步 兜圈
C.溜达 兜圈 踱步
D.踱步 溜达 兜圈
(2)春夏时节放猪,主要是让猪来到 、 吃嫩草肥菜;秋天放猪则是将猪赶到 、 、 等地吃收漏下来的庄稼。在 时候要将猪领回家。
(3)小猪在吃足后喜欢 、 、 ,从中让我们感受到小猪的生活 。
(4)第①段告诉我们养猪有 和 两种方式。第④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
(5)短文结尾处写到“你会觉得自己是首领或财主,虽然很忙碌,但是很幸福。”这句话的含义是 。
三、表达与书写(40分)
15.表达与书写。
打铃上课了,可东东还在教室外面玩,你会如何劝说他,试着写一段话。
16.表达与书写。
花生会让我们想到那些默默无闻的人。看到下面的事物,你会想到哪些人呢?选择其中一个,试着写一段话。
竹子 梅花 路灯
17.写作与表达。
题目:有_____真好
提示: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幸福常常伴随我们左右。当父母用坚强的臂膀为你撑起一方晴空时,你会感到“有家真好”;当同学用温暖的华语安慰你受伤的心灵时,你会感到“有朋友真好”;当知识为你开启智慧的大门时,你会感到“有书真好”……请你以“有_____真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五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
题号 2 3 4 5 6 7
答案 C A B A B A
一、积累与运用
1.拼音写词我能行。
(1)虽然太空会失重,但不妨碍航天员做实验。王亚平将泡腾片放入水球,球中产生了bù jì qí shù 不计其数 的气泡,且气泡始终没有离开水球。此外,还有其他实验,都让地球上tiān nán hǎi běi 天南海北 的同学们惊叹不已。
(2)在全校举行的“中华诗词大会”颁奖仪式上,优优高高举起ɡuàn jūn 冠军 奖杯。他dǒng dé 懂得 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靠的是每天jiān chí 坚持 学习,她也格外感激爸爸妈妈每天的陪伴和在xún cháng 寻常 生活中给予的鼓励。
【解答】故答案为:
(1)不计其数 天南海北;
(2)冠军 懂得 坚持 寻常。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眼睑(liǎn)堡垒(lěi)
B.匣子(jiá) 擅长(shàn)
C.划分(huà)客卿(qīnɡ)
D.垂蔓(màn) 半亩(mǒu )
【解答】A.有误,“眼睑”的“睑”应读“jiǎn”。
B.有误,“匣子”的“匣”读音是“xiá”。
C.正确。
D.有误,“半亩”的“亩”读音为“mǔ”。
故选:C。
3.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同心协力 无价之宝 众星拱月
B.承家立业 相依为命 难以置信
C.金壁辉煌 完璧归赵 无穷无尽
D.理直气壮 一泻汪洋 人影卓卓
【解答】A.正确。
B.错误。“承家立业”应为“成家立业”,意思是:能独立生活或建立某种事业。
C.错误。“金壁辉煌”应为“金碧辉煌”,意思是: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耀眼。
D.错误。“人影卓卓”应为“人影绰绰”,意思是:当视线模糊时,在视觉上感觉人一个接一个,并没有直接看见人本身只看见人影,形容人影多,姿态美。
故选:A。
4.下列情景与成语意思不匹配的一项是( )
A.生着病的妹妹哭着要吃冰淇淋,给他吃吧,她生着病呢;不给她吃吧,她又哭个不停,一时之间我竟不知如何是好。(左右为难)
B.在“阳光少年,励志青春”演讲比赛中,小曾结合实际,畅谈对青春的认识,她富有感染力的演讲,赢得了现场热烈的掌声。(喋喋不休)
C.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悠然自得)
D.为了抢救落水儿童,他不顾自身安危,跳入滚滚洪流。(奋不顾身)
【解答】A.匹配,左右为难:形容无论怎样做都有难处。
B.不匹配,喋喋不休:指说话唠唠叨叨,没完没了。句意表达的是侃侃而谈,意思不匹配。
C.匹配,悠然自得:形容悠闲舒适,从容自若的样子。
D.匹配,奋不顾身:指奋勇直前,不顾个人安危。
故选:B。
5.对下列句子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桂花树与梅树作比较,突出了桂花树粗壮的特点。
B.“有的流星体运动的最大速度能达到25万千米每小时,是火箭运动最大速度的6倍多。”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流星体运动速度很快。
C.“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人托物言志,借此以蝉比喻自身,寄托自己心中的志向,体现了诗人身上所流露出来的致远才情、高洁的品格性情与高风亮节的情怀。
D.“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句话说明圆明园的毁灭损失之大,表达了作者无比痛惜之情。
【解答】本题考查的是句子理解。
A.理解不正确。这句话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把桂花树与梅树作比较,突出了桂花树普通但不平凡的特点。
BCD正确。
故选:A。
6.提高阅读的速度有诀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要集中注意力,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更不要回读。
B.带着问题读,也可以加快阅读的速度。遇到不懂的词语,停下来弄明白了再往下读。
C.读书要做到一边读一边想,圈画出关键词句,才能及时捕捉有用的信息。
D.俗话说:“熟能生巧。”只要我们不断练习,一定能做到眼睛看得快,脑子想得快。
【解答】A、C、D正确。
B.有误。带着问题读,也可以加快阅读的速度。遇到不懂的词语,在不影响理解文章内容的情况下可以先不管它,继续往下读。
故选B。
7.下面这段话主要介绍了什么?( )
珊瑚岛、礁是人类和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领地。这些礁、岛、滩主要分布在世界热带海区,仅分布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各类珊瑚岛、礁就有几百个,其中很多都是人类长期居住和人类生产的基地,如:我国的海南诸岛。这些珊瑚礁养育出的动物有不少是世界和国家的一、二类保护物种。
A.珊瑚岛礁是人类和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领地。
B.珊瑚礁、岛、滩主要分布在世界热带海区。
C.我国的海南诸岛是人类长期居住和人类生产的基地。
D.珊瑚礁养育出的动物有不少是世界和国家的一、二类保护物种。
【解答】阅读文段可知,文段开篇即指出“珊瑚岛、礁是人类和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领地”,接着讲述其分布区域、部分珊瑚岛礁是人类居住和生产基地以及珊瑚礁养育的保护动物等内容,都是围绕珊瑚岛礁是人类和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领地展开的,其他选项只是文段中的部分内容。
故选:A。
8.根据积累,完成填空。
(1)读了《牛郎织女》的故事后,到了每年的七夕节,你会吟出古诗名句:“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
(2)向他人介绍白鹭时,你会说:“白鹭是 一首韵在骨子里的 散文诗。”介绍花生时,你会表达自己的志向:“要做一个 有用 的人。”
(3)古往今来,出现了许多的爱国人士。陆游临终前没有看到祖国统一,饱含遗憾、悲愤之情,写出了“ 王师北定中原日 , 家祭无忘告乃翁 ”的悲怆之言;梁启超先生则用“美哉, 我少年中国 , 与天不老 !壮哉, 我中国少年 , 与国无疆 !”表达了对少年中国与天齐寿的祝福和对中国少年与国家共命运的呼唤。
【解答】(1)“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出自唐代林杰的《乞巧》,描绘了七夕节时人们仰望秋月、穿红丝乞巧的情景。
(2)“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出自郭沫若的《白鹭》,用散文诗来形容白鹭的优雅与灵动。
“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出自许地山的《落花生》,强调做人要做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出自宋代陆游的《示儿》,表达了他对祖国统一的渴望和对后代的嘱托。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出自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展现了他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对中国少年的期望。
故答案为:
(1)穿尽红丝几万条;
(2)一首韵在骨子里的 有用;
(3)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我少年中国 与天不老 我中国少年 与国无疆。
9.按要求,写词句。
(1)根据要求用“包袱”写句子。
用布包起来的包儿: 老奶奶手里紧紧攥着一个用花布包起来的包袱,那是她准备带给城里孙子的土特产。
比喻某种负担: 他一直把过去的失败当作包袱,让自己很难向前迈进。
(2)把“喋喋不休”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解答】(1)考查造句。用布包起来的包儿:老奶奶手里紧紧攥着一个用花布包起来的包袱,那是她准备带给城里孙子的土特产。比喻某种负担:他一直把过去的失败当作包袱,让自己很难向前迈进。
(2)考查扩展写话。“喋喋不休”指说话唠唠叨叨,没完没了。例:早上我要出门上学,妈妈跟在我身后,不停地说着:“书包带系好没?课本都装了吧?到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和同学好好相处。上课认真听讲,别开小差。中午吃饭多吃点,别挑食……”从家门口到小区门口,妈妈的话就没停过。
故答案为:
(1)老奶奶手里紧紧攥着一个用花布包起来的包袱,那是她准备带给城里孙子的土特产。他一直把过去的失败当作包袱,让自己很难向前迈进。
(2)早上我要出门上学,妈妈跟在我身后,不停地说着:“书包带系好没?课本都装了吧?到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和同学好好相处。上课认真听讲,别开小差。中午吃饭多吃点,别挑食……”从家门口到小区门口,妈妈的话就没停过。
10.修改下面一段话。
追逐太空,不负年华。在轨飞行6个月,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被称为《最忙乘组》。他们迎来了问天、梦天实验舱,与神舟十五号乘组在太空胜利会师,一起在“太空家园”留下足以载入史册的一张合影。3次出舱,1次太空受课,活动丰富多彩。183个日夜,4392个小时,在地面工作人员的精心保障与支持下,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就!
第一处修改:将“ 书名号 ”改为“ 双引号 ”
第二处修改:将“ 3次出舱 ”和“ 1次太空受课 ”对调
第三处修改:将“ 个日夜 ”改为“ 天 ”
第四处修改:将“ 保障 ”和“ 支持 ”对调
第五处修改:将“ 成就 ”改为“ 成功 ”
【解答】第一处标点使用错误。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被称为《最忙乘组》”中,书名号使用错误,这里“最忙乘组”不是书名,应改为双引号。
第二处语序不当。
“3次出舱,1次太空受课,活动丰富多彩”语序不当,按照逻辑,应先“太空授课”再“出舱”,所以将“3次出舱”和“1次太空受课”对调。
第三处用词错误。
“183个日夜,4392个小时”中,“日夜”使用不当,“183”和“4392”分别对应天数和小时数,应将“个日夜”改为“天”。
第四处语序不当。
“在地面工作人员的精心保障与支持下”语序不当,应先“支持”再“保障”,所以将“保障”和“支持”对调。
第五处用词错误。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就”中,“成就”使用不当,“成就”一般指重大的成绩或功绩,这里用“成功”更合适,所以将“成就”改为“成功”。
故答案为:
书名号 双引号
3次出舱 1次太空受课
个日夜 天
保障 支持
成就 成功
二、阅读与理解
11.整本书阅读。
(1)《白蛇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传说,下列哪个情节是发生在这个传说里的? C
A.十八相送
B.哭倒长城
C.断桥相会
D.槐树做媒
(2)《八仙过海》中,八位神仙要过的海是 A
A.东海
B.西海
C.南海
D.北海
(3)《非洲民间故事》中,财狼、豹子常常象征着 B
A.有勇有谋
B.狡猾和忘恩负义
C.智慧
D.邪恶
(4)下列不是民间故事的一项是 A
A.《守株待兔》
B.《田螺姑娘》
C.《八仙过海》
D.《聪明的牧羊人》
【解答】(1)选项A“八仙过海”是八仙的民间故事,与《白蛇传》无关;选项B“哭倒长城”是《孟姜女哭长城》的情节;选项C“断桥相会”是《白蛇传》中白素贞与许仙在断桥重逢的经典情节;选项D“桃园结盟”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的情节。故选C。
(2)《八仙过海》的故事背景中,八仙为前往蓬莱等仙山,渡过的是东海(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典故场景设定)。故选A。
(3)在《非洲民间故事》中,蜘蛛(如阿南西)、豹子等形象常被赋予狡猾和忘恩负义的象征意义(例如多个故事中它们的行为表现出欺骗、背叛等特点);选项A“有劳有获”、C“智慧”均不符合其形象塑造。故选B。
(4)A是《寓言故事》。
故答案为:
(1)C;
(2)A;
(3)B;
(4)A。
12.阅读百花园。
搭石(节选)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请你用“____”画出选段的总起句。
(2)选段中画“﹏﹏﹏”的句子把“嗒嗒的声音”比作“ 轻快的音乐 ”,表现了走搭石的 声音 美;把“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的景象比作“ 画 ”,表现了走搭石的 画面 美。
(3)读了选段,请你说一说为什么要紧走搭石。
因为搭石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
【解答】(1)考查段落中心句。通读段落,可知本段围绕“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展开叙述,所以该句为选段的总起句。
(2)考查比喻修辞及作用。该句把“嗒嗒的声音”比作“轻快的音乐”,表现了走搭石的声音美;把“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的景象比作“画”,表现了走搭石的画面美。
(3)考查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从文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可知,要紧走搭石是因为搭石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
故答案为:
(1)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走桥”的俗语。
(2)轻快的音乐 声音 画 画面;
(3)因为搭石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
1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食物 消化所用时间 例1 例2
水果 30分钟—1小时 西瓜、苹果、桔子 香蕉时间最长
蔬菜 45分钟—2小时 瓜类蔬菜(冬瓜)所需时间最短 芋头时间最长
谷物 1小时30分—3小时 流质或半流质的谷物食品时间短 发酵食品消化率高,达98%
蛋白质 1小时30分—4小时 牛奶、豆浆比较容易消化 牛肉等完全消化需要4小时
脂肪类 2—4小时 植物油比动物油更容易消化 脂肪与谷物或蛋白质类食物共同摄入会延长后者的消化时间
(1)从以上得出,最易消化的食物是 水果 ,最难消化的食物是 牛肉 。
(2)小红下午2点要参加学校举行的运动会,赛前不宜吃太饱,不宜吃难消化类食物,她吃什么比较合适? D
A.猪肉、面包、牛肉
B.香蕉、牛肉、鸡蛋
C.芋头、猪肉、豆浆
D.苹果、牛奶、面包
(3)小明在睡前有吃东西的习惯,从消化时间看,吃什么比较合适? A
A.香蕉
B.牛奶
C.牛肉
D.猪油煎鸡蛋
【解答】(1)考查图表分析。根据表格,我们可以得知,最易消化的食物是西瓜、苹果、桔子这类水果,消化时间只需30分钟—1小时;而最难消化的食物则是牛肉这类蛋白质食物,完全消化需要4小时,同时脂肪类食物消化时间也较长,但相比之下,蛋白质中的牛肉完全消化时间最长。综上,可得出最易消化的食物是水果,最难消化的食物是牛肉。
(2)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田径运动员下午2点要参加比赛,应吃容易消化的食物。水果选择:西瓜、苹果、桔子。蔬菜选择:瓜类蔬菜(冬瓜)。谷物选择:发酵食品。蛋白质选择:牛奶、豆浆。不宜吃脂肪类食品。根据选项内容,中午吃苹果、牛奶、面包比较合适。故选:D。
(3)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结合材料内容可知,香蕉消化所用时间大约1小时;牛奶消化时间大约1小时30分钟;牛肉消化时间大约4小时;猪油煎鸡蛋消化时间大约2小时。故选:A。
故答案为:
(1)水果 牛肉;
(2)D;
(3)A。
14.文学性阅读。
放猪
①现在的猪都圈养了,一辈子都没有出去_______过,甚至没有见过阳光。我童年时候的猪大多不是这样喂养的,是放养。
②春夏时节,一早晨,孩子们就打开了猪圈门,饿了一夜的猪急吼吼地冲出去,奔向它们熟悉的地方:河堆、田埂。那里又长了一夜的嫩草肥菜,含着露珠,映着朝阳,看上去干净、新鲜。各家各户大大小小的猪贪婪地吃着嫩草肥菜,吮吸晶莹的露水,咀嚼着,显出满足而享受的样子。
③吃足的大猪悠闲地_______,不紧不慢,像个稳重的中年人。有时候到河边喝两口水,不知是漱嘴还是润肠;有时候也会到浅水处寻些河螺、小鱼、小虾,打打牙祭。小猪呢,也不恋着它们的妈妈,它们会四处闲逛或撒欢,像百米冲刺一样,却又会陡然打住,猛地往回跑,或者_______转,发出欢快的叫声。有时候你还能看到精力过剩的猪崽调皮,成群地挤在一起,你挤我,我挤你,叽叽哇哇,好不热闹。最有趣的是看小猪打架玩:彼此拉开架势,低着头,噘着嘴,冲向对方,攒足劲,拱敌方的头、肚子,相持,转圈,想把对方掀倒。
④秋天放猪就不会选这样的地方了,而是把猪赶到收了庄稼的庄稼地。主要是玉米地、水稻田、山芋地。
⑤玉米地一定得是玉米秆还没有被砍掉。那上面会有漏收的玉米棒,或者是结了两个,而第二个结得瘦小,玉米粒很少,庄稼人也就弃而不收了。你不用担心猪会在大片的玉米地里走失,因为猪是围绕你转的。为什么呀?那是因为猪可够不着长在高处的玉米,只有靠你给它再吃的。这时候主人最忙碌,你得瞪大眼睛去搜寻漏收的玉米,大小的猪跟着你哼哼叽叽的,仰着头,望着你,亲热地打招呼,整个一个猪八戒。
⑥到水稻田和山芋地最轻松,一片旷野,基本没有遮挡。水稻收割后,总会多多少少掉下稻穗。猪在旷野里,你任它走,任它吃,只要不超出你的视野就行。挖过的山芋地看上去像是耕过的田地,但是这骗不了猪,它不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它可以嗅出山芋的气息。
⑦太阳要落山的时候,你要追逐、吆喝,这样可以将你的猪领回它们的家。你会觉得自己是首领或财主,虽然很忙碌,但是很幸福。
(1)文中横线上,应当填写的语句是 B
A.兜圈 踱步 溜达
B.溜达 踱步 兜圈
C.溜达 兜圈 踱步
D.踱步 溜达 兜圈
(2)春夏时节放猪,主要是让猪来到 河堆 、 田埂 吃嫩草肥菜;秋天放猪则是将猪赶到 玉米地 、 水稻田 、 山芋地 等地吃收漏下来的庄稼。在 太阳要落山 时候要将猪领回家。
(3)小猪在吃足后喜欢 闲逛或撒欢 、 打架玩 、 四处跑 ,从中让我们感受到小猪的生活 很快乐、自在 。
(4)第①段告诉我们养猪有 圈养 和 放养 两种方式。第④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承上启下 。
(5)短文结尾处写到“你会觉得自己是首领或财主,虽然很忙碌,但是很幸福。”这句话的含义是 放猪时,自己能指挥猪,感觉像首领或财主,虽然过程忙碌,但看到猪欢快的样子,以及享受和猪相处、放猪的过程,所以内心是幸福的 。
【解答】(1)考查选字词填空。
兜圈:指绕着一个区域、物体或者在一定范围内循环往复地行走、移动,形成环形的运动轨迹。
溜达:散步、闲走,强调一种悠闲、自在、漫无目的的行走状态,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踱步:指慢慢地、有节奏地来回行走,一般是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常常是因为人在思考、焦虑、等待等情况下做出的动作。
结合语境可知,分别填写:溜达、踱步、兜圈。故选B。
(2)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从文中“春夏时节……奔向它们熟悉的地方:河堆、田埂”“秋天放猪就不会选这样的地方了,而是把猪赶到收了庄稼的庄稼地。主要是玉米地、水稻田、山芋地”“太阳要落山的时候,你要追逐、吆喝,这样可以将你的猪领回它们的家”可提取答案。
(3)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文中“小猪呢,也不恋着它们的妈妈,它们会四处闲逛或撒欢……最有趣的是看小猪打架玩……”描述了小猪吃足后的行为,这些行为体现出小猪生活快乐、自在。
(4)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句段作用。
第①段明确提到“现在的猪都圈养了……我童年时候的猪大多不是这样喂养的,是放养”,指出养猪的两种方式。第④段前写春夏放猪的地方,后写秋天放猪的地方,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5)考查句子理解与赏析。
阅读文章,结合“你会觉得自己是首领或财主,虽然很忙碌,但是很幸福”可知,放猪时,“我”能指挥猪群,有一种掌控感,像首领或财主。虽然放猪过程要忙碌地照看猪、领猪回家,但看到猪在外面欢快自在地觅食、玩耍,“我”享受和猪相处以及放猪的过程,所以内心满是幸福。
故答案为:
(1)B;
(2)河堆 田埂 玉米地 水稻田 山芋地 太阳要落山;
(3)闲逛或撒欢 打架玩 四处跑 很快乐、自在;
(4)圈养 放养 承上启下;
(5)放猪时,自己能指挥猪,感觉像首领或财主,虽然过程忙碌,但看到猪欢快的样子,以及享受和猪相处、放猪的过程,所以内心是幸福的。
三、表达与书写(40分)
15.表达与书写。
打铃上课了,可东东还在教室外面玩,你会如何劝说他,试着写一段话。
【解答】作答时注意语气要平和,态度要诚恳,语句要通顺。
故答案为:
东东,上课铃都响啦,咱们得赶紧回教室啦。上课多重要呀,老师会讲好多有意思的内容,要是在外面玩,不仅会错过知识,被老师发现也不太好呀。快,咱们一起进教室,认真听课,等下课了再痛痛快快玩,好不好?
16.表达与书写。
花生会让我们想到那些默默无闻的人。看到下面的事物,你会想到哪些人呢?选择其中一个,试着写一段话。
竹子 梅花 路灯
【解答】范文:
路灯
说起灯,有的人喜欢彩灯,有的人喜欢走马灯,还有的喜欢灯笼。而我却对路灯情有独钟。
夜晚,当你漫步在繁华的街道时,你是否看见有千万盏路灯在默默地散发着光,指示着车辆行驶,当你看见了这一幕时,你可知道这路灯,背后的故事?或者苦恼?艰辛呢?
是的,他在无私地奉献,他默默地,照亮了漆黑的夜空,照亮了大地,使人们能欣赏这美丽的夜景,使车辆安全行驶。可是,我们是怎样爱护他的呢?在灯杆上粘广告纸,在灯杆是写画,在灯杆上留下了一道一道地划痕……如今的路灯已经面目全非了!路灯他在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不说一句痛楚的话。
我赞美路灯,默默无闻,不求赞美,他不像走马灯,彩灯,霓虹灯那样,拼命地向人们展示着它们的美,让人们赞美它,欣赏它,路灯并不是为了美丽的景色,豪华的别墅,而是为了给人们照亮前方,给予光明,他们其实并不喜欢在这充满着烟尘,废气的“地市”生活,为了什么?为了人!他们竟不惜一切代价呀!
路灯,又使我想起了老师,老师就像路灯,引导我们走向光明。路灯,又使我想起了农民伯伯,他们也像路灯,默默无闻地奉献着……
17.写作与表达。
题目:有_____真好
提示: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幸福常常伴随我们左右。当父母用坚强的臂膀为你撑起一方晴空时,你会感到“有家真好”;当同学用温暖的华语安慰你受伤的心灵时,你会感到“有朋友真好”;当知识为你开启智慧的大门时,你会感到“有书真好”……请你以“有_____真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解答】范文:
有您真好
吴老师,有您真好。当我生气的时候,是您让我保持理智,有您,真好;当我迷茫的时候,是您给我指引方向,有您,真好;当我伤心的时候,是您一直安慰、鼓励我,让我找回我自己,有您,真好!
您带领着我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与我们一起“过关斩将”。尽管您认为我是一个淘气而幼稚的孩子,然而您的悉心教诲一直萦绕在我的耳边。那一次,我绝对忘不了……
五年级上半学期,我即将参加大队委竞选,但演讲稿却背不下来,眼看明天就是竞选日期,我急得团团转,头上直冒冷汗,耳边只有一个声音“完了”,我有点绝望了。您察觉到了我的异样,走过来对我说:“王家佑,你怎么了?”我把一切的担忧、急躁一股脑全抛向了您。现在想起来,我甚至怀疑您是怎样保持平静的,我试着猜测您的感受,您很可能觉得我像一个烦人的小鬼在您耳边唠叨。可您却不恼,微笑着问我:“你的稿子呢?让我看看吧。”我递给您我的稿子。您给我提过很多建议,很惭愧,只大概记得几句了:“你的稿子内容很不错……看,可以分成几段来背,像这样……嗯、嗯,差不多了……加油!很棒了!回家再练练,你明天一定会表现得非常好!……”听着您耐心的讲解,看着您温柔的目光和略带疲惫的身躯,我的眼眶湿润了,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我不能辜负老师的希望,我一定要表现好!”
第二天,我拖着微微颤抖的腿登上了讲台,面对着各位观众,我不由得又紧张起来。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我看到了一双眼睛—那是您的眼睛!您的目光里闪烁着期待与鼓励。突然间,我又镇静了下来,调整呼吸,用自信的语调开始:“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中午好!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演讲很成功,我在如潮的掌声中走下了讲台。
这件事只是您教育我的时间长河中的一个剪影。此时此刻,我只想对您说:“有您,真好!有您,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