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5张PPT。水调歌头苏轼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苏轼(1037--101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开创了豪放派词的先河,并精通琴棋书画,与父苏洵、弟弟苏辙被世人称为“三苏”,同列“唐宋八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展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了。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水调歌头——苏轼朗读训练:
朗读诗词速度要慢一些,一边读一边品味,使作品中的形象在自己头脑中浮现出来。另外也要划分节奏韵脚要读出延长音。如: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字音:
丙辰(bǐng chén) 宫阙(gōng què)
琼楼(qióng) 朱阁 ( gé )
绮户( qǐ ) 婵娟 (chán juān)
解读小序: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交代写词的时间及缘由,总领全篇。 1、上阕开篇接连两个发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两次发问表达出作者怎样情感? 表达了作者因在现实生活中政治失意又受离别之苦,而向往天宫欲求解脱的情感。 赏析上阕: 2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句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理? 表现了作者想去月中宫殿但终因害怕那的寒苦而打消念头的矛盾心理。 3、“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表达作者怎样的心情? 表现作者留恋美好人间及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之情。 上片:望月(写景),写词人月下欢饮时的想象联想之景。上片写什么品读下片 1、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表现作者因失意和离愁而心绪不宁、辗转难眠的情景。
2、“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
表现作者对月亮的埋怨,也反映出与弟弟天各一方的遗憾和无奈。
3、找出文中蕴含人生哲理与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
蕴含哲理的句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下片写了什么 下阕:怀人(抒情), 写词人月下“无眠”的情状和对人生的深思、探求。 词的上下片之间有什么联系?表达怎样的主题?上阕:望月(写景)
下阕:怀人(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主题:表达了作者的旷达胸 襟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总结:
一首《水调歌头》让我们走进了苏轼的内心世界,看到了他内心的一轮明月,面对人生的不幸遭遇,他选择了豁达乐观;忍受亲人的分离,送出“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这就是苏轼,一个永远都会给别人带来快乐的苏轼。
达旦:
绮户:
婵娟:直到天亮雕花的门窗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明月练习题1、解释词语2、本文作者( ) ,字( ),号( ),眉州眉山人,( )代著名的( )、( ),开创( )派词的先河,与父亲( )、弟弟( )被世人称“三苏,同列( )。苏轼子瞻东坡居士宋文学家书画家豪放苏洵苏辙唐宋八大家 3、有关月的诗词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 《山居秋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月夜忆舍弟》
谢 谢 欣 赏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