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萍乡市2025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模拟考试(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萍乡市2025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模拟考试(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1-08 06:44:06

文档简介

历史部分
一、选接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在给出的四项答案中,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下图所示为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某一段时期劳动生产工具的演变历程。这一变化从根本上反映
了(
骨相
膏州铲
失制农A
曲辕梨
A.治炼工艺的改进B.手工业技术的进步C.农业生产的发展D,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2.按照西周的规定,周天子可以享用九鼎,诸侯只可用七鼎。但春秋时,郑庄公却享用九鼎,以
后一些诸侯竞相仿效。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A.尊王撰夷
B:青铜技术先进
C.诸侯兼并
D.王室衰微
3.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中写道:“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
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下列能论证中国之“政”“境”的是(
)
A.
分封制,卫青北击匈奴
B.皇帝制度,派蒙恬北击匈奴
C.郡县制,张骞出使西域
D.“推恩令”,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4.《史记平准书》记载汉武帝统治初期“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
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
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据此推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基本解决
B解决匈奴问题的条件更加成熟
C.休养生息的政策将会一直推行
D.政府财政因难老百姓民不聊生
5.与唐代相比,两宋对外贸易发展迅速,贸易港口大大增多、遍布沿海广大区域,且不再是零星
点状分布而是主次分明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多层次结构:贸易范围也远超唐代,远至红海沿岸及非洲
东海岸。材料说明(
A,宋代贸易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相适应
B.宋代政府较唐代更加重视海外贸易
C.宋代海外贸易在国家经济中居于主导
D.海外贸易税是宋朝政府的主要财源
6经过康熙、雍正、乾隆、嘉庆祖孙四代的开拓,清朝于北方遏制了沙俄的继续南下,且运用外
交手段划定了边界;于南方,运用朝贡贸易体制把欧洲列强的权利锁定在规程所允许范围内。这
使清朝(
A,疆域空前辽阔
B.边防得以加强
C.内部局势稳定
D.开始闭关锁国
7.下表为“列强在华强租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此情景发生于(
国别
强租租借地
“势力范围”
德国
胶州湾粗借地
山东
沙俄
旅大租借地
长城以北、新過、东北
法国
广州湾粗借地
广东、广西、云南
英国
九龙租借地、威海卫租借地
日本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北京条约》签订后
C.《天津条约》签订后
D.《马关条约》签订后
81918年,《新青年》刊登文章称:“今之白话小说,如鲁迅《狂人日记》,贩夫走卒皆能诵读;「

昔日之文言八股,惟士大夫独擅其术。”这一现象直接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A.推动思想解放与文化普及
B.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
C.促进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
D.开启了近代政治革新的先河
9.1937年9月24日深夜,勇士们埋伏在山西的一处田野里,第二天上午,战斗打响了。打到最后,只
要站得起来就照祥冲锋,最后取得歼敌1000多的战果,使全国民心士气为之一振。
此次战役()
A。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B.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C.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D.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0.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面对外来侵略,挺身而出。下列英雄事迹按
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左宗棠率领军队收复新疆南北两路
②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杀敌,与舰同沉
③林则徐虎门销烟唤醒国人爱国意识
④杨靖宇领导东北抗日联军与日军拼死血战
A.③1②4
B.②③①④
C.③②X④①
D.41③②历史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再给出的四项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D D C B A B D A D A B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C B A D C B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1题10分,22题8分,23题8分,24题14分,共40分)
21.(10分)
(1)A:韩非。B:宋。变化(2分):君权不断强化,相权逐渐被削弱直至被废除(2分)。
(2)示例一:判断:同意(1分)。理由(2分):秦灭六国后,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为统一岭南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巩固秦朝的统治。隋朝开通大运河,沟通了南北地区水路交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示例二:判断:不同意。理由:灵渠的开凿和大运河的开通便利了交通,但加重了人民的徭役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王朝灭亡,要辩证地看待秦隋两朝修建水利工程的举措。(同意、不同意均可,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C:董仲舒。D:八股取士(2分)。史论结合的评价方法(1分)。
(8分)
(1)背景: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程,英国力图打开中国市场;中英贸易中英国处于逆差状态。英国商人进行非法的鸦片贸易,危及清政府的统治。(任意答1点,1分)
历史事件:洋务运动(1分)。
(2)趋势:农业总产值不断增加,农业稳步发展(1分)。
原因:1978年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2分)。
(3)成就:2021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任答1点,1分)
认识:中西方现代化走的是不同道路;西方现代化道路造成了本国阶级矛盾激化和给广大亚非拉国家带来灾难;中国现代化道路经历了曲折的过程,走的是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任答1点,2分)
23.(8分)
(1)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1分)。
(2)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工业革命的进行(2分)。
(3)实行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1分),欧洲联盟(欧盟)。
(4)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时代的到来)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回答其中任何两点即可,2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1分)。
24.(14分)
(1)目的:为强军服务,通过发展农业增强国家军事实力,以适应争霸战争需要(2分)。举措: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等(2分)。
(2)文献名称:《天朝田亩制度》(1分)。农民诉求:要求平均分配土地,实现“有田同耕”,追求绝对平均主义,解决土地问题和应对灾荒时能相互调剂(2分)。
(3)主要依据:不同时期的革命任务、社会主要矛盾以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农民)根本利益的需要(1分)。
观点:党的土地政策随时代发展不断调整,以适应革命和建设需求(6分)。
论证:土地革命时期,如材料中“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中国共产党开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满足农民土地需求,调动农民革命积极性,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推动了革命发展。抗日战争时期,实行减租减息政策,这是因为当时社会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该政策既减轻农民负担,又照顾地主利益,有利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土地政策依据不同时代的革命任务和社会主要矛盾进行调整,有力地服务了不同阶段的革命事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