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8
回延安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使学生了解诗歌的叙事线索和感情线索,理解诗歌所表现的中心;
2、初步了解信天游的风格和特色,学习诗歌抒情所采用的手法;
3、使学生感受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革命事业的情感。
2学情分析
作为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多次接触诗歌这种文体,并且能够初步具备鉴赏诗歌的能力,对于诗歌常用的抒情手法和修辞都有一定的了解和基础,只是对于信天游这种民歌风格缺少知识的积累。21cnjy.com
3重点难点
1、理清诗歌的叙事线索和感情线索,由感情的朗读诗歌;
2、学习诗歌抒情的手法,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
1、(音频播放阿宝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2、教师声情并茂:
这是一首最具陕北特色的民歌,带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它将我们带到了那个纯朴热情、苍凉奔放的神秘地方,在那里更有我们中华革命的圣地----延安,一个曾经为无数青年向往的地方,一个曾经作为中华之灯塔的地方,一个让诗人贺敬之无限感激并深情热爱着的地方,当久别后的赤子满怀期冀的回到那里,是怎样的一种情感呢?让我们一起陪诗人回延安,感受那份真挚的深情厚意!21教育网
活动2【讲授】诗歌赏读
一、作者简介
贺敬之(1924年-),中国山东省枣庄人。1940年赴延安,1942年毕业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4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有诗集《放歌集》、《贺敬之诗选》、《回延安》、《雷锋之歌》、《中国的十月》,后与丁毅等合著歌剧《白毛女》。《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这是我国新歌剧发展的里程碑,作品生动地表现出“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一深刻的主题。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全国人大教科文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代部长。21·cn·jy·com
二、朗读诗歌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读成诵
3、教师正音、正字
三、诗歌赏读
1、读出内容
学生通过分别朗读诗歌的五个小节,分别概括每小节的内容
(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看延安----赞延安)
2、读出情感
学生再读诗歌的五个小节,分别概括每小节表现的诗人的情感,并且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激动、兴奋---感激、怀念--高兴、喜悦---豪迈、热情---赞美、热爱)
3、读出修辞
学生逐节赏析能够表现诗人情感的词句,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明确本文采用的修辞方法以及信天游特有的手法和特色。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使用准确生动的词语:莫要、不停、抓、不放、紧紧儿、搂定、扑等;
2、诗歌大量使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
3、诗歌采用了信天游的特色方式抒情,主要体现在方言和叠词的使用上;
4、诗歌使用了比兴和联想的手法。)
四、小结
活动3【作业】作业设置
1、朗读诗歌
2、课外阅读具有信天游风格的诗歌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