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12.1.2 函数的表示法 列表法、解析法
副标题:掌握表示方法,深化函数理解
姓名:[教师姓名]
日期:[授课日期]
幻灯片 2:复习回顾与学习目标
复习回顾:上节课认识了函数的概念,知道函数是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且了解函数有列表法、解析式法和图象法三种表示方法。本节课将重点深入学习列表法和解析法。
学习目标:
进一步理解函数的列表法,能根据列表分析函数关系。
熟练掌握函数的解析法,明确解析式的书写要求。
能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表示方法,将函数关系用列表法或解析法表示。
理解两种表示方法的联系与区别,灵活运用它们解决问题。
幻灯片 3:函数的表示法 —— 列表法(深入学习)
定义回顾:通过列出表格来呈现自变量 x 与函数 y 的对应值,从而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列表法。
列表法的结构:表格通常包含两行(或两列),一行(或一列)为自变量 x 的值,另一行(或一列)为对应的函数值 y。
实例:某汽车行驶时间与路程的关系列表
时间 x(小时)
0.5
1
1.5
2
2.5
路程 y(千米)
30
60
90
120
150
列表法的制作步骤:
确定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选取有代表性的数值(如关键节点、均匀分布的值)。
根据函数关系计算出对应的函数值 y。
将 x 和 y 的值按对应关系填入表格,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适用场景:自变量取值较少、离散或需要快速查询对应值的情况,如购物清单、日程安排等。
幻灯片 4:列表法的优缺点及应用
优点:
直观清晰:能直接看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对应关系,无需计算即可获取数据。
简单易懂:对于初学者来说,容易理解变量之间的关系。
便于查询:在实际应用中,可快速查找所需的对应值,如火车时刻表、银行利率表等。
缺点:
不完整:只能列出部分自变量的值,无法涵盖所有可能的取值,不能全面反映函数的整体变化规律。
不精确:对于未列出的自变量值,无法直接获取对应的函数值,需要估算或推测。
不便于分析:难以从表格中直接得出函数的增减性、最值等性质。
应用实例:
学生成绩表:展示学生姓名(自变量可视为序号)与成绩(函数值)的对应关系。
手机话费套餐表:不同套餐档位(自变量)与套餐包含的通话时长、流量(函数值)的对应关系。
幻灯片 5:函数的表示法 —— 解析法(深入学习)
定义回顾:用数学式子(解析式)来表示自变量 x 与函数 y 之间关系的方法叫做解析法,也称为关系式法。
解析式的组成:通常由自变量 x、函数 y、常数以及运算符号(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组成,其一般形式为 y = f (x)。
实例:
正比例函数:y = kx(k 为常数,k ≠ 0)。
二次函数:y = ax + bx + c(a、b、c 为常数,a ≠ 0)。
反比例函数:y = \(\frac{k}{x}\)(k 为常数,k ≠ 0,x ≠ 0)。
解析式的书写要求:
明确指出自变量和函数,通常左边为函数 y,右边为含自变量 x 的代数式。
代数式必须有意义,如分母不能为 0,被开方数为非负数等。
若有实际意义,需注明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解析式的意义:解析式是函数关系的精确数学表达,体现了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
幻灯片 6:解析法的优缺点及应用
优点:
精确全面:能准确反映函数的整体变化规律,对于任意自变量的值(在取值范围内),都可通过解析式计算出对应的函数值。
便于分析:可利用解析式研究函数的性质,如增减性、奇偶性、最值、对称轴等。
便于计算和推理:在数学运算、证明和解决实际问题时,解析式是重要的工具,可进行代数变形和推导。
缺点:
抽象难懂:对于复杂的解析式,理解其含义和变化规律较为困难,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
局限性:并非所有函数关系都能用解析式表示,如某些分段函数、实际生活中的不规则变化关系等。
计算复杂:对于一些复杂的解析式,计算函数值可能需要较多的步骤和时间。
应用实例:
物理学中的公式:如路程公式 s = vt、重力公式 G = mg 等,用解析式精确表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经济学中的成本函数:总成本 C 与产量 x 的关系 C = ax + b,可通过解析式分析成本随产量的变化情况。
幻灯片 7:解析式中自变量取值范围的确定
数学意义限制:
整式函数(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自变量 x 可取任意实数。
实例:y = 2x + 3,x 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分式函数:分母不能为 0,即分母对应的代数式的值不为 0。
实例:y = \(\frac{1}{x - 2}\),x - 2 ≠ 0,解得 x ≠ 2,所以 x 的取值范围是 x ≠ 2。
二次根式函数: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即被开方数对应的代数式的值≥0。
实例:y = \(\sqrt{x + 1}\),x + 1 ≥ 0,解得 x ≥ -1,所以 x 的取值范围是 x ≥ -1。
含 0 指数幂的函数:底数不能为 0。
实例:y = (x - 3) ,x - 3 ≠ 0,解得 x ≠ 3,所以 x 的取值范围是 x ≠ 3。
实际意义限制:在实际问题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还需符合实际情况,如人数为非负整数、时间为非负数等。
实例:某产品的成本 y(元)与产量 x(件)的关系为 y = 5x + 100,x 的取值范围是 x 为非负整数(x ≥ 0 且 x 为整数)。
幻灯片 8:典型例题解析(列表法应用)
例题 1:某商店销售某种水果,单价为 8 元 / 千克,填写下表表示购买数量 x(千克)与总价 y(元)的关系,并判断 y 是否是 x 的函数。
购买数量 x(千克)
1
2
3
4
5
总价 y(元)
解:根据总价 = 单价 × 数量,可得 y = 8x。表格中依次填入 8、16、24、32、40。对于 x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所以 y 是 x 的函数。
例题 2:根据下表中 x 与 y 的对应关系,判断 y 是否是 x 的函数,并说明理由。
x
1
2
2
3
4
y
3
5
7
9
11
解:y 不是 x 的函数。因为当 x = 2 时,y 有两个值 5 和 7 与之对应,不满足函数定义中 “对于 x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 的条件。
幻灯片 9:典型例题解析(解析法应用)
例题 3:写出下列函数的解析式,并指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1)正方形的周长 C 与边长 a 的关系。
解:C = 4a,自变量 a 的取值范围是 a > 0(边长为正数)。
(2)某同学骑自行车的速度为 15 千米 / 小时,骑行的路程 s(千米)与时间 t(小时)的关系。
解:s = 15t,自变量 t 的取值范围是 t ≥ 0(时间不能为负数)。
(3)函数 y 与 x 的差为 3,求 y 与 x 的函数关系。
解:由题意得 y - x = 3,所以 y = x + 3,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例题 4:求函数 y = \(\frac{\sqrt{x - 1}}{x - 2}\)中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
解:要使函数有意义,需满足被开方数非负且分母不为 0,即\(\begin{cases} x - 1 \geq 0 \\ x - 2 \neq 0 \end{cases}\),解得\(\begin{cases} x \geq 1 \\ x \neq 2 \end{cases}\),所以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是 x ≥ 1 且 x ≠ 2。
幻灯片 10:典型例题解析(综合应用)
例题 5:某城市的出租车收费标准为:起步价 8 元(3 千米以内,含 3 千米),超过 3 千米的部分,每千米收费 2 元(不足 1 千米按 1 千米计算)。设行驶路程为 x 千米(x ≥ 0),车费为 y 元。
(1)当 0 ≤ x ≤ 3 时,写出 y 与 x 的函数解析式。
(2)当 x > 3 时,写出 y 与 x 的函数解析式(x 为整数)。
(3)用列表法表示当 x = 1,2,3,4,5 时的车费 y。
解:(1)当 0 ≤ x ≤ 3 时,y = 8。(2)当 x > 3 时,y = 8 + 2 (x - 3) = 2x + 2(x 为整数)。(3)列表如下:
x(千米)
1
2
3
4
5
y(元)
8
8
8
10
12
例题 6:已知函数 y = 2x - 1,用列表法表示当 x = -2,-1,0,1,2 时的函数值,并分析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变化规律。
解:列表如下:
x
-2
-1
0
1
2
y
-5
-3
-1
1
3
变化规律:随着自变量 x 的增大,函数值 y 逐渐增大。
幻灯片 11:常见错误分析与规避
错误类型 1:制作列表时,自变量取值不具代表性或遗漏关键值,导致无法反映函数关系。
规避方法:选取自变量的值时,要覆盖主要的变化范围,包含关键节点(如起点、转折点),确保列表能较好地体现函数的变化趋势。
错误类型 2:解析法中忽略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或确定取值范围时只考虑数学意义忽略实际意义。
规避方法: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时,需同时考虑数学表达式的限制(如分母不为 0、被开方数非负等)和实际问题的意义(如数量为非负整数、长度为正数等),并明确标注。
错误类型 3:解析式书写不规范,如未明确函数与自变量的关系,或表达式错误。
规避方法:书写解析式时,通常将函数 y 写在左边,右边是含自变量 x 的代数式,确保表达式正确反映变量之间的关系,必要时注明函数名称和自变量。
错误类型 4:根据列表判断函数关系时,忽略 “唯一确定” 的条件,误判存在 “一对多” 关系的为函数。
规避方法:判断时严格依据函数定义,检查对于每一个自变量 x 的值,是否只有唯一的函数值 y 与之对应,若存在一个 x 对应多个 y,则不是函数。
幻灯片 12: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
课堂总结:
列表法通过表格呈现 x 与 y 的对应关系,直观易懂但不够全面。
解析法用数学式子表示函数关系,精确全面且便于分析,但较为抽象。
确定解析式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需兼顾数学意义和实际意义。
两种表示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
作业布置:
基础作业:教材对应练习题 [具体页码和题号],用列表法表示简单函数关系,写出函数解析式并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
提升作业: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一个函数关系,分别用列表法和解析法表示,并分析两种方法的适用情况。
拓展作业:研究一个分段函数(如出租车计费、水电费收取等),用列表法和解析法表示其函数关系,体会函数表示法的灵活性。
2025-2026学年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12.1.3函数的表示法 图象法
第12章 函数与一次函数
a
i
T
u
j
m
i
a
N
g
1.会用图象法表示函数;
2.知道画图象的步骤,即列表、描点、连线;
3.经历用图象法表示函数的过程,提高作图能力,并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
4.通过作图,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表示函数的一般方法
还记得上节课研究的三个函数问题吗?
问题2:用电负荷曲线
问题1:用热气球探测高空气象
问题3:汽车刹车问题
列
表
法
图
象
法
解
析
法
回顾
函数三种表示方法的区别:
列表法
定义
优点
解析法
图象法
通过列出自变量的值,与对应函数值的表格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
用数学式子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
具体反映了函数值随自变量的数值对应关系
准确地反映了函数值随自变量的数量关系
?
?
回顾
问题2:用电负荷曲线
合作
用表达式表示的函数关系,有时需画出图来表示,使函数关系更直观、形象.
较难用解析式表示出来
图象直观反映了变化规律
合作
下面以作函数 y=2x 的图为例来说明.
①列表:
x … 3 2 1 0 1 2 3 …
y … …
如何作函数的图呢?
②任意一个有序实数对(x,y)与坐标平面内一点 M(x,y)
成一一对应.
6
4
2
0
2
4
6
( 3, 6)
( 2, 4)
( 1, 2)
(0,0)
(1,2)
(2,4)
(3,6)
把这些点描在直角坐标系中.
合作
下面以作函数 y=2x 的图为例来说明.
如何作函数的图呢?
( 3, 6)
( 2, 4)
( 1, 2)
(0,0)
(1,2)
(2,4)
(3,6)
②把这些点描在直角坐标系中.
合作
下面以作函数 y=2x 的图为例来说明.
如何作函数的图呢?
③把点连接起来,无数个点组成了坐标系中的图形.
y=2x
归纳
一般地,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x与函数y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在坐标平面内描出相应的点,这些点所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
用图象来表示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的方法,叫作图像法.
归纳
函数三种表示方法的区别:
列表法
定义
优点
解析法
图象法
通过列出自变量的值,与对应函数值的表格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
用数学式子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
具体反映了函数值随自变量的数值对应关系
准确地反映了函数值随自变量的数量关系
用图象来表示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的方法
直观地反映了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归纳
1. 列表:列表给出自变量与函数的一些对应值.
由函数表达式画图象,一般按下列步骤进行:
3. 连线:按照自变量的大小顺序,把所描各点用平
滑曲线依次连接起来.
2. 描点:以表中各组对应值为坐标,在坐标平面内描出
相应的点.
描出的点越多,描绘的图象误差越小
典型例题
例 画出前面问题3中的函数 的图象.
解:(1) 列表:因为这里v≥0,我们分别取v =0,10,20, 30,40,求出它们对应的s值,列成表格: (近似值取小数点后一位)
v/(km.h-1) 0 10 20 30 40
s/m
0
0.4
1.6
3.5
6.3
(0,0),(10,0.4), (20,1.6), (30,3.5),(40,6.3).
典型例题
例 画出前面问题3中的函数 的图象.
描点:在坐标平面内描出(0,0),(10,0.4), (20,1.6), (30,3.5),(40,6.3)等点.
典型例题
例 画出前面问题3中的函数 的图象.
(3)连线:将以上各点按照自变量由小到大的顺序用平滑曲线连接,就得到了 的图象.
知识点1 函数的图象及画法
1. 下列曲线中不能表示是 的函数的是( )
C
A. B. C. D.
返回
2. 如图是 市某一天的气温随时间
变化的情况,则这天的温差
(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是
( )
C
A. B.
C. D.
返回
3. 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
的图象并回答问题.
(1)列表:
… 0 1 …
… …
1
(2)描点并连线:
【解】如图所示.
(3)判断点, ,
是否在函数 的图象上.
当 时,
;
当时, ;
当时, .
所以点,不在函数 的图象
上,点 在其图象上.
返回
知识点2 用函数图象表示实际情境
4. [2024江西]将常温中的温度计插入一杯 的热水
(恒温)中,温度计的读数与时间 的关系用图象
可近似表示为( )
C
A. B. C. D.
返回
5. [2024武汉]如图,一个圆柱体水槽底部叠放两个底面半
径不等的实心圆柱体,向水槽匀速注水.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
水槽中水的深度与注水时间 的函数关系的是( )
D
A. B. C. D.
返回
6. [2024南通]甲、乙两人沿相同路线由
地到 地匀速前进,两地之间的路程为
.两人前进路程(单位: )与甲的
前进时间(单位: )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图
所示.根据图象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D
A. 甲比乙晚出发 B. 乙全程共用
C. 乙比甲早到地 D. 甲的速度是
函数的表示方法2
1. 列表:列表给出自变量与函数的一些对应值.
由函数表达式画图象,一般按下列步骤进行:
3. 连线:按照自变量的大小顺序,把所描各点用平
滑曲线依次连接起来.
2. 描点:以表中各组对应值为坐标,在坐标平面内描出
相应的点.
函数的表示方法2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