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3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 课件(共23张PPT))2025-202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沪科版版2024)

文档属性

名称 14.2.3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 课件(共23张PPT))2025-202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沪科版版2024)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11-10 05:24: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14.2.3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 SSS
副标题:探究 “边边边” 判定方法,验证三角形全等
姓名:[教师姓名]
日期:[授课日期]
幻灯片 2:复习回顾与情境引入
复习回顾:之前学习了三角形全等的 “边角边”(SAS)和 “角边角”(ASA)判定方法,知道满足特定边和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都对应相等,它们是否全等呢?本节课将学习第三种重要的判定方法 ——“边边边”(SSS)。
情境引入:生活中,工人师傅常用木条钉制三角形框架,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只要确定三条边的长度,就能制作出唯一的三角形框架。这一现象背后蕴含着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原理,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当两个三角形三条边对应相等时,它们是否全等。
学习目标: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全等的 “边边边”(SSS)判定方法。
能运用 SSS 判定方法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能运用 SSS 解决与三角形全等相关的计算和证明问题。
体会三角形稳定性与 SSS 判定方法的联系,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幻灯片 3:“边边边” 判定方法的探究
探究活动:画一个三角形,使它的三条边分别为 4cm、5cm 和 6cm。将画出的三角形与同学画的三角形进行比较,看看它们是否全等。
操作步骤:
画一条线段 AB,使 AB = 4cm。
以点 A 为圆心,5cm 为半径画弧。
以点 B 为圆心,6cm 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 C。
连接 AC 和 BC,得到△ABC。
结论:通过画图和比较可以发现,按照上述条件画出的三角形都是全等的。
归纳: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 “边边边” 或 “SSS”(“S” 表示边)。
幻灯片 4:SSS 判定方法的内容与符号表示
内容: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符号表示:在△ABC 和△DEF 中,
AB = DE,
BC = EF,
AC = DF,
所以△ABC≌△DEF(SSS)。
图示:展示两个三角形△ABC 和△DEF,标注出 AB = DE,BC = EF,AC = DF,并用全等符号连接两个三角形,直观呈现 SSS 判定方法。
注意事项:
必须是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缺一不可。
要注意边的对应关系,确保每条边都与另一个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幻灯片 5:SSS 判定方法的应用实例(一)—— 判定三角形全等
例题 1:如图,已知 AB = CD,AD = CB,求证:△ABD≌△CDB。
证明:在△ABD 和△CDB 中,
AB = CD(已知),
AD = CB(已知),
BD = DB(公共边),
所以△ABD≌△CDB(SSS)。
分析:本题中 AB 与 CD、AD 与 CB 分别对应相等,且两个三角形有公共边 BD,满足 SSS 的条件,可直接证明全等。
图示:画出△ABD 和△CDB,标注出已知的相等边和公共边,清晰展示证明过程中的对应关系。
幻灯片 6:SSS 判定方法的应用实例(二)—— 利用全等求角度
例题 2:如图,在△ABC 中,AB = AC,D、E 分别是 AB、AC 的中点,求证:∠B = ∠C。
分析:要证明∠B = ∠C,可先证明△ABE≌△ACD。由 D、E 分别是中点可得 AD = AE,结合 AB = AC,AE = AD,可利用 SSS 证明全等。
证明:∵D、E 分别是 AB、AC 的中点(已知),
∴AD = 1/2 AB,AE = 1/2 AC(中点的定义)。
∵AB = AC(已知),
∴AD = AE(等式的性质)。
在△ABE 和△ACD 中,
AB = AC(已知),
AE = AD(已证),
BE = CD(可通过SSS证明△BEC≌△CDB得到,或直接由全等三角形性质推导),
所以△ABE≌△ACD(SSS)。
∴∠B = ∠C(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图示:画出图形,标注出中点、相等的边,辅助理解证明过程。
幻灯片 7:SSS 判定方法的应用实例(三)—— 证明线段垂直
例题 3:如图,AB = AD,BC = DC,求证:AC⊥BD。
分析:要证明 AC⊥BD,可证明∠AOB = ∠AOD = 90°。先利用 SSS 证明△ABC≌△ADC,得到∠BAC = ∠DAC,再证明△ABO≌△ADO,进而得出垂直关系。
证明:在△ABC 和△ADC 中,
AB = AD(已知),
BC = DC(已知),
AC = AC(公共边),
所以△ABC≌△ADC(SSS)。
∴∠BAC = ∠DAC(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在△ABO 和△ADO 中,
AB = AD(已知),
∠BAC = ∠DAC(已证),
AO = AO(公共边),
所以△ABO≌△ADO(SAS)。
∴∠AOB = ∠AOD(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AOB + ∠AOD = 180°(邻补角的定义),
∴∠AOB = ∠AOD = 90°,即 AC⊥BD(垂直的定义)。
图示:展示图形,标注相关线段和角,清晰呈现推理过程。
幻灯片 8:SSS 与 SAS、ASA 判定方法的对比
判定方法
条件
符号表示
关键要点
SAS
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
△ABC≌△DEF(SAS)
夹角是两边所夹的角
ASA
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
△ABC≌△DEF(ASA)
夹边是两角中间的边
SSS
三边分别对应相等
△ABC≌△DEF(SSS)
三条边均对应相等
联系:三种方法都是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方法,都需要三个元素对应相等,且都能通过推理证明其正确性。
区别:SAS 和 ASA 涉及边和角的组合,SSS 仅涉及边的对应关系;应用场景不同,根据已知条件中边和角的信息选择合适的方法。
幻灯片 9:常见错误分析与规避
错误类型 1:在应用 SSS 判定时,边的对应关系找错,将不对应的边当作对应边进行判定。
规避方法:仔细观察图形,明确两个三角形中边的对应关系,可通过标注边的长度或字母顺序来帮助识别,确保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
错误类型 2:忽略公共边这一隐含条件,导致无法应用 SSS 进行判定。
规避方法:在含有公共边的图形中,要善于发现公共边这一重要条件,公共边是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可直接作为 SSS 判定的条件之一。
错误类型 3:认为只要有两条边对应相等就能判定三角形全等,忽略第三条边的条件。
反例:两个三角形中,两条边对应相等,但第三条边不相等,这两个三角形不全等。
规避方法:牢记 SSS 判定需要三条边都对应相等,仅两条边对应相等不能判定全等,避免遗漏条件。
幻灯片 10: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
课堂总结:
SSS 判定方法: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应用 SSS 时要注意三条边的对应关系,公共边是常见的隐含相等条件。
SSS 与 SAS、ASA 共同构成三角形全等的基本判定方法,需根据已知条件灵活选择。
三角形的稳定性源于 SSS 判定方法,即三边确定后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唯一确定。
作业布置:
基础作业:教材对应练习题 [具体页码和题号],运用 SSS 判定三角形全等,解决简单的计算和证明问题。
提升作业:如图,已知 AB = DE,BC = EF,AC = DF,求证:∠A = ∠D,∠B = ∠E,∠C = ∠F。
拓展作业:结合生活实例,说明三角形稳定性在实际中的应用,并解释其与 SSS 判定方法的关系。
2025-2026学年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14.2.3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
第14章 全等三角形
a
i
T
u
j
m
i
a
N
g
到目前为止,可以作为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几种?
定义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边角边(SAS)
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角边角(ASA)
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我们继续探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情境引入
日常生活中,常会看到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如下三种情况.
为什么说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呢?
操作
拼出的三角形的大小和形状都是一样的!
7 cm
6 cm
5 cm
7 cm
6 cm
5 cm
跟同组小伙伴拼出的三角形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请你用如下三根小棒拼一个三角形.
操作
已知:△ABC.
求作:△A'B'C',使A'B'=AB,B'C'=BC ,使C'A'=CA.
作法:
(1)作线段B′C′=BC;
(2)分别以点B′,C′为圆心,线段AB、AC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A′;
(3)连接A′B′,A′C′得△A′B′C′.
A
B
C
B′
M
C′
A′
操作
A
B
C
B′
C′
A′
完全重合
A′′
结论
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将所作的△A'B'C'与△ABC叠一叠,看看它们能否完全重合?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归纳
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边边边”或“SSS”.
几何语言:
如图,在△ABC与△A'B'C'中:
∴△ABC≌△A'B'C'(SSS).
AB=A'B',
AC=A'C',
BC=B'C',
B′
A′
C′
B
A
C
想一想
现在你能解释三角形的稳定性了吗?
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边边边,只要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完全确定,这个性质叫作三角形的稳定性.
请你再照样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
典型例题
例 已知:如图,点B,E,C,F在同一直线上,AB=DE,AC=DF,BE=CF.
求证:AB∥DE,AC∥DF.
E
D
F
B
A
C
分析:要证明线平行,可通过角相等
结合平行线的判定定理证明;
证明角相等可通过三角形全等得到.
“△ABC和△DEF”
已知:AB=DE,AC=DF,
由“BE=CF”得“BE+EC=CF+EC”,
即BC=EF.
我们在找相等的边时,注意隐含的条件相等的边——相等的边之间的差或和.
典型例题
例 已知:如图,点B,E,C,F在同一直线上,AB=DE,AC=DF,BE=CF.
求证:AB∥DE,AC∥DF.
E
D
F
B
A
C
证明:∵BE=CF,(已知)
∴ BE+EC=CF+EC,(等式的性质)
即BC=EF.
在△ABC和△DEF中,
∴ △ABC≌△DEF.(SSS)
∴ ∠B=∠DEF,∠ACB=∠F.(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 AB∥DE,AC∥D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抢答
随堂练习
1.在下图中找出全等三角形.
(1)和(10)
(2)和(6)
(3)和(5)
(4)和(8)
(7)和(9)
边边边
边角边
角边角
抢答
随堂练习
2.如图,△ABC是一个钢架,AB=AC,AD是连接点A与BC中点D的支架.求证△ABD≌△ACD.
我们在找相等的边时,注意隐含的条件相等的边——公共边.
证明:
∵D是BC的中点,
∴BD=CD.
在△ABD和≌△ACD中,
AB=AC,(已知)
BD=CD,(已证)
AD=AD,(公共边)
∴ △ABD≌△ACD(SSS).
抢答
随堂练习
3.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点D,E在BC上,且AD=AE,
BE=CD.求证:△ABD≌△ACE.
E
D
B
A
C
证明:∵BE=CD,(已知)
∴ BE–DE=CD–DE,(等式的性质)
即BD=CE.
在△ABD和△ACE中,
∴ △ABD≌△ACE.(SSS)
知识点1 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边边边
1.[2024德州]如图,是的中点, ,请添加一
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 .
(答案不唯一)
(第1题)
返回
(第2题)
2. 如图,在和 中,
,,要利用“ ”来
判定 ,有下面4个条
件:; ;
; .其中可利用
的是( )
A
A. ①或② B. ②或③ C. ①或③ D. ①或④
返回
3.如图,是 的中点,
, .试说明:
.
【解】是的中点, .
在和中,
.
返回
知识点2 “边边边”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应用
4. [2025合肥校级月考]如图是一个平分角
的简单仪器,其中, ,将点
放在角的顶点,和 沿着角的两边放下,
沿画一条射线,则就是 的平分
线.在这个过程中与 全等,全等
的理由是___.
D
A. B. C. D.
返回
(第5题)
5. 如图,已知, ,
,有下列结论: ;
; ;
.其中错误的是( )
D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
返回
6. 阅读以下作图步骤:①如图在和 上
分别截取,,使 ;
②分别以,为圆心,以大于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
内交于点 ;
③作射线,连接, ,如图所示.
根据以上作图,一定可以推得的结论是 ( )
A
(第6题)
A. 且
B. 且
C. 且
D. 且
知识点3 三角形的稳定性
(第7题)
7.[2025泸州期中]2024年9月27日凌晨,合
江榕山长江大桥正式开放交通,长江上再增
一条过江通道,大桥惠及沿线30余万群众.大
桥总长1 513米,其中主桥长1 055米.主桥为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高低塔双索面叠合梁斜拉桥,桥面上的斜拉钢缆与桥面呈三
角形结构,这样做的数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返回








-
SSS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
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记为“边边边”或“SSS”.
几何语言:
如图,在△ABC与△A'B'C'中:
∴△ABC≌△A'B'C'(SSS).
B′
A′
C′
B
A
C
AB=A'B',
BC=B'C',
AC=A'C',
找相等的边:
相等的边之间的差或和
公共边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