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实数的运算 课件(共16张PPT)2025-202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华东师大版2024)

文档属性

名称 10.2.2实数的运算 课件(共16张PPT)2025-202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华东师大版2024)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11-10 05:41: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课程名称:10.2.2 实数的运算
授课教师:[教师姓名]
授课班级:[具体班级]
配图建议:带有实数运算符号(如 +、-、×、÷、√、 √等)的数轴背景图
幻灯片 2:目录
复习回顾:实数的概念与分类
实数的运算法则
实数的运算律
实数的运算顺序
实数的近似计算
典型例题讲解
课堂互动:计算与应用
课堂总结与归纳
课后作业布置
幻灯片 3:复习回顾:实数的概念与分类
实数的定义: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分类回顾:
按定义:有理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和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按性质:正实数、0、负实数。
重要关联: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即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
引入新课: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在实数范围内仍然适用,本节课将学习实数的运算。
配图:实数分类思维导图,数轴与实数对应关系示意图
幻灯片 4:实数的运算法则(一)—— 加减乘除
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 0;一个数同 0 相加仍得这个数。
示例:√2 + 2√2 = 3√2(同类二次根式可合并);3 + √2 (非同类无法合并,保留形式)。
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a - b = a + (-b))。
示例:5 - √3 = 5 + (-√3);√5 - √2 (直接表示,无法化简)。
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 0 相乘都得 0;几个不为 0 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示例:√2×√3 = √6;(-2)×√5 = -2√5。
除法法则:
除以一个不等于 0 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a ÷ b = a×(1/b),b ≠ 0)。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 除以任何非 0 数得 0。
示例:√6 ÷ √2 = √6×(1/√2) = √3;√5 ÷ 2 = √5/2。
配图:各运算法则示例算式及计算过程
幻灯片 5:实数的运算法则(二)—— 乘方与开方
乘方法则: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0 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 0。
示例:(√2) = 2;(-√3) = 3;(√5) = 5√5。
开方运算:
平方根:正数 a 的平方根为 ±√a,0 的平方根为 0,负数没有平方根。
立方根:任意实数 a 的立方根为 √a,正数的立方根为正,负数的立方根为负,0 的立方根为 0。
重要性质:
(√a) = a(a ≥ 0);√(a ) = |a|(a 为任意实数)。
( √a) = a; √(a ) = a(a 为任意实数)。
示例:√((√3) ) = √3; √( (-2) ) = -2。
配图:乘方与开方运算示例及性质推导过程
幻灯片 6:实数的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
示例:√2 + 3 = 3 + √2。
加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示例:(2 + √3) + √5 = 2 + (√3 + √5)。
乘法交换律:a×b = b×a。
示例:√2×√3 = √3×√2。
乘法结合律:(a×b)×c = a×(b×c)。
示例:(2×√5)×√2 = 2×(√5×√2) = 2√10。
乘法分配律:a×(b + c) = a×b + a×c。
示例:√2×(√3 + √2) = √2×√3 + √2×√2 = √6 + 2。
说明:运算律在实数范围内同样适用,合理运用可简化运算。
配图:各运算律示例及简化过程标注
幻灯片 7:实数的运算顺序
运算顺序规则:
先算乘方和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进行。
如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的顺序)。
示例:计算 3√2 + (√3) × 2 - √16 ÷ 2。
步骤 1:算乘方和开方:(√3) = 3,√16 = 4。
步骤 2:算乘除:3×2 = 6,4÷2 = 2。
步骤 3:算加减:3√2 + 6 - 2 = 3√2 + 4。
注意事项:含有无理数的运算,结果能化简的要化简,不能化简的保留原式。
配图:运算顺序流程图,示例运算步骤分解图
幻灯片 8:实数的近似计算
近似计算的必要性: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实际应用中常取近似值计算。
常用近似值:
√2 ≈ 1.414,√3 ≈ 1.732,√5 ≈ 2.236,π ≈ 3.1416。
计算步骤:
确定无理数的近似值(根据题目要求保留相应小数位数)。
代入算式进行有理数运算。
按要求保留结果的近似值(注意四舍五入规则)。
示例:计算 √2 + √3(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解:√2 ≈ 1.414,√3 ≈ 1.732,因此√2 + √3 ≈ 1.414 + 1.732 = 3.146 ≈ 3.15。
注意事项:中间过程的近似值应比最终要求多保留一位小数,以保证结果准确性。
配图:近似计算步骤示意图,常用无理数近似值表
幻灯片 9:典型例题讲解(一)—— 实数的化简与运算
例题 1:计算下列各式。
(1)√5 + 2√5 - 3√5 解:原式 = (1 + 2 - 3)√5 = 0。
(2)√2×√8 + (√3) 解:原式 = √16 + 3 = 4 + 3 = 7。
(3)(√6 - √2)×√2 解:原式 = √6×√2 - √2×√2 = √12 - 2 = 2√3 - 2。
例题 2:化简下列各式。
(1)√((-3) ) 解:原式 = | -3 | = 3。
(2) √(27) + √(16) - √(9) 解:原式 = 3 + 4 - 3 = 4。
(3)√(5 + 12 ) 解:原式 = √(25 + 144) = √169 = 13。
配图:例题 1 和例题 2 的计算步骤分解,标注运算律和法则的应用
幻灯片 10:典型例题讲解(二)—— 近似计算与实际应用
例题 3:计算 √3 × √6 - π(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解题步骤:
先化简:√3×√6 = √18 = 3√2 ≈ 3×1.414 = 4.242。
代入 π≈3.1416:4.242 - 3.1416 ≈ 1.1004 ≈ 1.1。
例题 4: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5 cm,求它的周长和面积。
解题步骤:
周长 = 4× 边长 = 4×√5 ≈ 4×2.236 ≈ 8.944 cm(精确值为 4√5 cm)。
面积 = 边长 = (√5) = 5 cm 。
因此,正方形的周长为 4√5 cm(约 8.9 cm),面积为 5 cm 。
配图:例题 3 的近似计算过程,例题 4 的正方形示意图及计算标注
幻灯片 11:课堂互动:计算与应用
活动一:基础计算:
练习 1:计算 √12 - √3 + √27。
练习 2:计算 (√5 + 2)(√5 - 2)(提示:利用平方差公式)。
活动二:近似计算:
练习 3:计算 √2 + π - 2(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活动三:实际应用:
练习 4:一个正方体的体积为 8√2 cm ,求它的棱长(结果用根号表示)。
活动四:纠错练习:
指出错误:√(-2) = -2(正确:√(-2) = 2)。
指出错误:√3 + √2 = √5(正确:无法合并,保留原式)。
配图:练习题展示图,附带答题区和纠错提示
幻灯片 12:课堂总结与归纳
知识要点回顾:
实数运算法则:与有理数运算法则一致,包括加减乘除、乘方开方。
运算律: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在实数范围内适用。
运算顺序:先乘方开方,再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内。
近似计算:无理数取近似值代入,注意保留位数和四舍五入。
重要性质:(√a) = a(a ≥ 0),√(a ) = |a|,( √a) = a, √(a ) = a。
方法总结:实数运算时,先观察能否化简(如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利用性质化简),再按顺序计算;实际应用中区分精确值和近似值。
易错提醒:忽略被开方数的非负性;错误合并非同类二次根式;近似计算时保留位数不当;运算顺序错误。
幻灯片 13:课后作业布置
基础作业:课本 [具体页码] 习题 [具体题号],完成实数的化简与运算练习题。
提升作业:
计算:(√3 + 1) - 2√3; √8 + √(25) - √( (-3) )。
已知 a = √5 + 2,b = √5 - 2,求 a×b 的值。
拓展作业:
计算一个半径为√2 cm 的圆的周长和面积(π 取 3.14,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探索规律:计算√(n + 1) - √n 与√n - √(n - 1) 的大小关系(n 为正整数),并举例验证。
2025-2026学年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10.2.2实数的运算
第10章 数的开方
a
i
T
u
j
m
i
a
N
g
1. 知道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运算律对于实数仍然成立;
2.知道学过的有关数、式、方程(组)的性质、法则、解法,对于实数仍然成立;
学生能清晰阐述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并能准确运用这些法则进行运算。
熟练掌握整式乘法的运算技巧,能够对复杂的整式乘法式子进行化简和求值,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整式乘法运算法则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类比、推理的能力,提升逻辑思维水平。
引导学生在解决整式乘法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方法,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探索热情,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和团队协作的精神。
让学生感受整式乘法运算的简洁美和规律性,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运算法则的推导过程。
熟练运用整式乘法运算法则进行准确计算,包括单项式、多项式的乘法运算及混合运算。
(二)教学难点
理解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时,乘法分配律的运用以及如何准确合并同类项。
灵活运用整式乘法运算法则解决复杂问题,避免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符号错误和运算顺序错误。
议一议
对于实数 a,它有几个平方根,几个立方根呢?
每个正实数有且只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
0的平方根是0.
在实数范围内,负实数没有平方根.
在实数范围内,每个实数a有且只有一个立方根.
方法(1):对实数a、b,如果a-b>0,则a>b;反之,则a方法(2):正实数大于一切负实数,两个负实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定义与绝对值法)
方法(3):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实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实数要大. (数轴法)
原点
0
正实数
负实数
<
思 考
两个实数是否可以比较大小?都有哪些比较大小的方法呢?
若 a > b,则 ,反过来也成立.
若 a > b,则 ,反过来也成立.
两个正实数 a,b:
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2.5 与 ;(2)3 与 ;(3)-3 与 .
解(1)2.52 = 6.25, ,又6.25<7,所以 2.5< .
(2)33 = 27, ,又27 > 25,所以 3 > .
(3)因为 |-3|=3, ,由(2)知 3 > ,
所以-3 < .
例题讲解
例1
若 a > b,则 ,反过来也成立.
若 a > b,则 ,反过来也成立.
两个正实数 a,b:
探究新知
思 考
不用计算器,分别估计 与 在哪两个相邻整数之间.
所以 应介于 10 和 11 之间,
即 10 < < 11.
由于 102 = 100 < 115,
,112 = 121 > 115,
由于 43 = 64 < 121,
,53 = 125 > 121,
所以 应介于 4 和 5 之间,
即 4 < < 5.
例题讲解
例3
用计算器计算:2× (结果精确到 0.01).
解 依次按键:
显示结果:4.472 135 955.
所以 2× ≈ 4.47 .
1. [2024自贡]在0,,, 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 )
A. B. 0 C. D.
2. [2025成都新津区月考]在与 之间的整数是( )
A. ,,0,1,2,3 B. , ,0,1,2
C. ,0,1,2 D. ,0,1,2,3


返回
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的绝对值是
B. 的相反数是
C. 的立方根是2
D. 的倒数是
4. 数轴上表示, 的点分别为,,是线段 的中点,
则点 所表示的数是( )
A. B. C. D.


返回
5.(1)已知,,,则,, 三个数的大
小关系为__________.
(2)已知,,则, 的大小关系为______.
6.已知有理数,满足,则 ___.
1
【点拨】,,
为有理数,,,, ,
.
返回
7.计算:
(1) ;
【解】原式 .
(2) .
原式 .
返回
8. 已知实数, 在数轴上如图所示,
.化简 .
【解】由题图得, ,
, .
.
返回
9. 若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则 的值为( )
A. B. C. 或 D. 或
10. [2025周口期中]已知实数,,,,,,且,
互为倒数,,互为相反数,的绝对值为, 的算术平方
根是8,则 的值是( )
A. B. C. D.


返回
11. [2025苏州期中]已知的整数部分为 ,小数部分
为,则 的值为( )
A. B. C. D. 5

返回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