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课程名称:12.2.5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 斜边直角边
授课教师:[教师姓名]
授课班级:[具体班级]
配图建议:突出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示意图,标注直角、斜边和直角边
幻灯片 2:目录
情境引入: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需求
复习回顾:直角三角形的相关概念
HL 判定定理的核心内容
斜边直角边定理的深化理解
HL 定理的符号语言规范
典型例题讲解(基础与综合应用)
课堂互动:辨析与证明
课堂总结与技巧归纳
课后作业布置
幻灯片 3:情境引入: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需求
实际问题:如图,有两个直角三角形支架,已知它们的斜边长度相等,一条直角边长度也相等,这两个支架的形状和大小是否完全相同?
思考:直角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已有一个直角(90°),判定其全等是否需要像普通三角形那样的三个条件?能否简化条件?
引入概念:对于直角三角形,除了可用 SSS、SAS、ASA 等判定定理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判定方法 —— 斜边直角边定理,这节课将专门探究这一内容。
配图:两个直角三角形支架示意图,标注直角、斜边和一组相等的直角边
幻灯片 4:复习回顾:直角三角形的相关概念
直角三角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90°)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相关边的名称:
直角边:组成直角的两条边,记作 “直角边 a”“直角边 b”。
斜边:直角所对的边,记作 “斜边 c”,斜边是直角三角形中最长的边。
直角三角形的表示:直角三角形用符号 “Rt△” 表示,如直角三角形 ABC 可记作 Rt△ABC,其中∠C 为直角。
已有判定方法回顾:
直角三角形是特殊三角形,普通三角形的全等判定定理(SSS、SAS、ASA)同样适用。
示例:在 Rt△ABC 和 Rt△DEF 中,若∠B=∠E=90°,AB=DE,BC=EF,则可通过 SAS 判定全等。
配图:直角三角形各部分名称标注图;用 SAS 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示意图
幻灯片 5:HL 判定定理的核心内容
定理内容:
文字语言: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成 “斜边直角边” 或 “HL”)。
图形示意:如图,在 Rt△ABC 和 Rt△DEF 中,∠C=∠F=90°,若 AB=DE(斜边相等),AC=DF(直角边相等),则 Rt△ABC≌Rt△DEF(HL)。
核心要素:
适用对象:仅适用于直角三角形。
两个条件:斜边对应相等;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与其他判定定理的区别:
HL 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特有的判定方法,无需再添加其他角或边的条件(利用了直角三角形本身的直角条件)。
普通三角形全等判定至少需要三个条件,而 HL 定理对于直角三角形只需两个条件(斜边 + 直角边)。
配图:HL 定理的标准示意图,标注直角、斜边和对应相等的直角边
幻灯片 6:斜边直角边定理的深化理解
定理的唯一性:
当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确定时,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唯一确定。
作图验证:已知一条直角边和斜边画直角三角形,只能画出唯一的三角形。
条件的严格性:
必须是 “斜边” 和 “直角边” 的组合,缺一不可。
误区警示:
仅斜边相等不能判定全等(直角边可能不同)。
仅两条直角边中的一条相等不能判定全等(斜边可能不同)。
若用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判定,属于 SAS 定理,而非 HL 定理。
常见隐含条件:
公共直角边:如 Rt△ABC 和 Rt△DBC 中,BC 为公共直角边,若斜边 AB=DB,则可满足 HL 条件。
等量转化:通过已知条件推导出斜边相等或直角边相等(如角平分线性质、中垂线性质等)。
配图:HL 定理唯一性的作图过程示意图;HL 与 SAS 在直角三角形判定中的对比图
幻灯片 7:HL 定理的符号语言规范
规范书写格式:
明确对象:写出 “在 Rt△××× 和 Rt△××× 中”(注明直角顶点)。
列出条件:分别写出斜边相等和一条直角边相等的条件,注明依据。
得出结论:写出全等判定,注明定理名称(HL)。
示例:
已知:如图,在 Rt△ABC 和 Rt△DEF 中,∠C=∠F=90°,AB=DE,AC=DF。
证明 Rt△ABC≌Rt△DEF 的符号语言:
在 Rt△ABC 和 Rt△DEF 中,
AB=DE(已知),
AC=DF(已知),
∴ Rt△ABC≌Rt△DEF(HL)。
注意事项:
必须先注明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Rt△),并明确直角的位置。
条件列举时要清晰区分斜边和直角边。
配图:示例证明过程的规范书写截图,标注每一步的格式要求
幻灯片 8:典型例题讲解(基础应用)—— 直接应用 HL
例题 1:如图,在 Rt△ABC 和 Rt△ABD 中,∠C=∠D=90°,AB=AB,AC=AD,求证 Rt△ABC≌Rt△ABD。
证明:在 Rt△ABC 和 Rt△ABD 中,
AB=AB(公共斜边),
AC=AD(已知直角边),
∴ Rt△ABC≌Rt△ABD(HL)。
分析:本题中 AB 是公共斜边,AC=AD 是一组直角边相等,直接满足 HL 定理条件。
例题 2:如图,∠B=∠D=90°,BC=CD,求证 AC=AD。
证明:在 Rt△ABC 和 Rt△ADC 中,
∠B=∠D=90°(已知),
BC=CD(已知直角边),
AC=AC(公共斜边),
∴ Rt△ABC≌Rt△ADC(HL),
∴ AC=AD(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分析:本题通过 HL 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进而证明对应边相等。
配图:例题 1、2 的图形标注,证明步骤中的条件对应关系
幻灯片 9:典型例题讲解(综合应用)—— 结合图形性质
例题 3:如图,在△ABC 中,AD⊥BC 于 D,AB=AC,求证 Rt△ABD≌Rt△ACD。
证明:∵ AD⊥BC(已知),
∴ ∠ADB=∠ADC=90°(垂直的定义),即△ABD 和△ACD 是直角三角形。
在 Rt△ABD 和 Rt△ACD 中,
AB=AC(已知斜边),
AD=AD(公共直角边),
∴ Rt△ABD≌Rt△ACD(HL)。
分析:本题先通过垂直定义得到直角,再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AB=AC)作为斜边相等的条件,应用 HL 判定全等。
例题 4:如图,已知 AE⊥BC,DF⊥BC,垂足分别为 E、F,AE=DF,AB=DC,求证∠B=∠C。
证明:∵ AE⊥BC,DF⊥BC(已知),
∴ ∠AEB=∠DFC=90°(垂直的定义)。
在 Rt△ABE 和 Rt△DCF 中,
AB=DC(已知斜边),
AE=DF(已知直角边),
∴ Rt△ABE≌Rt△DCF(HL),
∴ ∠B=∠C(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分析:本题利用垂直得到直角三角形,通过 HL 判定全等后证明对应角相等。
配图:例题 3 的等腰三角形性质标注;例题 4 的垂直条件标注
幻灯片 10:课堂互动:辨析与证明
活动一:判定方法辨析:
练习 1:下列条件中,不能用 HL 判定 Rt△ABC≌Rt△DEF 的是( )。
A. ∠C=∠F=90°,AB=DE,AC=DF;B. ∠C=∠F=90°,BC=EF,AB=DE;
C. ∠C=∠F=90°,AC=DF,BC=EF;D. ∠C=∠F=90°,AB=DE,BC=EF。
(答案:C,C 选项是两条直角边相等,属于 SAS 判定)
活动二:证明书写练习:
练习 2:如图,在 Rt△ABC 中,∠C=90°,AD 平分∠BAC 交 BC 于 D,DE⊥AB 于 E,求证 CD=DE。
(提示:证明 Rt△ACD≌Rt△AED,用 HL 定理)
活动三:实际应用分析:
练习 3:如图,要测量河两岸点 A、B 的距离,可在岸边作 AB 的垂线 BF,在 BF 上取 C、D 两点,使 BC=CD,再过 D 作 BF 的垂线 DE,使 A、C、E 在同一直线上,测得 DE 的长即为 AB 的长,用 HL 定理说明理由。
配图:练习题图形标注,练习 2 的证明步骤提示框
幻灯片 11:课堂总结与技巧归纳
知识要点回顾:
HL 定理核心: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全等。
适用范围:仅适用于直角三角形(Rt△)。
符号语言:规范注明 “Rt△”,列出斜边和直角边相等的条件。
应用技巧:
找直角条件:通过垂直定义、直角符号等确定直角三角形。
辨斜边直角边:明确斜边(直角对边)和直角边(直角邻边)的对应关系。
用隐含条件:公共斜边、公共直角边可作为 HL 的直接条件。
结合其他性质:等腰三角形、角平分线、中垂线等性质可提供边相等的条件。
易错提醒:
非直角三角形误用 HL 定理判定全等。
混淆斜边和直角边的对应关系。
证明时未注明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Rt△)。
幻灯片 12:课后作业布置
基础作业:课本 [具体页码] 习题 [具体题号],完成 HL 判定的基础证明题。
提升作业:
如图,在 Rt△ABC 中,∠C=90°,BD 平分∠ABC 交 AC 于 D,DE⊥AB 于 E,求证 CD=DE,BC=BE。
如图,AB=CD,DE⊥AC,BF⊥AC,垂足分别为 E、F,DE=BF,求证 AF=CE。
拓展作业:
探究:HL 定理与 SSS 定理在直角三角形判定中的联系(提示:结合勾股定理)。
设计一个利用 HL 定理测量物体高度的方案,画出示意图并说明原理。
2025-2026学年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12.2.5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斜边直角边
第12章 全等三角形
a
i
T
u
j
m
i
a
N
g
1、已知斜边、直角边会画直角三角形,经历画直角三角形探究得到“H.L.”定理,体会“H.L.”的合理性;
2、掌握“H.L.”定理,能正确应用“H.L.”定理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3、能正确应用所学的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解决问题;
温故知新
问题:证明一般三角形全等有哪些方法?
1. 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记为 S.A.S.(或边角边)
2.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记为 A.S.A.(或角边角)
温故知新
3.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记为 A.A.S.(或角角边).
4.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记为 S.S.S.(或边边边)
A
B
O
N
M
P
∟
∟
?
?
在△OMP和△ONP中
△OMP与△ONP全等吗?
探讨角平分线的作法时,小明只带了直角三角板,他说只利用三角板也可以作角平分线,方法如下:
我们知道,证明三角形全等不存在SSA定理的.
思考:这个证明是否成立呢?这节课我们将讨论这个问题!!!
知识点一 利用“H.L.”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
舞台背景的形状是两个直角三角形,工作人员想知道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否全等,但每个三角形都有一条直角边被花盆遮住,无法测量.
(1) 你能帮他想个办法吗?
根据“S.A.S.”可测量其余两边与这两边的夹角.
根据“A.S.A.”,“A.A.S.”可测量对应一边和一锐角.
工作人员测量了每个三角形没有被遮住的直角边和斜边,发现它们分别对应相等.于是,他就肯定“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全等的”.
你相信这个结论吗?
(2)如果他只带一个卷尺,能完成这个任务吗
下面,让我们来验证这个结论.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
2 cm
3 cm
步骤:
1.画一条线段AB,使它等于2cm;
2.画∠MAB=90°(用量角器或三角尺);
3.以点B为圆心、3cm长为半径画圆弧,交射线AM于C;
△ABC即为所求.
M
A
B
C
把你画的直角三角形与其他同学画的直角三角形相比较,它们全等吗?
做一做
如图,已知两条线段,试画一个直角三角形,使长的线段为其斜边、短的线段为其一条直角边.
4.连结BC.
知识要点
“斜边直角边”判定方法
文字语言: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
几何语言:
A
B
C
A ′
B′
C ′
∴在Rt△ABC和Rt△ A′B′C′ 中,
∴Rt△ABC ≌ Rt△ A′B′C′ (H.L.).
∵∠C=∠C′=90°,
“S.S.A.”可以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但是“边边”指的是斜边和一直角边,而“角”指的是直角.
AB=A′B′,
BC=B′C′,
典例精析
【例1】如图,已知 AC = BD,∠C = ∠D = 90°.求证: BC = AD.
证明: ∵∠C = ∠D = 90°(已知),
∴△ABC与△BAD 都是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定义).
在Rt△ABC 与 Rt△BAD 中,
∵AB = BA (公共边),
AC = BD (已知),
∴Rt△ABC ≌ Rt△BAD (H.L.)
BC = AD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1. 一般三角形的全等与直角三角形的全等是从一般到特殊的关系,二者之间的联系为: 一般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同样适用于直角三角形.
2.判定一般三角形的全等与直角三角形的全等的区别:
(1)一般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S.S.”在直角三角形中被“H.L.”代替,无需找第三条边对应相等;
(2)“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不能判定一般三角形全等,但能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
练一练
如图,在△ABC中,D为 BC 的中点,DE⊥AB,DF⊥AC,点 E、F 为垂足,DE = DF. 求证:△BED≌△CFD.
证明: ∵ DE ⊥ AB,DF ⊥ AC,
∴ ∠BED = ∠CFD = 90°,
∴△BED 与△CFD 都是直角三角形.
∵D 为 BC 的中点,
∴BD = CD .
在 Rt△BED 与 Rt△CFD 中,
∵BD = CD ,DE = DF,
∴Rt△BED ≌ Rt△CFD (H.L.).
2. 如图,AC = AD,∠C =∠D = 90°.求证: BC = BD.
证明:在Rt△ACB 和Rt△ADB 中,
∵AB=AB,AC=AD ,
∴Rt△ACB≌ Rt△ADB (H.L.).
∴BC = BD .
如图,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左边滑梯的高度 AC 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跨度 DF 相等,两个滑梯的倾斜角∠B 与 ∠F 的大小有什么关系?说说你的想法和理由.
解: ∠B+∠F = 90°.
可以利用已知条件证明
Rt△ABC ≌ Rt△DEF (H.L.),
∴∠B =∠DEF,
∴∠B+∠F = 90°.
4. 如图,在△ABC中,AB = AC,AD是边 BC 上的高.
求证:(1)BD = DC;(2)∠BAD = ∠CAD.
证明: ∵AD 是 BC 边上的高,
∴∠ADB =∠ADC=90°.
在Rt△ADB 和Rt△ADC 中,
AB=AC,AD = AD,
∴Rt△ADB ≌ Rt△ADC (H.L.),
∴BD = DC,∠BAD =∠CAD .
5、一名工作人员不慎将一块三角形模具打碎成两块,他是否可以只带其中一块碎片到商店去,就能配一块与原来一样的三角形模具呢?他该带哪块去呢?请用数学知识解释你的结论.
解:可以.带右边的一块去.这样可以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可知,具有全等的 3 个条件,即 A.S.A.
1、已知:如图,AD、BC相交于点O,AD=BC,∠C=∠D=90°,
求证:②AO﹦BO,CO=DO.
A
D
C
B
②证明:在△AOC 和△BOD 中,
O
∴△AOC≌△BOD(AAS)
∴AO﹦BO,CO=DO(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A
D
C
B
2.如图,AB⊥BD,CD⊥DB,AD=BC.求证:AB=CD,AD//BC.
证明:∵ AB⊥BD,CD⊥DB(已知),
∴∠ABD=∠CDB=90° (垂直定义).
在Rt△ABD和Rt△CDB中
∴Rt△ABD≌Rt△CDB(HL).
∴∠ADB=∠CBD, AB=CD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
∴ AD//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3.如图,已知AD,AF分别是两个钝角△ABC和△ABE的高,如果AD=AF,
AC=AE. 求证:BC=BE.
E
D
A
C
B
F
证明:∵ AD,AF分别是△ABC和△ABE的高,
∴∠ADB=∠AFB=90°
在Rt△ADC和Rt△AFE中,
∴Rt△ADC≌Rt△AFE(HL).
∴CD=EF.
在Rt△ADB和Rt△AFB中,
∴Rt△ADB≌Rt△AFB(HL).
∴BD=BF.
∴BD-CD=BF-EF.即BC=BE.
4. 如图所示,BE⊥AC,CF⊥AB,垂足分别是E、F.若BE=CF,则图中全等三角形有( )
A. 1对 B. 2对 C. 3对 D. 4对
C
A
F
C
B
E
根据全等的条件将全等的三角形一一列出即可;
1. [2025渭南期中]如图,要用“ ”判定
和 全等的条件是( )
C
A. ,
B. ,
C. ,
D. ,
返回
(第2题)
2. 两个同样大小的直角三角尺按如图所示
的方式摆放,其中两条一样长的直角边交于
点,另一直角边,分别落在
的边和上,且,作射线 ,
则在说明为 的平分线的过程中,
证全等的依据是( )
C
A. B. C. D.
返回
(第3题)
3. 如图所示,已知在 中,
,,交于点 ,
若 ,则 ( )
B
A. B. C. D.
(第3题)
【点拨】在中, ,
,交于点 ,且
, ,
.
, ,
,
.
返回
4. 如图,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靠在一面竖
直墙上.已知左边滑梯的高度 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长度
相等,若,,,则 的长为
___ .
6
(第4题)
【点拨】由题意知,滑梯、墙、地面正好构成直角三角形,
在和中,
, ,
.
返回
(第5题)
5.如图,为斜边 上的一点,且
,过点作的垂线,交 于点
,若,则的长为____ .
12
【点拨】连结.根据题意,可得 .
, ,
,
.又, .
返回
6.[2025汕头月考]如图,在四边形中, ,
连结对角线,且,点在边上,连结 ,过
点作,垂足为,若 .求证:
(1) ;
【证明】, .
在和中,
,
,
即 .
(2) .
如图,连结 ,
易知 .
在和 中,
, .
, .
, .
斜边直角边
判定定理
形式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H.L.(斜边直角边),存在于直角三角形中
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与判定一般三角形全等的联系与区别
应用
用H.L.解决问题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