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课程名称:12.4.1 互逆命题和互逆定理
授课教师:[教师姓名]
授课班级:[具体班级]
配图建议:含有命题结构对比示意图的背景图,突出题设和结论的位置关系
幻灯片 2:目录
情境引入:命题的结构分析
复习回顾:命题的概念与分类
互逆命题的概念与特征
互逆定理的概念与特征
典型例题讲解(辨析与应用)
课堂互动:判断与书写
课堂总结与技巧归纳
课后作业布置
幻灯片 3:情境引入:命题的结构分析
问题引入:
命题 1: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相等。
命题 2: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条直线平行。
观察这两个命题,它们的题设和结论有什么关系?
结构对比:
命题 1 的题设:两条直线平行;结论:同位角相等。
命题 2 的题设:同位角相等;结论:两条直线平行。
发现:命题 2 的题设是命题 1 的结论,命题 2 的结论是命题 1 的题设。
引入课题:这种题设和结论互换的命题在数学中很常见,今天我们将学习互逆命题和互逆定理的相关知识。
配图:命题 1 与命题 2 的结构对比图,用箭头标注题设和结论的互换关系
幻灯片 4:复习回顾:命题的概念与分类
命题的概念:
文字语言: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结构组成:命题由题设(已知事项)和结论(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两部分组成,通常可写成 “如果…… 那么……” 的形式。
示例:“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中,题设是 “两个角是对顶角”,结论是 “这两个角相等”。
命题的分类:
真命题: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的命题。
假命题:题设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的命题。
反例:判断假命题的方法(举一个符合题设但不符合结论的例子)。
配图:命题的结构组成示意图,标注题设和结论的位置
幻灯片 5:互逆命题的概念与特征
概念定义:
文字语言: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题设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题设,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
符号表示:若命题 1 为 “如果 p,那么 q”,则命题 2 为 “如果 q,那么 p”,命题 1 与命题 2 互为逆命题。
相关概念:
原命题: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如命题 1)。
逆命题:另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如命题 2)。
特征分析:
互逆命题是成对出现的,不能单独说某个命题是逆命题。
原命题的题设和结论互换位置得到逆命题。
原命题与逆命题的真假性没有必然联系(原命题真,逆命题不一定真;原命题假,逆命题不一定假)。
示例:
原命题:如果 a=b,那么 a =b (真命题)。
逆命题:如果 a =b ,那么 a=b(假命题,反例:a=2,b=-2 时 a =b ,但 a≠b)。
配图:互逆命题的结构关系图,用双向箭头标注题设和结论的互换
幻灯片 6:互逆命题的书写与真假判断
书写步骤:
明确原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将原命题写成 “如果 p,那么 q” 的形式)。
互换题设和结论,得到逆命题(“如果 q,那么 p”)。
整理语言,确保逆命题表述清晰、准确。
示例:
原命题: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改写:如果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那么它的两个底角相等)。
逆命题: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真假判断方法:
原命题为真时,逆命题可能为真也可能为假(需通过推理或举反例验证)。
原命题为假时,逆命题同样可能为真或为假。
示例:
原命题:对顶角相等(真命题);逆命题:相等的角是对顶角(假命题)。
原命题:若 a=b,则 | a|=|b|(真命题);逆命题:若 | a|=|b|,则 a=b(假命题)。
配图:逆命题书写步骤流程图;真假命题示例对比表
幻灯片 7:互逆定理的概念与特征
概念定义:
文字语言: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真命题,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这两个定理叫做互逆定理,其中一个定理叫做另一个定理的逆定理。
特征分析:
互逆定理的前提是两个命题都是定理(即都是真命题)。
互逆定理是互逆命题的特殊情况(只有当逆命题为真时,原定理与逆命题才构成互逆定理)。
并非所有定理都有逆定理(当定理的逆命题为假时,该定理没有逆定理)。
示例:
原定理: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真命题)。
逆命题: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真命题)→ 互为逆定理。
原定理:对顶角相等(真命题)。
逆命题:相等的角是对顶角(假命题)→ 不互为逆定理。
配图:互逆定理与非互逆定理的示例对比图,标注真假性判断
幻灯片 8:互逆命题与互逆定理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定义不同:互逆命题是题设和结论互换的两个命题;互逆定理是逆命题为真的两个定理。
真假性要求不同:互逆命题只需结构互换,不要求都是真命题;互逆定理必须两个命题都是真命题(定理)。
范围不同:互逆命题适用于所有命题;互逆定理仅适用于定理(真命题)。
联系:
互逆定理一定是互逆命题(满足题设和结论互换)。
互逆命题不一定是互逆定理(逆命题为假时不构成定理)。
两者都体现了题设和结论的互换关系。
示例对比:
互逆命题(非定理):原命题 “如果 x=2,那么 x =4”,逆命题 “如果 x =4,那么 x=2”(逆命题为假)。
互逆定理:原定理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逆定理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均为真命题)。
配图:互逆命题与互逆定理的关系示意图,用包含关系标注
幻灯片 9:典型例题讲解(一)—— 互逆命题的辨析
例题 1: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原命题和逆命题的真假。
(1)原命题:如果两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逆命题: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直角。
原命题:真命题;逆命题:假命题(反例:两个 30° 的角相等但不是直角)。
(2)原命题: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逆命题:对应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原命题:真命题;逆命题:真命题(SSS 判定定理)。
例题 2:下列命题中,互为逆命题的是( )。
A. “对顶角相等” 与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B. “若 a>b,则 a+c>b+c” 与 “若 a+c>b+c,则 a>b”
C. “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 与 “两锐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答案:A、B、C(均满足题设和结论互换)。
技巧总结:
写逆命题时先明确原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再互换位置。
判断真假时,真命题需推理证明,假命题需举反例。
配图:例题 1 的逆命题书写过程;例题 2 的选项分析标注
幻灯片 10:典型例题讲解(二)—— 互逆定理的应用
例题 3:下列定理中,有逆定理的是( )。
A. 同角的余角相等
B.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C. 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
解:
A 的逆命题:“余角相等的两个角是同角”(假命题,反例:等角的余角也相等)→ 无逆定理。
B 的逆命题:“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真命题)→ 有逆定理。
C 的逆命题:“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假命题)→ 无逆定理。
答案:B。
例题 4:说出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 的逆命题,并判断是否为逆定理。
逆命题:“如果一个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判断:该逆命题是真命题(可通过全等三角形证明),因此与原定理互为逆定理。
技巧总结:
判断定理是否有逆定理,需先写出逆命题,再验证逆命题是否为真命题。
常见的互逆定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
配图:例题 3 的逆命题真假判断分析;例题 4 的逆命题验证示意图
幻灯片 11:课堂互动:判断与书写
活动一:逆命题书写:
练习 1:写出 “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它们的对应角相等” 的逆命题,并判断真假。
逆命题:“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假命题,反例:相似三角形)。
活动二:互逆定理辨析:
练习 2:下列定理中,互为逆定理的是( )。
A.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与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与 “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一半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与 “对应角相等的三角形全等”
答案:A、B。
活动三:开放探究:
练习 3:请写出一个原命题为真、逆命题为假的命题,并说明理由。
示例:原命题 “如果 a=0,那么 ab=0”(真命题);逆命题 “如果 ab=0,那么 a=0”(假命题,反例:b=0 时 ab=0)。
配图:练习题的书写与判断提示框,标注关键步骤
幻灯片 12:课堂总结与技巧归纳
知识要点回顾:
互逆命题:题设和结论互换的两个命题(原命题与逆命题)。
互逆定理:逆命题为真的两个定理(原定理与逆定理)。
核心关系:互逆定理一定是互逆命题,互逆命题不一定是互逆定理。
真假性:原命题与逆命题的真假性无关;互逆定理的两个命题均为真。
应用技巧:
写逆命题:先分解原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再互换位置并规范表述。
判真假:原命题真时逆命题需验证,原命题假时逆命题也需验证。
辨定理:判断定理是否有逆定理,关键看逆命题是否为真命题。
易错提醒:
混淆 “互逆命题” 与 “互逆定理” 的概念(忽略逆命题的真假性)。
书写逆命题时表述不完整或改变原意(如遗漏题设中的关键条件)。
误认为原命题为真时逆命题一定为真,或原命题为假时逆命题一定为假。
幻灯片 13:课后作业布置
基础作业:课本 [具体页码] 习题 [具体题号],完成逆命题的书写和真假判断。
提升作业:
写出下列定理的逆命题,并判断是否为逆定理:
(1)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2)如果两个数互为相反数,那么它们的和为 0。
举一个原命题和逆命题均为真命题的例子,再举一个原命题为真、逆命题为假的例子。
拓展作业:
探究:“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是否有逆定理?为什么?
思考:如何通过举反例快速判断一个逆命题为假命题?举例说明。
2025-2026学年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12.4.1互逆命题和互逆定理
第12章 全等三角形
a
i
T
u
j
m
i
a
N
g
1、理解互逆命题、互逆定理的概念,能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并能判定其真假;
2、能用学过的知识证明一个定理的逆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温故知新
什么叫做命题?
表示判断的语气叫做命题。
例如“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知识点一 互逆命题
观察上面三组命题,你发现了什么
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如果小明患了肺炎,那么他一定会发烧;
4.如果小明发烧,那么他一定患了肺炎;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5.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6.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说出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观察与思考
例如“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
命题“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如果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命题叫做它的逆命题。
条件
结论
它的逆命题“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典例精析
【例1】指出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说出它们的逆命题.
(1)如果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那么它的两个锐角互余.
条件: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结论:它的两个锐角互余.
逆命题: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等边三角形的每个角都等于60°.
条件: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结论:它的每个角都等于60°.
逆命题:如果一个三角形的每个角都等于60°,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条件: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结论:它们的对应角相等.
逆命题: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练一练
(1)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条件:一个点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结论:它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逆命题:角平分线上一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条件:一个点在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结论:它到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逆命题:到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1、指出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说出它们的逆命题.
知识点二 互逆定理
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也是定理,那么这两个定理叫做互逆定理,其中的一个定理叫做另一个定理的逆定理.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互逆定理
注意1:逆命题、互逆命题不一定是真命题,
但逆定理、互逆定理,一定是真命题.
注意2:不是所有的定理都有逆定理.
我们已经知道命题“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和它的逆命题“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都是定理,因此它们就是互逆定理.
一个假命题的逆命题可以是真命题,甚至可以是定理.
例如“相等的角是对顶角”是假命题,但它的逆命题“对顶角相等”是真命题,且是定理.
1、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它是真是假。
(1)如果x=y,那么x2 =y2;
(2)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那么它的另外两个角是锐角;
解:逆命题:如果x2 =y2,那么x=y ;
假命题
解:逆命题: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是锐角,那么它的第三个角是钝角;
假命题
2、说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定逆命题的真假:
①既是中心对称,又是轴对称的图形是圆.
②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③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高速行驶时不接触地面的交通工具.
逆命题:圆既是中心对称,又是轴对称的图形——真命题
逆命题:平行四边形有一组对边平行并且相等——真命题
逆命题:高速行驶时,不接触地面的交通工具是磁悬浮列车——假命题.
1. 下列命题的逆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 如果,,则
B. 直角都相等
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D. 若,则
√
返回
2. 下列定理中没有逆定理的是( )
A.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 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互余
C. 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
D. 对顶角相等
√
返回
3. 下列命题写出逆命题后,两者是互逆定理的是( )
A. 若两条直线垂直,则两条直线有交点
B. 若,则与 相等
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 若直线,,则
√
【点拨】A.若两条直线垂直,则两条直线有交点,逆命题是
若两条直线有交点,则两条直线垂直,不是互逆定理,不符
合题意;B.若,则与相等,逆命题是若与 相等,
则 ,不是互逆定理,不符合题意;C.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逆命题是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是互逆定
理,符合题意;D.若直线,,则 ,逆命题是
若,则直线, ,不是互逆定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返回
4.“如果两个实数相等,那么它们的绝对值相等”的逆命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
逆命题是____命题(填“真”或“假”).
如果两个实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这两个实数相等
假
返回
5. 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原命题与
逆命题的真假.
(1)如果,那么 ;
【解】如果,那么的逆命题为如果 ,那
么 ;原命题为假命题,逆命题为真命题.
(2)如果,那么 ;
如果,那么的逆命题为如果,那么 ;
原命题为真命题,逆命题为假命题.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的逆命题为两直线平行,同旁内
角互补;原命题和逆命题都是真命题.
返回
6.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
①任何一个命题都有逆命题;
②若原命题是假命题,则它的逆命题也是假命题;
③任何一个定理都有逆定理;
④若原命题是真命题,则它的逆命题也是真命题.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
互逆命题与互逆定理
互逆命题
互逆定理
一个定理的逆命题也是定理,这两个定理叫做互逆定理
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
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
概念
概念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