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3角平分线 课件(共31张PPT)2025-202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华东师大版2024)

文档属性

名称 12.4.3角平分线 课件(共31张PPT)2025-202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华东师大版2024)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11-10 07:21: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课程名称:12.4.3 角平分线
授课教师:[教师姓名]
授课班级:[具体班级]
配图建议:展示角平分线将一个角平分的动态演示图作为背景,突出平分的动作
幻灯片 2:目录
情境引入:生活中的角平分线
角平分线的定义与表示
角平分线的性质探究
角平分线的判定方法
性质与判定的综合应用(典型例题)
尺规作图:作角的平分线
课堂互动:实践操作与问题解决
课堂总结与知识梳理
课后作业布置
幻灯片 3:情境引入:生活中的角平分线
图片展示:展示一些生活中具有角平分线特征的图片,如折扇展开的形状、道路的分道线夹角的平分线等。
问题引导:
观察这些图片,你能指出哪些角被平分了吗?
在这些实际例子中,角平分线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引入课题:角平分线在生活和数学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今天我们就来深入学分线的相关知识。
配图:生活中角平分线实例的高清图片,标注出关键的角和角平分线
幻灯片 4:角平分线的定义与表示
定义讲解:
文字语言: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图形语言:如图,若射线 OC 是∠AOB 的平分线,则∠AOC = ∠BOC = 1/2∠AOB。
符号语言:∵OC 平分∠AOB,∴∠AOC = ∠BOC。
相关概念:强调角平分线是一条射线,它的端点是角的顶点。
举例说明:给出一些角,让学生判断哪些射线是它们的角平分线。
配图:角平分线的标准定义图,用不同颜色标注角、顶点和角平分线
幻灯片 5:角平分线的性质探究
探究活动:
让学生在纸上画一个∠AOB,作出∠AOB 的平分线 OC,在 OC 上任意取一点 P,过点 P 分别作 PD⊥OA 于点 D,PE⊥OB 于点 E。
测量 PD 和 PE 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再在 OC 上取几个不同的点,重复上述操作,观察测量结果。
猜想归纳:引导学生猜想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证明猜想:
已知:如图,OC 是∠AOB 的平分线,点 P 在 OC 上,PD⊥OA,PE⊥OB,垂足分别为 D、E。
求证:PD = PE。
证明过程:
∵OC 平分∠AOB,
∴∠AOC = ∠BOC。
∵PD⊥OA,PE⊥OB,
∴∠PDO = ∠PEO = 90°。
在△PDO 和△PEO 中,
∠AOC = ∠BOC(已证),
∠PDO = ∠PEO(已证),
OP = OP(公共边),
∴△PDO≌△PEO(AAS)。
∴PD = PE(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性质总结: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符号语言:∵点 P 在∠AOB 的平分线 OC 上,PD⊥OA,PE⊥OB,∴PD = PE。
配图:探究活动的操作步骤图;性质证明的图形与推理过程标注
幻灯片 6:角平分线性质的应用
例题 1:如图,在△ABC 中,∠C = 90°,AD 平分∠BAC,交 BC 于点 D,若 CD = 3,求点 D 到 AB 的距离。
分析:
因为 AD 平分∠BAC,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点 D 到 AB 的距离等于 CD 的长度。
解答过程:
∵AD 平分∠BAC,∠C = 90°(即 DC⊥AC),过点 D 作 DE⊥AB 于点 E,
∴DE = DC(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已知 CD = 3,
∴DE = 3,即点 D 到 AB 的距离为 3。
例题 2:如图,在△ABC 中,AD 是∠BAC 的平分线,DE⊥AB 于点 E,DF⊥AC 于点 F。求证:S△ABD∶S△ACD = AB∶AC。
分析:
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 DE = DF。
再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 S = 1/2ah(a 为底,h 为高),分别表示出 S△ABD 和 S△ACD,然后求它们的比值。
解答过程:
∵AD 是∠BAC 的平分线,DE⊥AB,DF⊥AC,
∴DE = DF(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S△ABD = 1/2AB·DE,S△ACD = 1/2AC·DF,
∴S△ABD∶S△ACD = 1/2AB·DE∶1/2AC·DF。
把 DE = DF 代入上式,可得 S△ABD∶S△ACD = AB∶AC。
技巧总结:在应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时,要注意寻找角平分线以及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垂线段,利用性质得出线段相等关系,进而解决问题。
配图:例题 1 的图形分析与解答步骤;例题 2 的图形与推理过程标注
幻灯片 7:角平分线的判定方法
思考问题:反过来,如果一个点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那么这个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吗?
探究活动:
已知:如图,点 P 在∠AOB 内部,PD⊥OA 于点 D,PE⊥OB 于点 E,且 PD = PE。
求证:点 P 在∠AOB 的平分线上。
证明思路:
连接 OP。
在 Rt△PDO 和 Rt△PEO 中,
PD = PE(已知),
OP = OP(公共边),
∴Rt△PDO≌Rt△PEO(HL)。
∴∠AOP = ∠BOP(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即射线 OP 是∠AOB 的平分线,所以点 P 在∠AOB 的平分线上。
判定定理: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符号语言:∵PD⊥OA,PE⊥OB,PD = PE,∴点 P 在∠AOB 的平分线上。
判定方法总结:
利用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是角平分线。
利用判定定理: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配图:判定定理证明的图形与推理过程;判定方法对比表格
幻灯片 8:角平分线判定的应用
例题 3:如图,BE = CF,DE⊥AB 于点 E,DF⊥AC 于点 F,且 DB = DC。求证:AD 是∠BAC 的平分线。
分析:
由 DE⊥AB,DF⊥AC,BE = CF,DB = DC,根据 “HL” 可证 Rt△BDE≌Rt△CDF,从而得到 DE = DF。
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可得 AD 是∠BAC 的平分线。
解答过程:
在 Rt△BDE 和 Rt△CDF 中,
DB = DC(已知),
BE = CF(已知),
∴Rt△BDE≌Rt△CDF(HL)。
∴DE = DF(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DE⊥AB,DF⊥AC,
∴AD 是∠BAC 的平分线(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例题 4: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B = ∠D = 90°,AB = AD。求证:AC 平分∠BAD。
分析:
连接 AC,由∠B = ∠D = 90°,AB = AD,AC = AC,根据 “HL” 可证 Rt△ABC≌Rt△ADC,从而得到∠BAC = ∠DAC,即 AC 平分∠BAD。
解答过程:
连接 AC。
在 Rt△ABC 和 Rt△ADC 中,
AB = AD(已知),
AC = AC(公共边),
∴Rt△ABC≌Rt△ADC(HL)。
∴∠BAC = ∠DAC(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AC 平分∠BAD。
技巧总结:在证明角平分线或利用角平分线的判定解决问题时,要注意寻找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条件,通过证明距离相等来确定角平分线。
配图:例题 3 的图形分析与解答步骤;例题 4 的图形与推理过程标注
幻灯片 9:性质与判定的综合应用(典型例题)
例题 5:如图,在△ABC 中,∠ABC = 60°,∠ACB = 40°,AD 平分∠BAC,交 BC 于点 D,BE 平分∠ABC,交 AC 于点 E,AD 与 BE 相交于点 O。求∠BOD 的度数。
分析:
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AC 的度数,再由 AD 平分∠BAC,BE 平分∠ABC,求出∠OAB 和∠OBA 的度数。
最后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求出∠BOD 的度数。
解答过程:
在△ABC 中,∵∠ABC = 60°,∠ACB = 40°,
∴∠BAC = 180° - ∠ABC - ∠ACB = 180° - 60° - 40° = 80°。
∵AD 平分∠BAC,BE 平分∠ABC,
∴∠OAB = 1/2∠BAC = 1/2×80° = 40°,∠OBA = 1/2∠ABC = 1/2×60° = 30°。
∵∠BOD 是△ABO 的外角,
∴∠BOD = ∠OAB + ∠OBA = 40° + 30° = 70°。
例题 6:如图,已知△ABC 的内角∠BAC、∠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 O,过点 O 作 OD⊥BC 于点 D,OE⊥AB 于点 E,OF⊥AC 于点 F。若 OE = 2,△ABC 的周长为 15,求△ABC 的面积。
分析:
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 OE = OF = OD = 2。
然后将△ABC 的面积分割为△AOB、△BOC 和△AOC 的面积之和,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
解答过程:
∵AO 平分∠BAC,OE⊥AB,OF⊥AC,
∴OE = OF(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同理,OF = OD,
∴OE = OF = OD = 2。
S△ABC = S△AOB + S△BOC + S△AOC
= 1/2AB·OE + 1/2BC·OD + 1/2AC·OF
= 1/2(OE·AB + OD·BC + OF·AC)
= 1/2×2×(AB + BC + AC)。
已知△ABC 的周长为 15,即 AB + BC + AC = 15,
∴S△ABC = 1/2×2×15 = 15。
技巧总结:综合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时,要从条件出发,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等知识,通过角度计算、线段相等关系的推导来解决问题。
配图:例题 5 的图形分析与解答步骤;例题 6 的图形与计算过程
幻灯片 10:尺规作图:作角的平分线
作图步骤:
已知:∠AOB。
求作:∠AOB 的平分线。
作法:
以点 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 OA、OB 于点 M、N。
分别以点 M、N 为圆心,大于 1/2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AOB 内部相交于点 C。
画射线 OC。
射线 OC 即为所求的∠AOB 的平分线。
原理讲解:
由作图可知,OM = ON,CM = CN,根据 “SSS” 可证△OMC≌△ONC,从而得到∠MOC = ∠NOC,即 OC 是∠AOB 的平分线。
学生练习: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用尺规作出给定角的平分线,教师巡视指导。
易错提醒:
作弧时半径要适当,不能太大或太小,否则会影响作图准确性。
两弧在角内部的交点要准确找到。
配图:尺规作图的详细步骤分解图,标注每一步的操作和依据
幻灯片 11:课堂互动:实践操作与问题解决
活动一:折纸游戏:
给每个学生发一张三角形纸片,让学生通过折纸的方法作出其中一个角的平分线。
小组内交流折纸方法,并讨论如何验证折痕就是角平分线。
请小组代表展示折纸过程和验证方法。
活动二:生活应用问题:
如图,有三条公路两两相交,现要修建一个加油站,使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请你在图中确定加油站的位置 P,并说明理由。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尝试在图上作出点 P 的位置。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角平分线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强调作图步骤和依据。
活动三:拓展探究:
已知∠AOB 和直线 l,在直线 l 上求作一点 P,使点 P 到∠AOB 两边的距离相等。这样的点 P 有几个?请作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
学生分组讨论,动手作图,探索不同情况下点 P 的位置。
教师引导学生分类讨论,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结合直线 l 与∠AOB 的位置关系来确定点 P 的位置。
配图:活动一的折纸步骤提示图;活动二的问题图形;活动三的探究思路引导图
幻灯片 12:课堂总结与知识梳理
知识要点回顾:
角平分线的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
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定: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尺规作图:作角平分线的方法和原理。
应用技巧总结:
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可证明线段相等,解决有关距离问题。
利用判定定理可确定角平分线的位置,构造等腰三角形等。
在解决综合问题时,要善于结合三角形等其他几何图形的性质进行分析。
2025-2026学年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12.4.3角平分线
第12章 全等三角形
a
i
T
u
j
m
i
a
N
g
1、会叙述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2、能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理解和掌握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和它的逆定理.能应用这两个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探索、猜想、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证明意识和能力.
 
温故知新
如图,你能画出∠AOB的对称轴吗?
射线OC就是的∠AOB的对称轴,也是角平分线.
A
O
B
C
 
在一个三角形居住区内修有一个学校P,P到AB、BC、CA三边的距离都相等,请在三角形居住区内标出学校P的位置,P在何处?
A
B
C
问题情境
知识点一 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如图,点P是∠AOB的角平分线OC上的任意一点,且PD⊥OA于点D,PE⊥OB于点E,将∠AOB沿OC对折,你发现了什么?如何表达,并简述你的证明过程.
对折后PD、PE能够完全重合,PD=PE.
角是轴对称图形吗?它的对称轴是什么?
D
P
A
C
B
E
O
下面我们来证明刚才得到的结论.
D
P
A
C
B
E
O
已知:OC平分∠AOB, P是OC上任意一点,PD⊥OA,PE⊥OB .
求证:PD=PE.
证明:∵ OC平分∠AOB, P是OC上一点,
∴∠DOP=∠BOP.
∵PD⊥OA,PE⊥OB ,
∴∠ODP=∠OEP=90°.
在△OPD和△OPE 中,
∠DOP=∠EOP ,∠ODP=∠OEP ,OP=OP,
∴ △OPD≌△OPE (A.A.S.).
∴PD=P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由上面证明,我们得到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几何语言描述:
∵ OC平分∠AOB,
且PD⊥OA, PE⊥OB.
∴ PD= PE.
应用所具备的条件:
(1)角的平分线;
(2)点在该平分线上;
(3)垂直距离.
定理的作用:
证明线段相等.
典例精析
【例1】已知:如图,在△ABC中,AD是它的角平分线且BD=CD∠B=∠C,DE⊥AB, DF⊥AC.垂足分别为E,F.
试说明:EB=FC.
A
B
C
D
E
F
分析:先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得到DE=DF,再利用全等证明Rt△BDE ≌ Rt△CDF.
A
B
C
D
E
F
解: ∵AD是∠BAC的角平分线, DE⊥AB, DF⊥AC,
∴ DE=DF, ∠DEB=∠DFC=90 °.
在Rt△BDE 和 Rt△CDF中,
∴ △BDE ≌△CDF.
∴ EB=FC.
BD=CD,
∠B=∠C,
∠DEB=∠DFC,
练一练
(1)∵ 如图,AD平分∠BAC(已知)
∴ = ,( ).
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BD CD
×
B
A
D
C
1、判断下列的写法是否正确?
理由:
没有垂直,不能确定BD、CD是点D到角两边的距离.
(2)∵ 如图, DC⊥AC,DB⊥AB (已知).
∴ = ,
( )
角内任意一条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BD CD
×
B
A
D
C
理由:
无法确定点D在∠BAC的平分线上.
在角平分线上和垂直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知识点二 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
这一定理描述了角平分线的性质,那么反过来会有什么结果呢?
写出性质定理及其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你有什么发现?
t条 件 结 论
性质定理
逆命题
一个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这个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一个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这个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想想看,这个逆命题是否是一个真命题?你能证明吗?
逆命题 如果一个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那么这个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分析:为了证明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可以先作射线OP,然后证明Rt△PDO≌Rt△PEO,从而得到∠AOP=∠BOP.
已知:如图,PD⊥OA,PE⊥OB,垂足分别是D、E,PD=PE.
求证:点P在∠AOB的角平分线上.
B
A
D
O
P
E
证明:
作射线OP,
在Rt△PDO和Rt△PEO 中,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OP=OP(公共边),
PD= PE(已知),
∵PD⊥OA,PE⊥OB,
∴∠PDO=∠PEO=90°,
∴Rt△PDO≌Rt△PEO( H.L.).
∴∠AOP=∠BOP
B
A
D
O
P
E
∴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
判定定理:
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应用所具备的条件:
(1)位置关系:点在角的内部;
(2)数量关系:该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
定理的作用:判断点在角平分线上.
应用格式:
∵ PD⊥OA,PE⊥OB,PD=PE,
∴点P 在∠AOB的平分线上.
D
P
A
C
B
E
O
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互为逆定理.
利用尺规作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你发现了什么?
发现: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
做一做
怎样证明这个结论呢
A
B
C
P
N
M
点拨:要证明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只要证明其中两条角平分线的交点一定在第三条角平分线上即可.思路可表示如下:
试试看,你会写出证明过程吗?
AP是∠BAC的平分线
BP是∠ABC的平分线
PI=PH
PG=PI
PH=PG
点P在∠BCA的平分线上
A
B
C
P
F
H
D
E
I
G
典例精析
【例2】如图,BD⊥AC,CE⊥AB,垂足分别为点D和点E,BD与CE相交于点F,BF=CF. 求证:点F在∠BAC的平分线上.
证明:∵BD⊥AC,CE⊥AB,
∴∠CDF=∠BEF=90 °.
在△CDF和△BEF中,
∵∠CDF=∠BEF=90 °,∠CFD=∠BFE,BF=CF,
∴△CDF≌△BEF( A.A.S.),
∴DF=EF,
∴点F在∠BAC的平分线上.
A
B
C
D
F
E
练一练
1.如图,△ABC的外角∠CBD和∠BCE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 求证:点F在∠DAE的平分线上.
A
B
C
D
E
F
证明:作FG⊥AC,FH⊥BC,FM⊥AB﹐垂足分别为G、H 、M .
G
H
M
∵ CF平分∠ECB,BF平分∠CBD
∴ FG=FH=FM
∴点F在∠DAE的平分线上.
2、如图所示,在△ABC中,BD=CD,∠ABD=∠ACD.
求证:AD平分∠BAC.
A
B
C
D
M
N
证明:如图,过点D作DM⊥AB于点M,DN⊥AC于点N,则∠BMD=∠CND=90°.在△BDM和△CDN中,
∴△BDM≌△CDN(AAS).
∴DM=DN.又∵DM⊥AB,DN⊥AC,
∴AD平分∠BAC.
1. 如图,P是∠AOB的平分线OC上一点,PD⊥OB,垂足为D,若PD=2,则点P到边OA的距离是(  )
A.2 B.3 C. 1 D.4
D
E
O
B
A

D
P
C
2. 如图,OP平分∠AOB,PA⊥OA,PB⊥OB,垂足分别为A,B.
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
A.PA=PB B.PO平分∠APB
C.OA=OB D.AB垂直平分OP
D
O

B
P
A
3.如图,在△ABC中,∠C=90°,AC=BC,AD平分∠CAB交BC于D,DE⊥AB于E,若AB=6 cm,则△DBE的周长是_____
6 cm
A
C
D
B
E
(第1题)
1. 如图,是 的角平分线,且
,则与 的面
积之比为( )
A. B. C.
D.

返回
(第2题)
2. [2024常州]如图,在纸上画有 ,
将两把直尺按图示摆放,直尺边缘的交点
在 的平分线上,则( )
A. 与一定相等 B. 与 一定不相等
C. 与一定相等 D. 与 一定不相等

返回
(第3题)
3. 如图,是等腰三角形 底边上的
中线,平分,交于点 ,
,,则 的面积是
( )
A. 4 B. 6 C. 8 D. 12

返回
4.如图,在中,,平分交于点 ,
,垂足为,的面积为5,则 的长为___.
2
(第4题)
5.如图,点是和的平分线的交点, 于
点,,的周长是36,则 的面积为____.
54
(第5题)
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定定理: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