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课程名称:14.1 数据的收集
授课教师:[教师姓名]
授课班级:[具体班级]
配图建议:以多样化的数据表现形式(如统计表、图表、调查问卷)为背景,突出数据收集的场景感
幻灯片 2:目录
情境引入:生活中的数据
数据的概念与作用
数据收集的方法
数据收集的步骤
数据收集的注意事项
典型实例分析
课堂互动:实践操作
课堂总结与知识梳理
课后作业布置
幻灯片 3:情境引入:生活中的数据
场景展示:
场景 1:学校每月统计各年级的学生人数、出勤率,以此评估教学安排。
场景 2:超市通过记录每种商品的销售数量,确定进货清单和促销活动。
场景 3:医生测量病人的体温、血压等数据,作为诊断病情的依据。
场景 4:气象站收集气温、降水量等数据,进行天气预报。
问题引导:
这些场景中收集的数据有什么作用?(为决策提供依据、反映实际情况等)
你认为他们是通过什么方式收集这些数据的?
引入课题: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需要收集数据来了解情况、解决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据收集的相关知识。
配图:四个场景的示意图,标注收集的数据类型
幻灯片 4:数据的概念与作用
数据的概念:
文字语言: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是用来描述客观事物的数量或特征的数值、文字、符号等。
常见类型:数值型数据(如身高 165cm、成绩 90 分);非数值型数据(如性别男 / 女、职业教师)。
数据的作用:
反映实际情况:通过数据可以直观了解事物的现状,如班级学生的成绩分布。
辅助决策:为制定计划、解决问题提供依据,如企业根据销售数据调整生产。
发现规律: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总结事物的发展规律,如通过历年气象数据预测气候趋势。
验证猜想:用数据检验假设是否成立,如通过实验数据验证科学理论。
举例说明:学校通过收集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数据,分析学生的健康状况,制定更合理的体育课程安排。
配图:数据类型的分类示意图;数据作用的关系流程图
幻灯片 5:数据收集的方法
直接收集法:
观察法:通过直接观察事物的现象收集数据,适用于自然状态下的研究。
示例:观察记录交通路口早晚高峰的车流量。
优点:真实、客观;缺点:耗时、受观察者主观影响。
调查法:通过向调查对象提问的方式收集数据,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
示例: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课外活动的偏好。
优点:针对性强、收集范围广;缺点:可能存在回答不真实的情况。
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通过实验操作获取数据,适用于科学研究。
示例:在实验室中测试不同温度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优点:数据准确、可重复;缺点:成本高、操作复杂。
间接收集法:
查阅资料法:从已有的文献、报表、数据库等中获取数据。
示例:从国家统计局官网获取历年的人口数据。
优点:省时省力、数据量大;缺点:可能存在数据过时或不适用的情况。
方法选择依据:
研究目的:明确收集数据的用途,选择合适的方法。
实际条件:考虑时间、成本、设备等因素,如调查范围广时适合问卷调查。
数据特点:根据数据的类型和获取难度选择方法,如动态数据适合观察法。
配图:不同收集方法的场景示意图;方法选择的决策树图表
幻灯片 6:数据收集的步骤
步骤分解:
明确目的:确定收集数据的目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明确要收集哪些方面的数据。
示例:目的是了解班级学生的视力情况,需收集学生的视力值、用眼习惯等数据。
确定对象:明确数据收集的范围和对象,即向谁或从哪里收集数据。
示例:对象是班级全体 50 名学生。
选择方法:根据目的和对象,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方法(如问卷调查法)。
设计方案:制定具体的收集计划,如设计调查问卷的问题、确定观察的时间间隔等。
实施收集:按照方案进行数据收集,确保过程规范、数据准确。
整理记录:及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记录,避免数据丢失或错误。
示例演示:
收集班级学生最喜欢的学科数据的步骤:
明确目的:了解学生学科偏好,优化课程安排。
确定对象:班级 45 名学生。
选择方法:问卷调查法。
设计方案:设计包含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选项的问卷。
实施收集:发放并回收问卷。
整理记录:统计各学科的选择人数。
配图:数据收集步骤的流程图;示例步骤的对应操作示意图
幻灯片 7:数据收集的注意事项
数据的真实性:
确保收集的数据真实可靠,避免虚假数据,如调查时说明数据保密以提高回答真实性。
注意:避免引导性提问,如 “你不喜欢这门课,对吗?” 可能影响结果。
数据的完整性:
全面收集所需数据,避免遗漏重要信息,如收集学生成绩时要包括各科目成绩。
注意:明确数据的边界,如统计时间范围、对象范围等。
数据的针对性:
收集的数据要与研究目的相关,避免无关数据,提高效率。
注意:根据目的筛选数据指标,如研究睡眠质量只需收集睡眠时间、睡眠状况等数据。
数据的规范性:
统一数据的记录格式和单位,方便后续整理和分析,如身高统一用 “cm” 记录。
注意:对收集人员进行培训,确保记录方法一致。
举例说明:在收集居民收入数据时,要明确收入的统计范围(是否包括兼职收入),采用统一的货币单位,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规范性。
配图:注意事项的图标式提醒;错误案例与正确案例的对比图
幻灯片 8:典型实例分析
实例 1:学校图书馆借阅数据收集
目的:了解学生的阅读偏好,优化图书采购。
方法:查阅资料法(记录图书借阅系统中的借阅记录)。
步骤:
明确目的:统计各类型图书的借阅次数。
确定对象:本学期图书馆的所有借阅记录。
实施收集:从借阅系统导出数据,筛选有效记录。
结果分析:发现科幻类、文学类图书借阅次数最多。
实例 2:社区居民锻炼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居民锻炼习惯,规划社区健身设施。
方法:调查法(发放调查问卷)。
步骤:
设计问卷:包含锻炼频率、锻炼时长、偏好的运动类型等问题。
发放回收:向社区 200 户居民发放问卷,回收 180 份有效问卷。
数据整理:统计每周锻炼 3 次以上的居民占比、最受欢迎的运动类型等。
实例 3:植物生长实验数据收集
目的:研究不同光照时间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方法:实验法。
步骤:
控制变量:选取长势相同的植物,设置不同光照时间组(4 小时、8 小时、12 小时)。
收集数据:每周测量植物的高度、叶片数量,记录生长状况。
结果:光照 12 小时的植物生长最快。
技巧总结:
根据实例特点选择合适的收集方法,复杂问题可结合多种方法。
注重数据收集过程的细节,确保数据质量。
配图:实例 1 的借阅记录统计表;实例 2 的调查问卷样表;实例 3 的实验记录图表
幻灯片 9:课堂互动:实践操作
活动一:设计调查问卷
任务:以 “班级同学的课外活动情况” 为主题,设计一份调查问卷。
要求:包含 5-8 个问题,涉及活动类型、活动时间、活动频率等方面。
小组讨论:各小组展示问卷,互相评价问题的针对性和合理性。
活动二:数据收集方法选择
场景:要了解本市初中生的平均身高,应选择哪种收集方法?为什么?
学生分析:讨论直接收集法(抽样调查)和间接收集法(查阅教育局数据)的适用性。
结论:选择抽样调查法,在不同学校抽取样本,既节省成本又能反映整体情况。
活动三:数据整理小练习
给出一组杂乱的学生成绩数据(包含语文、数学、英语成绩,部分数据格式不统一)。
任务:按照规范性要求整理数据,统一记录格式。
配图:活动一的问卷设计模板;活动二的场景分析图;活动三的原始数据与整理后数据对比表
幻灯片 10:课堂总结与知识梳理
知识要点回顾:
数据的概念:描述事物数量或特征的符号表示,包括数值型和非数值型。
数据收集方法:直接收集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和间接收集法(查阅资料法)。
收集步骤:明确目的→确定对象→选择方法→设计方案→实施收集→整理记录。
注意事项: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针对性和规范性。
应用技巧:
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际条件灵活选择收集方法。
设计调查工具(如问卷)时要简洁明了,问题具有针对性。
收集过程中及时检查数据,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思想方法: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系统思维:从目的到实施的全过程规划数据收集。
幻灯片 11:课后作业布置
基础作业:
以 “家庭一周的用水量” 为主题,选择合适的方法收集数据,并记录收集过程和结果。
课本 [具体页码] 习题 [具体题号],完成数据收集方法的选择题和简答题。
提升作业:
设计一份关于 “同学们对校园午餐满意度” 的调查问卷,要求包含至少 6 个问题,注意问题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分析所设计问卷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拓展作业:
查阅资料,收集我国近五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尝试用表格的形式整理数据。
思考:在收集数据过程中,如何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写一段 200 字左右的分析。
2025-2026学年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14.1 数据的收集
第14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a
i
T
u
j
m
i
a
N
g
知识点一 数据有用吗
问题1:从上表的数据看,哪个队能获胜?
问题2:从什么数据可以看出能获胜?
问题3:数据在生活中有用吗?谈谈你的认识.
评价要点:
一个结论的得出,通常是与多个数据相关联的.
快船
得分情况、抢断、罚球、投篮命中率
1.为了解某种产品的质量,从中抽取300个进行检测,在这个问题中,合格的产品有285个,则不合格率为_________.
2.王老师以本班40名学生的血型进行了统计,列出如下的统
计表,则本班A型血的人数为_______.
组别 A型 B型 AB型 O型
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40% 35% 10% 15%
16
5%
要点归纳:
个体、总体、个体所占总体的百分比之间的关系:
知识点二 数据的收集
日常生活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1)我们班推荐谁当校学生会委员的候选人?
(2)班级同学喜欢哪些体育活动?
(3)你会做哪些家务?一周累计花多少时间做家务?
(4)班里有同月同日出生的同学吗?
(5)历届奥运会男子100米短跑的成绩怎样?
(6)玩飞行棋时要投掷骰子,有没有哪个或哪些点数不太容易出现
(7)豌豆荚里有几粒豆子不确定,那么豆子的粒数有规律吗
请从上述问题中挑选一个,进行调查,并记录调查中收集到的数据。
通过调查得到的结果叫做数据﹔得到结果的过程叫做数据的收集.
数据收集的步骤
①明确调查问题;
②确定调查对象;
③选择调查方法;
④展开调查;
⑤记录结果;
⑥得出结论.
收集数据的方法
①民意调查法;
投票选举
②实地调查法;
现场进行观察
问卷调查、收集、统计数据
③媒体调查法;
通过报纸、电视、电话、网络调查
收集数据的方法
①民意调查法;
②实地调查法;
③媒体调查法;
选择调查方法时,要掌握两个要点:一要简便易行;二要真实全面.
统计中经常用表格整理数据.运用表格进行数据统计的优点是简单、清楚、突出数据的分布规律.
(7)豌豆荚里有几粒豆子不确定,那么豆子的粒数有规律吗
数据的收集案例:
明确调查问题——完整的豌豆荚里通常会有几粒豆子;
确定调查对象——一定数量的豌豆荚;
选择调查方法——打开每个豌豆荚,数清其中的豆子粒数,约定怎样成熟度的豆子计数,如直径大于3毫米;
展开调查——数出每个豌豆荚中豆子的粒数;
记录结果——一位同学数,一位同学记录,一位同学监督;
得出结论.
豆子粒数 0 1 2 3 4 5 6 7 8 9
记录
出现次数 3 4 7 11 12 16 17 7 1 2
豌豆荚中豆子粒数统计表
根据统计数据,在我们调查的豌豆荚中,包含6粒豆子的豌豆荚最多,包含5粒的也很多,大部分豌豆荚中有2—7粒豆子,最多的有9粒豆子,最少的则一粒豆子都没有.
豆子粒数 0 1 2 3 4 5 6 7 8 9
记录
出现次数 3 4 7 11 12 16 17 7 1 2
豌豆荚中豆子粒数统计表
如果没有经过调查,直接说这些豌豆荚中包含6粒豆子的最多,有没有说服力?
频数:表示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
频率:表示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百分比)
1.所有频数之和与总次数相等
2.所有频率之和是1(或100%)
频率=
频数
总数
频数=频率×总数
知识归纳
典例精析
【例1】为了了解某地区七年级学生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要进行抽样调查.以下是几个主要步骤:①随机选择该地区一部分七年级学生完成调查问卷;②设计调查问卷;③用样本估计总体;④整理数据;⑤分析数据.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④⑤③ B.②①③④⑤ C.②①④③⑤ D.②①④⑤③
【详解】解决一个问题所要经历的几个主要步骤为②设计调查问卷,再①随机选择该地区一部分七年级学生完成调查问卷;④整理数据;⑤分析数据;③用样本估计总体.则正确的顺序是:②①④⑤③;
故选:D.
【例2】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普查方式的是( )
A.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当地粮食加工品质量安全的调查
B.202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收视率的调查
C.九年级某班学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时长的调查
D.全市初中学生参加家务劳动情况的调查
【详解】解:由题意可得,
A选项具有破坏性,故A不符合题意,
B选项范围过大,故B不符合题意,
C选项符合普查条件,故C符合题意,
D选项范围过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小亮同学想要统计最受本班学生欢迎的北京冬奥会运动项目,以下是打乱的统计步骤.①根据统计表绘制条形统计图;②制作调查问卷,对全班同学进行问卷调查;③从条形统计图中分析出最受欢迎的冬奥会项目;④整理问卷调查数据并绘制统计表.正确的统计步骤顺序是( )
A.④③②① B.②①③④ C.②④①③ D.②④③①
【详解】解:根据统计步骤:先调查,再整理,然后制表,绘图,最后进行分析,可知:
正确的步骤为:②④①③;
故选C.
练一练
2.“2023中国(西安)国际机器人展览会”于2023年3月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某校八年级一班老师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利用活动课时间向大家详细介绍了“A工业机器人,B人工智能,C无人机,D服务机器人”四种常见类型机器人的相关知识,课后老师为了了解学生对哪种机器人更感兴趣,向全班同学开展调查,并根据统计数据绘制了图1和图2两幅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八年级一班的学生总人数是 ,并补全条形统计图;
(2)八年级一班的学生最感兴趣的机器人类型是 ;
(3)该校学生总人数为1000人,请估计该校学生中对“B人工智能”和“C无人机”两类机器人更感兴趣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详解】(1)解:八年级一班的学生总人数是:10÷20%=50;
其中对“B人工智能“感兴趣的学生人数为:50-6-16-10=18,
补全条形统计图如下:
故答案为:50;
(2)解:观察统计图可得八年级一班的学生最感兴趣的机器人类型是B人工智能.
故答案为:B人工智能;
(3)解:1000×(人),
答:估计该校学生中对“B人工智能“和“C无人机”两类机器人更感兴趣的学生大约共有680人.
【点睛】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解题的关键是找到部分及占比来求出总数.
1. 一位同学随手写了下面这一长串数字:
10100100010011001010110110100011100011011010101100
请问0和1出现的频数和频率各是多少?
这一长串数字共有50个,其中0的个数有26个,1的个数有24个。
所以0的频数为26,1的频数为24
则0的频率为:
1的频率为:
2.在某公益活动中,小明对本年级同学的捐款情况进行了统计,绘制成如图所示的不完整的统计图,其中捐100元的人数占年级总人数的25%,则本次捐款的总人数为( )
A.80 B.40 C.100 D.60
【详解】解:15÷25%=60(人),
即本次捐款的总人数为60人,故D正确.
故选:D.
1. [2024镇江]下列各项调查适合普查的是( )
A. 长江中现有鱼的种类
B. 某班每位同学的视力情况
C. 某市家庭年收支情况
D. 某品牌灯泡使用寿命
√
返回
2. 第9届亚冬会于2025年2月7日在哈尔滨
市开幕.为了调查全校学生对亚冬会的了解,下列抽取样本的
方式最合理的是( )
A. 随机抽取该校一个班级的学生
B. 随机抽取该校一个年级的学生
C. 随机抽取该校一部分女生
D. 分别从该校各年级的每个班中随机抽取 的学生
√
返回
3.4月15日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某校为了摸清该校1 500名
师生的国家安全知识掌握情况,从中随机抽取了150名师生
进行问卷调查.这项调查中的总体是____,个体是____,样本
是____,样本容量是____(填序号).
①该校1 500名师生对国家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
②150;
③从中抽取的150名师生对国家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
④从中抽取的150名师生;
⑤该校每名师生对国家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
①
⑤
③
②
返回
4. 试指出以下问题适合用普查还是用抽样调查.
(1)想知道去菜市场买的鸡蛋是否有破损;
【解】普查.
(2)电视台想知道某电视剧的收视率;
抽样调查.
(3)临近考试,英语老师想在课堂上花10分钟的时间提问
一部分同学记忆单词和短语的情况;
抽样调查.
(4)中国“蛟龙号”深水探测器在深潜之前,工作人员正在做
最后一道工序的检查.
普查.
返回
5. 某冰箱生产厂家对某地区两个经销本厂冰
箱的大型商场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该厂冰箱的销售量
占这两个商场同类产品销售量的 ,于是,该厂在广告中
宣传,他们的产品销售量在国内同类产品销售量中占 .根
据所学的统计知识,判断这个宣传数据是否可靠: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不可靠
样本缺乏代表性
返回
数据的收集
调查步骤
调查方法
频数频率
1.定义: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叫做频数;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叫做频率.
2.求法:用定义法求频数和频率.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