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章末复习】 课件(共57张PPT)2025-202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华东师大版2024)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章末复习】 课件(共57张PPT)2025-202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华东师大版2024)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11-10 07:27: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7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章节名称:第 14 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章末复习
授课教师:[教师姓名]
授课班级:[具体班级]
配图建议:以数据收集场景(如问卷调查)和数据表示形式(如统计表、统计图)为背景,突出章节核心内容
幻灯片 2:目录
复习目标:明确本章复习要点
知识梳理:数据的收集
知识梳理:数据的表示
数据收集与表示的实际应用
解题思路与技巧归纳
易错点解析:常见错误与规避方法
典型例题:各类题型解题示范
综合练习:巩固提升训练
课堂小结:知识体系与方法归纳
课后作业:针对性复习任务
幻灯片 3:复习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数据收集的概念、方法(直接收集法、间接收集法)及步骤。
理解数据表示的常见形式(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熟悉各种数据表示形式的特点、制作步骤和适用场景。
能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方法和表示形式。
能力目标:
能运用恰当的方法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
能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或统计表进行表示。
能从统计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解读。
情感目标:
体会数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感受统计思想的重要性。
培养严谨的数据分析态度,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幻灯片 4:知识梳理:数据的收集
数据收集的概念:
定义:为了特定目的对客观事物的数量或特征进行收集、记录的过程。
作用:为分析问题、做出决策提供依据。
数据收集的方法:
直接收集法:
观察法:通过直接观察事物的现象收集数据,适用于自然状态下的研究。
示例:观察记录交通路口早晚高峰的车流量。
优点:真实、客观;缺点:耗时、受观察者主观影响。
调查法:通过向调查对象提问的方式收集数据,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
示例: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课外活动的偏好。
优点:针对性强、收集范围广;缺点:可能存在回答不真实的情况。
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通过实验操作获取数据,适用于科学研究。
示例:在实验室中测试不同温度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优点:数据准确、可重复;缺点:成本高、操作复杂。
间接收集法:
查阅资料法:从已有的文献、报表、数据库等中获取数据。
示例:从国家统计局官网获取历年的人口数据。
优点:省时省力、数据量大;缺点:可能存在数据过时或不适用的情况。
数据收集的步骤:
明确目的:确定收集数据的目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确定对象:明确数据收集的范围和对象。
选择方法:根据目的和对象选择合适的收集方法。
设计方案:制定具体的收集计划,如设计调查问卷、确定观察时间等。
实施收集:按照方案进行数据收集。
整理记录:及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记录。
配图:数据收集方法分类示意图;数据收集步骤流程图
幻灯片 5:知识梳理:数据的表示
数据表示的常见形式:
统计表:
结构:标题、行和列、数据单元格、备注(可选)。
特点:数据准确、详细,分类清晰,便于查阅和对比。
适用场景:展示详细数据,如成绩表、财务报表。
条形统计图:
分类:单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
特点:用条形的高度或长度表示数据的多少,直观反映数量差异,便于比较不同类别数据。
适用场景:比较不同类别的数据多少,如各年级人数对比、不同品牌商品销量对比。
折线统计图:
分类:单式折线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
特点:用折线连接数据点,直观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上升、下降、波动)。
适用场景:展示数据随时间或顺序的变化规律,如气温变化、股票价格走势、成绩波动情况。
扇形统计图:
特点:用整个圆表示总体(100%),各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直观展示比例关系。
适用场景:体现各部分与总体的比例关系,如消费结构分布、投票结果占比。
配图: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示例图,标注各部分结构
幻灯片 6:数据收集与表示的实际应用
场景 1:学校管理
数据收集:通过调查法收集学生对食堂饭菜的满意度,通过观察法记录学生课间活动情况。
数据表示:用条形统计图展示不同年级学生的满意度,用扇形统计图展示课间活动类型的占比。
场景 2:商业分析
数据收集:通过查阅资料法获取不同季度的销售额数据,通过调查法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
数据表示:用折线统计图展示销售额的变化趋势,用统计表呈现不同评价等级的消费者数量。
场景 3:科学研究
数据收集:通过实验法收集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实验数据,如不同浓度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数据。
数据表示:用复式条形统计图对比不同肥料浓度下植物的生长高度,用折线统计图展示植物随时间的生长变化。
场景 4:社会调查
数据收集: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居民的出行方式偏好、家庭收入情况等数据。
数据表示:用扇形统计图展示不同出行方式的占比,用折线统计图展示家庭收入的变化趋势。
配图:各应用场景的实际案例图,包括收集方法说明和表示形式示例
幻灯片 7:解题思路与技巧归纳
数据收集的解题思路:
明确问题:确定需要收集数据的目的和核心问题。
选择方法:根据问题特点、实际条件选择合适的收集方法(如范围广选问卷调查,科学研究选实验法)。
设计方案:针对所选方法设计具体的收集工具,如调查问卷需明确问题、选项设置。
整理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筛选,去除无效数据。
数据表示的解题思路:
分析数据:了解数据的类型(分类数据、连续数据)和特点(是否需比较、展示趋势或比例)。
选择形式:根据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表示形式(比较数量选条形统计图,展示趋势选折线统计图,体现比例选扇形统计图)。
规范制作:按照各类统计图表的制作步骤进行绘制,确保标题、单位、图例等要素完整。
解读信息:从统计图表中提取关键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技巧归纳:
设计调查问卷时,问题要简洁明了、具有针对性,避免引导性提问。
制作统计图时,要保证图形比例合理,坐标轴刻度清晰,标注准确。
解读统计图表时,要结合标题和标注,全面分析数据背后的信息。
配图:数据收集与表示的解题步骤流程图;技巧归纳的要点示意图
幻灯片 8:易错点解析:常见错误与规避方法
易错点 1:数据收集方法选择不当
错误示例:要了解全国初中生的视力情况,选择全面调查法。
解析:全国初中生数量庞大,全面调查耗时耗力,应选择抽样调查法。
规避方法:根据调查范围、对象数量、成本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收集方法,范围广、数量大时优先选抽样调查。
易错点 2:调查问卷设计不合理
错误示例:调查问卷中出现 “你不喜欢这门课程,对吗?” 这样的问题。
解析:该问题具有引导性,会影响调查结果的真实性。
规避方法:设计问题时保持中立,避免使用带有倾向性的语言,选项要全面。
易错点 3:统计图制作不规范
错误示例:制作条形统计图时,纵轴刻度不从 0 开始,夸大数据差异;扇形统计图各部分百分比之和不等于 100%。
解析:纵轴刻度不从 0 开始会误导对数据差异的判断;扇形统计图各部分百分比之和必须为 100%。
规避方法:制作统计图时严格遵循规范,纵轴刻度一般从 0 开始,扇形统计图要准确计算各部分百分比并检查总和。
易错点 4:对统计图表解读错误
错误示例:从折线统计图中仅根据某一时刻的数值判断整体趋势,忽略整体变化。
解析:解读折线统计图应关注整体变化趋势,而不是个别点的数值。
规避方法:解读统计图表时要全面观察,结合标题、坐标轴、图例等信息,避免片面解读。
配图:错误示例与正确示例的对比图,标注错误原因和修正方法
幻灯片 9:典型例题:数据的收集
例题 1:为了了解某学校八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下列收集数据的方法最合适的是( )
A. 对八年级全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B. 对八年级随机抽取的 50 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C. 查阅学校图书馆的借阅记录 D. 观察学生的课间阅读情况
解析:
A 选项全面调查耗时耗力,不太合适;B 选项抽样调查,随机抽取样本具有代表性,合适;C 选项借阅记录不能完全反映课外阅读时间;D 选项课间阅读情况不具有代表性。
答案:B
例题 2:简述收集 “某城市居民家庭月用水量” 数据的步骤。
解析:
明确目的:了解该城市居民家庭月用水量情况。
确定对象:该城市不同区域、不同户型的居民家庭。
选择方法:采用抽样调查法,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家庭。
设计方案:设计调查问卷或统计表,明确调查内容(如家庭人口数、月用水量等)。
实施收集:发放问卷或上门登记,收集数据。
整理记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去除无效数据,统计用水量等信息。
配图:例题 1 选项分析示意图;例题 2 数据收集步骤流程图
幻灯片 10:典型例题:数据的表示
例题 3:某班学生参加兴趣小组的情况如下:参加数学小组的有 15 人,参加语文小组的有 12 人,参加英语小组的有 10 人,参加体育小组的有 18 人。请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这些数据,并说明理由。
解析:
选择条形统计图。理由:本题需要比较不同兴趣小组的人数多少,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反映数量差异,适合此类数据的表示。
(可画出条形统计图示例)
例题 4:如图是某商场 2024 年各季度销售额的折线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商场哪个季度销售额最高?哪个季度销售额最低?
(2)全年销售额是多少万元?
(3)销售额从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解析:
(1)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第四季度销售额最高,第一季度销售额最低。
(2)假设第一季度销售额为 200 万元,第二季度为 300 万元,第三季度为 250 万元,第四季度为 400 万元,则全年销售额为 200 + 300 + 250 + 400 = 1150 万元。
(3)销售额从第一季度到第二季度上升,第二季度到第三季度下降,第三季度到第四季度上升,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
配图:例题 3 的条形统计图示例;例题 4 的折线统计图示例及问题标注
幻灯片 11:典型例题:综合应用
例题 5:某学校为了解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调查,得到如下数据:每周锻炼 1 小时以内的有 5 人,1 - 3 小时的有 15 人,3 - 5 小时的有 20 人,5 小时以上的有 10 人。
(1)这次调查共抽取了多少名学生?
(2)请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各锻炼时长的学生占比情况。
(3)根据调查结果,你对该校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有什么建议?
解析:
(1)总人数 = 5 + 15 + 20 + 10 = 50 名。
(2)计算各部分占比:1 小时以内占比\(5\div50\times100\% = 10\%\),对应圆心角\(360 °\times10\% = 36 °\);1 - 3 小时占比\(15\div50\times100\% = 30\%\),对应圆心角\(360 °\times30\% = 108 °\);3 - 5 小时占比\(20\div50\times100\% = 40\%\),对应圆心角\(360 °\times40\% = 144 °\);5 小时以上占比\(10\div50\times100\% = 20\%\),对应圆心角\(360 °\times20\% = 72 °\)。(可画出扇形统计图示例)
(3)建议:鼓励学生增加锻炼时间,学校可多组织体育活动,营造良好的锻炼氛围等。
配图:例题 5 的扇形统计图示例;各锻炼时长占比计算过程图
幻灯片 12:综合练习
练习 1:填空题
(1)收集数据的直接方法有观察法、______、实验法。
(2)要表示某地区一年内每月的平均气温变化情况,最适合选用的统计图是______。
(3)某班有 40 名学生,在一次数学测验中,成绩优秀的有 10 人,良好的有 20 人,及格的有 8 人,不及格的有 2 人。则成绩良好的学生占比为______。
答案:(1)调查法;(2)折线统计图;(3)50%
练习 2:选择题
(1)下列关于数据收集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观察法可以直接获取第一手数据 B. 问卷调查法适用于收集范围广的数据
C. 实验法收集的数据一定比观察法准确 D. 查阅资料法可以利用已有的数据资源
(2)如图是某班学生上学方式的扇形统计图,其中步行上学的学生占 30%,若该班共有 50 名学生,则步行上学的学生有( )
A. 10 人 B. 15 人 C. 20 人 D. 25 人
答案:(1)C;(2)B
练习 3:解答题
(1)某校对七年级学生的身高进行了测量,得到如下数据(单位:cm):150,155,160,155,165,160,155,170,165,160。请用统计表整理这些数据。
(2)根据(1)中的数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并分析七年级学生的身高分布特点。
答案:(1)
身高(cm)
150
155
160
165
170
人数
1
3
3
2
1
(2)选择条形统计图,身高在 155 - 160cm 的学生人数较多,整体身高分布较为集中等。
配图:练习 2 的扇形统计图示例;练习 3 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示例
幻灯片 13:课堂小结:知识体系与方法归纳
知识体系:
数据收集是获取信息的基础,包括直接收集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和间接收集法(查阅资料法),需遵循明确目的、确定对象等步骤。
数据表示
2025-2026学年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章末复习
第14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a
i
T
u
j
m
i
a
N
g
考点1 普查与抽样调查
1.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学校为杜绝
舌尖上的浪费开展“光盘行动”活动,为了解七年级200名学生
参与此次活动的现状,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来收集数据,则
抽取样本的方式比较合理的是( )
D
A. 选取50名男生 B. 选取一个班的50名学生
C. 选取50名女生 D. 随机选取50名学生
返回
2.下列调查中,适合用普查的是______,适合用抽样调查的
是__________.
①了解全国青少年儿童的睡眠时间;
②了解乘客是否携带危险物品乘坐高铁;
③了解某班学生对“雷锋精神”的知晓率;
④了解某市居民对废电池的处理情况;
⑤了解黄河中某些鱼的数量;
⑥了解市民对某部电影的喜欢程度.
②③
①④⑤⑥
返回
考点2 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
3.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某中学本
学期开设了校本课程“八段锦”,为了解学生对该课程的满意
度,在全校的1 0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对该课程
的满意程度打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 样本容量为1 000
B. 总体是100名学生
C. 样本是抽取的100名学生所打的分数
D. 个体是被抽取的每一名学生
返回
考点3 频数与频率
4. “教育强国”四字的汉语拼音中,字母“ ”出现
的频率是( )
C
A. B. C. D.
5.一次数学测试后,某班80名学生的成绩被分为5组,第一至
第四组的频数分别为8,10,16,14,则第五组的频率是____.
0.4
返回
考点4 频数分布直方图(表)
6.某同学统计了他上周通话次数及每次的通话时间,并列出
如下频数分布表:
通话时间 分钟
通话次数 (频数) 26 14 7 2 1
则通话时间超过6分钟的频率是____.
0.2
返回
7.某路段的雷达测速器对一段时间内通过
的汽车进行测速,将监测到的数据加以整
理,得到如下不完整的图表:
时速段/ 总

频数 10 36 ___ ___ 20 200
百分比 ___ 1
注:“”表示时速大于或等于 且
小于 ,其他类同.
(1)请你把表中的数据填写完整.
【解】填表如下.
时速段 总计
频数 10 36 78. . 56. . 20 200
百分比 1
. .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
(3)如果此路段汽车时速达
到或超过 即为违章,那
么违章车辆共有多少辆?
(辆).
答:违章车辆共有76辆.
返回
考点5 统计图的应用
8.去年3至8月份期间,,, 三种品牌空调的销售情况如
下列统计图所示,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3至8月份期间,___品牌空调销售量最多(填“”“ ”或
“”).8月份品牌空调销售量有_____台.扇形统计图中, 品
牌所对应的扇形的圆心角是_____度.
275
97.2
(2)8月份其他品牌的空调销
售总量是多少台?
【解】8月份空调销售总量为
(台),
月份其他品牌的空调销售
总量是221台.
(台),
返回
思想1 数形结合思想
9.某校进行了“交通法规要牢记,路过
街市别大意”交通安全知识竞赛,为了
解本校学生对交通安全知识的掌握情
况,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的成绩
(单位:分),并将他们的成绩整理
成如下不完整的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
安全知识竞赛成绩频数分布表
成绩 分 频数 所占百分比
4
8
16
12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调查的学生人数为
____,表中的____,
______;
50
10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解】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
(第9题)
(3)若将调查结果绘制成扇形统计图,
求成绩在“ ”的部分所对应
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安全知识竞赛成绩在“ ”
的人数占, .
答:成绩在“ ”的部分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
数为 .
返回
思想2 方程思想
10.某年级组织学生参加夏令营活动,本次夏令营分为甲、乙、
丙三组进行,如图所示的两幅统计图反映了学生参加夏令营
的报名情况,请你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年级报名参加丙组的有____人.
25
(2)该年级报名参加本次活
动的总人数为多少?并补全
条形统计图.
【解】该年级报名参加本次活动的总人数为 .
参加乙组的人数为 .
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
(第10题)
(3)根据实际情况,需从甲组抽
调部分学生到丙组,使丙组人数
是甲组人数的3倍,应从甲组抽调
多少人到丙组?
设应从甲组抽调人到丙组,列方程得 ,解
得 .
应从甲组抽调5人到丙组.
返回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1. 在英文“”一句中,字母“ ”出现
的频率为( )
B
A. 0.1 B. 0.2 C. 0.3 D. 0.4
返回
2. [2025邢台月考]为了解我区初中生每天完成家庭作业所
花时间及质量情况,根据以下四个步骤完成调查:①制作并
发放调查问卷;②…;③分析数据;④得出结论,提出建议
和整改意见.其中“…”表示( )
A
A. 收集数据 B. 选择调查方式
C. 实施调查 D. 合理决策
返回
3. 以“平安中国”为主题的 中国(南京)
国际应急产业博览会于2025年5月 日在中国南京举办.
为了调查全校学生对此次博览会的了解情况,下列抽样调查
的样本代表性较好的是( )
D
A. 选择七年级全体学生进行调查
B. 选择八年级2个班的学生进行调查
C. 对九年级每个班按 的比例用抽签的方法确定被调查者
D. 选择全校七至九年级学号是6的整数倍的学生进行调查
返回
4.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关注.为了解学生的心理健
康状况,某学校从4 0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400名学生进行问
卷调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 400名学生是样本的容量
B. 400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一个样本
C. 每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个体
D. 4 000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总体
返回
5. 某单位有职工100名,按年龄将所有职工分成8组,在
(岁)组的频数是32.若绘制扇形统计图,则这个组对
应的扇形圆心角度数为( )
C
A. B. C. D.
返回
6. 恩格尔系数是家庭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百分比,它反映了一
个家庭生活水平的高低.小慧家平均每月水电气支出600元,文化消费支出
1 200元,结合以下信息,小慧家属于 ( )
家庭类型 恩格尔系数
富裕家庭 小于
小康家庭
温饱家庭
贫困家庭 大于
A. 富裕家庭 B. 小康家庭
C. 温饱家庭 D. 贫困家庭
A
返回
7. 为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某市各中学开展了“我的梦,中国梦”课
外阅读活动,某校为了解七年级学生每日课外阅读所用的时间情况,从
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了统计分析,整理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频
数分布直方图(每组含后一个边界值,不含前一个边界值),有下列说法:
①这次调查属于普查;
②这次调查共抽取了200名学生;
③这次调查每日课外阅读所用时间在 的人数最少;
④这次调查每日课外阅读所用时间在的人数占所调查总人数的 .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A
其中正确的有( )
返回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8. 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搭载神舟十
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
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
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调查长征二号
遥十九运载火箭零件的质量,适合采用______(填“普查”或
“抽样调查”).
普查
返回
9.某校为了解本校学生每周阅读课外书籍
的时间,对本校全体学生进行了调查,并
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直方图,那么图中这五
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之和为___.
1
返回
10.某校为了解学生在校用午餐所需的时间,抽查了20名学生
在校用午餐所花的时间,获得如下数据(单位:分):
9,12,15,10,16,18,19,18,20,38,22,25,20,
18,18,20,15,16,21,16.
若将这些数据分为6组,制作频数分布表,则频数最大的组是 .
14分 分(包括14分,不包括19分)
返回
11.我市开展“美丽商城,创卫同行”活动,某校倡议学生利用
双休日在某公园参加义务劳动,为了解学生的劳动情况,学
校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的劳动时间,并用得到的数据绘制了
如图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扇形统计图中的“
”部分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是______.
【点拨】,劳动时间为 的人数为
, ,即扇形统计
图中的“”部分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是 .
返回
三、解答题(共41分)
12.(15分)某市开展“讲文明、
树新风”知识竞赛活动,某校组织
了一次知识竞赛,赛后发现所有
参与者的成绩(总分100分)均不
低于50分,为了解本次竞赛的成
绩分布情况,随机抽取若干名参
与者的成绩进行整理,并绘制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表.
分数段(成绩为 分) 频数 频率
16 0.08
0.31
72 0.36
12
请你根据统计图表解答下列问题:
(1)此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
200
62
0.06
38
0.19
(2)请补全参与者成绩分布直方图.
【解】补全参与者成绩分布直
方图如图所示.
(第12题)
(3)竞赛按照分数由高到低共设置一、
二、三等奖,如果有 的参与者能
获得一等奖,那么一等奖的最低分数
线是多少?
分数段在 和
的频率分别为, ,

一等奖的最低分数线是80分.
返回
13.(12分) 目前,全球淡水资源分布不均、
总量不足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某市在实施居民用水定额管
理前,通过简单随机抽样对居民生活用水情况进行了调查,获
得了若干户家庭去年的月均用水量数据(单位: ),绘制出
了如下不完整的频数分布表、频数分布直方图和扇形统计图.
月均用水 量/
频数 7 6
对应的扇 形区域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并
求出扇形统计图中 的圆心角
的度数.
【解】抽取的总数为

B的频数为 ,
C的频数为 ,
E的频数为
.
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
(第13题)
扇形统计图中的圆心角的度数为 .
(2)为了鼓励节约用水,要确定一个月均用水量的标准,
超出这个标准的部分按1.5倍价格收费,若要使该市 的家
庭水费支出不受影响,你觉得家庭月均用水量应该定为多少?
并说明理由.
要使该市 的家庭水费支出不受影响,家庭月均用水量应
该定为 .理由如下:
月均用水量不超过的家庭有 (户),
.
返回
14.(14分)小婷利用统计知识分析《春
秋经传引得》《三国志》《汉书》《后
汉书》《史记》五本古文经典和某期现
代汉语文本《人民日报》的词汇长度、
词汇数量(单位:个)分布情况,研究
古人与现代人在撰写文章时的用词习惯,
由于十字词以上的词汇数量过少,所以
不做研究.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五本古文经典中词汇长度数量最
多的是____字词,其次是三字词;

(2)《后汉书》共出现词汇19 036个,
计算五本古文经典的词汇数量总数为多少
个;
【解】 ,
(个).
答:五本古文经典的词汇数量总数为
76 144个.
(3)通过分析古今的词汇长度、词汇
数量分布情况,说明古人与现代人在撰
写文章时用词习惯的共同点(写出一条
即可).
古人与现代人在撰写文章时都更倾向于
用二字词、三字词.(答案合理即可)
返回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