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苏格拉底之死 教学设计 (3)

文档属性

名称 15 苏格拉底之死 教学设计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19 15:31: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5 苏格拉底之死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充分阅读,通过对文章的分析认识苏格拉底这一伟大形象。
2.引导学生走近这位奠定西方文化哲学基础的思想巨人,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2学情分析
本文授课对象为八年级学生,此前学生对苏格拉底几乎没有了解,为了更好的理解课文,要介绍苏格拉底的生平思想学说等。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苏格拉底关于死亡体验的谈话,关于喝药的态度以及喝毒药的表现和喝下毒药之后的言行的分析,认识苏格拉底这一伟大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苏格拉底从容赴死的力量源泉。
4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对苏格拉底这个人和他的生活经历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在这样一个伟大人物的生命最后时刻,他是怎样度过的呢?这节课我们就对此进行深入的研讨。
二、学生快速默读课文。
(在阅读之前,教师要求学生在文中描写苏格拉底的关键语句处做标记。找出主要情节)
三、分析课文主要内容
(一)、研读第一个情节。
苏格拉底对“快乐与痛苦”做出怎样的判断?给你什么启示?
判断:“快乐和痛苦从来不会……两个躯体一样。”
启示:
1.苏格拉底的确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智者。
2.对生活要热爱、要细心体味。
(二)、研读第二个情节。
怎样看待苏格拉底对朋友和弟子强调要
“照顾好自己”“抓住我,不使我从你们的手指缝中溜走”?
苏格拉底让朋友和弟子们
“照顾好自己”的意义在于保留传播自己思想的生命。
“抓住我”实质是不放弃自己的思想。这与他强调“苏格拉底仍然活着”“埋葬的只不过是我的身体”是一致的,可见苏格拉底是多么坚信自己的哲学观点。
(三)、研读第三个情节。
怎样理解“我与被交付法庭受审的苏格拉底根本不同”?
“受审的苏格拉底”是统治者涂黑的人,而在苏格拉底看来自己是清白的。
(四)、研读第四个情节
典狱官对苏格拉底的评价。
典狱官是国家机器的代表,在长时间的接触中,典狱官对苏格拉底的印象发生了转变,可见苏格拉底的正直与高尚。
(五)、研读第五个情节
苏格拉底坦然从容服毒。
如何看待苏格拉底服毒时的坦然从容与镇定?
服毒就死时的苏格拉底非常平静,他劝慰那些伤心哭泣的学生。这样的行为有异于常人,因信念选择死亡,其意义影响深远。这种坦然从容与镇定,来自于自己深爱的哲学,认为自己所持的观点是幸福、快乐、不会枯竭的源泉。
四、总结归纳人物形象。
苏格拉底在安静中死去。他以无与伦比的“智慧”击败了生命本能,超越了与生俱来的死亡恐惧,捍卫了自己的信念和理想,进入了一种崇高境界。他的天才学生、本文的作者柏拉图,通过描写他的“安静”之死,塑造出“最勇敢”“最有智慧”“最正直”的圣人形象。
五、文中有很多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文章更有表现力。作为传记,这些描写是确有其事,还是作者的合理推测和主观安排?
传记文学具有历史及文学的双重特征。既要尊重历史事实,又允许有艺术创作,否则,作品就会枯燥无味失去文学的特质。柏拉图运用回忆录的方式记叙苏格拉底人生的最后一刻,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哲学观点。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中有合理的艺术创作。
六、开拓思维
苏格拉底作为一个智者,本可以逃避死刑,但他没有逃避,而是慷慨赴难。苏格拉底死了,死在雅典的民主审判之下,死在了雅典民众的手中,留给后人怎样的深思?
(提示:结合苏格拉底的生平和雅典的民主制度来谈。)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雅典就像一匹钝马,而我就是一只不断叮它,让它具有活力的牛蝇。”
正是他的这种性格使得他成为一个传播思想的斗士。他与别人讨论,在刚开始时装作一无所知,经过讨论,使同他交谈的人明白他们自己的不足与缺点。这种苏格拉底式的反讽使很多智者当众出丑,他们视苏格拉底为眼中钉,而这些人大都是当时有影响的人物。苏格拉底之所以像牛蝇一样不断地叮咬他的同胞是因为他内心有某种力量非让他如此不可,他总是说他的心中有“神明指引”,而这正好成了他的反对者们抓住他的致命把柄。他的反对者以亵渎神、创造新神和败坏青年的罪名来控告他,结果他在一个由
501人组成的法庭上,以281票对220票被判有罪,以毒酒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陪审法院是雅典司法制度一个最大的特点,雅典的陪审法院陪审法院是雅典司法制度一个最大的特点,雅典的陪审法院并不同于我们现代意义上的法院,它的权力比现代法院要大得多,它实际是控制政府的主要机构,它可以审查当时政治生活中几乎所有的问题,其判决是最终的。陪审法院的陪审员最多可达
6001人,一般案件也要有501人、1001人、1501人进行审判。按当时的法律,陪审员由选举产生。对苏格拉底进行审判的是一个由501人组成的法庭。从苏格拉底之死我们可以看到雅典陪审法院制度存在着如下的缺陷。首先,人数众多,陪审员未受过专门的法律训练,根据他们的个人喜好,判决带有极大的偶然性,法庭上的辩护能否打动听众往往决定着被告的命运。第二,法律发展的停滞和法律的不确定性。人们醉心于研究如何演讲,如何用动听的语言打动台下的听众,法律在这种情况下只是大多数人的喜好,所以法律在雅典是不确定的。第三,舆论左右审判。谁主宰了舆论,谁就可以主宰审判。第四,通过主观的投票选举决定客观上的事实。审判不需要任何的证据,证据的作用是很微不足道的,最后的投票才是决定有无犯罪和应受何种处罚的依据。这种通过他人的投票来决定被告犯罪与否的审判显然是不合逻辑的。正因为这些缺陷的存在,才导致了苏格拉底的死。苏格拉底是死在雅典的民主审判之下的。“(苏格拉底的死)在民主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污点,这乃是雅典的悲剧性罪行。”
七、布置作业。
写一篇人物回忆录。
在你的成长经历中,谁对你影响最大?他(她)的哪件事,哪些话,与之有关的哪幕场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模仿本篇课文,写一篇回忆录,写写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