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大战风车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17 大战风车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19 15:38: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7 大战风车 教学设计
1教材设计思路
《大战风车》节选自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是以堂吉诃德的行踪为线索展开情节。通过引导学生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用语言、动作刻画人物形象的特点、作用,提高阅读小说的能力和写作记叙文的能力。让他们通过品味课文语言,了解堂吉诃德和他的侍从桑丘·潘丘的性格特点,激发学生欣赏小说的兴趣。21教育网
2.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的生字词
2.分析并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3.领会课文人物的语言特点,注意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
4.了解骑士精神,激发欣赏小说的兴趣教学媒体课件以及相关图片。
3学时重点
1.本文的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2.文章中堂吉诃德做了几件事情?
3.体会文中人物的语言特点。
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1.简要介绍作者。
2.介绍《堂吉诃德》这本书的具体内容。
3.讲解字词成语。
活动2【测试】预习效果回馈 
1.《堂吉诃德》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2.文中提到了《堂吉诃德》这部书的哪些人物?请列举出三个。
活动3【讲授】分析课文 
一.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和脉络 找三位同学和老师合作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想下面问题。
1.本文的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2.文章中堂吉诃德做了几件事情?
3.体会文中人物的语言特点。 二.整体把握板书设计 堂吉诃德游说老乡当侍从 ↓ 准备物资,开始出发 ↓ 一路畅想 ↓ 遇到风车,堂吉诃德与之开战,惨遭失败 ↓ 收拾败局,重新上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段落层次
1.第一段(1):堂吉诃德游说老乡当侍从。
2.第二段(2):准备物资,开始出发。
3.第三段(3-10):一路畅想。
4.第四段(11-24):遇到风车,堂吉诃德与之开战,惨遭失败。
5.第五段(25):收拾败局,重新上路。
活动4【讲授】分析人物形象 
1.堂吉诃德:他是一个性格复杂而矛盾的人物。1、一方面他耽于幻想,一切从主观出发。行为荒唐、鲁莽,不会吸取教训。如把风车想象成巨人,被风车摔倒在地,却说中了魔法师的诡计。2、另一方面,他的所作所为的出发点却有着高尚的一面,即为了奉行一种崇高的原则。他要做一个行侠仗义的骑士,要锄强扶弱、伸张正义,并为此而奋不顾身,具有自我牺牲的精神。3、他在主观上是追求和维护真理,只是他所追求的是脱离实际、早已过时的“骑士道”,所以注定只能碰壁,害人害己。他可笑又可悲,可亲又可敬,在他身上将喜剧性和悲剧性奇妙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古往今来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形象。在这里可以把堂吉诃德形象简单归纳如下:耽于幻想,脱离现实,但出于善良的动机,奉行一种崇高的原则(锄强扶弱,伸张正义),行为荒唐鲁莽但表现出为了维护真理奋不顾身的牺牲精神,是一个悲剧性与喜剧性结合的人物。21cnjy.com
2.桑丘:他是一个普通农民,他的穷困反映了西班牙农民的现状。具有农民的智慧和求实的优点,也有目光短浅、狭隘的弱点。21·cn·jy·com
3.两人对比:一个高瘦,一个矮胖;一个骑高马,一个骑矮驴;一个沉溺主观,耽于幻想,一个头脑清醒,讲求实际;一个行动鲁莽,奋不顾身,一个谨慎小心,胆小怕事;
4.艺术手法:
人物在不同场景中,用夸张、讽刺手法,在重复中加强喜剧效果;着重写主观动机与客观后果的矛盾,在喜剧性情节中展现悲剧内涵;大量使用对比手法www.21-cn-jy.com
5.分析《堂吉诃德大战风车》的艺术手法。
在塑造堂吉诃德的形象时,用喜剧性的手法写一个带有悲剧性的人物。
首先,它把人物放在一个个不同的情景之中,用讽刺的笔调和夸张的手法,一再描写人物的荒唐行动,造成喜剧性的效果。其次,小说又着重描写人物主观动机与它的客观后果的矛盾(或适得其反,或迂腐反常,或自讨苦吃),在喜剧性的情节中揭示其悲剧性的内涵。再次,小说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在作品中,桑丘与堂吉诃德无论在外形上,还是在形象的内涵上,都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高一个矮,一个重理想一个讲实际,一个耽于幻想,一个冷静理智,一个讲究献身,一个看重实利??两两对比,相得益彰。这一构思也是塞万提斯的创造,它不仅有利于塑造人物,而且增添了小说的情趣,突出了作品的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