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大战风车 教学设计 (1)

文档属性

名称 17 大战风车 教学设计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19 15:3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7 大战风车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 把握人物形象
2.学习本文描写人物的方法
2学情分析
学生已入八年级,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够较好的把握课文,所以可以让学生自主理解课文,把握课文主要结构,整体感知课文,老师进行指导,细节把握。
3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课文的人物形象
难点: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知道课文的写作艺术手法。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大战风车
导入:说说你了解的堂吉诃德的印象
活动2【讲授】合作探究
堂吉诃德塑造是十分成功的,成为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艺术典型之一一、他脱离现实,沉于幻想,读骑士小说入迷。他眼里到处是魔法、妖怪、巨人。以不接受教训,荒唐可笑,是受骑士小说的毒害。
堂吉诃德奉行的原则并不全是骑士制度,那套虚伪的东西,他外出游侠,既建立骑士的荣誉,也除暴安良,救世济人,主持正义,清楚罪恶。
堂吉诃德的同情心是在那些受压迫、受欺负者的一边的。他的骑士道精神的外衣下,包含着许多人文主义思想的内容。行动盲目,鲁莽蛮干,一是受骑士小说的毒害,二是为实现理想而献身的精神表现。
堂吉诃德是可爱的、又是可敬的、也是可悲的,既是戏剧性,又有悲剧性。
总之,堂吉诃德的性格中的矛盾正是西班牙现实和塞万提斯本人世界观中的矛盾的反映。堂吉诃德既是作者的制对象,同时又是作者理想的化身。
问题:是什么造成了堂吉诃德的古怪行为?
提示: 堂吉诃德把风车当成巨人,堂吉诃德的疯话连篇.都是因为他看了太多的骑士小说.骑士文学主要的内容是关于骑士道义,但是骑士道义是反映封建经济的观点形态,发生在11世纪,可是生活在资本主义兴起时期的堂吉诃德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冲突,这一冲突既具有喜剧性又具有悲剧性.
在这里可以把堂吉诃德形象简单归纳如下:耽于幻想,脱离现实,但出于善良的动机,奉行一种崇高的原则(锄强扶弱,伸张正义),行为荒唐鲁莽但表现出为了维护真理奋不顾身的牺牲精神,是一个悲剧性与喜剧性结合的人物。
同样,在文中除了堂吉诃德这个人物,塞万提斯还给我们设置另外一个人物他的仆人桑丘,在你的眼里,桑丘是一个怎么样的仆人,结合课文说说你的想法。
桑丘: 桑丘是一个又胖又矮的西班牙普通农民,由于家境贫寒,在堂吉诃德的劝诱下当了游侠的侍从,指望能通过游侠冒险生涯,做个海岛总督,他的驼背老婆也能坐上金光闪闪的马车,没有嫁妆的女儿说不定能成伯爵夫人。他性格中既有农民的狭隘自私、目光短浅、胆小怕事,处处为自己打算的一面,又有讲求实际、冷静与清醒的一面。他时时在提醒堂吉诃德从幻想中回到现实中来,在他眼里,风车不是巨大,就是风车;羊群不是大军,就是羊群。在堂吉诃德的每次冒险之前,桑丘总是要劝阻,而每次劝阻都毫无效果,而最终却总是证明桑丘的劝阻是正确的,这正好与堂吉诃德的狂热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这两个人物你更喜欢哪一个,谈一下你的理由。(言之成理即可)
更喜欢桑丘,因为它头脑不十分灵光,但他是一个朴实的好人。。他不像他的主人只会幻想,他是生活在真实世界的人。
更喜欢堂吉诃德:因为它的出行动机很单纯,虽然他太脱离现实,但他为了心中的理想而付出一切努力的精神更可贵。是一个可笑又可爱的人。
艺术手法
1、作者在模仿骑士小说的写法时,吸收这种体制的长处。以主人公游侠史为中心线索。有时主要情节交织在一起,有时独立成章,是早期长篇小说结构上的特点。
2、用夸张和反复的手法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3 .幽默的讽刺手法 作者采用讽刺夸张的艺术手法将现实与幻想结合起来,乍看似乎荒诞不经,实则隐含作者对西班牙现实关系深刻的理解和概括.。用堂吉诃德的疯话讽刺,鞭挞现实社会。
活动3【活动】课堂展示
1.找同学概括故事情节。
在第一次游侠以失败告终的情况下,堂吉诃德执迷地再一次踏上旅程,而且还找到了一个农民桑丘做侍从。途中堂吉诃德把转动的风车当成挥舞长臂的巨人,并在与其“交战”的过程中受伤。小组讨论,你对文中堂吉诃德和桑丘的印象
活动4【练习】巩固提高
1.课文选自 ,作者 是 (国别)著名作家。(3分)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3分)
⑴反正堂吉诃德说得天花乱坠,又是劝诱,又是许愿。
天花乱坠:
⑵他满腹书史,寻思有没有哪个游侠骑士带着个骑驴的侍从。
寻思:
⑶所以我给你的报酬即使比我答应的还多,我也绰有余力。
绰:
3.课文中堂吉诃德做了哪几件事?从中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4.说说这篇课文的语言特点,并举一例加以证明。(4分)
5.每课一图:看了《母爱》这幅图,你有何感想?请简单谈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