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 课件+教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记承天寺夜游 课件+教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19 17:39:25

内容文字预览

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背诵并默写课文,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2、 在读中品味语言,理解作品意境,把握作者情感。
3、学习作者在遭遇人生困境时的旷达胸襟
2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对文言文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能翻译一些浅显的文言文,但农村学生阅读量少,阅读面窄,赏析文学作品的能力较差。因此,通过阅读课文,引导学生赏析月下美景,体会苏轼写作本文时的心境成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3重点难点
1、欣赏文中的描写月色的句子,体会作者悠闲、超逸的心境。
2、.体会文中起伏的情感,结合作者在黄州的经历,深入探究“闲人”的内蕴。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记承天寺夜游
激发兴趣,作者导入
猜猜他是谁 他才华横溢,首次与父弟赴京应举便名噪京师。他集诗词书画成就于一身, 他屡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识了人间万千丑态,却说“眼前见天下无不是好人”。
活动2【讲授】二、介绍作者
考考你:
苏轼(1037~1101),字——,号——,我国——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出生于四川眉山。与父——、弟——合称为“三苏”,都是“————”之一。他的词雄 浑豪迈,是宋代“ ”词派的代表。
苏轼少年承受家学,在蜀中读书,22岁中进士,深受欧阳修赏识。曾官至礼部尚书。并且他的文学成就卓越,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名篇佳作。
活动3【活动】三、听读课文
听读———生读————齐读
(指导朗读、把握情感、读出韵味)
活动4【活动】四、读懂课文
1、请学生结合注释和已学过的知识,自主翻译课文,有疑问同桌交流,
画出疑难,师生共同解决。
2、请一名同学用现代汉语表述文章大意。
活动5【讲授】五、研读课文,品评赏析
1、请同学读第一段,思考:你能从中读出哪些信息?
2、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这些景物都是实景吗?体会写法之妙。
3、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苏轼与张怀民漫步在这冰清玉洁、宁静淡雅、如诗如画的月色之下。其心境如何?找出文中抒情的句子,体会“闲人”的含义及作者的心境。
( 学生思考、讨论、合作探究,解决难点)
朗读最后一句话,读出感慨万千的语气,体会作者复杂的情感。
活动6【活动】六、拓展延伸
再读,知作者(知识外延: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苏轼的诗词
(大屏幕展示苏轼诗词)感悟苏轼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活动7【讲授】七、总结:
苏轼遭遇“文字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心情抑郁,但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郁闷,抚平心灵的创伤,表现了坦荡、豁达、笑对人生的生活信条。学习本文,在感受庭院月夜小景的同时,更感受到了他那从容应对苦难的人格魅力
活动8【作业】八、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这篇短文。 2、推荐课后阅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和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完成习作:《我眼中的苏东坡》
课件22张PPT。猜猜他是谁
他才华横溢,首次与父弟赴京应举便名噪京师。他集诗词书画成就于一身, 他屡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识了人间万千丑态,却说“眼前见天下无不是好人”。
-———— 苏轼 考考你:
苏轼(1037~1101),字——,号——,我国——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出生于四川眉山。与父——、弟——合称为“三苏”,都是“————”之一。他的词雄 浑豪迈,是宋代“??? ”词派的代表。
苏轼少年承受家学,在蜀中读书,22岁中进士,深受欧阳修赏识。曾官至礼部尚书。并且他的文学成就卓越,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名篇佳作。 他给天下写出了四篇他笔下最精彩的作品。
一首词《赤壁怀古》,两篇月夜泛舟的前、后《赤壁赋》,一篇《记承天寺夜游》。
????—— 林语堂? 《苏东坡传》 记承天寺夜游宋·苏轼写作背景链接:
宋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 苏轼的许多师友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苏轼也被诬陷入狱,这就是“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后经多方努力,才获救出狱,元丰二年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客。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苏轼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感情
遂(suì)??寝(qǐn)??藻(zǎo)??荇(xìng)

念 无 与 为 乐 者
但 /少 闲 人 /如 吾 两 人 者 耳
遂 至 承 天 寺 /寻 张 怀 民
庭 下 如 积 水 空 明
水 中 藻、荇 交 横
盖 竹 柏 影 也
提示: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划分朗读停顿,不要
把句子的意思读破,领字后面需有一个小的
停顿。/////1、月色入户 2、欣然起行
3、念无与为乐者 4、遂至承天寺
5、怀民亦未寝 6、相与步于中庭
7、盖竹柏影也 8、但少闲人门(单扇的门)愉快地考虑,想到于是睡觉一起,共同原来是,表推测只,只是解释词语翻译下列重点句子(1)念无与为乐者
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2)庭下如积水空明
庭院中的月光像一泓积水一样清澈透明。
(3)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水中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那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绿竹和翠柏?
(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不过缺少有像我们这样清闲逸致的人罢了。
课文探究:一、读第一段,你能从中读出哪些信息?
二、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体会写法之妙。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把月光比作积水,把竹柏的影子比作水中藻、荇。
2、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高度
凝练的笔墨,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光的清
澈透明,竹柏影子的清丽淡雅。为我们营造
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
幻的美妙境界。
三、 再读感悟
找出文中抒写作者情感的句子,其中哪个词语最能体现了作者当时的情感?
 
1、这个“闲人”二字的背后隐藏着作者怎样的一种心境?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赏月的欣喜,
贬谪的落寞,
漫步的悠闲
壮志难酬的无奈与自嘲
自我排遣的达观
四、再读课文,知作者:齐读课文,身临其境地读。
拓展延伸: 他遭冤屈而被贬谪,成了有职无权的“闲人”按常理应该悲愤、抑郁、凄凉,但他却表现的如此洒脱、安闲从中我们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苏轼?
坦然、乐观、豁达阅读以下诗句,让我们更加理解苏轼吧!贬官杭州:我本无家更安住,
故乡无比好湖山。长江绕郭知鱼美,
好竹连山觉笋香。贬官黄州: 贬官惠州: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 逆境中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豪放乐观!评价:
苏轼,中国文化史上的旷世奇才,罕见的多面手,多层次、全方位的文化巨子。神奇的文笔、渊博的学识、睿智的思想、高尚的人格、丰富的人生经历、多方面的巨大成就,还有,它永远不灭的那一份诙谐,真可谓: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在为人上,他在几乎丧命的逆境中保持坚贞气节和独立人格,决不随波逐流;在为官上,他坚持为官一地,造福一方;在人生态度上,他即使身处绝境,也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追求……
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他的名字就是一座丰碑!? 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为了他的出现,中国,也许等待了一千年,又一千年…… ?? 记承天
寺夜游
抒情月色入户
夜游赏月闲人叙事---写景--月如积水空明,
竹柏如藻荇热爱生活豁达乐观课文总结小结:
苏轼遭遇“文字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心情抑郁,但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郁闷,抚平心灵的创伤,表现了坦荡、豁达、笑对人生的生活信条。学习本文,在感受庭院月夜小景的同时,更感受到了他那从容应对苦难的人格魅力。老师寄语: 考试失利,家遭不幸,请求拒绝,这是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情况,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困难,有的人一蹶不振,有的人泰然处之,迎难而上。.拿破仑能够顶住压力而叱咤风云,海伦·凯勒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心中依然有光明之梦.这都是健康心态所起的作用! .心态改变人的命运,不要因为消极心态而使我们自己成为一个失败者。要知道,生活本身就是一场历练,既然不期望自己的生命是一片空白,就无需拒绝生命中的风雨磨砺。在经历中成长,在痛苦中坚强,没有谁的道路可以避得开沧桑。坦然面对,笑对人生,走出自己的灿烂人生。作 业:1、背诵默写这篇短文。
2、推荐课后阅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和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完成习作:《我眼中的苏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