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 课件+教案 (4)

文档属性

名称 记承天寺夜游 课件+教案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19 17:41:46

内容文字预览

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解文中重点词句,诵读全文。 2、过程与方法:合作研讨,结合写作背景,品析重点语句,揣摩作者的复杂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感悟作者的旷达胸襟,学习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理解文中重点词句,诵读全文。 2、品析重点语句,揣摩作者的复杂情感。
教学难点:品析重点语句,揣摩作者的复杂情感。
3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鉴赏能力,所以本节课对重点词语、句子及课文翻译的落实,采取学生自主学习方式进行;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对本课重难点,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采取问答探究的方法落实。整节课侧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由苏轼经历导入新课
有一古人,他读书,闭门书史丛,少有凌云志;生计,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境遇,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惊魂未定,梦游缧绁之中;他频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识了人间万千丑态,却说: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同学们,你们猜:他是谁?对,他就是苏轼。今天让我们再次虔诚的走近苏轼,与他同游承天寺。赏明月清辉朗照大地,品经典美文感悟情怀。
活动2【讲授】明确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首先明确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解文中重点词句,诵读全文。 2、结合写作背景,品析重点语句,揣摩作者的复杂情感。 3、通过探究,感悟作者的旷达胸襟,学习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让我们带着学习目标踏上新课之旅。
活动3【讲授】检测学生自主学习情况
在学习新课前,老师检测一下同学们自主学习的情况。
1、作者简介 苏轼,字 子瞻 ,号东坡居士 ,北宋 (朝代)文学家 ,书画家 ,与其父苏洵 、弟苏辙 并称“三苏”,同列于“ 唐宋八大家”。学识广博,开豪放词风,工诗擅词,散文汪洋恣肆,另精通书画。有“雄视百代”的称誉。民间有“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一说,可见苏轼在当时影响极大。有《东坡乐府》流传于世。
2、写作背景简介(两名学生简介后教师介绍)
一零七九年,那是个冬天。 因不同政见,再加才太满。 苏轼遭诬陷,祸起乌台案。 坐牢百余天,脑袋悬又悬。 流放黄州远,无权且卑贱。 东坡开荒田,忘情山水间。 赋赤壁三篇,随意记承天。 字字神光现,千古永流传。
3、检测课文朗读
4、检测重点词语及句子的落实
(1)重点词语
户 —— 门 欣然 —— 高兴的样子 念 —— 考虑、想到 寝 —— 睡 相与 —— 共同、一起 空明 —— 形容水的澄澈 交横 —— 交错纵横 盖 —— 原来是 但 —— 只是 (2)重点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积水一样清澈透明,水里的水藻、荇菜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哪个夜晚没有月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活动4【讲授】听录音,多种形式读课文
1、走进课文,听录音,注意听清字音,听准节奏,把握情感。
2、学生参考屏幕上的提示,自由读课文。
3、学生展示朗读课文。
4、齐读课文。
活动5【讲授】小组合作学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初读文本后,我们来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第一二组组成第一组,完成第一题,第三四组组成第二组,完成第二题。前后桌四名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开展合作学习。
1.你从文题中读出了哪些信息? 2.用四字短语概括每段内容,并指出各段分别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团结力量大,同学们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接下来我们深入探究文本。
活动6【讲授】交流讨论,深入探究文本
1、作者为何夜游?
2、作者为何寻张怀民?
3、苏轼与张怀民在承天寺庭中漫步,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呢?用原文回答。用自己的话说说。本句描写什
么景色?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这句话。(提示:修辞方法、描写方法、运用词语等角度。)两名学生赏析后教师以填空的方式落实知识。 赏析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此句运用的修辞,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和竹柏倒影的,点染出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抒发了作者赏月时的心情。 4、学生练笔:
承天寺那晚的月色是怎样一幅图画啊!它居然让苏轼忘记了是在赏月,达到了忘我的境界。那或许是一幅皎洁空灵的画面,明亮的月光洒落下来,整个院子犹如一个透明的水潭;那或许是一幅摇曳多姿的画面,竹柏的倒影像水草纵横交错,仿佛触手可及;那或许是一幅清幽宁静、似真似幻的画面。同学们,展开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这幅图画。
(1)学生展示(3--4人)
(2)教师随笔
一轮皓月高挂在树梢上,她温柔地把月光洒满庭院,整个院子犹如一池春水。轻风拂过,树影婆娑,水面荡起涟漪,藻荇浮游,仿佛在与嫦娥共舞。
5、知识延伸:
走进古典诗文的世界,你会发现处处都有月亮的影子。那轮明月曾照亮了《诗经》的河畔,曾惊扰了鸟儿的安眠,也曾打湿了乡书的封面。一轮明月牵动了无数古人的情肠。调动你的积累,说一说古诗文中还有哪些描写月色的经典语句?点明作者及出处。
6、王国维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景是情的载体,情是景的灵魂。那么,身处遭贬逆境,与友共赏美景,苏轼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呢?
(1)文章结尾段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2)句中哪个词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3)以组词法了解“闲”的含义。
(4)结合“闲人”的含义概括结尾段抒发的情感。
苏轼谪居黄州,不得签书公事,他担任的是有职无权的闲官。这与他“经世济民”的理想相去甚远,“闲人”饱含着宦途失意的苦闷;另一方面,月光至美,竹影至丽,而唯此二人能有幸领略,岂非快事。苏轼的思想横跨儒释道三家,这使他的处世态度有极大的包容性,可以说是宠辱不惊,进退自如。
活动7【活动】深入品悟,畅所欲言
赏析了此文,你一定会对苏轼有了更深的了解,请以“品读《记承天寺夜游》,我读出了一个的苏轼。”的句式来谈感悟收获。
活动8【活动】课外拓展,即兴感悟
课外拓展
1、资料链接
苏轼是一个乐观得不可救药的文人。——《法国世界报》“一千年12位东西方英雄”
当代散文家余秋雨说:苏轼成就了黄州,黄州成就了苏轼,黄州是苏轼最重要的人生驿站。被贬的苦难如重锤一样敲击着他的心灵,也如雕塑家般塑造了他的精神世界。在那里,他完成了自己豁达乐观人生观的塑造,创作也达到了巅峰。 面对赤壁的滔滔江水,他豪迈奔放地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面对青春的一去不复返,他积极乐观地说:“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面对自然界的风吹雨打,他从容洒脱地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2、学生感悟
此刻,面对承天寺这轮空明的月亮,面对豁达的苏东坡,你想说些什么呢?请即兴谈谈你的感悟。
活动9【作业】布置作业,巩固落实
1.背诵并默写全文。 2.以《苏轼,我想对你说》为题,将所想整理成短文,字数在300字左右。 3.阅读余秋雨著《苏东坡突围》及林语堂著《苏东坡传》。
活动10【活动】送你一句话
在本节课接近尾声的时刻,送同学们一句话,让我们以此共勉。
居顺境不浮不骄
处逆境不悲不馁
活动11【活动】结语
同学们,一路走来,苏轼把一腔情愫寄于明月,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豁达乐观的坚守,如皎皎明月照亮了历史的天空!如果我们不能改变世界,那就改变自己的心境吧!用乐观的心态应对生活中的磨难,把挫折当作攀登人生高峰的垫脚石,拥抱一个诗意的人生!愿我们的心灵永远澄澈明净,愿我们的人生更加豁达从容!最后让我们饱含深情用朗朗的读书声来读美文、颂东坡吧!
课件22张PPT。长春版 八年级语文 下册

第十八课 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苏 轼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解文中
重点词句,诵读全文。
2.结合写作背景,品析重点语
句,揣摩作者的复杂情感。
3.通过探究,感悟作者的旷达胸
襟,学习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
态度。苏轼,字 ,号 , (朝代) , ,与其父 、弟 并称“三苏”,同列于“ ”。学识广博,开 词风,工诗擅词,散文汪洋恣肆,另精通书画。有“雄视百代”的称誉。民间有“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一说,可见苏轼在当时影响极大。有 流传于世 。
作者简介子瞻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洵苏辙唐宋八大家豪放《东坡乐府》写作背景一零七九年,那是个冬天。
因不同政见,再加才太满。
苏轼遭诬陷,祸起乌台案。
坐牢百余天,脑袋悬又悬。
流放黄州远,无权且卑贱。
东坡开荒田,忘情山水间。
赋赤壁三篇,随意记承天。
字字神光现,千古永流传。户 ——
欣然 ——
念 ——
寝 ——
相与 ——
空明 ——
交横 ——
盖 ——
但 ——高兴的样子考虑、想到门交错纵横睡形容水的澄澈原来是只是重点词语共同、一起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积水一样清澈透明,水里的水藻、荇菜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哪个夜晚没有月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重点语句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1.你从文题中读出了哪些信息?
2.用四字短语概括每段内容,并指
出各段分别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整体感知1.作者为何夜游?
2.作者为何寻张怀民?
3.找出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并从
语言表达的角度进行赏析。
提示:修辞方法、描写方法、运
用词语等角度。合作探究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此句运用 的修辞,生动形象的写出了 和竹柏倒影的 ,点染出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抒发了作者赏月时 的心情。
句子赏析:比喻月光的清澈透明清丽淡雅悠然愉悦 同学们,展开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这幅图画。一轮皓月高挂在树梢上,她温柔地把月光洒满庭院,整个院子犹如一池春水。轻风拂过,树影婆娑,水面荡起涟漪,藻荇浮游,仿佛在与嫦娥共舞。课内练笔4.调动你的积累,说一说古诗文中
还有哪些描写月色的经典语句?
点明作者及出处。课外拓展合作探究
空闲、清闲
悠闲、闲适
闲情逸致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胸襟的旷达5.文章结尾段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闲”深入品悟品读《记承天寺夜游》,我读出了一个 的苏轼。 课外拓展苏轼是一个乐观得不可救药的文人。
—— 《法国世界报》 “一千年12位东西方英雄”
面对赤壁的滔滔江水,他豪迈奔放地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面对青春的一去不复返,他积极乐观地说:“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面对自然界的风吹雨打,他从容洒脱地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此刻,面对承天寺这轮空明的月亮,面对豁达的苏东坡,你想说些什么呢?请即兴谈谈你的感悟。畅所欲言1.背诵并默写全文。
2.以《苏轼,我想对你说》为题,将所想整理成短文,字数在300字左右。
3.阅读余秋雨著《苏东坡突围》及林语堂著《苏东坡传》。布置作业送你一句话居顺境不浮不骄处逆境不悲不馁一、寻伴夜游 记叙
二、庭院月色 描写
三、月下感叹 议论、抒情整体感知“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叙事、写景、状物的成分居多,而目的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操和抱负,或阐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观点。在写法上常常是多种表达方式
综合运用。文体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