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 课件 (1)

文档属性

名称 记承天寺夜游 课件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19 15:39:4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课件20张PPT。 面对赤壁的滔滔江水,他豪迈奔放地说: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面对青春的一去不复返,他积极乐观地说: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面对自然界的风吹雨打,他从容洒脱地说: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4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
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
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
者耳。苏轼随笔式小品文6整体感知 叙 ( )之事
写 ( )之景
抒 ( )之情夜游月色闲人叙夜游之事1、本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夜游承天寺,赏月、抒怀的事。
2、为什么有夜游的兴致?心情如何?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高兴与喜悦、孤独与寂寞、洒脱与浪漫。
3、一个人夜游吗?为什么要寻找张怀民?
不是。说明二人关系很好,性情相投,月夜造访,是清风明月要与朋友分享的心思,是他乡遇故知的欣喜、也是高山流水般的情谊。
4、“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与中庭”写出二人什么心情?
心有灵犀的喜悦,一起漫步赏月的从容和闲适。
5、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
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去赏月。
写月色之景1、找出描写月色的句子:
月色入户。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描写月色运用了什么写法?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动静结合。
3、作者是如何描绘月色的?
用“积水空明”比喻月光;“藻荇交横”比喻月光下摇曳的竹柏的影子,给人以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带给人凄清空灵之感。
写月色之景4、第二段,你认为作者真正要表现的是哪个景物?突出这种景物怎样的特点?
月光。突出月光的皎洁、澄澈、空灵的特点。
5、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月夜美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月光清澈透明、竹柏清丽淡雅的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而幻的美妙境界。 庭中上下一片皎洁透明,正如作者光明、磊落、旷达的胸怀,作者处于其中,得以摆脱了被贬谪后的沉重,进入了透明清澈的世界。抒闲人之情1、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闲”?
入夜即“解衣欲睡”,闲;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闲”;与张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细,那么清楚,两个人都很闲。
2、“闲人”有哪几层含义?
一是指清闲的人,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二是指政治生活清闲的人,虽有远大抱负却郁郁不得志的人。
3、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蕴含着作者怎样微妙而复杂的思想感情?抒闲人之情3、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找出文中抒情议论的语句,领悟文章主旨。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只要放宽心态,美景无处不在。小结 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老师寄语
愿我们的心灵永远澄澈!
愿我们的人生更加豁达从容!16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北宋.王安石)
关于“月亮”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 张九龄)
“举杯邀明月, 对饮成三人。”(李白)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 1、搜集有关“月”的诗句;
2、请同学们也来写一段景色描写,不要直接出现写自己的心情的词语,但要能够让读者通过阅读你的描写看出你的心情,或是愉快的,或是郁闷的,等等,要体现“一切景语皆情语”。
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