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品味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丰富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作者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理解作者的特殊心境。
2学情分析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了作者微妙复杂的心情。话中有诗,意蕴深远,适合学生的诵读学习。学生经过近两年的学习,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对文言文阅读分析还不够到位,特别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怀的文言文,讲解本文时,要注意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并努力创设情景,以诵读为主,激发学生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读中思、读中品、读中悟。
3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理解文章大意,体会诗情画意的情境。
学习难点:对文中“闲”字的理解。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月亮,是人们心中圣洁的女神,是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多情的月亮承载着乡思,传递着祝福,也抚慰着一颗颗落寞的心灵。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一千多年前的那一轮明月,你可曾听懂一位文人在月夜下的心语呢?让我们追随古人的脚步,相约于皓月当空的承天寺,共赏一轮明月,共话坎坷人生。
活动2【讲授】过程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找同学介绍作者苏轼
2、读准字音字词
(三)指导朗读
1、请一生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出韵味。其他同学从这几方面评价。
2、教师范读,和学生分享对文章的理解与感受。
3、教师领学生读
4、齐读体会,力求读出文言文的古雅韵味。
(四)小组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
1、同学将自己预习中不懂的文言实词说出来,请会的同学帮助解答
2、找同学解释文中的重点文言实词
3、小组同学合作翻译课文
4、找同学翻译文章
(五)理清文章脉络
1、用原文说说:那个有月亮的晚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地点:承天寺
人物:苏轼
张怀民
事情的起因: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事情的经过: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事情的结果:看到“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自然美景,悟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人生哲理。
2、全文不过84个字,却把一件事情记叙得清清楚楚,而且有记叙,有描写,有议论,谁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一种写作特点?
(言简意赅)
(六)小组合作探究品读作者的心情
1、作者是如何让最少的文字发挥最大的表意功能的,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探究,逐字逐句反复品读,细细咀嚼,找到蕴藏在文章能体现作者心情的词语或句子。
你可以用这样的句式回答:从“
”一词,我品味出……,如:从“欣然”一词,我品味出苏轼的心情很愉快,他并没有为睡不着而气恼,而是很快乐的起来赏月。
2、小组互相交流自己找到的能体现作者心情的词语,并详细分析。
3、作者为什么要去找张怀民一起赏月?(出示张怀民的相关资料)
张怀民,1083年贬黄州,起初寓居承天寺,心胸坦然,绝不挂怀于贬谪之事。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为品格清高超逸之人。
学生阅读,明确:其二就是张怀民和苏轼一样心胸坦然,爱好山水,不挂怀贬谪之事,同为品格清高超逸之人。两人人处境相似,志趣相投,是人生知己,也是审美知己。明月相邀,知己相伴,自是人生一大乐事!
(七)分析景物描写
1、两人在承天寺看到了怎样的景色?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2、这段景物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
3、用朗读把大家带入作者所描绘的优美意境。
(八)分析文中的“闲”字
1、这样的月色和竹柏只有承天寺有吗?
2、“闲”仅指“时间上、事务上的清闲”吗?一个人只有在怎样的心境下才能看得见这样空明的月色、优美静谧的景色?PPT链接苏轼的生活背景。
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为被人指出用诗歌来诽谤新法,其政敌以“讪谤朝政”的罪名把苏轼投进监狱,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审讯历时五个月,在多方营救下,加之神宗皇帝怜惜其才,苏轼幸而死里逃生,被贬往黄州,充黄州团练副使(宋代闲散不管事的官职),但不准擅离该地,并无权签署公文,没有薪俸。他租数十亩荒地经营,筑水坝,建鱼池,移树苗,种植稻麦和蔬菜,并在坡边自筑茅屋,号“东坡居士”。
3、同学们以以苏轼和张怀民的当时的心境和处境为出发点,用“闲”字组词,说说,闲人是什么样的人?
赋闲之人——贬谪的悲凉;
悠闲之人——漫步的自在;
闲适之人——赏月的欣喜;
闲淡之人——人生的感慨。
4、请你以苏轼的身份,用合适的语气表达出自己内心的这份感慨。
苏轼可能有过失落,有一丝自嘲,能够在此种境遇中自嘲也是一种洒脱;但此时此刻,在这个美好的瞬间,他更多的是一份自得,几许自赏,内心的愉悦、满足和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