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弈喻 教学设计 (1)

文档属性

名称 19 弈喻 教学设计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19 15:49: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9
弈喻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通过工具书、书下注释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来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理清文章思路,熟读成诵来培养学生驾驭文言文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理解和学习借事喻理,层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掌握文中所讲为人治学的重要准则,学会“吾日三省吾身”,正确对待自己及他人的做人准则。
2学情分析
通过工具书、书下注释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来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掌握文中所讲为人治学的重要准则
能力。
3重点难点
朗读、翻理解借事喻理,层层深入的论证方法。译、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4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生命的历程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生活经历。一次旅行,让我们一睹大千世界的多彩;一次阅读,让我们久久回味,悠远绵长。而一次观棋、对弈的经历又会有怎样的感悟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近钱大昕的《弈喻》……
二、作者简介;
钱大昕(1728—1804),字晓徵,号辛楣,又号竹汀,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县)人。乾隆进士,官至少詹事。历任山东、湖南、浙江、河南乡试考官,提督广东学政。乾隆四十年(1775),因父丧归里,后称病不复出。归田三十年,先后主讲钟山、娄东、紫阳等书院。他初始以辞章闻名,后来精研经史,对经义聚讼难决的问题,皆能剖析源流,于音韵、训诂方面,尤多创见,对史学精于校勘考订,当时推为通儒,也长于诗文。著有《潜研堂集》等。
朗读课文:
1、大屏幕播放《弈喻》朗读MP3,学生边听边读边纠正字音、断句,基本成诵。同时体会文章思想内容。
2、生字注音:
昕(xīn)
数(shuò)
嗤(Chī)

(qǐng
)
辄(zhé
)
赧(nǎn)
訾(zǐ)
度(duó)
着(zhāo)
讳(huì)
暇(
xiá)
3、实词解释:
嗤:讥笑。
辄:就。
逮:及。
甫:刚刚。
赧:脸红。
訾:诋毁。
四、解题:
“弈”就是下棋,《弈喻》题目的意思是用下棋来打比方。从题目可知这篇短文是用下棋来讲道理的。
五、整体感知:
梳理文章结构及其内容。
文章共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叙述观棋下棋经历。尾句过渡,承喻启理。
第二部分(2):借下棋喻理。又分两层:
第一层,(今之学者—何暇论人哉)提醒弟子反省自己,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
第二层,(弈之优劣—最后)阐述在无法判断是非之时,更应反省自己,并且指出得与失的辩证关系。
六、问题探究:
1、本文是以下棋作比喻来阐明道理的,想想作者是如何写下棋的?
文章既没有抽象地介绍下棋的一般规则、一般情形,也没有详细具体地去铺写下棋者的年龄、表情、举动以及下棋过程中的种种情形和场面,而是十分简要地叙述了作者自己在友人寓所的一次下棋经过。并特别突出地叙述了自己由观棋到下棋过程中前后态度的不同变化。
2、本文作者以下棋为喻向我们揭示了生活中的一种怎样的现象?
在本文中作者通过对自己在由观棋到下棋过程中两种不同的心理感受的叙述,并结合现实中那些常常喜称人过、爱吹毛求疵的人的行为,生动地说明了生活中一个人们往往司空见惯却并不留意的道理,即观人之失易,见已之失难。正如纪伯伦所说,“重视人们的缺点,是我们最大的缺点”。
3、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比较公允地评价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
人不可能总是正确的,也不能没有一点过失,因此,只要“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才能比较公允的评价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反之,就会导致无休止的争论,也就永远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
4、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本文在于警戒那些主观臆断、盲目自大,强不知以为知的人,从而教人领会做人的正确道理。
七、总结
下棋事小,做人事大,多看别人的优点,反省自己的不足,方能强于观弈者,下好人生这盘棋。
狂傲自大
观弈
八、板书设计。
九、作业:背诵全文。
十、课后反思:
通过本课让学生找出自身“只重视人们的缺点,是我们最大的缺点”,来感悟做人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