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弈喻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工具书,书下注释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理清文章思路,熟读成诵。
过程方法:理解和学习借事喻理、层层深入的论证方法。学习文章的写法,掌握这种写作技巧。
情感态度:掌握文中所讲为人治学的重要准则,学会时时处处内省自己,正确对待自己及他人。
2学情分析
本届学生的基础不是很好,但已步入八年级,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积累和掌握已有了一定的能力,对于本课的学习,主要着重于由事及理的理解,所以学生学习本课不会有太大的障碍,老师作相应的点播和指导,学生学起来会更轻松。
3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本文“借事喻理”、层层升入的论证方法。
难点:文章写作手法在学生写作中的运用。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故事导入
讲一个关于一则歇后语的小故事:村子外,道路旁,一只黑猪懒洋洋的在晒着太阳,一只乌鸦飞过来落在猪身上,不停鸹噪着:“黑猪呀,你这么黑还好意思出来,长得黑不是你的错,但是出来吓人就不对了。你咋长的这么黑呢?你东山烧过炭?你西山挖过煤?你是煤店的二掌柜?你气死猛张飞、不让黑李逵、亚赛唐朝的黑敬德。你咋这么黑?你咋这么黑?你咋这么黑?你咋这么黑?你咋这么黑?你说你咋这么黑呢?”
猪被乌鸦闹得烦了,回敬他一句:“说我黑,你回家照照镜子,你比我还黑呢!”
所以俗话常说“老鸦落在猪身上,只知猪黑不知己?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总是盯住别人的缺点,嘲笑别人的时候,自己也可能成为被嘲笑的对象。
活动2【导入】释题及作者
“弈喻”,弈,下棋。喻,比喻,使人知道······道理。用下棋作比喻来讲述一个道理。
钱大昕:清代学者,字晓徵,号辛楣,一号竹汀。晚称潜研老人。
活动3【讲授】字音 字义 难点文言语句
一. 师范读课文圈点字音。
一客数(shuò )败不逮(dài )己也 多訾(z? )古人之失 竟局数(sh? )之 甫下数(shù )字 予赧(nan )甚 平心而度(duó )之 曾(z?ng )观弈者之不若已
二. 嗤:讥笑。 辄:就。 逮:及,赶上。 甫:刚刚。 赧:脸红。 訾:挑毛病,说坏话。 度:猜测,估计。 曾:竟,乃。
三. 翻译难译语句:
1.一客数败,嗤其失算,以为不逮己也。
2.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
3.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4.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
5.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
活动4【活动】活动讨论 分析文本
第一段:1.同学齐读课文,概述课文第一段内容?明确:作者在朋友家里看二人下棋,其中一个人连输了很多局,作者因此很轻视他。不一会儿,这个人请求和作者下棋,作者认为他一定下不过自己。可是刚开局这个人便占得先机,中盘时作者更加难以应付,而这个人仍游刃有余,最后这个人胜了作者十三个子。作者感到很羞愧,此后再看别人下棋,只是默默地坐着。2..作者前后观棋有何不同反应?明确:前: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后:终日默坐而已。3,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者前后的形象变化。明确:前:跃跃欲试,指手画脚。后:规规矩矩,一言不发。4.请同学谈一谈作者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明确::一是技不如人;二是轻敌。5.小结:自此之后作者看下棋只是终日“默坐”,因为他知道了,看事容易做事难,因此做人要谦虚,要多向别人学习,不要轻视他人,哪怕是那些不如自己的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是全文议论的基础。第二段:1.在这一段中,作者主要写的是什么人?这些人和第一段中的作者有哪些相似之处?明确:“今之学者”(即求学的人)。“今之学者”与第一段中的作者当初看下棋同样,只是看到别人的缺点,认为别人不如自己,而且看不见自己的缺点。2.作者在第二段中还论述了下棋和“理”之间又有何不同?明确:“弈之优劣,有定也,一着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棋之高下,容易判定,但是道理究竟谁对谁错恐怕很难有一个衡量的标准,所谓有得必有失,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也正如第一段中作者观棋、下棋的经历,失了一局棋,却学会了谦虚、谨慎。3.文章最后,作者对“今之学者”提出了怎样的批判?
明确:“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把第一段和第二段联系起来,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4.小结:作者在第一段写完下棋之事后,有意宕开一笔,拓展开去,不仅可以引发读者的思考,增强读者的印象,使文章的意味更为深远,而且也使得文章本身显得有波澜,有起伏。5.探究:生活中的你是否也曾有过骄傲自大强不知以为知的时候呢?请同学们谈一谈。6.总结:本文以下棋为喻,通过对自己在由观棋到下棋过程中两种不同的心理感受的叙述,联系当时学者常常喜称人过、爱吹毛求疵的行为,生动地说明了生活中一个人们往往司空见惯却并不留意的道理,即观人之失易,见己之失难。人不可能总是正确的,也不可能没有一点过失,因此,只有“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才能比较公允地评价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如果不管真理之所在,只是一味地“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就会导致无休止地争论,也就永远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
7.送给同学的话:孩子们,我们常说人生如棋,变幻莫测。在这里老师祝愿所有的同学谨慎认真的走好自己人生的每一步,时时反省自己,约束自己,并提升自己,完善自己,让自己的人生之棋步步为营,局局得胜。
活动5【练习】延伸 拓展
1.列举出有关反省、责求自己的古诗文语句或成语
2.你能从日常生活中的那些小事获得怎样的启示,请谈一谈。
活动6【作业】写作练习
以“反躬自省”为话题,写一篇随笔,谈自我反思的重要性。
课件15张PPT。弈喻钱大昕 钱大昕(1728—1804),字晓徵,号辛楣,又号竹汀,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县)人。乾隆进士,官至少詹事。历任山东、湖南、浙江、河南乡试考官,提督广东学政。乾隆四十年(1775),因父丧归里,后称病不复出。归田三十年,先后主讲钟山、娄东、紫阳等书院。他初始以辞章闻名,后来精研经史,对经义聚讼难决的问题,皆能剖析源流,于音韵、训诂方面,尤多创见,对史学精于校勘考订,当时推为通儒,也长于诗文。著有《潜研堂集》等。作者简介范读课文 予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予郝甚,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 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弈之优劣,有定也,一着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 一字多音 真假难辨一客数败( shuò )竟局数之(shǔ )甫下数( shù ) 予赧甚( nǎn )给予( yǔ )曾观弈者之不若已( zēng )曾经(cé ng )不逮己也( dài )平心而度之( duó )重点文言实词辙预易置之:
予颇易之:
然试易地以处:各是其所是:
各非其所非:客已得先手:
终日默坐而已:
无有已时:变易取代轻视交换肯定、认定正确的、对的否定错误的已经语气词:罢了停止释义重点语句:1.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智之尚有余。
2.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
3.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4.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
5.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 失者,未必非大失也。分析文本1.概述第一自然段内容:作者在朋友家里看二人下棋,其中一个人连输了很多局,作者因此很轻视他。不一会儿,这个人请求和作者下棋,作者认为他一定下不过自己。可是刚开局这个人便占得先机,中盘时作者更加难以应付,而这个人仍游刃有余,最后这个人胜了作者十三个子。作者感到很羞愧,此后再看别人下棋,只是默默地坐着。2.作者前后观棋有何不同反应?前: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
跃跃欲试,指手画脚。
后:终日默坐而已。
后:规规矩矩,一言不发。3.第二段中,作者主要写的是什么人?这些人和第一段中的作者有哪些相似之处?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
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4.我之下棋和今之学者有什么不?弈之优劣有定也,一着之失,人皆见之,虽护短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
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5.作者得出怎样的辨证观点?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吾失者,未必非大失也。作者对“今之学者”提出了怎样的批判?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请写出有关反躬自省的古诗文名句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拓展练习弈喻 ------钱大昕下棋————嗤其失算
以为不逮己也学者——— 多訾古人之失
亦乐称人失结论———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
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警戒———主观臆断、骄傲自大、强不知以为知
静 坐 常 思 己 过闲 谈 莫 论 人 非送给同学们:孩子们,我们常说人生如棋,变幻莫测。在这里老师祝愿所有的同学谨慎认真的走好自己人生的每一步,时时反省自己,约束自己,并提升自己,完善自己,让自己的人生之棋步步为营,局局得胜。
放映结束
谢谢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