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1.2.1 反比例函数\(y=\frac{k}{x}\)(\(k 0\))的图象与性质教学幻灯片分页内容
第 1 页:标题页
标题:1.2.1 反比例函数\(y=\frac{k}{x}\)(\(k 0\))的图象与性质
副标题:初中数学 [对应年级]
授课教师:[教师姓名]
日期:[授课日期]
第 2 页:复习引入
复习回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反比例函数的概念,知道形如\(y=\frac{k}{x}\)(\(k\)为常数,\(k 0\))的函数是反比例函数,其表达式还可表示为\(y=kx^{-1}\)或\(xy=k\),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 0\)。
问题提出:我们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那么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什么形状呢?它又具有哪些独特的性质?本节课我们将重点探究当\(k 0\)时,反比例函数\(y=\frac{k}{x}\)的图象与性质。
学习意义: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能帮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变量之间的变化关系,为解决实际问题和后续学习更复杂的函数知识奠定基础。
第 3 页: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会用描点法画出反比例函数\(y=\frac{k}{x}\)(\(k 0\))的图象;理解其图象的形状和位置特征;掌握当\(k 0\)时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等性质。
能力目标:通过动手绘制图象、观察分析图象特征,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形结合的思维能力;能运用反比例函数\(y=\frac{k}{x}\)(\(k 0\))的性质解决简单问题。
情感目标:在探究反比例函数图象与性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和图象的美感,激发对函数学习的兴趣,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性。
第 4 页:知识点 1—— 绘制反比例函数\(y=\frac{k}{x}\)(\(k 0\))的图象
描点法步骤:
确定函数关系式:以\(y=\frac{6}{x}\)为例(\(k=6 0\))。
列表取值:在自变量取值范围\(x 0\)内,选取一些互为相反数的\(x\)值,计算对应的\(y\)值。如:
\(x\)
-6
-3
-2
-1
1
2
3
6
\(y\)
-1
-2
-3
-6
6
3
2
1
描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根据表格中的对应值描出各点\((x,y)\)。
连线:用平滑的曲线依次连接各点,注意图象不与坐标轴相交。
注意事项:取值时要包含正数和负数,以体现图象的对称性;连线时不能连成折线,要保证曲线的平滑性。
第 5 页:知识点 2—— 反比例函数\(y=\frac{k}{x}\)(\(k 0\))的图象形状与位置
图象形状:反比例函数\(y=\frac{k}{x}\)(\(k 0\))的图象是由两条曲线组成的双曲线。
所在象限:当\(k 0\)时,反比例函数\(y=\frac{k}{x}\)的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
原因分析:当\(k 0\)时,\(xy=k 0\),即\(x\)和\(y\)同号。当\(x 0\)时,\(y 0\),对应图象在第一象限;当\(x 0\)时,\(y 0\),对应图象在第三象限。
图象特征:双曲线关于原点对称;图象与\(x\)轴、\(y\)轴都没有交点(因为\(x 0\),\(y 0\));向坐标轴无限延伸,但永远不会与坐标轴相交。
第 6 页:例题 1—— 判断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位置
例 1:反比例函数\(y=\frac{5}{x}\)的图象位于哪些象限?为什么?
解析:∵在反比例函数\(y=\frac{5}{x}\)中,\(k=5 0\),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位置特征,当\(k 0\)时,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该函数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
例 2:已知反比例函数\(y=\frac{m + 2}{x}\)的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求\(m\)的取值范围。
解析:∵反比例函数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k 0\),即\(m + 2 0\),解得\(m -2\)。∴\(m\)的取值范围是\(m -2\)。
第 7 页:知识点 3—— 反比例函数\(y=\frac{k}{x}\)(\(k 0\))的增减性
性质描述:当\(k 0\)时,在反比例函数\(y=\frac{k}{x}\)的图象所在的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理解要点:
“每一个象限内”:增减性是针对同一象限内的点而言的,不能跨象限比较。例如在\(y=\frac{6}{x}\)中,第一象限内\(x\)增大\(y\)减小,第三象限内\(x\)增大\(y\)减小,但不能说当\(x\)从负数增大到正数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变化趋势:在第一象限,双曲线从左到右逐渐下降;在第三象限,双曲线从左到右也逐渐下降。
实例验证:以\(y=\frac{6}{x}\)为例,在第一象限内,当\(x=1\)时\(y=6\),\(x=2\)时\(y=3\),\(x\)增大\(y\)减小;在第三象限内,当\(x=-3\)时\(y=-2\),\(x=-2\)时\(y=-3\),\(x\)增大(从 - 3 到 - 2)\(y\)减小(从 - 2 到 - 3)。
第 8 页:例题 2—— 应用增减性比较函数值大小
例 3:已知反比例函数\(y=\frac{4}{x}\),比较下列各组中两个函数值的大小:
(1)\(y_1\)(\(x_1=2\))和\(y_2\)(\(x_2=4\))
(2)\(y_3\)(\(x_3=-3\))和\(y_4\)(\(x_4=-1\))
解析:
(1)∵\(k=4 0\),且\(2 4\),两点都在第一象限,根据增减性,在第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y_1 y_2\)。
(2)∵\(k=4 0\),且\(-3 -1\),两点都在第三象限,根据增减性,在第三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y_3 y_4\)(\(x=-3\)时\(y=-\frac{4}{3}\),\(x=-1\)时\(y=-4\),\(-\frac{4}{3} -4\))。
例 4:已知点\(A(x_1,y_1)\)、\(B(x_2,y_2)\)在反比例函数\(y=\frac{7}{x}\)的图象上,且\(x_1 0 x_2\),比较\(y_1\)和\(y_2\)的大小。
解析:∵\(k=7 0\),∴图象在第一、三象限。∵\(x_1 0\),∴点\(A\)在第三象限,\(y_1 0\);∵\(x_2 0\),∴点\(B\)在第一象限,\(y_2 0\)。∴\(y_1 y_2\)。
第 9 页:知识点 4—— 反比例函数\(y=\frac{k}{x}\)(\(k 0\))的对称性
中心对称:反比例函数\(y=\frac{k}{x}\)(\(k 0\))的图象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即若点\((a,b)\)在图象上,则点\((-a,-b)\)也在图象上。
轴对称:反比例函数\(y=\frac{k}{x}\)(\(k 0\))的图象关于直线\(y=x\)和\(y=-x\)成轴对称。即若点\((a,b)\)在图象上,则点\((b,a)\)和\((-b,-a)\)也在图象上。
实例验证:在\(y=\frac{6}{x}\)中,点\((2,3)\)在图象上,则点\((-2,-3)\)(中心对称)、\((3,2)\)(关于\(y=x\)对称)、\((-3,-2)\)(关于\(y=-x\)对称)也在图象上。
第 10 页:例题 3—— 利用对称性解决问题
例 5:已知点\((3,2)\)在反比例函数\(y=\frac{k}{x}\)(\(k 0\))的图象上,求\(k\)的值,并判断点\((-3,-2)\)和\((2,3)\)是否在该图象上。
解析:将点\((3,2)\)代入\(y=\frac{k}{x}\)得\(2=\frac{k}{3}\),解得\(k=6\),∴函数关系式为\(y=\frac{6}{x}\)。∵图象关于原点对称,点\((3,2)\)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3,-2)\),∴点\((-3,-2)\)在图象上。∵图象关于\(y=x\)对称,点\((3,2)\)关于\(y=x\)的对称点是\((2,3)\),∴点\((2,3)\)在图象上(验证:当\(x=2\)时,\(y=\frac{6}{2}=3\))。
例 6:反比例函数\(y=\frac{k}{x}\)(\(k 0\))的图象经过点\((a,b)\),其中\(a 0\),\(b 0\),求该图象经过的另外三个象限内的点的坐标。
解析:∵图象关于原点对称,∴点\((a,b)\)关于原点的对称点\((-a,-b)\)在第三象限,且在图象上。∵图象关于\(y=x\)对称,∴点\((b,a)\)在第一象限(已包含),点\((-b,-a)\)在第三象限(与\((-a,-b)\)可能重合或不同)。综上,另外三个点可表示为\((-a,-b)\)、\((b,a)\)(第一象限)、\((-b,-a)\)(第三象限),但主要在第三象限的对称点为\((-a,-b)\)。
第 11 页:知识点 5—— 反比例函数\(y=\frac{k}{x}\)(\(k 0\))图象与性质总结
图象形状:双曲线(由两条曲线组成)。
所在象限:第一、三象限。
增减性: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对称性:关于原点中心对称,关于直线\(y=x\)和\(y=-x\)轴对称。
与坐标轴关系:不与\(x\)轴、\(y\)轴相交,无限接近坐标轴。
表格归纳:
性质类别
\(y=\frac{k}{x}\)(\(k 0\))
图象形状
双曲线
所在象限
第一、三象限
增减性
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对称性
关于原点中心对称,关于\(y=x\)、\(y=-x\)轴对称
与坐标轴交点
无交点
第 12 页:课堂练习
练习 1:画出反比例函数\(y=\frac{4}{x}\)的图象,并说明其图象位于哪些象限。
练习 2:已知反比例函数\(y=\frac{3}{x}\),当\(x_1=1\),\(x_2=3\)时,比较\(y_1\)和\(y_2\)的大小;当\(x_3=-2\),\(x_4=-4\)时,比较\(y_3\)和\(y_4\)的大小。
练习 3:若点\((2,m)\)在反比例函数\(y=\frac{k}{x}\)(\(k 0\))的图象上,且该函数图象经过点\((n,4)\),求\(m\)与\(n\)的关系。
练习 4:反比例函数\(y=\frac{k - 1}{x}\)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求\(k\)的取值范围,并判断当\(x 0\)时,\(y\)随\(x\)的增大如何变化。
第 13 页:知识总结
图象绘制:用描点法,经历列表、描点、连线三个步骤,注意取值的对称性和曲线的平滑性。
图象特征:\(k 0\)时,图象是位于第一、三象限的双曲线,关于原点和直线\(y= ±x\)对称,不与坐标轴相交。
核心性质: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应用时需注意 “同一象限” 的前提。
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思想(通过图象理解性质)、归纳法(从具体函数归纳一般性质)。
第 14 页:课后作业
作业 1:已知反比例函数\(y=\frac{8}{x}\),当\(x 0\)时,\(y\)随\(x\)的增大而______,图象位于第______象限。
作业 2:画出反比例函数\(y=\frac{2}{x}\)的图象,并根据图象回答:当\(x=-1\)时,\(y=\);当\(y=1\)时,\(x=\)。
作业 3:已知点\(A(1,y_1)\)、\(B(2,y_2)\)、\(C(-3,y_3)\)在反比例函数\(y=\frac{6}{x}\)的图象上,比较\(y_1\)、\(y_2\)、\(y_3\)的大小。
作业 4:反比例函数\(y=\frac{m}{x}\)(\(m 0\))的图象经过点\((2,5)\),求\(m\)的值,并判断点\((5,2)\)和\((-2,-5)\)是否在该图象上。
2025-2026学年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1.2.1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与性质
第1章 反比例函数
a
i
T
u
j
m
i
a
N
g
我们已经学习过的函数有哪些?你还记得画这些函数图象时的方法吗?
复习引入
写出一个反比例函数,你能画出它的图象吗?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合作探究
例1 画反比例函数 与 的图象.
提示:画函数的图象步骤一般为:
列表→描点→连线.
需要注意的是在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 x 不能为 0.
解:列表如下:
x … -6 -5 -4 -3 -2 -1 1 2 3 4 5 6 …
… …
… …
-1
-1.2
-1.5
-2
-3
-6
6
3
2
1.5
1.2
1
-2
-2.4
-3
-4
-6
6
4
3
2.4
2
-12
12
-1
-5
-4
-6
O
-2
x
1
2
3
4
5
6
-3
5
6
y
4
3
2
1
-1
-2
-3
-4
-5
-6
描点:以表中各组对应值作为点的坐标,在直角坐标系内描绘出相应的点.
连线:用平滑的曲线顺次连接各点,即可得函数 与 的图象.
方法归纳
绘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绘制一次函数的图象的步骤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反比例函数图象为曲线,连线时应该尽量保证线条自然,图象是延伸的,注意不要画成有明确端点.曲线的发展趋势只能靠近坐标轴,但不能和坐标轴相交.
观察这两个函数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思考:
(1) 每个函数图象分别位于哪些象限?
(2) 在每一个象限内,随着 x 的增大,y 如何变化?
你能由它们的表达式说明原因吗?
(3) 对于反比例函数 (k>0),
考虑问题 (1)(2),你能得出同
样的结论吗?
●由两支曲线组成,且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
它们与 x 轴、y 轴都不相交;
●在每个象限内,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反比例函数 (k>0) 的图象和性质:
知识要点
1. 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大致是 ( )
C
A.
x
y
o
D.
x
y
o
C.
x
y
o
y
B.
x
o
练一练
2. 已知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过点 (-2,-3),函
数图象上有两点 A( ,y1),B(5,y2),则 y1与 y2
的大小关系为 ( )
A. y1 > y2
B. y1 = y2
C. y1 < y2
D. 无法确定
C
提示:由题可知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因为 6>0,且 A,B 两点均在该函数图象的第一象限部分上,根据 >5,可知 y1,y2 的大小关系.
例1 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A (2,6).
(1) 这个函数的图象位于哪些象限?y 随 x 的增大如
何变化?
解:因为点 A (2,6) 在第一象限,所以这个函数的
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
在每一个象限内,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2) 点 B(3,4),C( , ),D(2,5)是否在这个
函数的图象上?
解:设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因为点
A (2,6)在其图象上,所以有 ,解得 k = 12.
因为点 B,C 的坐标都满足该表达式,而点 D的坐标不满足,所以点 B,C 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点 D 不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
所以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
(1) 图象的另一支位于哪个象限?常数 m 的取值范围
是什么?
O
x
y
例2 如图,是反比例函数 图象的一支. 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解:因为这个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一
支位于第一象限,所以另一支
必位于第三象限.
由因为这个函数图象位于第一、
三象限,所以 m-5>0,解得 m>5.
(2) 在这个函数图象的某一支上任取点 A (x1,y1) 和
点B (x2,y2). 如果 x1>x2,那么 y1 和 y2 有怎样的
大小关系?
解:因为 m-5>0,所以在这个函数图象的任一支
上,y 都随 x 的增大而减小,因此当 x1>x2 时,
y1<y2.
2.已知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内,则 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 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在 ( )
A. 第一、二象限 B. 第一、三象限
C. 第二、三象限 D.第二、四象限
B
3.在反比例函数 (k>0)的图象上有两点 A( x1,y1 ),
B( x2,y2 ) 且 x1 > x2 > 0,则 y1 - y2 的值为 ( )
A.正数 B.负数
C.非正数 D.非负数
B
4. 已知反比例函数 y = mxm -5,它的两个分支分别在
第一、第三象限,求 m 的值.
解:因为反比例函数 y = mxm -5 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
一、第三象限,
所以有
m2-5 = -1,
m>0,
解得 m = 2.
5.已知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经过点 A (2,3).
(1) 求这个函数的表达式;
解:∵ 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经过点 A(2,3),
∴ 把点 A 的坐标代入表达式,得 ,
解得 k = 6.
∴ 这个函数的表达式为 .
(2) 判断点 B (-1,6),C(3,2) 是否在这个函数的
图象上,并说明理由;
解:分别把点 B,C 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表达
式,因为点 B 的坐标不满足该表达式,点 C
的坐标满足该表达式,
所以点 B 不在该函数的图象上,点 C 在该函
数的图象上.
(3) 当 -3< x <-1 时,求 y 的取值范围.
解:∵ 当 x = -3 时,y =-2;
当 x =-1 时,y =-6,且 k > 0,
∴ 当 x < 0 时,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 当 -3 < x < -1 时,-6 < y < -2.
知识点1 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
1.[2025株洲期中]反比例函数 的大致图象是( )
C
A. B. C. D.
返回
2.[教材P5“探究”变式]下列各点中,在反比例函数 图象上的是
( )
B
A. B. C. D.
返回
3.反比例函数为常数,且 的图象位于( )
A
A.第一、三象限 B.第二、四象限 C.第一、二象限 D.第三、四象限
返回
4.[2025长沙月考]若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
则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返回
知识点2 反比例函数 的性质
5.下列关于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的对称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D
A.关于原点中心对称 B.关于直线 对称
C.关于直线对称 D.关于 轴对称
返回
(第6题)
6.如图,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
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C
A.
B.图象经过点
C.当时,
D.当时,随 的增大而减小
返回
7.如图,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当时, 的取
值范围是_______.
(第7题)
返回
8.若点,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 的大小关系
是___(填“ ”“”或“ ”).
返回
9.[教材P7“练习”变式] 已知反比例函数 .
(1)完成表格,并在如图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该函数图象;
… 1 2 3 4 …
… …
解:表格完成如下:
… 1 2 3 4 …
… 4 2 1 …
画出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2)根据图象回答:当时,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3)根据图象回答:当时,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或
返回
10.[2024天津中考]若点,, 都在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上,则,, 的大小关系是( )
B
A. B. C. D.
返回
性质:在每个象限内,y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图象: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
图象的画法(描点法):列表、描点、连线
反比例函数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